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陳賡:幽默風趣,對妻表白方式大膽,妻子犧牲後為她守節三年

2020-12-22 中孚鑑

陳賡,他於1903年2月出生於湖南湘鄉。一生參與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為中國革命、解放事業、國防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於1955年,被授於大將軍銜。

在動亂時期,陳賡於1916年參軍報國,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

陳賡是黃埔學生中的一個優秀學員,他曾深受蔣介石器重,並且還曾救過蔣介石一命。也正是因為如此,蔣介石對陳賡更加的欣賞器重。

在1925年時蔣介石親率大軍徵伐,他自己親自擔任總指揮,但在戰場上,蔣介石卻被敵人圍困,當時局勢危難,他身邊的警衛有的都不知跑去哪了,當時他身邊沒幾個人,他以為這次在劫難逃,但又不願被俘,於是就說:「我要在這裡殺身成仁,我沒臉回去見江東父老」。

這時陳賡出現了,陳賡道「一戰決定不了勝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是總指揮,不可輕易言死,還是快走吧。」

蔣介石在陳賡的勸說下也決定要走,但這時蔣介石被戰事嚇壞了,兩隻腳根本不聽自己的使喚。陳賡一急,背著蔣介石就跑了。

蔣介石也得以逃過這一難。

這一戰過後,蔣介石說,此戰雖然我打敗了,但我卻發現了一個將才,他就是我的好學生陳賡。再加上陳賡對他有救命之情。所以,自此蔣介石對陳賡格外的器重。

當然,那時蔣介石是總指揮,陳賡是他的兵,救他本無可厚非。但後來陳賡發現蔣介石不是真心為革命。所以,陳賡就更加堅信共產主義了。

後來國共合作破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與此同時,蔣介石開始清共,大肆抓捕、屠殺共產黨人,導致無數熱心革命烈士,死於非命。

在1933年時,由於叛徒的出賣,陳賡被捕,蔣介石很想招降陳賡,不僅親自去「勸」陳賡,而且還讓陳賡的同學胡宗南等人去勸陳賡。

同時蔣介石還對身邊的說:「只要陳賡答應跟著我就行了,我不讓他給我提供共產黨的情報」。

在當時,共產黨的人想要背叛共產黨投靠國民黨,首先就要提供共產黨的情報。但蔣介石對陳賡,卻不要陳賡這麼做,只要他跟著自己就行。可見蔣介石對陳賡的招降還是很有誠意的。

當時蔣介石親自去見陳賡,見面後,蔣介石說:「陳賡,你瘦了。」

陳賡道:「瘦吾身而肥天下,這是校長你教導我們的呀!我看校長也瘦多了,身為一黨一國的領袖,你瘦了,而天下更瘦,這是為何呀。」

蔣介石被陳賡這麼一說,一時無語。而後他就說:「你寫個聲明,認個錯,我會給你一條很好的出路。」

但此時陳賡已經堅信共產主義、對共產黨忠誠,對自己的革命事業更加忠誠。他面對蔣介石的勸降許諾,始終不為所動。

陳賡不願投降,若換成了別人,按蔣介石一往的性情,肯定會被殺的。但蔣介石始終還是很欣賞陳賡,同時陳賡對他的救命之恩,蔣介石心裡還是很感激的。

所以,蔣介石沒有對陳賡下殺手,為共產黨營救陳賡提供了機會。退一步說,若蔣介石對陳賡動了殺心,也就沒有共產黨營救陳賡的機會了。

陳賡對於蔣介石而言,可能是蔣介石一大痛點吧,畢竟陳賡是個將才、虎將,本來還是黃埔的學生,卻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離開了蔣介石,以至於蔣介石想要而不得。

後來陳賡在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屢立戰功,為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陳賡這個人,在共產黨將領中,是一個很風趣的人,他不僅幽默,而且還大膽、活潑,特別是在愛情方面,追求女生時的方式也很大膽。

陳賡有兩任妻子,一位是王根英,於1939年,在抗日戰場上壯烈犧牲。一位是傅涯。

王根英,於1907年在上海出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陳賡對她可謂是一見鍾情。

1923年王根英認識了陳賡,那時陳賡的身份是工人夜校的教員。當時王根英美麗、大方,陳賡很喜歡她。

陳賡很聰明,他很會和王根英的父母說話嘮家常,所以王根英父母都很喜歡他。

後來到1927年的時候,陳賡和王根英都是出席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

這是個表白的好機會,陳賡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於是就在大會上給王根英寫了一張紙條:「王根英同志,我愛你!我向你鄭重求婚,希望你嫁給我!陳賡。」

