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旨在倡導政府、社會、個人積極行動起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廣泛開展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降低癌症疾病負擔。
「醫生,平時飲食上有什麼注意的嗎,有哪些東西需要忌口?」
「保健品可以吃嗎?吃什麼好?」
「有什麼抗癌食物麼?」
「牛羊肉、海鮮能吃嗎?」
「我每天少吃點,或者只吃素,是不是能餓死癌細胞?」
這些問題,腫瘤科的醫生經常能聽到,有時候也是讓人哭笑不得,少吃點!可能癌細胞沒餓死,病人先餓死了!資料顯示,營養不良是我國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63%的腫瘤患者易發生營養不良,20%的患者死於營養不良。
中醫的「食藥同源」,西醫關於「食物即藥物」等諸多論述,都說明了營養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的重要性。依據營養和代謝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可以很好地發揮營養對多種疾病的治療作用。在腫瘤治療的全過程中,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狀況,提高生活質量,而且還能和抗腫瘤藥物發揮協同作用,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傳統的腫瘤營養治療包括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篩查和評估,同時結合患者的疾病狀況,炎症和應激狀態進行綜合評定,了解的患者對能量,蛋白質等的需求後,通過口服營養補充、腸內和腸外營養補充的方式進行。
近年來,基於腫瘤代謝研究的突飛猛進,臨床營養在腫瘤治療的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進一步的證實。今天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中心的江波教授從「穩、減、加、調」這四個字對腫瘤營養治療的最新進展進行概況。
江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腫瘤中心
主要工作成果:
1.發表SCI論文15篇,中華醫學系列論著三篇。
2. 發現7個KIR3DL1新等位基因,合作發現11個KIR2DL1新等位基因。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和正式命名。
3.參與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四項。2013年獲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2012-2015年獲地市級基金項目4項。
穩:穩定血糖,減少血糖的波動,間接減少胰島素水平的波動。
血糖升高,會導致胰島素水平顯著升高,高胰島素血症是腫瘤關鍵的誘發和促進因素,可以激活胰島素受體和IGF-1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生長。而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血糖波動則可以抑制PI3K和mTOR的活性,增加藥物對腫瘤的抑制和殺傷作用。所以,對腫瘤患者給出的建議是:減少簡單糖(如:蔗糖、果糖)攝入,控制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充分考慮食物的升糖指數。
減:減少特定胺基酸的攝入可以發揮出抗腫瘤的作用。
比如:減少蛋氨酸的攝入,蛋氨酸是是SAM合成的底物,而腫瘤細胞DNA甲基化,腫瘤生長需要的核酸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SAM,SAM也涉及到腫瘤細胞內的氧化還原反應,SAM還是激活mTOR通路的關鍵分子。因此,特定設計的腫瘤飲食中如果去除蛋氨酸,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腫瘤的作用。
絲氨酸也是目前研究較多的一種胺基酸。絲氨酸並不是人體的必須胺基酸,在體內可以通過葡萄糖和甘氨酸進行合成,但是對於腫瘤細胞而言,腫瘤快速生長,需要大量的絲氨酸,這就使絲氨酸成了腫瘤細胞的「必需胺基酸」,如果絲氨酸的供應終止,腫瘤細胞就不得不持續移除糖代謝的中間產物去合成絲氨酸,從而幹擾腫瘤的能量代謝。當然,剝奪絲氨酸,還會干擾腫瘤代謝的其他多種路徑,這裡就不在贅述。
加:相對於減,增加特定的營養素更容易實現。
高劑量的組氨酸的補充可以耗竭核酸合成的關鍵輔酶四氫葉酸。甘露糖進入細胞後代謝為6-磷酸-甘露糖在細胞內堆積,而幹擾葡萄糖的代謝,而這種幹擾作用和鉑類藥物的治療起到協同作用,可以對含鉑的化療方案進行增敏。
調:調整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穩態的維繫和機體的免疫功能相關,同時可以發揮生物學的腸功能屏障作用,克服化療藥物導致的腸黏膜上皮損傷所導致的腸功能屏障受損也有積極作用。抗PD-1/PD-L1等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已經非常普及,在維繫好腸道菌群多樣性的狀況下,免疫治療的療效才能夠發揮到最佳狀態。調整腸道菌群,可以採用補充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方式,也有二者的複合製劑稱之為合生元。益生菌的生產廠家眾多,但是能夠通過胃酸的強酸環境和腸道的鹼性環境並且實現成功定植的少之又少,使用時需進行甄別。
穩、減、增、調是腫瘤營養的發展方向,雖然遠不及傳統腫瘤營養概念來得深入和廣泛,但是其已經正在實現營養素幹預抗腫瘤的目的,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營養素的使用也必將越來越精準,越有效。
來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京華衛生編輯部出品
THE END
歡迎留言,我們將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