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公園|山水相依 與自然共生的山地景觀廊道

2021-01-13 長安宣傳

柳枝低垂 青草蔥鬱 飛鳥歡鳴

一陣陣愜意的腳步

一聲聲回歸山水的驚嘆

......

在長安公園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已徐徐展開

在地勢較為平坦的神禾原上

山水相依是長安公園的一張閃亮名片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

由公園高地形成的山地景觀廊道

▼▼▼

山 地 景 觀 廊 道

山地景觀廊道是長安公園的顯著特色,有子午山、茱萸峰、無恙花谷、禾草園等多個高點,有巖石園、櫻花園等微地形景觀,有臺地花園、薔薇園等下沉廣場,達到了高低起伏、錯落掩映、移步異景的景觀效果。

(手機橫屏觀看,效果更佳)

山體 花谷 臺地

高低起伏 錯落有致

道路穿行其中

航拍的鳥瞰圖

從另一個視角展現了長安公園景色的壯美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能猜出來

咱公園這些地形高點

是在施工過程中慢慢「長」出來的

公園在地形整理過程中

除常寧核心區5個村拆遷垃圾以外

還消納了西安南郊大量的建築垃圾

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自然生態

▼▼▼

拆遷垃圾如何處理,一直是城市建設中的疑難雜症。長安公園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多次召開專家會。相比於通常把建築垃圾從甲地移到乙地的「轉嫁式」垃圾處理方式,公園在建設中,將黃土與建築垃圾按照1:1的比例進行拌合、壓實、堆山,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困擾城市建設的大麻煩。公園以反覆實驗為依據,探索出不危害周邊環境、自身生態環境優良的建築垃圾堆山方案。

〡子午山建成實景圖〡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一個微妙的平衡,以子午山舉例來說,面對一座要拔地而起40餘米高的山體,規劃施工方需要把「細、慢、精」作為施工「三字訣」:

施工之初,所有的建築垃圾必須接受細查,確保沒有生活垃圾混入其中;施工過程中,建築垃圾要被粉碎至粒徑小於 20 釐米的細小塊頭,確保與黃土的充分混合。為了把山體的沉降和周邊的隆起控制到最低,必須慢工出細活。根據施工資料,當堆山至 21 米時,沉降量明顯增大,當時被迫停滯施工兩個月,待沉降達標後才繼續施工。與此同時,在施工中精準監控有關沉降、隆起、地下水位等變化,並以山體為中心,在半徑兩公裡的範圍進行實時監控。

〡建築垃圾堆山過程圖〡

漫步公園

各種鳥鳴聲彰顯了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

豐富植物種類蘊養的富氧清風迎面而來

每一處特色景觀都讓人流連忘返

▼▼▼

子午山

子午山是公園地形中的最高點,佔地199畝,高度42米,電瓶車可直達山頂,是南望秦嶺、北眺主城、俯瞰公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沿山分布文杏館、竹裡館、鳥鳴澗、過水石亭、六角亭、半山茶舍等景點,漫步在山間小路,猶如置身秦嶺之中。

無恙花谷

無恙花谷命名取自「花開人無恙」,是公園的第二高點,與子午山遙遙相望。花谷是沿山體建設了一條4.5米寬「之」字形道路,形成登山坡道的花徑景觀,坡面種植各類開花灌木和草本花卉,是集觀光遊覽、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特色景點。

禾草園

禾草園,選取形態、質地、色彩、高矮不同的草類植物組合,以莎草科、燈芯草科、天南星科、香蒲科等禾本科植物為主,以竹亞科中低矮的小型的觀賞竹為輔,形成景色怡人、生機盎然的禾草景觀。因為去年冬天進行了維護,現在處於萌發階段。

〡去年禾草園實景〡

巖石園

巖石園根據地形疊石成景,將鳶尾科、景天科、忍冬科等各種植物種植於山石縫隙之間,結合水體、峰巒等元素,構築出假山、瀑布、溪流等景觀,旨在為遊人打造微縮版秦嶺山石景色。

花雨亭和花雨廣場

花雨廣場為圓形廣場,位於巖石園西側,地形低矮平闊。花雨亭位於小緩坡之上,與花雨廣場隔路相望。這兩處休憩點一低一高,置身此地,便能感受到高低錯落之美。

臺地花園

臺地花園是以半圓形圍合而成的下沉廣場,遍植顏色各異、四季更迭的花草,形成高低錯落的層次,呈現出節奏感豐富、自然靈動的臺地花田景觀。

櫻花園

櫻花園中,粉色的櫻花沿緩坡成片種植,地面配以各色鬱金香,形成高低錯落、色彩繽紛的花海景觀。

薔薇園

薔薇園通過中軸對稱的幾何構圖,結合多層跌水和鏡面水池,形成半下沉式園林景觀。這裡種植著各類薔薇屬植物,打造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專類植物園。兩側布置休息廊架,是公園遊客主要的休息和集散場所。