其實,王根英確實對陳賡有好感,畢竟陳賡幽默風趣、有責任、有擔當,是個好男子。但是王根英卻不喜歡陳賡這個表白方式。

所以,王根英就把陳賡的紙條貼在牆上,不去理他。

陳賡雖然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並沒有放棄,於是又寫了一個紙條:「根英,我愛你,我請求你做我的妻子。」寫完後又遞給了王根英。

這次王根英又沒搭理陳賡,同樣是把紙條貼在了牆上。

陳賡雖接連被拒,但他不僅沒有放棄,反而還更上勁了,於是接著又寫了一張紙條:「根英,我發誓娶你為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這次,王根英同樣還是把紙條貼到了牆上。

當時開大會時,中間也是有休息的時間。

趕上休息的時候,很多人都圍了上來,看到了這三張紙條,大家就打趣問王根英準備如何處理這紙條,又問她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這時陳賡就接住話道:「我看是不反對吧。她正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陳賡向她求婚呢!」

王根英一聽就不高興了,她對陳賡說:「你太自信了,我為什麼要嫁給你!」

陳賡為人不僅幽默、風趣,而且他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樂觀,不管什麼處境、困難、尷尬的時候,他總是樂呵呵的,讓人覺得又好笑,又可愛。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他的原因。

所以,王根英話音剛落,陳賡就道:「你為什麼要嫁給我?因為我愛你嘛!再則,我們志同道合、郎才女貌。」

當時開大會雖然是主題,但陳賡表白王根英的這件事也在大會上轟動了。

周恩來知道後,還說陳賡不會表白、不會談戀愛。後來還是周恩來、鄧穎超親自去和王根英談話給陳賡說情,王根英這才總算答應了嫁給陳賡。

當然,王根英之所以答應嫁給陳賡,雖然有周恩來、鄧穎超勸說的原因,但其實王根英心裡還是喜歡陳賡的,只不過她不喜歡陳賡的表白方式。有了周恩來、鄧穎超的親自說情,王根英也就順勢答應了。

陳賡和王根英都是共產黨員,也就是說他們是革命夫妻。所以,他們為了革命,在結婚後不得不分開。

1933年,由於叛徒的出賣,王根英被捕,在被關的時間裡,王根英堅貞不屈,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氣節。

直達1937年,在周恩來、葉劍英的親自營救下,才把王根英救了出來。

在長達四年的牢獄生活裡,王根英本已報必死之心,沒打算活著出去。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始終堅貞不屈、誓不叛黨。

可惜的,就是這樣勇敢、堅貞的王根英,在1939年的抗日戰場上,在和日軍交戰的時候,她壯烈犧牲了,當時她才32歲。

當陳賡看到王根英犧牲的消息後,他的心是悲痛的。

1940年,陳賡在延安養傷期間碰到了傅涯。

陳賡那時已經是鼎鼎大名的抗日名將、共產黨高級將領,傅涯對陳賡的大名自是聽過的。

陳賡在傅涯面前,不知為何談了很多自己和王根英的事,這讓傅涯覺得陳賡不僅僅是英勇善戰、赫赫有名的名將,而且也是一個對愛情忠貞的人,所以,不知不覺的傅涯就對陳賡有了好感。

當然,傅涯不僅美麗,而且氣質不凡,所以,陳賡對她也有很好的印象。既然兩人相互都有好的印象,在加上同志們從中撮合,所以,他們的關係也就定了下來。

只不過,由於陳賡在王根英犧牲後,曾說過要為她守節三年。所以,陳賡和傅涯直到1943年才結婚。

他們成親後,雖然為了革命兩人離多聚少,但他們志同道合,所以雖然分離,但夫妻之情卻還是很好。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百廢待興,陳賡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到1961年時,陳賡因病去世。

陳賡去世後,在陳賡的孩子中,除了王根英之子陳知非外,其他的幾個孩子都沒成年。雖然丈夫的去世,給傅涯的打擊很大,但為了孩子,她還是堅強了起來。

後來經過傅涯精心、嚴格的教育,陳賡的孩子都有所成。三個兒子成了將軍,女兒榮獲麻醉學碩士學位,在麻醉學上貢獻也很大。傅涯的兒女們都有所作為,也足以讓陳賡、傅涯欣慰了。

值得一提,最為難能可貴的是,王根英雖然壯烈犧牲了,但她的母親還在。後來傅涯每個月都會給王根英的母親寄去生活費,一直到王根英母親離開人世。王根英若有知,也當欣慰無憾了。

