岑鞏:全力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 繪好特色產業「豐收圖」

2020-12-27 金臺資訊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

春分過後,氣溫逐漸回升。岑鞏縣各地正搶抓氣候回暖 「黃金」時段,全面加快春耕生產各項工作。在「做精做強」傳統農業的同時,在調整產業結構上「用心用力」,在技術培訓上「精準發力」, 在強抓農時上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眼下岑鞏大地,在政策護航、合力助農、齊心協力的驅動下,春天的氣息正描繪出精彩的「春耕畫卷」,也展望著未來的「豐收圖」。

天星鄉: 全程技術指導 助農調整結構

「苗要栽正,嫁接口要用土壓實,剪枝時芽頭要留5個左右,主枝留10-15公分,切記不要打農藥。」

「栽種桑苗一般排行間隔在一米五六之間,豎行間距45到50公分,這樣一畝地才能種900株苗,方便管理質量也高。」專家講得起勁,村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3月25日早上9點,岑鞏縣請來浙江省建德市桑蠶專家在天星鄉地城村村委會開展桑園管理技能培訓,前來學習的村民絡繹不絕。

近年,岑鞏縣天星鄉瞄準「東桑西移」機遇,積極引導群眾種桑養蠶,今年計劃新增種植面積1900餘畝。

種桑養蠶的迅速推廣,還要看實用技能培訓和農技服務。農戶動員起來了,對於很多新的種植戶來說,學會種植技術成了當務之急。

「現在講究科學種植,才能出產量,那就得學習。這次政府專門給我們請來了浙江的專家,我們還不得好好學嘛?」一早就來等起的天星鄉東衝村村民周國清興奮地說。

周國清告訴筆者,發展種桑養蠶,他還得感謝天星村種桑養蠶戶王文先的啟發。

原來,周國清長期在外務工,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有出去。聽到村人閒聊王文先把牛棚變成蠶房,通過種桑養蠶發家致富的故事,他既驚訝又懷疑。

「我親自去看了才發現,還真是能夠賺錢。」周國清說,王文先去年種了40多畝桑苗,去年9月份養了13張蠶繭,賣了2.5萬餘元。

「剛開始我依據傳統作物種植經驗來種桑,也到其他桑農那裡去學習請教種植技術。通過培訓,更好地掌握了種植及管理技術,現在我就安心管理我這60畝桑園。」見到經濟效益可觀,周國清今年流轉村裡的合作社40餘畝來管理,自己又種植了20畝。

「我們公司就在這裡,每公斤40元保底收購,一年可以養殖2季,這裡桑蠶綜合服務中心產業鏈已形成並投入使用,桑農只要安心養好蠶,不愁銷路。」黔東南州杭黔桑蠶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國成說道。

考慮到蠶桑種植三年後才能進入豐產期,該鄉以「以短養長」的模式在桑樹下套種辣椒。「我們的辣椒銷路也跟麻江明洋食品有限公司籤訂了保底價格收購協議。」天星村合作社負責人楊治尤說。

這樣一來,基地的管護對技術要求更高。為提高產業科學種植管理水平,岑鞏縣農業農村局派人全程進行技術指導,促進產業穩產高產。

「目前,天星鄉完成桑園種植3800餘畝,集中開設流動『送技上門』技術培訓12次,聽課群眾500餘人。」岑鞏縣農業農村局技術指導員田勇說:「我們從育苗、選地、種植、田間管理到採收,都將安排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全力以赴幫助天星鄉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持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等農民素質培訓,2019年,岑鞏縣共開展農民培訓4210人次。

今年,岑鞏縣計劃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3750人次,已開展4期1770人次;計劃開展東西部協作項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2000 餘人次。

天馬鎮:千畝林下黃精種植忙

近日,岑鞏縣天馬鎮幹塘村的千畝油茶林間,幾十名群眾正搶抓農時,在油茶林下套種中藥材黃精,林間山頭歡聲笑語,一片搶抓農時、與春賽跑的熱鬧景象。

「最近天氣很好,現在種植黃精成活率高,我們正搶抓時節把黃精苗全部種下去。」岑鞏縣幹塘泓發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祖芝說道,「該基地3年後可採收見效,按照當前黃精產量及市場價格,預計每畝產值達3萬餘元。」

今年來,天馬鎮為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堅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充分利用全鎮21.4萬畝林地資源,通過「村級合作社 大戶」模式不斷培育產業發展主體,壯大產業發展規模,全面推進林下產業發展。

「我們依託天馬傳統的油茶產業優勢,結合產業發展『八要素』,全面推廣『油茶 』模式,引導農戶在油茶地套種中藥材,通過茶藥『聯姻』,實現了以『長』促『短』、以『短』養『長』的效果,同時也有效的推進了低效農作物種植面積調減,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天馬鎮鎮長周茂介紹到。

