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心翰墨-于右任書法作品專場

2021-02-19 北京匡時

北京匡時2015年春拍即將拉開帷幕,屆時將輯結百餘幅于右任先生不同時期書法作品推出「髯心翰墨-于右任書法作品專場」。拍品囊括髯翁不同時期風格的變迭,且大多有名人上款,質量整齊。作品從早中期憂國憂民、熱血沸騰的愛國情操,到晚年的返璞歸真,反映出不同時代中他的內心憂患,眾多上款更體現他交遊之廣和豐富內心,堪為研究民國書法史和中國近現代書法史的重要藝術文本。


于右任先生


傳奇人生 書畫泰鬥


于右任先生伏案圖


1948年國民大會孫科、于右任等人照片

于右任先生一生成就傳奇。青年時追隨孫中山先生,為同盟會成員,為推翻滿清封建統治立下卓越功勳;後長期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一生為官清廉,林語堂曾評價說「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範。」他積極倡導國共兩黨合作,興辦教育、興修水利,先後創辦復旦公學和中國公學,並籌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以及《民立報》;他還是頗具才情的詩人,一生寫下詩詞近900首,詩、詞、曲均有很高的造詣,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詩書》等。

而右老對後世最傑出的貢獻莫過於對標準草書的推廣及其高超的書法藝術。他被推為自明代董其昌以後三百年,真正能承先啟後、推陳出新、自成一家者。他的草書,根基於北魏,宗法於章草,融會四體之妙,博採眾家之長,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草聖」、「書聖」、中國書法史三個裡程碑之一」。海峽兩岸同胞都視「於草」為瑰寶,能得其寸楮片紙,均奉若拱璧。

風雲際會 君子之交

百餘件于右任書法精品除了一睹于右任書法風採及其精神境界,觀者更可借這些受贈的近代名人得窺近代史之一斑。右老一生交遊廣闊,與許多賢達之士過從甚密,這些墨寶亦因受贈者之顯赫地位而備顯珍貴。

『暢懷-歷代書法夜場』


于右任(1879-1964) 行書五言聯

紙本鏡心

171×45.5cm×2

『髯心翰墨-于右任書法作品專場』

于右任(1879-1964) 行書五言聯

紙本立軸

142.5×38.5cm×2

備註:徐鎮埏上款。

於右老存世之魏碑時期作品,信而有徵且傳承有序者實不多見。徐鎮埏將軍1934年正式成為戴雨農麾下,而右老此聯依書風推斷當是30年代中期所作,抑或許是將軍與右老訂交未久,從上款稱」先生」即可略窺端倪,但將軍細心呵護珍愛有加;此後右老多次贈予墨寶時均提稱」法家」,想是右老已認同將軍才、德、人品俱佳而有以致之吧。


于右任 (1879-1964) 草書七言詩

紙本鏡心 1948年作

33.5×56.5cm

「太平老人」為于右任晚年用印之一。先生早年於上海主辦民生報時,曾見某書局新出之中國地圖竟系以日本繪製之圖表為藍本,將「北抵韃靼海峽,西南至朝鮮半島,西則俄之西伯利亞」間之海面稱之謂「日本海」。因於1943年3月15日發表專文嚴予指正,文中認為此海僅沿東一線附接日本,「據以此名全海,隱然成為日本之內海」,實之有誤,先生自己更主動遍閱《前漢書地理》、《瀛瓊志略》、《大清統一輿圖》等古籍,反覆搜證,因取「大洋海即東洋大海,又名為太平海」之論點,主張將「日本海」正名為「太平海」。為此右公自號「太平老人」,並特請楊千裡鑴刻「太平老人」印一方自用,此印使用期限前後僅約兩年餘。此時期正值於先生書法創作重要轉折時期,故于右任先生的書法作品若鈐有此印者益顯其稀少珍貴。


于右任(1879-1964) 行書元好問《論詩絕句》

紙本立軸

165.5×45.5cm


于右任(1879-1964) 行書五言聯

紙本立軸

145×38cm×2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七言聯

紙本立軸 1948年作

132×28cm×2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五言聯

紙本立軸

170×44cm×2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龍門對

紙本鏡心

132×31.5cm×2

備註:張其昀上款。張其昀(1900—1985),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字曉峰,浙江寧波鄞縣人。中國人文地理學科奠基人,臺灣文化大學創始人。


于右任(1879-1964) 行書蒼雪和尚五言詩

紙本立軸

68×31.5cm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五言聯

紙本立軸

137×34cm×2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五言聯

紙本立軸

143.5×39.5cm×2


于右任(1879-1964) 行書七言聯

紙本鏡心

128×30.5cm×2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十言聯

紙本立軸

286×41.5cm×2

備註:中興紡織企業集團上款,1949年遷居臺灣建廠十年,企業建立二十五年。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自作詩

紙本立軸

94×29cm

備註:曾克理上款,曾任監察院參員。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自作詩

紙本鏡心

111×22.5cm

備註:曾克理上款,曾任監察院參員。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孟子語

紙本立軸

134×33cm

備註:

1.楊崑峰上款。楊崑峰,字春風,生於1919年。以書法、奇石收藏聞名。早年旅居南京期間,巧與于右任先生相毗鄰,得其指授。與張大千以石為友,交往深厚。

2.春風石樓舊藏。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七言詩

紙本立軸

64×32.5cm

備註:

1.楊崑峰上款。楊崑峰,字春風,生於1919年。以書法、奇石收藏聞名。早年旅居南京期間,巧與于右任先生相毗鄰,得其指授。與張大千以石為友,交往深厚。

2.春風石樓舊藏。


相關焦點

  • 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平涼市博物館隆重開展
    金秋送爽,翰墨飄香。在偉大祖國71華誕來臨之際,由中共平涼市委宣傳部、陝西省三原縣人民政府、平涼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三原縣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平涼市博物館、三原縣博物館、三原縣于右任紀念館聯合承辦,平涼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平涼市書法家協會協辦的「赤子丹心——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9月29日上午在平涼市博物館隆重開展。
  • 于右任書法,好在哪?
    從對聯的內容來看,可見接受于右任作品者,應是稍通音律之人,從而也體現了于右任先生善用典故集聯。作品材質採用灑金彩箋,松煙墨書寫,淡淡的墨色中帶有一種溫潤。對聯上款為「葆觀先生」,下款採用窮款方式署「右任」,並貼原鈐印「關中于氏」,這種形制完全符合當時通行的審美趨向。在對聯捲軸的上聯、下聯題籤處分別有汪肇丞墨題:「于右任先生墨寶」,並鈐有「肇丞」印,可見作品遞藏有序。
  • 于右任和王雪樵書法欣賞:碑體草書、漢魏風骨,都自成一體!
    于右任先生在詩歌和書法上造詣頗深,少年時代就被稱為西北奇才,是沉雄博大的一代詩人和書法大師,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王雪樵天資聰穎,幼而好學,雅好翰墨,才華出眾,12歲就為神木凱歌樓以榜書題匾,初露書法才氣,當時被神木各界人士讚譽為「神童」。于右任、王雪樵與李棠並稱為「陝西書壇三傑」。
  • ...論「髯翁」功德 ——于右任書法藝術論壇在平涼市博物館舉行
    平涼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尚高明致辭;平涼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主席李世恩主持;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平涼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王懷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鹹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孫彧,平涼市博物館館長王啟峰,三原縣博物館館長楊海亮,三原縣文化館館長武新緒,三原縣書法家協會主席張輝,以及來自陝西的于右任書法研究專家和平涼文史、書法學者及市內外書法愛好者等約80餘人參加了論壇。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于右任的書法奧秘在於以意御筆,神遊太虛。用筆唯簡,筆隨意書。于右任的書法也貴在用線,用線十分有力,雄渾灑脫,開一代書風。從書法發展史來看就可以體會到于右任書法的美感了。明清以降,書法更講究文人的個人意趣,樸拙澀開始佔主流。但現在卻矯枉過正一條道走到黑,出現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醜書,這就背離了書法的本質。他的字易識、易寫、準確、美麗,道盡書法真諦。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 于右任書法特展即將截止,請大家抓緊時間觀展!
    12月12日下午,平涼博物館一樓的「赤子丹心——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展廳裡,數十名市民圍繞在講解員的身邊,一邊聆聽講解,一邊仔細欣賞每幅作品。在展廳的入口,講解員會定時向前來觀展的觀眾介紹于右任先生的生平,講解每幅作品的創作背景。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縣人,舅親甘肅平涼靜寧。
  • 翰墨春華中博七友書法作品展亮相鄭州
    開幕儀式現場大河藝術網報導 文/圖 王詩文6月10日,由中博鑑藏主辦,河南省中博書畫院承辦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翰墨春華中博七友書法作品展」在中博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將展出至6月20日,展覽期間免費向觀眾開放。
  • 翰墨因緣 | 成人書法班作品賞析
    這是第一次用宣紙寫字,裁成大概8開大小,要寫三個字「惜秒陰」,班裡訂了一份報裡有一幅這三個字書法作品,在高三最後一學期為給同學們作為鼓氣打雞血的標語,就小心翼翼,依樣畫葫蘆。因為把握不了宣紙的性能,也根本不了解生熟的特點,可以說是寫到後來對宣紙產生了恐懼感。完成後如釋重負,不管好壞選了一張,用漿糊粘成立軸的形式,掛在教室的後面。每次走進教室,由原來的忐忑不安漸漸變成沾沾自喜。
  • 翰墨歌盛世 王波書法作品展在台州當代美術館舉行
