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腫瘤患者死於營養不良!這些關於癌症飲食的誤區和真相您知道嗎?

2021-01-20 騰訊網

本周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旨在倡導政府、社會、個人積極行動起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廣泛開展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降低癌症疾病負擔。

「醫生,平時飲食上有什麼注意的嗎,有哪些東西需要忌口?」

「保健品可以吃嗎?吃什麼好?」

「有什麼抗癌食物麼?」

「牛羊肉、海鮮能吃嗎?」

「我每天少吃點,或者只吃素,是不是能餓死癌細胞?」

這些問題,腫瘤科的醫生經常能聽到,有時候也是讓人哭笑不得,少吃點!可能癌細胞沒餓死,病人先餓死了!資料顯示,營養不良是我國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63%的腫瘤患者易發生營養不良,20%的患者死於營養不良。

中醫的「食藥同源」,西醫關於「食物即藥物」等諸多論述,都說明了營養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的重要性。依據營養和代謝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可以很好地發揮營養對多種疾病的治療作用。在腫瘤治療的全過程中,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狀況,提高生活質量,而且還能和抗腫瘤藥物發揮協同作用,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傳統的腫瘤營養治療包括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篩查和評估,同時結合患者的疾病狀況,炎症和應激狀態進行綜合評定,了解的患者對能量,蛋白質等的需求後,通過口服營養補充、腸內和腸外營養補充的方式進行。

近年來,基於腫瘤代謝研究的突飛猛進,臨床營養在腫瘤治療的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進一步的證實。今天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中心的江波教授從「穩、減、加、調」這四個字對腫瘤營養治療的最新進展進行概況。

江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腫瘤中心

主要工作成果:

1.發表SCI論文15篇,中華醫學系列論著三篇。

2. 發現7個KIR3DL1新等位基因,合作發現11個KIR2DL1新等位基因。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和正式命名。

3.參與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四項。2013年獲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2012-2015年獲地市級基金項目4項。

穩:穩定血糖,減少血糖的波動,間接減少胰島素水平的波動。

血糖升高,會導致胰島素水平顯著升高,高胰島素血症是腫瘤關鍵的誘發和促進因素,可以激活胰島素受體和IGF-1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生長。而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血糖波動則可以抑制PI3K和mTOR的活性,增加藥物對腫瘤的抑制和殺傷作用。所以,對腫瘤患者給出的建議是:減少簡單糖(如:蔗糖、果糖)攝入,控制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充分考慮食物的升糖指數。

減:減少特定胺基酸的攝入可以發揮出抗腫瘤的作用。

比如:減少蛋氨酸的攝入,蛋氨酸是是SAM合成的底物,而腫瘤細胞DNA甲基化,腫瘤生長需要的核酸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SAM,SAM也涉及到腫瘤細胞內的氧化還原反應,SAM還是激活mTOR通路的關鍵分子。因此,特定設計的腫瘤飲食中如果去除蛋氨酸,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腫瘤的作用。

絲氨酸也是目前研究較多的一種胺基酸。絲氨酸並不是人體的必須胺基酸,在體內可以通過葡萄糖和甘氨酸進行合成,但是對於腫瘤細胞而言,腫瘤快速生長,需要大量的絲氨酸,這就使絲氨酸成了腫瘤細胞的「必需胺基酸」,如果絲氨酸的供應終止,腫瘤細胞就不得不持續移除糖代謝的中間產物去合成絲氨酸,從而幹擾腫瘤的能量代謝。當然,剝奪絲氨酸,還會干擾腫瘤代謝的其他多種路徑,這裡就不在贅述。

加:相對於減,增加特定的營養素更容易實現。

高劑量的組氨酸的補充可以耗竭核酸合成的關鍵輔酶四氫葉酸。甘露糖進入細胞後代謝為6-磷酸-甘露糖在細胞內堆積,而幹擾葡萄糖的代謝,而這種幹擾作用和鉑類藥物的治療起到協同作用,可以對含鉑的化療方案進行增敏。

調:調整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穩態的維繫和機體的免疫功能相關,同時可以發揮生物學的腸功能屏障作用,克服化療藥物導致的腸黏膜上皮損傷所導致的腸功能屏障受損也有積極作用。抗PD-1/PD-L1等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已經非常普及,在維繫好腸道菌群多樣性的狀況下,免疫治療的療效才能夠發揮到最佳狀態。調整腸道菌群,可以採用補充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方式,也有二者的複合製劑稱之為合生元。益生菌的生產廠家眾多,但是能夠通過胃酸的強酸環境和腸道的鹼性環境並且實現成功定植的少之又少,使用時需進行甄別。

