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土神作《輻射》的背景故事:人類如何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2020-12-23 躍馬酒館小招待

人類一直是個好戰的種族,我們的歷史就是用鮮血書寫而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爭手段越來越多樣,殺人效率也隨之提高,即便是這樣人類還不至於走向自我毀滅,直到核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點。

二戰的進程讓核武器突然出現在那些政治家的牌桌上,人類第一次擁有了可以毀滅自己的力量。戰後美蘇兩國迅速崛起為世界的兩大霸權,主導了世界秩序,如今人類似乎對這種「核平衡」已經習以為常,認為這只不過是大國之間相互博弈的籌碼,人類的理性最終還是能夠遏制住這頭野獸。

不過《輻射》(Fallout)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人類文明在自己的理性設計下還是一步一步走向毀滅,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整理一下這個系列的背景故事,歡迎來到輻射的世界

缺失的電晶體

其實輻射世界在二戰之前與現實世界還是處於同一軌道上,從兩河流域的農業文明到工業革命,從斯巴達奴隸起義法國大革命,世界歷史的進程依舊按照它應有的邏輯滾滾向前。不過輻射的世界1947年與現實出現了分叉,原因僅僅是一個看似很不起眼的東西沒有被發明出來,那就是電晶體

電晶體在現實世界中於1947年在貝爾實驗室被發明出來,隨即便開啟了微電子革命,再後來的網際網路浪潮、物聯網時代其實追根朔源都與這小小的電晶體脫不開干係。

輻射的世界裡,電晶體技術直到2067年才出現,所以1947年對於輻射來說只是十分普通的一年,但它卻悄無聲息地將這個世界引向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軌道,也是這個世界雖然有著十分先進的原子技術,但是看上去卻帶有濃鬱的懷舊風格。

東方大國的崛起

電晶體的缺失帶來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隨之而來的產業革命不復存在,那些在戰後憑藉輕工業迅速崛起的所謂亞洲四小龍自然也沒有等來發展機遇,仍舊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

社會主義陣營這邊,蘇聯為了在各個方向上與美國對抗,一直沒有放鬆在國內施行的戰時經濟管制,國內的高壓態勢讓民眾的反抗情緒高漲。1962年在西方的策動下,聖彼得堡爆發了「第二次白色革命」,試圖復闢羅曼諾夫王朝,雖然這場持續了5年的叛亂最終被鎮壓下去,但是在國家內部造成了巨大撕裂,從此蘇聯便一蹶不振。

這些都給某東方大國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空間,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領導者的地位很快就被取代。

美國的「分裂」

1967年,為了應對國內的「赤色恐慌」,美國國會通過了「託卡斯特法案」,同意在50個州的基礎上增設一級行政區劃,強行把國家分割成了13個聯邦分區(Commonwealth)

13個聯邦分區

「Commonwealth」原本是指大英國協國家或者從前大英帝國的屬地,在輻射世界裡借用了這個說法,不過指代的意義從原有的大英國協衍生為一種泛化的行政分區。

在政治地位上,聯邦分區其實就相當於國家,有些聯邦甚至還有自己的軍隊,只不過每一個分區在名義上都必須服從美國聯邦政府的領導。這樣做的確有不少好處,比如各州可以抱團制定更為嚴格的法律,用來強化意識形態上的對立,以保證己方陣營不至於被社會主義者滲透;但該法案同時還導致聯邦政府過於羸弱,強枝弱幹的格局讓聯邦政府實際上根本無法左右13個分區的行政規劃,美國迅速陷入激烈的內鬥,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美國的實力。

歐聯的誕生

由於信息技術的停滯,化石能源輻射世界裡的地位變得更為重要,富饒的中東就成了兩大陣營想要爭取的重中之重。為了遏制東方陣營在中東的影響力,歐洲史無前例的聯合起來,在1983年成立了歐洲聯邦(European Commonwealth)

歐洲聯邦

「歐聯」成立之初就與中東的「穆斯林兄弟聯盟」矛盾不斷,雙方在資源配比、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衝突幾乎到了無法調和的程度。