美景與美食一樣 最能撫慰人心

在這裡

無論是獨自爬上子午山

在運動後盡情呼吸富氧清新的空氣

還是結伴奔跑在無恙花谷中

與熱烈燦爛的花朵合影留念

亦或是與伴侶漫步櫻花園

感受安靜浪漫的氣息

......

都能讓人的心情像春天一樣朝氣蓬勃

這樣的美景

讓人不忍出聲打擾

卻又忍不住想要讚美一番

這樣的美景

是無數工作人員辛苦的勞動成果

更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珍惜和愛護

▼▼▼

在公園景區,請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服從疫情防控相關管理規定。

新栽種的花草樹木需要養護,請不要踐踏綠地、攀爬樹木、破壞景觀,不在林地搭建帳篷和吊床,維護公園景區良好環境,樹立自身良好形象。

美景與美德一樣

需要你我共同維護

讓我們一起攜手

自覺遵守文明旅遊的相關規定

帶頭監督和糾正各類不文明行為

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 從點滴做起

塑造城市文明形象

讓美景與美德一起

成為城市的靚麗風景線

圖文來源:常寧新區

編審:長安君

相關焦點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生態廊道加拿大阿爾伯達省的班夫國家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地處西部的落基山脈,是加拿大建設時間最早、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以高山、雪場、溫泉、湖泊等景觀聞名。全加高速公路是一條貫穿阿爾伯達省的主要幹線,也是班夫國家公園的主要對外交通道路。
  • 我國最大的山地公園,十分的小眾,來過的人卻讚不絕口
    天龍頂國家山地公園是岑溪境內迄今規模最大的山地公園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第一個全山景觀公園。這兒山景壯麗壯麗,值得你來這兒打牌。我們國家有很多森林公園,但是像天龍頂這樣的山地公園卻不多。天龍頂不僅森林茂密,而且天龍頂山地公園的地理位置也十分優越,所以天龍頂國家山地公園在我國也是惟一的。
  • 賽瑞景觀2020年度項目回顧
    從南往北擴散,我們不斷嘗試與突破,涉足社區環境、商業綜合體、文化旅遊、會展、醫院等項目類型,以新共享景觀理念為設計指導,打造與自然共生、與人共享、與文化共情的景觀環境,為人們帶來一個又一個耳目一新的生活體驗。
  • 借智借力賦能河岸開發,長安將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
    去年,廣東省提出高水平規劃建設廣東萬裡碧水清流的「碧道」,形成「綠道」和「碧道」交相呼應的生態廊道,茅洲河被列為碧道工程的省級試點。在此背景下,今年長安鎮正式啟動了「綠道之城」建設,將實施「通山達海、山水環城、平安彩廊、近水親園」四大工程,帶動全鎮近百公裡的綠道建設,形成「綠道」和「碧道」交相呼應的生態廊道,重塑城鎮山水格局,全面提升全鎮生態環境品質。
  •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山水如畫潤長安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始終堅持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和諧統一,科學理性地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先後打造提升了黑河、大蟒河、厚畛子、大樹溝四大景區,共計100多個景點。公園內奇峰若雕、怪石嶙峋,遠山如波、山水如畫,頗具觀賞價值。
  • 新年逛新公園!雙福又一公園正式開園!
    ▶一期為「走馬至福城二路段」,河道綜合治理全長約3公裡,河道底寬15米,主要涉及河道清淤、河道內景觀、景觀橋、河岸護堤擋牆及兩岸景觀打造;▶二期東起於福雲大道上跨橋,西止於福城大道上跨橋右側,河道總長度約1.2公裡,總面積約7.4萬平方米;▶三期「新城控股段」起於雙慶路,止於福城大道,全長約430米,包括照明、綠化等多個景觀工程。
  • 報名通道 ‖ 中國城市生態廊道規劃與景觀環境設計研討觀摩會
    為了交流和總結國內外優秀規劃設計理念與經驗,促進相關各方的合作,我們將於2020年8月7-8日在上海舉辦「中國城市生態廊道規劃與景觀環境設計研討觀摩會」。本次會議將聚焦城市生態廊道建設的生態性與功能性,探討生態設計途徑與方法。
  • 金華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出爐!
