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有道|「清淡飲食」過度,小心營養不良

2021-01-13 齊魯晚報網

隨著健康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老人非常注重「營養飲食」問題。

今年70歲的劉阿婆對日常飲食很上心,按照網絡上推崇的「清淡飲食」方式,常年一日三餐多吃青菜極少吃肉,做菜也極少放油。她本以為這樣吃更健康,但最近總頭暈、疲乏,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輕度貧血伴嚴重營養不良。

營養科醫生提醒,老年人日常莫過度「清淡飲食」甚至陷入誤區,小心長久可致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飲食過度清淡也不行

都說老人年紀大了飲食要清淡,但很多老人卻過度理解了「清淡飲食」的概念,走入飲食誤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指出,很多老人因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貧血等疾病,需要注意飲食,但由於營養知識的缺乏常常「錯誤忌口」。她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常見的營養誤區有:

1.吃得太素

劉佳認為,素食雖然也可以搭配出平衡膳食,但老人由於牙口不行,各種豆類、堅果基本吃不動,加上胃腸道功能差、胃口差,食物的種類攝取不夠豐富,就難以從純素食的飲食中獲得充足的營養。而魚、禽、蛋和瘦肉均屬於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和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根據老年人的營養需求特點,儘量不要吃得太素。

2.少油甚至無油

不少老人對油脂十分抗拒,做飯做菜過度少油甚至巴不得一滴油都不放。劉佳提醒,少油也有個度,因為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可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同時是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的消化吸收都需要油脂。因此,她建議老人除了食物本身含有的脂肪外,每天烹調油攝入量控制在20-25克為宜,過高過低均不利於健康。

3. 攝入過多粗糧

聽說粗糧雜糧有益健康,有些老人家便走極端,幾乎頓頓吃粗雜糧,結果消化不良,有的因粗纖維攝入太多引起便秘。劉佳提醒,粗糧再好,攝入也應有度,不是多多益善。

營養不良危害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人擔憂營養過剩,殊不知隨著年齡增加,營養不良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據2012年全國老年住院患者的營養調查結果顯示,約有2/3的老年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問題。

營養不良對老年人健康的危害是日積月累的,可導致老年人不同程度的食慾下降、體重下降、免疫能力低下等,或使原有疾病治療效果減弱,嚴重時甚至加重病情。老人營養不良還會導致或加重肌少症,進而發生衰弱症候群,使老年人獨立生活的能力下降。

怎樣初步判斷家裡的老人是否存在營養風險呢?劉佳提醒,如果家裡老人有非自主性的體重下降,達到6個月內(或未知時間內)體重下降≥10%或3個月內體重下降≥5%就應引起警惕;有基礎病的老人,與日常進食量相比,經口攝入食物量減少,都應及早到營養科做營養篩查和評估,一旦發現存在營養不良應及時糾正。

(記者 翁淑賢 通訊員 白恬、張小瑞)