據悉,目前天馬鎮已發展林下中藥材2200餘畝,群眾通過產業發展、就近務工、產業收益分紅,實現了持續穩定增收。

客樓鎮:人勤春耕忙 烤菸產業旺

陽春三月,天氣漸暖,正是春耕好時節。

近日,在客樓鎮各村的煙田地裡,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播春種景象。壯苗培育、土地深翻、整地起壟、搶雨覆膜......村民們忙得不亦樂乎,好一幅熱鬧的「春耕圖」。

「現在國家政策好,免費給我們送苗、送肥料、送膜,還經常來給我們宣傳種什麼賺錢,教我們如何通過手機學習烤菸種植技術。」正田間忙著起壟蓋膜的客樓鎮陀子坳村民趙興華說,「我們自己也要加把勁,趁著天色好,趕緊把地整好為移栽煙苗做好準備,爭取今年大豐收。」

防疫不能鬆懈,春耕不容耽誤。客樓鎮各村網格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村民開展春耕工作,將國家的好政策傳送到千家萬戶,讓人民群眾搭上農業發展的「順風車」。

近年來客樓鎮強化產業選擇,立足壩區發展,以烤菸產業為主導,全力推進烤菸產業發展,進一步夯實脫貧基礎,鞏固脫貧成果。

截至目前,客樓鎮烤菸種植覆蓋全鎮8個村106戶,已落實種植面積4535畝,翻犁面積4535畝,起龔面積3200畝。(楊瑞 餘歡 任元 瀋陽 王倩倩)

