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書法之韻,翰墨飄逸,矯若遊龍

2020-12-24 楊奉昭

中國書法,一個在我看來,是全世界上最美的字體,沒有之一。筆鋒柔轉處,墨香情韻;真草隸篆間,盡顯風流。

自倉頡造字起,蒙恬制筆以來,歷經甲骨文、銘文、金文的發展,各種充滿藝術美感的字體不斷呈現的世人面前,李斯的篆,漢碑的隸,鍾繇的楷,羲之的行,張旭的草,形成了各具特色書法藝術。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書法藝術,逐漸形成東方文化獨有的藝術神韻。可以產,世上當罕見,唯在我華夏。

書法,是一種風骨

古語中說:「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人們都常說,一個的字跡,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所以在書法中一直有「筋柳骨」之稱,顏字體端正大氣,柳體骨感清逸。

一個人的字跡,又何嘗不是一處亮麗的風景呢?或有小楷的靈秀清逸,或有隸書的方正大氣;或有行書矯若遊龍,或有草書曠達奔放。

我喜歡追尋書法的足跡,去縱情山水天地,感受翰墨書韻。

我到過蘭亭,感受信者可樂的暢快與曲水流觴的意蘊;

我訪過琅邪,尋跡翰墨遺香的歷史和書聖故裡的厚重。

紹興蘭亭
臨沂王羲之故裡

每一個書法作品,都是一個人對於內心的自我表達,更是代表了一個人的清傲與風骨。

《蘭亭序》,讓我們看到了王羲之的瀟灑與清逸,那是魏晉風骨;

《祭侄文稿》,讓我們看到了顏真卿的胸懷與激昂,那是家國情懷;

《黃州寒食貼》,讓我們看到了蘇東坡的不羈與任性,那是宋人風雅。

蘭亭序
黃州寒食貼

做一個灑脫的人,不如醉筆蘭亭,縱情山水,曲水流觴,當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做一個率性的人,不妨尋跡黃州,不拘古法,自在灑脫,可學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個人的字裡行間都深藏著豐盈的內涵。

因為你字體的風格,其實就是你的風骨。

書法,是一種氣度

書法,是一種氣度,當你可以靜心臨字,落筆文章。人就可以心平氣和,可以修煉心性。

人會因為習字,而氣質就會有所不同。

顏真卿習字時,就是「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的一種瀟灑;

張旭習字時,就是「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的一種痴迷

陸遊習字時,就是」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一種寫意;

所以,我們都說,字如其人。漢代楊雄曾在《法言 問神》中說:「書,心畫也」,也就是說用心才能寫好字。

《三希堂法貼》

凡事只有用心,就可以做好人生的任何事, 同出一理。凡事能夠將一種習慣,保持長久,可以令人定其性格,亦可養心性。

你看,擅習字者,皆不疾不徐,筆鋒柔轉,動靜相宜,不怒不嗔,逍遙自在。

古往今來,但凡常年習字者,壽長年高,可謂一舉多得之事。 落筆薄宣上,修心自養身,當是一種人生樂事。

所以,沒事多多練字吧!

因為你的字體的形象就是你的風度。

作為中國人,當然要寫好中國字,這是對於我們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的貢獻,每一代人都應該用自己力量,從點滴中去體現。

一個人如果能夠平心靜氣的寫字,就是對於自我修養的鍛造與提升。

一杯清茗,薄宣鋪陳,研墨落筆,臨摹習字,鐵畫銀勾,橫豎撇捺。縱使紅塵繁忙,心自安閒。不浮不躁。

這正是:

」秦篆漢隸魏碑貼,行楷章草字生輝。國風尋跡蘭亭上,鐵畫銀鉤翰墨香。「

書聖故裡題扇橋

相關焦點

  • 揭開書法頂峰之謎,盤點二王書法精髓,中國書法之美欣賞系列一
    觀點:要衡量書法的美,可以從作品的筆法、結構、墨法、章法去分析。如何去評判一件美的作品?如何對書法的美進行欣賞呢?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遺產之一,她跟象棋、舞蹈、音樂、繪畫稱為"棋琴書畫"。書法作為古代是以記錄文字為核心和載體。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梁啓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他說:「美術一種要素是發揮個性,而發揮個性,最真確的莫如寫字。如果說能夠表現個性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種美術,以寫字為最高。」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以及表現個性的美。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 《中國產經》特別報導 |汲故納新 灑脫飄逸 ——金思宇先生書法藝術賞析
    從金先生的書法裡我們可以領略到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字如其人,灑脫、靈秀、雄健、大氣。他青少年時即與翰墨結緣, 從歐、柳、顏、趙入手, 遍臨碑帖,取法高古, 扎基深穩, 厚積薄發, 鍛成了紮實的傳統功力, 為日後專攻「三王」( 王羲之、王獻之、王鐸) 的書法創作, 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源泉。金思字先生雖然公務繁忙, 但總是忙裡愉閒始終筆耕不輟, 臨摹揣度, 細細品味, 領悟古帖堂奧。
  • 「文化晉寧」翰墨草根寄真情——朱文武自習書法傳承中華文化
    翰墨草根寄真情中華文化影響世界,書法更是一種文化和文明的傳承。五十年筆耕不輟,八歲就開始寫書法的朱文武,對書法這門國粹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之情。今年五十八歲的朱文武是雲南文山一個小山村裡的彝族。曾獲得文山州書法比賽一等獎,雲南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雲南政法系統書畫展二等獎,「中國好品牌藝術人物榜影響力書法家」稱號…… 位於山東濰坊的世界名人文化村,先後收錄六萬餘件國內外各界書畫家、知名人士來稿作品,優選出三千餘幅人文藝術精品,朱文武以一幅《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行草作品入選其中,與當代名家一同榮登榜單。
  • 【青龍文化】翰墨迎春——劉會瑜水彩畫作品欣賞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青龍文化」平臺隆重推出「翰墨迎春」青龍書畫家系列作品展,反映青龍人文風情以及對當前百業興旺、盛世感懷的書畫佳作,為滿鄉人民和關心、關注青龍發展的各界好友奉上一席豐盛的迎春藝術「大餐」,提升了節日文化品位,增加了新春喜慶氛圍。春意融融人歡暢,揮毫潑墨頌華章,書畫家呈現的盛世情懷,亦盼觀者感同身受,共慶佳節!
  • 深植文化沃土,培育不朽法魂——羅源法院開展「墨韻書香」書法沙龍...
    深植文化沃土,培育不朽法魂——羅源法院開展「墨韻書香」書法沙龍活動 2020-05-18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海墨韻名家張仁芝以書畫為主體,書法為載體,傳文化之薪火
    在二十世紀的書法發展史上,畫家書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畫家而同時善書法者,其總數超過畫家總數之大半。若以影響中國畫壇較大的前十名中國畫家如,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徐悲鴻、劉海粟、張大千、傅抱石而言,其中只有林風眠一人不長於書法,其比例竟是九比一,而且其中長於書法的九位泰鬥均為書法的高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二十世紀的書法殿堂裡,如果去掉畫家書法這一組成部分,整個書法史將會黯然失色,也必將改寫。
  • 烏海:翰墨飄香 石韻悠長
    從礦山興起書法文化,到被命名「中國書法城」,烏海用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書法奇蹟」;從民間發端到政府推動,再到全社會普及,藏石熱、賞石熱一浪高過一浪,與書法文化和「中國書法城」的璀璨奪目相比,賞石文化和「中國賞石城」同樣大放異彩。
  • 領略漢字之美 鼎墨軒文化用品助你走進書法世界