    —婆婆溼地履坦鎮梅溪公園—古埠碼頭履坦鎮生態溼地公園—生態溼地白洋街道後陳民主文化村—推陳出新壺山街道壺山省級森林公園—壺山春霽壺山街道濱江廣場—熟溪廊橋熟溪街道溪南片—詩韻湖畔白洋街道秋橙公園—丹楓涵秋桐琴鎮—桐水溼地武義十裡荷花溼地公園磐安縣
  • 九洞森林公園 東莞生態綠島
    九洞森林公園供圖        本報記者 蔡鴻濤        近日,廣東省東莞市九洞省級森林公園正式開園,東莞人又增添一處生態旅遊好去處!        九洞森林公園近27平方公裡的山水走出「深閨」,如畫卷般向遊客徐徐舒展。九洞森林公園建設是東莞市2019年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同時,也是第一個省市共建的森林公園,是東莞市的生態綠島。
  • 在反思中蛻變,山水比德展望未來城市景觀設計
    未來城市與景觀設計·主題沙龍 精彩的分享過後,由山水比德創始股東、副總裁利徵主持的對話沙龍,針對行業現狀與未來,對國際及中國的城市建設與自然共生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和充分思考。在未來城市設計中我們應改變設計理念和觀念,真正了解城市本地的特色、問題以及需求,做細緻的分析,不局限在景觀專業,還可以綜合運用建築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進行分析及實踐。 山水比德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孫虎提到,5G資訊時代,我們必須擁抱未來,擁抱科技,未來城市建設絕不是靠單打獨鬥,而是要建立一個設計的共同體。
  • 大溪河濱河公園(三期)工程完成60%
    大溪河濱河公園效果圖本報訊(記者 袁菲 郭開星)昨日,記者從雙福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福建司」)了解到,作為大溪河濱河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大溪河綜合整治項目新城控股段(三期)工程已完成60%,目前正在鋪設人行道和移栽苗木
  • 大溪河濱河公園建設進展順利 預計三期項目年底完工
    大溪河濱河公園效果圖江津網訊(記者 袁菲 郭開星)9月7日,記者從雙福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福建司」)了解到,作為大溪河濱河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大溪河綜合整治項目新城控股段(三期)工程已完成60%,目前正在進行人行道鋪設和苗木移栽
  • 江津雙福:大溪河公園開園,花園城市再添新地標
    12月31日上午8時30分,雙福新區大溪河公園正式開園。在2020年最後一天,大溪河公園開園既是今年的收官之作,也拉開了2021年雙福新區城市品質提升的序章。公園設計了三條廊道,六個功能區,分別為城市生態廊道——都市濱水景區、團結湖生態休閒公園;樂活休閒廊道——親子溼地公園、山水運動公園;養生休閒廊道——冒水湖度假公園、農愛湖養生公園。
  • 捷克「摩拉維亞葡萄酒之鄉」對中國遺產廊道規劃的啟示
    盛方諮詢總裁李玲女士在【盛方商學院&中國IP商學院】文旅產業學習周分享了近年來做全域旅遊規劃的心得體會,她認為全域旅遊一定要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從傳統景區走向與鄉村振興、城市更新、城鄉一體化、山水林田湖以及基礎設施相結合的道路。
  • 北京:8處山水田園託起「三山五園」景觀
    兩山公園、北塢公園、中塢公園;稻田、船塢、蘆葦蕩……在玉泉山和頤和園周邊的廣闊空間裡,自2010年至今,陸續新建、改建8處綠地公園,在北塢村路東側形成山水田園景觀,西側形成果林景觀,像一頂皇冠,將皇冠上的頤和園、靜宜園等明珠襯託得更加奪目。
  • 到2025年,柳州擬新建15座山體公園,每個城區都有城山綠道
    12月11日,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新版《柳州市山體景觀保護規劃》進行公示。規劃提出山水城融合發展的山體景觀保護目標,並確定「一環一帶、雙屏三心、多廊道多點」的山體景觀生態保護格局。新規劃將指導、推進山體景觀有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柳州市山體景觀保護規劃於2005年首次編制,規劃實施以來,通過修復治理被開採破壞的山體、拆除山體周邊違建、石山綠化、建設名山及山體公園、修建山體遊步道等舉措,柳州城市山水景觀風貌特色不斷強化,不可再生的山體自然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