相關焦點

  • 七星關區清水鋪鎮:全力保障蔬菜產業發展
    「老鄉們,千萬要記住剛剛說的翻犁土地、起隆、施底肥、株距行距各方面相關注意事項,加油打好基礎,就等豐收了!」在間地頭進行蔬菜技術指導的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反覆強調。為了搶抓有利生產時機,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清水鋪鎮實行疫情防控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兩手抓」。通過採取加強管制和合理疏導的方式,引導群眾走出家門發展春耕生產,杜絕群眾聚集、扎堆、串門等現象,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安全開展。
  • 秦安縣五營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同推進
    原標題:【春耕春播正當時】五營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同推進「桃李絢早春,百卉泛綠茵。人耕揚機聲,有道春來臨。」行走在初春的五營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接到鎮政府關於抓好春耕期間復產復工的通知要求,他們第一時間著手復產復工。當下正值油桃授粉、早菜澆水的關鍵時節,為了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他們要求合作社員工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口罩,儘量做到一人一棚,每天定期消毒兩次,就餐實行分餐制。粉紅的桃花、嫩綠的韭芽漲勢喜人,一派人勤春來早的忙碌場景。
  • 十師:防疫春耕「齊步走」
    ●李正虎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之好景在於耕。 眼下,十師一八三團在狠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科學引導職工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做到防疫春耕「齊步走」,為農業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我們現在吃住都在大棚裡,戴好口罩,按時消毒,做到科學防護,就能春耕防疫兩不耽誤。」
  • 河南星創天地精準助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當好農民的「科技大管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這次疫情期間,我種的200多畝小麥多虧了星創天地,從打藥除草到網上代購物資,跟『大管家』一樣跑前跑後,今年春耕才沒掉鏈子!」3月17日,周口市項城市王明口鎮孔莊的種植戶孔鵬告訴記者。
  • 平壩青莊壩區春耕生產火熱開展
    作為平壩區樂平鎮今年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青莊壩區核心區規劃種植蔬菜3200畝,種植品種為冬瓜、香蔥、山藥、油葵、香芋南瓜。基地裡一臺臺旋耕機來回穿梭,翻耕著土地,村民戴著口罩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土地平整、產業路、機耕道、育苗大棚、冷庫等各項工作正加快推進。
  • 算好五筆帳 打好增收牌 黑龍江省致廣大農民一封信
    東北網3月15日訊(嚴璐璐 記者 王亮)15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立足疫情防控下的備耕生產,發出致廣大農民的一封信,提醒大家要在防護安全的前提下,不等不靠全力投入春耕生產,兜牢兜實家庭經營性收入,算好經濟帳、效益帳,持續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增產增收。
  • 邊收果蔬邊種糧 科技助力心不慌——廣西右江河谷春耕生產見聞
    新華社南寧3月18日電 題:邊收果蔬邊種糧 科技助力心不慌——廣西右江河谷春耕生產見聞新華社記者農冠斌、徐海濤春分已近,農戶潘忠肯一早下地採摘下600多斤西紅柿,用三輪車拉到村裡合作社的收購點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正值春耕備播時節,右江河谷一帶正在搶收最後一季秋冬菜,同時積極投身春耕生產,為裝滿一年的「糧倉」「菜籃」打好「前仗」。在百林村地頭的收購大棚,田東縣興潤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庭興一邊忙著收購,一邊對接果蔬外運。「前一陣子受疫情影響,外來的收購老闆少,近期市場明顯好轉,每天西紅柿收購量有幾萬斤。」黃庭興說。
  • 春耕正當時!繪就秦巴最美「菸葉春景圖」
    陽春三月,春耕正當時。在秦巴腹地旬陽縣,不誤農時,當地菸農全面開展大田起壟和煙苗假植工作,繪就了一幅最美的「菸葉春景圖」。(菸草育苗基地)臺子村作為2019年全省全流程管理現場會的觀摩點,菸葉生產管理水平得到了行業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評價,充分發揮了示範帶動效果。今年被安康市局(公司)確定為現代菸草農業整村推進科技示範園,已流轉土地830畝,規劃建設密集烤房群2處20座,10聯建育苗工場1處,修建煙田機耕路20條13公裡。
  • 戰疫情,助春耕——廣州全力推進墾造水田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工作關係到廣州「菜籃子」的生產供應,記者8日從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各區分局負責的墾造水田項目均在有條不紊推進中,時刻為春耕準備著。守護老百姓「米袋子」「菜籃子」,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全市全年農業生產起好步拉開序章。
  • 【鄉村振興】阜城全力打好鄉村振興組合拳
    優化產業布局。立足發展特色農業,充分利用本地生態優良的資源稟賦,以建設京津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為目標,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了「一鄉一業」的農業產業布局,並不斷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規模化種植,逐漸形成了10萬畝梨、10萬畝紅高粱、13萬畝西瓜和10萬畝穀子、大豆、花生、紅薯等特色農產品。強化科技支撐。
  • 「春耕備耕」阿旗天山口鎮持續抓好春耕復產工作
    黃瓜、西紅柿、辣椒等反季節蔬菜豐收在望。棚內種植戶正對照吉林農業農科院專家的講解,查看作物生長情況。按照當前市場價格保守估算,每棟大棚當季純收入1萬元以上。儘管疫情還未結束,種植戶已經在政府的積極幫助下全面恢復生產,豐收在即的喜悅,讓種植戶樹強了信心。
  • 肇源縣和平鄉做好冬季水渠清淤 打好春耕用水「提前量」
    肇源縣和平鄉做好冬季水渠清淤 打好春耕用水「提前量」 2020-12-16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孝直鎮馬鈴薯豐收季,春耕時節「春收忙」
    孝直鎮馬鈴薯豐收季 春耕時節「春收忙」眼下,正值孝直鎮早春馬鈴薯收穫的日子,在孝直鎮商莊村的蔬菜大棚裡,村民們一邊忙著收穫土豆,一邊忙著裝箱,將一箱箱喜獲豐收的冬種馬鈴薯運到全國各地。接下來,孝直鎮將抓緊推進相關工作,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開展。(記者 王迪 宋超)END
  • 倉滿廩實,邯鄲市糧食連續 9 年獲豐收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又到一年收穫盤點之際。市農業農村局統計信息顯示:2012年至2020年,我市連續9年躋身全國百億斤糧食生產大市行列,多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稱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邯鄲力量」。
  • 農時春耕忙 種出豐收年
    立春已過,春耕不等人,遏制疫情和恢復生產也不等人。此時此刻,工業大鎮獅山大地一抹抹綠意正在萌發,一片片田野正孕育新的生機……如何做好防疫春耕兩不誤?這期,我們走進獅山農戶、田間地頭、魚塘……聚焦疫情之下的農民是如何在這片獅山土地上播種希望、推動新發展的故事。 將蔬菜損失「搶」回來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
  • 邯鄲發射249枚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
    圖為工作人員發射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河北新聞網2月28日訊(通訊員閆曉慶)昨天,一場久違的降雪天氣如約而至。截至今日8時,全市平均降雪量10.0毫米,其中最大降雪量出現在武安市,為13.1毫米。邯鄲市區為10.8毫米。
  • 助力春耕備耕 餘家湖車站全力搶運化肥
    助力春耕備耕 餘家湖車站全力搶運化肥 2020-03-18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線下相結合推進生產機械化 各地堅持防疫春耕兩手抓兩不誤
    同時積極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有效方式,組織農機投入春耕生產,做到防疫、春耕兩手抓。2020-03-09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當前,我國正由南向北進入冬油菜、冬小麥田管作業時期,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利用線上服務平臺指導機械檢修保養,指導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利用無人機、噴杆噴霧機等植保機械分時、有序下田,為夏季生產及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 縣委書記張俊到新莊調研疫情防控、安全環保、農業產業、春耕生產...
    4月18日下午,縣委書記張俊深入新莊鎮,先後來到江西萬國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稻香南垣生態水稻合作社,就企業疫情防控、安全環保以及農業產業發展和春耕生產等工作進行調研。在萬國礦業,張俊認真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介紹,重點查看了企業疫情防控、採礦區安全生產、尾礦庫廢水處理等情況。
  • 荔波:「打好組合拳」發展壯大特色 木瓜種植加工產業
    群眾在木瓜基地務工 近年來,荔波縣瑤山瑤族鄉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推進"村社合一"改革為突破口,以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紐帶,引進龍頭企業,對鄉境內特色種殖產業進行聚攏規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