相關焦點

  • 陳賡欠總理三個響頭,他直言:我都是孩子爸了,不磕頭還能跑了?
    被人們譽為「幽默將軍」,就算是在最高領導面前,他也從不拘小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感情中的他,鐵漢痴情,妻子死後為其守節三年。 陳賡向來敢作敢為,他知道能夠在革命時代找到一個心儀的革命伴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不希望就這樣錯過自己心儀的姑娘,便向王根英大膽的表白了自己的心意。
  • 1992年,74歲陳賡妻子傅涯,為什麼患病也要執意去臺灣?
    不過對於他的妻子,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陳賡一生有過兩任妻子,而且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傅涯。
  • 陳賡大將的延安趣事:毛主席在臺上講話,他衝上去搶喝主席的茶水
    在黃埔軍校畢業後,陳賡更是走向了人生巔峰。本以為,多年的軍事教育和軍旅生活,會讓陳賡變成個不苟言笑的大將軍,可誰知陳賡將軍並沒有被軍事和戰爭生活所壓抑,反而變成了一個「樂天派」。據《陳賡大將傳》中記載:「陳賡將軍的性格非常外向,思想也比較樂觀。他的所作所為,時常會激發身邊同志們的快樂感。」
  • 陳賡找主席匯報工作,警衛員不讓進,陳賡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
    在開國將帥裡面,陳賡是有名的「開心果」,性格幽默、豁達,跟誰都敢開玩笑,甚至在主席面前也是一樣。陳賡跟主席之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就是喝水。有一次,陳賡參加會議,領導們在臺上作報告,會議時間有點長,陳賡在下面口渴了,看到主席面前放著一個大茶杯,二話不說就走上臺去。
  • 1992年,陳賡夫人已經74歲高齡,為何事去了趟臺灣?
    陳賡將軍的一生曾有兩次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叫王根英,兩人在1927年結婚,婚後不久為了革命兩人分赴兩地,紅軍時期的陳賡幾經生死,南昌起義時受過傷
  • 大將必須在紅軍任過軍以上職務,陳賡沒當過軍長,為何能當大將?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了解歷史細心的朋友應該有所發現,陳賡在紅軍時期並沒有擔任過軍長,為何能夠成為開國大將呢?並且還排在第四位。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他雖然沒有幹過軍長,但是他幹過另外一個和軍長平級的職務——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這樣一來,他完全是符合硬性規定了。
  • 陳賡逸事:上臺喝主席水,當選候補委員,追著主席問:什麼是候補
    大家一想起戰爭中的革命將領,首先想到的總是鐵面無私,忠肝義膽,不太好親近,但在事實上,鐵血漢子也有柔情有趣的一面,陳賡就是這樣一位戰將。廣為流傳的陳賡逸事有很多,他私下裡十分風趣,與人為善,即使是與毛主席講話也會與其開玩笑。
  • 陳賡大將病逝於上海,遠在廣州的總理:追悼會等我回去開
    1955年,時任全軍副總參謀長併兼任哈軍工大學校長的陳賡,因功被國家授銜為開國第四大將,卻在兩年後突然查出了心肌梗塞,但將軍依然帶病堅持工作,多次下到基層視察軍事工作。 1959年病情惡化,國家緊急免去他的副參謀長職務,先後安排陳賡在北京和上海醫院休養。
  • 粟裕是第一大將戰功赫赫,為何建國後官職越來越小?陳賡一針見血
    粟裕是第一大將戰功赫赫,為何建國後官職越來越小?陳賡一針見血 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曾運用軍事謀略指揮手下的部隊擊敗來犯的敵人,他高超的智慧為戰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無法磨滅的貢獻。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表彰粟裕無比卓越的功勳,被授予大將軍銜,更是被稱作開國大將第一人。
  • 周恩來稱讚陳賡演技 讓其挑頭成立「血花劇社」
    而毛澤東與陳賡更是有緣,兩人是兩縣相鄰的老鄉。 陳賡曾進入毛澤東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多次聆聽毛澤東的講演,並與革命團體開始有了密切的接觸。 陳賡乃將門之後,其祖父為湘軍名將,隨曾國藩南徵北戰,屢立戰功。他自幼聰慧頑皮,不僅跟祖父學了一身拳腳功夫,還養成了機靈善變,幽默詼諧的樂觀性格。在當地提起陳賡,無人不曉。
  • 文藝兵見到陳賡,嚇得連忙敬禮,陳賡大笑:坐下吧,我又不閱兵!
    鮮有人知,除了毛主席和彭老總,還有一位大將也支持抗美援朝。得知中央出兵援朝,他竟主動請求入朝參戰。 這位大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 1951年3月,陳賡被任命為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帶領第12軍、15軍、60軍入朝作戰。