穩、減、增、調是腫瘤營養的發展方向,雖然遠不及傳統腫瘤營養概念來得深入和廣泛,但是其已經正在實現營養素幹預抗腫瘤的目的,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營養素的使用也必將越來越精準,越有效。

來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京華衛生編輯部出品

THE END

歡迎留言,我們將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11個腫瘤患者常見營養誤區,專業營養師幫你辨真偽
    從事腫瘤患者的臨床營養診療工作十餘年,擅長腫瘤合併營養不良、糖尿病等疾病的營養治療。11個腫瘤患者常見的營養誤區!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包括腫瘤醫生、營養師(RD)或經過認證的腫瘤營養專家(CSO)等]一般都經過多年的培訓,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他們可為患者提供科學的飲食營養指導,幫助患者在抗腫瘤治療期間或之後避免由於飲食營養誤區而影響治療和康復。這一章我們總結了腫瘤患者常見的營養誤區,幫助大家辨別真偽,遠離謠言。小貼士如何辨別一條消息的真偽?
  • 癌症患者忌口可「餓死」癌細胞?腫瘤醫院臨床營養師解讀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魏彤腫瘤患者不能吃發物、乳腺癌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目前社會上還流傳著種種腫瘤患者的飲食「誤區」,對腫瘤患者造成很大困擾,嚴重影響腫瘤患者對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和總的膳食平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黃瑜芳解讀最常見的幾個認識誤區。
  • 腫瘤患者如何飲食?3個階段合理搭配,營養到位還能提高免疫
    腫瘤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治療後,抵抗力弱且伴有食欲不振和營養不良,期間需調整好飲食結構,合理補充營養才能耐受住放化療對身體帶來的副作用,那該如何飲食。治療期的腫瘤患者如何飲食?1、手術前患者手術前消化系統功能健全,此時儘可能地補充各種營養素,如維生素、糖類、無機鹽、微量元素和蛋白質以及脂肪等。只有補充足夠營養才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出現惡病質。身體全面吸收營養對手術耐受力強且預後好。但消化道腫瘤患者不能正常經口飲食,可適當營養治療。中重度營養不良時可採取管飼。
  • 腫瘤患者如何飲食?醫生:科學營養支持,能抑制腫瘤,注意小細節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您會知道: 一、腫瘤組織代謝特點。 二、怎麼吃才能抑制腫瘤? 三、不吃不喝可以抑制腫瘤嗎?
  • 腫瘤患者如何科學飲食?彩虹餐、水果奶昔……健康合理的飲食幫助...
    過去,咚咚腫瘤科對於癌症患者應該怎麼吃給出了一些建議:腫瘤患者飲食指南:這些東西該「忌口」,這些千萬別「忌口」咚咚抗癌指南:癌症患者吃什麼?這份美國的權威報告給你答案!1先了解患者的營養現狀再針對性給出營養方案重視營養,是營養幹預的第一步。任何癌症的飲食指南都要有的放矢,我們要知道患者應該怎麼吃,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態,才好針對性的開出最佳「食譜」。
  • 腫瘤患者有哪些飲食禁忌?一文理清,建議收藏
    好醫友經常接到腫瘤患友諮詢,在不同治療階段,飲食上要注意什麼?比如術後要怎麼吃,化療期間怎麼吃,靶向治療期間有哪些飲食禁忌?今天帶大家一起看看腫瘤患者該如何隨治療調整飲食。
  • 為什麼20年前癌症很少?現在患者很多?誤區,癌症不是現代病!
    倒退至幾十年前,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癌症」! 但對現代人來說,只要提起癌症,大家都會覺得現在得癌的人是越來越多,甚至自己身邊就有患癌的親朋好友。而這些癌症患者中,又有絕大部分經歷癌痛折磨、傾家蕩產、舉債治療後,都走上了死亡結局。
  • 癌症患者,飲食要注意什麼?哪些發物不能吃,或導致病情加重?
    在術後或者化療後,保證身體營養充足,可以幫助患者對抗腫瘤,對治療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果醫生在術後跟患者有叮囑過,哪些食物不能吃,就一定要嚴格遵守,一般情況下,需要忌口的食物,都會跟癌症患者具體病情相關。
  • 「清淡飲食」過度 小心營養不良
    她本以為這樣吃更健康,但最近總頭暈、疲乏,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輕度貧血伴嚴重營養不良。營養科醫生提醒,老年人日常莫過度「清淡飲食」甚至陷入誤區,小心長久可致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飲食過度清淡也不行都說老人年紀大了飲食要清淡,但很多老人卻過度理解了「清淡飲食」的概念,走入飲食誤區。
  • 腫瘤標誌物是癌症「信號」?先走出這些誤區!
    腫瘤標誌物必定能幫我們揪出癌症嗎?  不一定。  腫瘤標誌物應用到臨床治癒上,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 敏感性:即某種標誌物對於某種腫瘤存在的百分比比例非常高;  2 特異性:即能夠區分腫瘤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僅在特定腫瘤患者身上存在。
  • 腫瘤治療中西醫結合效果更好,會讓癌症患者活得更精彩
