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近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人士昨日透露,本月22日,哈爾濱至北京D28次動車晚點,消息未及時發出,在行至秦瀋客運專線路段時,撞上5名線路作業人員,造成4死1傷。4名死者均20多歲。(11月26日《京華時報》)
傷亡慘重,竟是因為動車晚點消息未及時發出。鐵路系統有一個專業術語——「天窗作業」,即指在鐵路24小時不間斷的運行圖,為鐵路維修養護、施工預留的空閒時間。按工作項目分為「施工天窗」和「維修天窗」。按規定,「天窗作業」由相關鐵路局制定,總公司組織相關鐵路局進行協調。鐵路局在天窗集中維修時,要加強與相鄰鐵路局聯繫,做好分界口施工的銜接工作,確保分界口天窗作業不錯位。如果動車晚點消息能及時發出,那麼線路作業人員就能避讓,四個年輕的生命就不會消失。
無獨有偶,已造成55人死之,9人失蹤,166人受傷的青島市「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洩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從22日凌晨2時40分東黃輸油管道原油洩漏,到10時30分爆炸發生,7小時內,附近居民區和行人卻未獲任何疏散通知,甚至搶險的企業員工和消防人員,也沒接到警示信息。
誰也不會說未發警示信息是藏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禍心,接近實際的原因,總是因為麻木不仁,馬虎失職。一馬虎,禍就來,血的教訓已太多太多
本可不發生的事故,卻一次又一次發生。源於人禍的所謂突發事故,每一個都有從量變到質變的軌跡可循。不出事就沒事,出了事才有事,我們往往只是在出事之後才如夢方醒。當麻木不仁這個隱患猶如一隻火藥桶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足以使其爆炸,不爆炸那只能叫偶然,而爆炸則是必然,即使今天沒爆炸,說不定明天就爆炸,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每有事故發生,總有舉一反三、引以為戒的說法。這個說法沒有錯。但是我們又不能不面對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為什麼又總是「引以為戒」的話音未落,另一個事故又隨之發生了?殷鑑不遠,然而依舊不能阻擋悲劇重演,催促我們反思,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治腳。安全措施要健全、責任意識要強化、監督檢查要到位……諸如此類的甲、乙、丙、丁確實一個都不能少。但是拿什麼來保證少一個都不能?我們不缺制度,但看似滴水不漏的制度,一碰到實際就土崩瓦解了,這才是害要所在。有了制度卻形同虛設,原因在於機制的缺失。生命經不起「消息未及時發出」,生命也經不起任何麻木不仁,我們亟須一個技術手段與責任意識雙管齊下來管人的機制,讓人只能一絲不苟,讓人不敢麻木不仁。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