隨著後來2051年「資源戰爭」的爆發,歐聯在中東策動戰爭,不過仗打到2060年歐聯自己倒是先崩潰了,從內部又重新分裂出許多小國家,緊接著的又是十多年的歐洲內戰。

原子能的探索

事實上自二戰結束起,人們就一直在尋找化石能源的替代方法,在輻射世界裡人們最先想到的;也最可能實現的當然就是原子能。不過由於缺乏計算機的輔助,這個世界的原子能應用進展緩慢,其實到了後期人們已經利用放射性元素二極體製造出一些效率較低的計算機,但是與現實世界的超級計算機相比來還是差了許多。

直到2037年通用原子能國際公司(General Atomics International)才克服了反應堆小型化的技術瓶頸,首次推出了原子能家用型服務機器人「巧手先生」(Mister Handy)系列。

「巧手先生」

儘管通用原子的核能機器人給世界擺脫化石能源帶來了一絲曙光,但是兩大陣營絲毫沒有放棄對抗的意願,此時雙方的對立已經無關乎意識形態,純粹是為了滿足國內的政治需要。

英克雷(The Enclave)

除了各自在歐洲中東扶植代理人戰爭以外,美國和*國的對抗漸漸走向了明面,聯邦政府判斷兩國之間的對抗可能會走向失控,所以在2050年批准了一項「英克雷計劃」,該計劃旨在保證美國政府在地球爆發核大戰的前提下還能夠正常運轉。

「英克雷計劃」

「英克雷計劃」最直接的產物就是後來的「英克雷軍」,戰前他們是美國的影子政府,可以看作正常行政系統的災備;到了「超級戰爭」之後「英克雷軍」自認為美國的合法繼承者,是理所當然的救世主。

英克雷軍

最初的「英克雷軍」由政府首腦和軍政要員組成,不過到了後期這個組織就徹底變味了,成了高官們安插關係戶的絕佳場所。「超級戰爭」爆發之前,「英克雷軍」幾乎就是政府要員的療養院,完全不具備接管國家的行政能力,所以在核大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英克雷軍」一直都無所作為。

英克雷軍

資源戰爭(the Resource Wars)

2051年,全世界範圍內為了奪資源同時爆發了數場戰爭,美國聯邦藉口鞏固墨西哥政權、打擊恐怖分子的名義佔領了它的南方鄰國,將墨西哥最後剩餘的一點資源持續不斷地輸往美國國內。

資源戰爭

一年後歐洲聯邦在數次要求「穆斯林兄弟聯盟」增加石油供應而遭到拒絕後,悍然向中東地區出兵,以色列率先遭到打擊,特拉維夫被數枚小型核彈炸毀,這場戰爭持續了8年,以「歐聯」的分裂而告終。

2053年*國吞併了整個中南半島,將其劃為自己的一個自治區。

聯合國在這些衝突背後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名存實亡。「資源戰爭」爭奪的焦點並不單單集中在石油上,而是對整個地球礦物和化石資源的分配權,各國都力主建立一套對自己有利的資源分配規則,讓矛盾幾乎無法調和化解。

避難所科技

2054年美國聯邦政府批准了一項名為「行動:安全屋」(Operation: Safehouse)的法案,委託避難所科技公司(Vault-Tec)在全美境內建造上百個公共防輻射地下掩體,開始為可能到來的核大戰做準備。

「行動:安全屋」

「行動:安全屋」事實上就是「英克雷計劃」的一部分,所有避難所從設計規劃到後期運營都由「英克雷軍」在幕後統籌。不過「英克雷軍」的真實目的要險惡的多,他們希望借用公共資源在避難所裡實施自己的社會實驗,以求在未來的浩劫過後能夠迅速重建社會秩序,為此他們根本不在乎平民的生命核基本人權,許多避難所的設計都很奇葩。

避難所

比如36號避難所只為裡面的居民提供流質食物,目的僅僅是觀察人類在這種情況下生理和心理上所發生的變化;還有87號避難所被用作「強制進化病毒」(FEV)的實驗場地,用來觀察受試者(超級變種人)的社會行為和生理狀態。