    對癌症治療來說,無論是癌症患者本人還是其家屬,在患者被確診為癌症的那一刻,都希望能竭盡全力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增強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期。而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患者及家屬常常在這些問題中陷入誤區:癌症治療效果上,中醫西醫哪個更好一些?
  • 得了癌症,不能吃發物?腫瘤科醫生這次終於說出大實話
    醫生和營養專家經常會遇到患者及其家屬諮詢:牛奶、公雞、牛羊肉、海鮮等「發物」腫瘤患者是不是要「忌口」?這當中有什麼說法嗎?這次妙姐給大家詳細說清楚。一、哪些食物屬於「發物」?那麼對於一些特殊病人,例如癌症、腫瘤人群,能吃發物嗎?關於癌症患者是否能吃發物,要因病、因治法、因人而異的。首先因病而異:不同部位的腫瘤,不同病情忌口也不同。
  • 央視李詠癌症去世!享年50歲 關於癌症,你必須知道……
    世界上每6個人就會有1人死於癌症,截至2012年有3260萬人從癌症中倖存;而據估計,到了2030年將會有2170萬例新發癌症並會有1300萬人死於癌症——不過,通過改變包括飲食、營養和運動等生活方式,30%
  • 聽說有些癌症患者更易感染新冠?免疫力的提高依舊很重要!
    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發展,腫瘤患者們在飲食方面需要比以前更注意以下幾點來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日常飲食既要吃飽更要吃好增加蛋白質、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食物豐富多樣:葷素搭配,每天不少於20種食物;不吃野生動物補充特醫食品:可口服營養補充,不少於500大卡;優先選擇高能量密度、高蛋白質的腸內營養劑
  • 一位腫瘤科醫生終於說出:癌症患者永遠不明白的真相
    年齡一般來說,癌症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除了少數血液系統腫瘤和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肉瘤外,青少年是很少患癌症的,但是在85歲以上的人群中,癌症的發病率能達到2.5%,因為癌症的發生通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的機率就會加大,因此,年齡越大,免疫功能下降
  • 五大名嘴因癌離世,關於癌症的真相,為了你和家人都值得一看
    01/ 你不知道的癌症真相如何預防、治療癌症?癌症能治癒嗎?10月29日,在廣東2018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暨「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上,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癌症科普作家李治中,為大眾科普「你不知道的癌症真相」。
  • 得了腫瘤,卻死於心臟病?葛均波院士團隊「腫瘤心臟病學」多個創新...
    隨著治療方式不斷發展,很多腫瘤患者能長期存活,癌症逐漸成了「慢性病」,腫瘤患者和家屬在關注癌症治療的同時,千萬不可忽視對心臟的監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腫瘤治療新模式惡性腫瘤已成為中國高發疾病之一,在中國,每10分鐘就有55人死於癌症;全球一半的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病例來自中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一種新型抗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簡言之,就是藉助自身免疫細胞來殺滅腫瘤,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標。2016年,一則關於美國前總統吉米?
  • 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幾乎都是自作自受,腫瘤專家說出患癌真相
    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一肺癌!你可以自欺欺人,但數據不會,不管是男性或是女性,肺癌都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沒有之一,除了因工作需求不得已面臨惡劣的工作環境外,大部分的肺癌患者都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吸菸」密不可分!
  • 樂活有道|「清淡飲食」過度,小心營養不良
    隨著健康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老人非常注重「營養飲食」問題。今年70歲的劉阿婆對日常飲食很上心,按照網絡上推崇的「清淡飲食」方式,常年一日三餐多吃青菜極少吃肉,做菜也極少放油。她本以為這樣吃更健康,但最近總頭暈、疲乏,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輕度貧血伴嚴重營養不良。
  • 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化療,對癌症患者壞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文章,說的是有些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並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死於化療,還列舉了一些臨床案例,但是總結髮現,其實是化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患者對化療藥不耐受,心態不好等等因素造成的癌症病情惡化,從而導致的化療期間患者去世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