  • 386旅默默無聞的政委,敢叫陳賡為瘸子,後來也成為了開國上將
    旅長陳賡名滿天下,副旅長更是先後有陳再道和許世友,他們兩位當年可是紅四方面軍中並駕齊驅的猛將。最初還有一位叫王近山的副團長,更是威震敵膽。 還有犧牲了的葉成煥團長,他本來是要被提拔當副旅長的。他們的大名都是如雷貫耳。然而,386旅還有一位更重要的人物,卻相對來說有點默默無聞,他就是王新亭。
  • 陳賡到上海後,對妻子說:你更年期不會好過,妻子一句話讓他住嘴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次講話竟成為陳賡大將的臨別遺言。陳賡此次到上海,原本不同意妻子傅涯去,不能耽誤她在中共中央組織部的工作。後來,中共中央給傅涯在上海安排了任務。這下,陳賡才終於點了頭。剛好孩子們也放寒假,就一起跟隨前往上海。陳賡一行人乘坐公務車前往上海。平時忙於工作,很少給孩子們講述自己的事情。
  • 大將徐海東:革命時他的人頭和毛主席一樣貴,建國後女兒仍是農民
    1951年,已經26歲的徐文金剛剛知道自己的父親沒有犧牲,而且還做了官。她第一次走出大悟縣老家的山溝溝,到大連見到未曾謀面23年的父親。陪伴了父親兩個月之後,她想,父親為革命做出了那麼大貢獻和犧牲,幫自己在城裡找個工作,也無可厚非嘛。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父親沉默了良久。"現在剛剛解放,政府負擔還很重,你又沒有文化,怎能搞特殊化呢?"
  • 主席為陳賡接風,陳賡酒後直諫:調我西渡黃河,大材小用
    在新中國的十位大將中,有一位地主出身的將軍,他就是陳賡。當年他申請入黨的時候,還特意考察他一年的時間。陳賡的爺爺曾跟著曾國藩一起打天下,攢下了不少的家業。在黃埔軍校中,陳賡也是風雲人物,除了他出色的成績之外,還有就是他的性格,也是一個安分的性子。當時惲代英在黃埔軍校中擔任政治教官,工作十分認真,對陳賡也是十分關懷。有一次,陳賡看到惲代英在座位上睡著了,就用墨水把他的眼鏡塗黑,等他醒來的時候看見天還是黑的,就能繼續睡覺了。後來惲代英發現後,苦笑不得,但也感念陳賡的關心。
  • 劉伯承沉思謀劃作戰,陳賡突然闖進來,高喊:我要結婚
    導讀:劉伯承正在沉思一場戰役構想,陳賡突然風風火火衝了進來,順口說道:「陳賡,你負責率領三八六旅從這裡包圍敵人!」陳賡不應,反倒大喊:「傅涯來了!我要去接她!我要跟她結婚!」這是抗戰期間八路軍三八六旅旅長陳賡結婚時的情景。1939 年,在反「掃蕩」中,陳賡的妻子王根英壯烈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陳賡悲痛欲絕,整整一個月茶飯不思,大病一場。看著日漸消瘦的陳賡,領導和同志們都十分焦急。大家心裡明白,王根英的犧牲,帶給他的打擊太大了。
  • 大將粟裕,建國後官職為何越來越小,陳賡說了實話
    在我軍深入抗美援朝戰爭時,毛主席心中本想讓林彪和粟裕指揮作戰,因為粟裕身體不適才讓彭總掛帥,由此可見毛主席非常肯定粟裕的軍事才華,但就是這樣一位軍功卓著的將領在建國之後,作為第一大將的職位卻越來越低,其中的緣由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實際上陳賡大將早就一語道破其中的緣由。
  • 陳賡58歲英年早逝,戰友李克農怒摔酒杯:陳賡不在,喝酒沒味
    陳賡大將,一生傳奇:黃埔三傑,上海特科,東徵救蔣公,長徵救周公,抗戰專打386旅日本人都佩服,解放戰爭陳謝兵團中央總預備隊,援越抗法,抗美援朝,創建哈軍工,培養我軍的高級將領的搖籃,戰功彪炳千秋,是擁有元帥戰功的大將軍!
  • 亮劍中李雲龍僅授少將,旅長卻為何被授予大將
    除此之外,人們對於劇中旅長的的角色,評價也是非常高的,飾演旅長的這名演員,其實只是劇組的一位工作人員,並非專業演員,但他卻把一個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威嚴的旅長演活了,真的是令現在的小鮮肉們無地自容了。而在建國後授銜時,旅長也是大將軍銜,李雲龍作為團長,卻只是少將,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旅長就是歷史上的陳賡大將。陳賡,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與賀衷寒、蔣先雲並稱為黃埔三傑,是黃埔第一期中的尖子生。在黃埔學生軍東徵時,老蔣在戰鬥中遇險,彷徨無措,是陳賡舍了命將來救救出,老蔣雖然日後反動,但在當時還是東徵軍的總司令,思想也比較左,實際上還算是一位進步分子。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心臟病發作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心臟病發作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當時粟裕也在上海治病,他穿著病服就急匆匆地趕了過去,對著陳賡的遺體嚎啕大哭,眾人勸都勸不住。陳賡在革命戰爭年代馳騁疆場,軍功赫赫,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是新中國十位開國大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