超級變種人

阿拉斯加戰爭

此時歐洲已經陷入內戰無暇他顧,世界上僅剩的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國在太平洋的深海石油鑽井遭到恐怖分子破壞,*國政府譴責美國聯邦政府是襲擊事件的幕後主導,但是遭到對方否認。另外兩國在外交上的努力也宣告失敗,美國拒絕向*國和其盟友出售阿拉斯加的石油,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到了2066年,*國出兵阿拉斯加,主張自己對石油資源的所有權。

阿拉斯加戰爭

儘管美國在當地布下重兵防禦,安克雷奇還是在兩個月後被*國佔領。為了保護北美僅剩的資源儲地,美國聯邦政府要求加拿大出兵協防阿拉斯加但是遭到拒絕,作為報復,美國在6年後出兵吞併了加拿大。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第一次使用了能量裝甲(T-45D),這種使用核燃料電池外骨骼裝甲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功效,後來*國也著手研發此類武器,但是技術上已經落後美國許多。

到了2074年美國為了挽回阿拉斯加戰場上的頹勢,出兵入侵*國本土。

入侵*國

儘管此時*國也逐步裝備了自己的動力裝甲,但是無奈美國已經換裝了更新的型號T-51系列,長江流域的許多大城市一度失守。

《輻射4》*國動力裝甲想像圖

不過隨著美國軍隊深陷大陸戰場,其國內又爆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戰浪潮,再加上「強制進化病毒」在加州洩露導致一些軍人變異成為超級變種人,這種恐慌情緒又進一步引發了軍隊譁變,美國無力繼續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雙方都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又騎虎難下。

「超級戰爭」(the Great War)

*美兩國都在等待對方率先崩潰,或者有第三方出面調停,但是在2077年卻等來了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東西。沒有人知道那顆未經標記的核彈出自何處,只知道它在飛往一個中立目標的途中被全世界探測到。這讓各主要擁核國家迅速做出了反應,這些國家的陸海空三基核反擊力量在30分鐘內紛紛做出了回應,將世界上的所有主要城市不分敵我統統設置為打擊對象。

「超級戰爭」

「超級戰爭」僅僅持續了兩個小時,核打擊的密集程度盛況空前,甚至改變了地層結構和板塊運動規律。大部分人類在這場浩劫中被消滅,小部分倖存下來的人都在後來的歲月中受到輻射而產生變異,只有極少部分通過避難所毫髮無傷地活了下來,文明徹底終結,人類正式進入廢土時代

廢土時代

我們從未改變!