    2019-05-29 12: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靜翰墨歌盛世,重彩譜華章。《王波書法作品展(台州展)》於5月29日至6月15日在台州當代美術館1-4號展廳展出。時值新中國70華誕,王波以歷代寫台州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為主,風格側重於行草、隸書而含括楷篆,專題創作80餘件作品。王波《集赤壁賦句》行草巨製王波《孫綽-遊天台山賦並序》草書條屏這些作品,既有擘窠巨製,又有平尺小品,體現了一種溫雅瀟灑的氣度與勁秀挺拔的風骨,表達了獨具特色的人文情懷和台州精神,飽含一位藝術工作者對偉大祖的無比熱愛。
  • 長樂未央——名家吉語書法作品專場
    >本次拍賣以零元起拍的形式進行,長樂未央——名家吉語書法作品專場(中國書畫三十),共計22件拍品。「長樂未央——丁酉名家吉語書法迎春展「的展覽作品。此次展覽邀請了許多為當代文化名家於拓有吉祥紋飾(漢、晉磚瓦)的宣紙上創作書法作品。此創作非專業題拓,所拓紋飾也僅為裝飾,故不作專業題拓要求。書法內容以有吉祥寓意的吉言吉語為主,藝術家亦可自由創作。策展人期望以這種有中國文化屬性的傳統吉祥紋飾和當代書法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丁酉年新春之際為大眾呈現一場傳統文化圖式與當代書法創作碰撞的藝術盛宴,共迎新春!
  • 長樂未央—名家吉語書法作品專場
    >本次拍賣以零元起拍的形式進行,長樂未央——名家吉語書法作品專場(中國書畫三十),共計22件拍品。「長樂未央——丁酉名家吉語書法迎春展「的展覽作品。此次展覽邀請了許多為當代文化名家於拓有吉祥紋飾(漢、晉磚瓦)的宣紙上創作書法作品。此創作非專業題拓,所拓紋飾也僅為裝飾,故不作專業題拓要求。書法內容以有吉祥寓意的吉言吉語為主,藝術家亦可自由創作。策展人期望以這種有中國文化屬性的傳統吉祥紋飾和當代書法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丁酉年新春之際為大眾呈現一場傳統文化圖式與當代書法創作碰撞的藝術盛宴,共迎新春!
  • 吳昌碩指定于右任為其題寫墓志銘,這才是真的生死之交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民國十一年(1922),于右任卸去靖國軍總司令之職,自陝西奉調至上海,便去拜訪寓居閘北吉慶裡的吳昌碩,並致贈一幅珍貴的《昭陵六駿之什十伐赤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漢字因書法而有無限生動的形式之美,書法因漢字而有無比豐富的內涵之美。而書法和漢字之美,又都根源於自然之美。從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到如今為我們列印方便而普遍使用的宋體字,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逐漸變化,這期間中國書法藝術也隨之進步升華著。根植於這片「特別的東方」的哲學的文學美學沃土的書法藝術乃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品種。
  • 草聖于右任論書散語,深入淺出,字字精要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 一切順乎自然——在動筆的時候,我絕不遷就美觀而違反自然,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美。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關於方法的問題,前代書家,他們都只講理論,而不講方法,所以我答覆朋友們的詢問,只將「無死筆」三字。
  • 《心經》書法欣賞
    《心經》書法作品專場時間:8月29日10:00——8月30日22:
  • 【保利拍賣 • 網拍第四季】​中國書畫八大專場1月底開槌
    此次拍賣共推出「薈萃——近現代名家專場」、「露華濃——北浦大介及陸氏舊藏專場」、「海上花——海派及同一上款舊藏」、「愜意——小品成扇」、「盈門之吉——楹聯書法專場」、「春意鬧——當代水墨」、「福壽康寧——現當代名家吉語專場」、「開今——當代水墨專場」八個專場,共計210餘件拍品。
  • 書法人物 楊勇
    技法是書法學習的基礎條件之一,嫻熟的技法是寫出優秀作品的前提保障,而不是最終的歸宿,嫻熟的技法能讓我們熟練的在宣紙上運用毛筆工具,通過一根根線表現書家的心理歷程、生命感悟、自身閱歷和精神追求,最後完成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而這一切也就是個人的文化修養的體現。
  • 【青龍文化】翰墨迎春——趙翠華中國畫作品欣賞
    翰 墨 迎 春——趙翠華中國畫作品欣賞「文藝是國民精神之光,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之光
  • 西安市舉辦中小學師生主題書法作品網絡展
    近日,為了致敬戰「疫」英雄,作為西安市書法教育特色學校的碑林區小雁塔小學,攜手西安市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中小學書法教育研究會,向全市中小學師生發出了徵集「翰墨聚力,戰疫必勝」中小學師生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書法作品活動倡議。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書法之韻,翰墨飄逸,矯若遊龍
    中國書法,一個在我看來,是全世界上最美的字體,沒有之一。筆鋒柔轉處,墨香情韻;真草隸篆間,盡顯風流。自倉頡造字起,蒙恬制筆以來,歷經甲骨文、銘文、金文的發展,各種充滿藝術美感的字體不斷呈現的世人面前,李斯的篆,漢碑的隸,鍾繇的楷,羲之的行,張旭的草,形成了各具特色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