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爆火的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男女主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就是便利店。
不少電視劇的重逢橋段,背景也都設在超市。
一提到超市,最先想到的就是膨化食品和飲料。
其實逛超市也能學到很多知識。
你知道,在國外購物時最常出現的對話是什麼嗎?
之前看到過一位同學的投稿,說他在國外被一句 "Any cashback?" 害的好苦啊。
先不公布正確解釋,小夥伴們可以在心裡想一個答案。
這位同學以為是返現活動,興奮地說:「As much as possible!!」
不用想,收銀員一定滿臉問號。
原因是cashback並不是我們直譯過來的返現金,而是相當於從提款機中取錢。
而這提款機正是你的卡,也就是說這羊毛啊,出自羊身上。
這烏龍事件正是因為我們對國外語言的不了解。
讓我們來看看,在國外最常出現的付款對話是什麼吧!
國內付款時聽到最多的三句話就是「有會員卡嗎」,「需要袋子嗎」,「怎麼支付」。
國外也八九不離十,除了上文提到的「Any cashback?",還有這幾句高頻用語。
你要怎麼付款?現金還是刷卡?
How would you like to pay?Charge or debit?(Credit or debit?)
其實相當於我們的「支付寶還是微信?」
而charge和debit的區別就是:charge代表信用卡,而debit代表ATM卡。
您要用什麼方式付帳,付現金還是刷卡?
How would you like to pay for this, cash or charge?
發票很常見了,國外超市索要發票時應該怎麼說呢?
其實發票的正規用詞是invoice。
你有這種樣品的發票嗎?
Do you have an invoice for the merchandise?
然而因為它太正規了,一般超市只提供收據,不提供發票。
所以,在超市中人們常說credit。
可以給我收據嗎?
May I have a receipt?
如今,電子支付大行其道,一些不會用電子產品的長輩仍然用現金支付。
於是,在一些大型超市中,我們可以看到專門的現金通道。
有些時候年輕人看到這條通道隊伍很短時,會誤排,這時候收銀員就會提醒他們:
很抱歉你現在是在只收現金的結帳道上。
I'm sorry you're on the cash only lane.
然而這些都不是超市愛好者最關心的,人們更關心今天超市有什麼促銷活動。
折價券coupon:
而 double coupon就是折扣雙倍啦。
這麼大的便宜當然也會有限制,除了一張只能用一次外,每張double coupon的面額也是有規定的。
raincheck:
本意為延期,常用於一些室外球賽。
當球賽因雨延期舉行是,球迷朋友的門票權利可以保留,直到比賽舉行。
超市的"raincheck"含義也大同小異。
當你沒有趕上特價商品熱賣潮時,可以問店員另一張raincheck,等到活動完全結束按照特價時的價格使用。
是不是很人性化!
除了超市,當我們在其它商店購物時,常用的對話都有哪些呢?
我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一進店導購就熱情地介紹商品。
Can I help you?
通常有兩種對話,其一:
不用,謝謝,我只是隨便看看。
No, thank you. I am just looking.
其二:
Do you have... 這裡來有...嗎?
I'd like to buy... 我是來買...的。
同樣,到了商場我們也關心心儀商品的價格和是否有促銷活動。
商場內促銷的表達方式通常有三種:
一:這種方式是最常見的,「%+off」
在國內,標有「30% off"的意味著打三折,到了國外就是相反的。
在國外,「30% off"往往意味著」減少30%「。
二:on sale 打折出售
Some clothes are on sale at the clothes store.
這個服裝商店的一些衣服在打折出售。
三:clearance 清倉促銷
為了確保有促銷活動,你還可以這麼說。
這個有促銷活動嗎?
Is there a promotion for this?
請問有折扣嗎?
Is there any discount ?
此外,付款用語和超市沒有太大區別,詞典醬就不贅述啦。
把東西買到手就存在這退換貨問題,它們是這麼說的。
I'd like to return this.
我想把這個退掉。
Can I change the size?
我可以換個大小嗎?
怎麼樣,是不是一點都不難,只要熟悉了國外的一些特殊用語,在國外也能買買買。
好啦,你有什麼有趣的遭遇嗎,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