    觀山川天地,青山綠水中掩映著漢字的形,古剎廟宇間隱藏著漢字的意,歷經瘦勁挺拔、平衡對稱的篆書,化繁為簡、化圓為方的隸書,橫平豎直、規矩嚴整的楷書和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草書等,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在每一個方塊字中得到了傳承,同時漢字的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講究,也使之成為了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為無數人所熱愛。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草書線條是中國書法中最重要的構成因素。人們在研究史前文化蹤跡時發現,在原始藝術中,點線是作為最初的藝術營構形式存在的。對此,林語堂先生在《吾民吾土》中就這樣讚嘆過:「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某些美學鑑賞範疇,如對參差不齊之美的尊崇,對那些乍看搖搖欲墜,細看則安如磐石的結構的尊崇,這些美學範疇會使西方人大為吃驚,如果他們知道這些範疇在中國藝術的其他領域中並不容易看到,他們就會驚嘆不已。」
  • 中國的漢字之美:書法,美在形也美在意
    書法其實就是中國漢字的一種變形,我國的漢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了,所以我國的書法也有很久的歷史了。基本上當漢字出現的時候,書法也就隨之出現了。文房四寶的特殊性也是書法特殊性的一種體現,它們也是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了文房四寶那麼書法也就無從提起了。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的特殊性的體現,那麼書法書寫的內容和形式也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種體現。我們中國的書法當然離不開我們中國的漢字,而且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的一筆一划也是練習書法的重要內容。
  • 髯心翰墨-于右任書法作品專場
    北京匡時2015年春拍即將拉開帷幕,屆時將輯結百餘幅于右任先生不同時期書法作品推出「髯心翰墨-于右任書法作品專場」。
  • 王建明 | 中國書法「秀」
    古人說的不只是筆勢,而是整部書法作品的謀篇與布局。色秀如果說是點畫的節奏之美,而形秀則是結體、章法和作品構成的旋律美。秀氣是作品的內在氣韻,蔡邕在《九勢》裡,把書法宇宙、自然、人文、文化融於一體,貫通一氣,蔡邕說,書法是「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之」。
  • 書法 當以「韻」取勝
    「晃美叔嘗背議予枯唯有韻耳,至於右軍波戈點畫一點也無。有附予者傳若言於陳留,餘笑之曰:『若美書即與右軍合者,優孟抵掌談話乃是孫叔敖耶? 』」 ,形象之傳神,更取決於作者的「胸中之韻」。
  •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淺談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千年來是諸多傳統藝術中最為典雅、通俗而又最富底蘊的。書法中不同形體的運用,形質的巧妙搭配,行筆的緩急,力度的大小,疏密,穿插,開合,揖讓,黑白的協調,筆法,墨法,章法的創作,展現了線條美,力量美,節奏美,動態美,個性美,意境美!簡單來說,書法是寫字的方法。
  • 王葉:傳承太極之韻 展現文化之美
    太極拳作為一種老少皆宜、內涵豐富的傳統運動方式,既是中國傳統武術園地中的豔麗瑰寶,也是凝聚中國傳統文化於一身的璀璨明珠。
  • 2018浦江·中國書畫節開幕 書畫之鄉處處翰墨香
    書畫節裡的浦江,浸潤在書香翰墨之中,打開這屆書畫節日程表,浦江人的一天是這樣美起來的:  作為最重量級的畫展,2018「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工筆作品展在園內的書展會展中心正式啟幕。這是系列展的第四年,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2263件作品,從中評選出入選作品200件,其中入會資格作品39件。
  • 秦劍書法作品賞析
    河北梆子」藝術盛典暨「中國. 河北梆子」演出聯盟組委會  秘書長廊坊翰墨齋書畫院院長       秦劍:幼承家學,書法功底深厚,其創作奔放自由,法度嚴謹,厚重而不失飄逸,靈動而不失莊嚴。他注重吸收歷代各家各派之所長,無論是作品的題材、構想、章法意境等諸方面,均能多方接納,為我所用。
  • 鄧州市城區一小慶六一書法大賽:丹青妙筆寫佳妍 翰墨清香潤童年
    為了豐富師生文化生活,提高師生的藝術素養,2020年5月29日上午,鄧州市城區一小舉行慶「六一」書法比賽,一 百多名師生代表歡聚操場 ,一起來慶祝這個別樣的節日。首先由袁朝武校長致辭,他祝願孩子們在自己的節日裡歡喜快樂,並希望我們未來的國之棟梁能學習並傳承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鼓勵他們不懼怕困難,將來能擔當起祖國的未來。
  • 中華歷史文化遺產最美代言人——吳友優
    為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響應文化強國的戰略方針,打造文化精品,展現藝術家們的人生風採,我們特編輯此大型系列特輯。經典成就大家,大家造就經典。吳友優是中國藝壇的傑出書法名家,是文化的傳遞者,是非遺文化的傳承人,更是新時代的描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