#輻射#

相關焦點

  • 5本主角作死就變強的系統小說,主角在耍賤求打的路上越走越遠!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推薦5本主角作死就變強的系統小說,主角在耍賤求打的路上越走越遠!
  • 簡述《輻射》系列中的動力裝甲開發史
    其實「冷核聚變技術」如果早出現10年,人類基於資源爭奪的那些戰爭都不會爆發,輻射世界的末日也就不會到來。,讓遭到輻射汙染的乘員可以在機甲內部慢慢消除體內的放射性。,他們的士兵需要一款更為先進有效的機甲以幫助他們在廢土環境下作戰,於是「先進動力裝甲I型」便應運而生。
  • 做人要冷眼觀世界,讓那些不聽勸告的人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面對這樣的人你唯有選擇沉默和遠離,讓他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吧!你只需要冷冷的看著就可以了。春秋時期,齊國大軍將要進攻宋國,宋王派人去偵察齊軍到了什麼地方。派去的人回來說:「齊軍已經臨近了,國人已經恐慌了,要趕緊做好戰爭準備啊!」宋王身邊的大臣卻說:「這完全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嘛!憑藉宋國的強大,齊國軍隊的虛弱,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呢?」
  • 《輻射》新作遙遙無期?別慌,這款廢土手遊正在連接!
    提到廢土題材的遊戲,想必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神作《輻射》系列了。作為廢土遊戲的開山鼻祖,《輻射》在1997年就發布了自己的首款作品,一經面世憑藉著其獨特的故事背景風格和玩法虜獲了無數玩家的芳心。然而在2015年《輻射4》問世之後,輻射系列便進入停更狀態,後續作品似乎遙遙無期,讓不少粉絲成為了"流浪"玩家。
  • 鄧紫棋在「沙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沒想到,在她入駐了某音之後,好像突然覺醒了什麼屬性,她拍的短視頻在「沙雕」的路上越走越遠了不知道鄧紫棋還要在這條「沙雕」的路上走多遠…你要記住,你是女明星…實力唱將在沙雕轉型派的路上越走越遠
  • 《輻射》系列背景劇情及發展史回顧
    《輻射》系列遊戲,從最初的《廢土》到現如今的《輻射4》,其背景、特色、劇情及製作歷程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今天小編帶來「kdctr」分享的《輻射
  • 《輻射:新維加斯》深入點評:重返昔日廢土
    2161年的南加州成了120年前的傳說(輻射1)。人們不記得84年前發生在2197年的芝加哥發生 的地下大戰(輻射BOS)。2277年發生在首都特區的大新聞還沒傳到這裡(輻射3)。只有關於2241年的北加州的傳說,一直重複流傳在這片土地上——那個摧毀了苟延殘喘的美國戰前政府Enclave的男人。輻射2。
  • 玩的美式RPG越多 我就越喜歡《輻射:新維加斯》
    貝塞斯達的皮囊 黑曜石的骨架  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輻射新維加斯是屬於那種,個人遊戲閱歷越豐富,便越覺得其來之不易的美式RPG遊戲。輻射新維加斯像傳統的上帝視角CRPG一樣,保留了美式RPG最具有魅力的地方,但卻是以新式RPG的形式展現出來的。說的更通俗易懂一點就是,輻射新維加斯把美式古典RPG遊戲的魅力,完完全全的做進了以射擊遊戲主導的遊戲新時代裡。
  • 從科技騎士到廢土軍閥 鋼鐵兄弟會的崛起之路——輻射大百科
    自從美國大陸淪為一片廢土後,輻射塵遮蔽了人性的光輝,衝擊波蕩平了道德與法律構建的文明社會,人類世界回歸到了弱肉強食的原始荒原。除了每天為怎麼填飽肚子發愁外,人類還得時刻提防著自己的同類,心術不正的鄰居與笑裡藏刀的同伴,打家劫舍的土匪與瘋癲嗜血的掠奪者,廢土上有太多不懷好意的傢伙了。
  • 《輻射76》Steam版評測7.0分:廢土上有活人了
    但B社就像是執拗的老師傅,並沒有因消極的大眾口碑而將遊戲棄之不顧,反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一直對遊戲進行打磨,最近更是推出了大型更新「廢土人」(又或翻譯為「廢土客」)向玩家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在幾天的體驗過後我認為,B社的這次整活兒,確實有把《輻射76》整活的跡象。
  • 《輻射76:廢土人》Steam版正式發售;505 Games特惠開啟
    XCOM外傳遊戲閃電公布,首發半價優惠,下周五就開玩;· 《王國風雲3》模擬程度又深一層,玩家可扮演雙性戀/無性戀者;· 《輻射76:廢土人》Steam版正式發售,首日評價褒貶不一;· 505 Games特惠:《兄弟:雙子傳說》9元,《傳送門騎士》27元。驚喜突降!