相關焦點

  • 「清淡飲食」過度 小心營養不良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白恬、張小瑞)隨著健康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老人非常注重「營養飲食」問題。今年70歲的劉阿婆對日常飲食很上心,按照網絡上推崇的「清淡飲食」方式,常年一日三餐多吃青菜極少吃肉,做菜也極少放油。
  • 白粥配鹹菜並非清淡飲食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22日,北京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白粥配鹹菜並非清淡飲食》體質不好的人以及腸胃不太好的人,又或是剛做完手術的人,往往聽得最多的是這麼一句話:飲食要清淡。嫌太淡了,那麼再來點鹹菜,吃下這些食物,就是清淡飲食了嗎?並不是。清淡飲食主要是指儘量減少或避免高糖、高脂和高鹽食物的攝入。(一)清淡飲食不是不吃肉要在食物的搭配上多下功夫。適當吃肉,吃肉要選擇瘦肉,不吃肥肉,肥肉的脂肪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肥胖。
  • 白粥配鹹菜是清淡飲食嗎?
    無論是體質不好的人,還是腸胃不太好的人又或是剛做完手術的人,往往聽得最多的是這麼一句話:飲食要清淡。那麼清淡飲食是怎麼個清淡法呢?有的人想到的是喝白粥;有的人想到的是吃青菜。嫌太淡了,那麼再來點鹹菜,吃下這些食物,就是清淡飲食了?
  • 「清淡飲食」可不等於吃素
    你要清淡飲食!生病了?你要清淡飲食!大病初癒?你要清淡飲食……很多人堅信清淡飲食的好處,因為平時自己大魚大肉而導致了疾病,所以很多人錯誤地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所謂的「清淡飲食」就是滴油不沾、只吃素食,堅持數年之後,不但身體健康狀況沒有改善,反而落了一身病。那麼,醫生所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指什麼?所有人都要堅持「清淡飲食」嗎?這裡來說清楚。
  • 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是什麼?遵循這4個原則,才是清淡
    只要有健康問題,醫生都會建議飲食要清淡,人到中老年,一樣會被要求清淡飲食,到底什麼才是清淡飲食?3個清淡飲食的誤區,你了解嗎?誤區一:清淡飲食 = 素食、不吃肉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建立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長期吃素,不吃肉會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比如,不吃肉就容易缺鐵,進而出現缺鐵性貧血、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吃素飽腹感不強,往往會另外攝入大量碳水,容易導致糖尿病。
  • 清淡飲食,反而吃出一身病?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此時,營養專家都給出一條萬能的建議——保持飲食清淡。可能很多人對「清淡飲食」這四個字都存在誤解,以為「清淡」指的是只吃青菜、不吃肉。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種飲食已經是「過於清淡」了。過於清淡飲食易造成營養不良湖北武昌楊奶奶,在一次洗澡時不慎摔倒,導致全身多處骨質,情況非常嚴重。
  • 清淡飲食=天天吃素?按這5種方法吃才叫清淡,為身體減負擔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呢,上火的時候,告訴你要清淡飲食;感冒的時候,告訴你要清淡飲食;腸胃不舒服的時候,也說要清淡飲食……很多人第一反應覺得「清淡飲食」指的就是「只吃青菜不吃肉」,默默地過上「吃草」的生活。
  • 生活中的清淡飲食你是怎麼做的?清淡飲食不只是簡單的吃素
    保持清淡飲食「成為大家平常最多的叮嚀。談到清淡飲食,我們大腦裡容易想像成只吃素不吃葷。好像肉成了導致疾病的罪魁禍首,而菜成了最有營養的食品。好像只要人不吃肉了,健康就回來了一樣。她對於這個檢查結果心裡有點緊張,而且周圍的人都在說脂肪肝肯定是吃肉過多導致的,所以她從此開始只吃素不吃肉,讓自己保持清淡飲食的習慣。堅持了一年的清淡飲食習慣,沒想到檢查結果卻變成了中度脂肪肝,這樣李女士的心情更加複雜了。」清淡飲食「並非只是簡單的吃素,不吃肉。
  • 「清淡飲食」,你做對了嗎?
    你要清淡飲食! 生病了?你要清淡飲食! 大病初癒?你要清淡飲食! .. 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水、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是人體的七大基本營養物質,缺一不可,任何一類物質的缺少都會導致身體營養的不均衡。 而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指在營養充足並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並不是只吃素。
  • 「清淡飲食」不是只吃素食、不沾葷腥,中醫指導合理膳食5個原則
    看到這裡,不禁想問了,醫生所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指什麼?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醫生眼中真正的「清淡飲食」是建立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鹽限制在合理範圍內,避免過多地使用辛辣調味品。