  • 廢土諸神(精品SCP故事)
    廢土外部- 自蘭辛北部20英裡以外的任何地方都不適合人類居住。失效讓天堂的門戶敞開,偶爾會有東西從上面掉下來,或者從中伸出。如果你決定走那條路,我希望你寫最新的最後遺囑和遺書。一些屍鬼已經學會了如何將自己的靈魂伸向更遠的身體。一般來說,越老的自由屍鬼可能越強大。據信野生屍鬼不能獨自居住在一個身體裡,它們需要外界的幫助,直到能夠獲得這種幫助前作為自由漫遊的靈魂存在。摧毀野生屍鬼簡單得只需要摧毀它們的屍體。自由屍鬼則據說其第一個身體會有某種標記來束縛他們的靈魂,如果你破壞了這個標記,他們的靈魂就會轉移到下一個。
  • 表面上高歌猛進的陳宥維,其實正在「糊」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第一次表演中飾演夜華時,爾冬陞就已經告誡陳宥維,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古裝角色,在經驗不足的時候最好別接,如果接了就要注意在準備時代入人物背景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陳宥維從參加《演員請就位2》後的每一步都走得不是很正確,雖然表面上在節目裡如魚得水並殺入決賽
  • 《廢土3》:末日世界中,抉擇和生存同樣重要
    這是流行文化史上第一次以電子遊戲的方式敘述核末日啟示錄的故事,一舉奠定了該系列的獨特風格:核戰後的廢墟中掩埋的秘密,不同人群之間的掙扎、瘋狂與妥協,以及傳承到《輻射》系列中的令人不寒而慄的黑色幽默。自誕生以來,「末日生存」的背景設定與元素就不斷豐富,包括核戰爭,外星人入侵,喪屍事件與極端氣候災難等 | www.newframe.com作為「末日生存」主題的重要分支,「廢土文化」是通過展現人類文明被氣候災難、核戰爭、資源危機等災難摧毀後,倖存者們如何在資源匱乏、生存基礎急劇惡劣、社會原有秩序蕩然無存、道德維繫成本高企不下的極端環境中,尋求生存和救贖的故事
  • NBA經歷莫雷事件後,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次惹了西班牙
    就在NBA官方針對中國市場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昨天,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NBA官方又因為涉及西班牙內政,讓西班牙人民怒了。
  • 葉羅麗劇場:文茜其實也想過拯救世界,卻誤入歧途,越走越遠
    《精靈夢葉羅麗》文茜作為反派的代表,第七季和第八季卻反客為主,成為了葉羅麗的主角,因為她利用金王子的力量,換來了自己變成葉羅麗戰士的機會,而王默和羅麗卻因此倍受冷落,話說她成為葉羅麗戰士之後卻沒有履行葉羅麗戰士的職責,像王默一樣保護人類,反而在撒謊的路上越走越遠,第八季漫畫還指責王默是女王的人
  • 輻射4廢土求生指南收集攻略 獲得地點+代碼
    4廢土求生指南雜誌一共有9本,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說是最實用的一些基礎功能了,很多效果對遊戲初期的生存和探索都有很大幫助,比如提升吃食物的回血量、提升遊泳速度、購物折扣等等,玩家們在撿垃圾的同時不妨順手收集一下很有幫助。
  • 末世感、廢土界,有一種破敗美學
    1979年4月12日,[瘋狂的麥克斯]在澳大利亞上映,廣袤的荒漠、狂暴的機車黨、憤怒的警察開始了一段追逐復仇故事。雖然在當時沒掀起多大浪花,卻意外開啟了一個新的電影風格,即如今備受推崇的「廢土風」。兩年之後,喬治·米勒爆發洪荒之力,拍出了堪稱神作的[瘋狂麥克斯2],這次影片的背景設置更進一步,為資源枯竭後的地球,生命凋零、夢想毀滅、秩序蕩然無存,一切回到了原始的狀態。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下,只有殘忍的掠奪者才擁有活下去的權利。
  • 順風順水的林心如到底遭遇了什麼,要在鬼片路上越走越遠?
    好吧,看起來曾經一切都順風順水的林心如,到底遭遇了什麼,要在「鬼片」的路上越走越遠? 關於這部電影,你可能會記得章子怡和範冰冰參加活動時,為了「拿大」,比對方後一步進演播室而費盡心思,也可能只記得章子怡的那句「我演的就是冰冰」,但無論如何,你會記得兩位女演員「撕逼」撕破天就對了,但就是不會記得這裡還有林心如。 毫無存在感。
  • 《陳情令》配音演員路知行:從出鏡記者起步,在配音路上越走越遠
    後來,他在配音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索性離開電視臺,成立了現在的配音工作室「知行天地」。如今已有14年配音經驗的路知行在日常生活中評價自己「搞笑」,希望做一個普通的「路人」。在採訪中,他沒有包袱地笑談自己在旅行途中的窘事,活像一個「段子手」,逗得全場大笑。但談起配音工作,他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