  • 腫瘤患者如何飲食?3個階段合理搭配,營養到位還能提高免疫
    腫瘤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治療後,抵抗力弱且伴有食欲不振和營養不良,期間需調整好飲食結構,合理補充營養才能耐受住放化療對身體帶來的副作用,那該如何飲食。治療期的腫瘤患者如何飲食?只有補充足夠營養才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出現惡病質。身體全面吸收營養對手術耐受力強且預後好。但消化道腫瘤患者不能正常經口飲食,可適當營養治療。中重度營養不良時可採取管飼。2、手術後做完腹部或消化道手術後,腸道運轉能力減弱。
  • 嬰兒營養不良 嬰兒營養不良最先出現的部位是哪裡
    嬰兒營養不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和健康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尤其是小朋友的健康。家裡有小朋友,如有一寶,孩子的健康生活牽動著全家人的心。小兒營養不良時孩子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那麼我們如何通過飲食和保健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 吃膩了大魚大肉,不妨試試清淡飲食 五道美味又可口的清淡美食!
    在國外發達國家,肥胖以及大吃大喝等不是貴族的生活習慣而是貧民的生活方式,因為,科學已經證實了清淡飲食才是健康的。那麼,作為我們,不提倡吃過多的魚和肉,多食用一些素食,既能保證身體健康,還能夠確保身體必須的各種營養成分。夏天即將到來,好多小夥伴特別是愛美的女孩子都喜歡吃些清淡的,爽口的清淡食物!那麼什麼叫清淡飲食呢?吃清淡飲食有什麼好處呢?清淡飲食的家常菜到底都有哪些呢?
  • 清淡飲食到底指的是啥
    「注意飲食清淡」也是大家平時聽得最多的健康叮囑。一聽到「清淡」二字,大多數人腦子裡出現的都是「頓頓清粥白菜」「蔬菜水果當飯吃」。果真是這樣嗎?有一位女士體檢查出來輕度脂肪肝,上網查了很多資料,說這病是營養過剩吃出來的。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從此開始「清淡飲食」,即只吃素,不吃肉。然而,事情並沒有她想像的那樣簡單。
  • 1個寶媽的午餐,熱量低又營養,堅持清淡飲食,保持體重不過百
    1個寶媽的午餐,熱量低又營養,堅持清淡飲食,保持體重不過百。我是一個寶媽,很多時候中午都是一個人吃飯,但是也不能將就,我最近幾年就開始保持清淡飲食,很少吃非常油膩、非常熱量高的食物啦,取而代之的是低脂肪低熱量的食材,這是我今天中午的午餐,營養豐富,而且低脂肪好吃不長胖。
  • 雅培安素:關愛父母 從均衡飲食營養開始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子女開始關注老人們的營養均衡問題,雅培安素等專業營養品成為母親節、父親節的重要選擇。許多老人一日三餐都拿白粥加醃菜打發,子女問起,就說人老了牙口不好,肉也咬不動,吃啥都是浪費。子女們也往往認為這樣的食物比較清淡,易於消化,雖然單一卻不會出錯。但事實上,老年人要擁有正真健康的生活,全面均衡的膳食和營養是關鍵。
  • 老年人營養不良易生病!飲食需牢記這5點,增強體質少生病
    為了促進身體健康,一定要保持營養均衡,因為營養及時獲取是保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很多人卻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讓身體瘦弱,免疫功能下降的過程中某些疾病更容易趁虛而入。因此,要了解哪些飲食技巧對人的身體保持健康有利,堅持下來之後發揮正常的免疫功能。
  • Auveno澳威諾:看著白白胖胖卻營養不良,是什麼原因在造成的?
    在不少寶爸寶媽們傳統認知裡,如果孩子過於瘦小,那一定是營養不良導致的,其實不能只依據胖瘦來判斷孩子是否營養不良,胖寶寶同樣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  「小胖子」為什麼更容易營養不良?  大部分人都誤解了營養不良的概念。營養不良,是由於一種或一種以上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所造成的機體健康異常或疾病狀態。
  • 清淡飲食不吃葷,就不會得「三高」?那就大錯特錯!
    有些更加極端,甚至三餐水煮菜滴油不沾絕不吃葷,或者不吃晚飯,又或者飲食不規律,不餓我就不吃,餓就多吃,一頓飯吃它兩頓的。其實這樣短時間的話可能會讓你感覺體重輕了,人也舒服了,但是長時間營養成分攝入不足會使身體處於「饋電」狀態,反而會導致身體代謝異常、內分泌紊亂。而且像「三高」這些慢病未必就是飲食這一個因素所致,和遺傳、環境、個人生活習慣、體質、性格、壓力等等都有關係。
  • 吃素也能吃成「三高」,錯誤的「清淡飲食」太可怕
    她上網查了很多資料,說這病多數是營養過剩吃出來的。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從此開始「清淡飲食」,即只吃素,不吃肉。然而,事情並沒有她想像得那麼簡單,在她苦苦堅持一年之後,脂肪肝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不少,從輕度變成了中度。經過醫生檢查和自查,終於真相大白,她的脂肪肝居然和她堅持了一年多的不吃魚肉蛋奶的「清淡飲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