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一部《闖關東》贏得無數觀眾的好評,《闖關東》是由導演:張新建和孔笙執導,高滿堂 和孫建業編劇,「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的遼寧、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地域。該電視劇講述的是19世紀中葉,古老的中華大地尚處於清政府統治時期。為了應對沙俄對我國的蠶食,朝廷撤銷了在東北推行近兩百年的封禁政策,鼓勵關內百姓前往東北開墾荒地。山東人朱開山(李幼斌 飾)正是這群早期開拓者中的一員,他出關的時候清朝已然謝幕,這個早年參加義和團的魯莽漢子,幾經周折落腳關外,而他的老婆(薩日娜 飾)得知丈夫的音訊時則帶著孩子們踏上尋夫之旅。正值兵荒馬亂的年代,外有列強混戰,內有軍閥土匪,天災人禍致令中國的老百姓顛沛流離,苦不堪言。
劇中的朱家堪稱滿門英豪。父親朱開山參加過義和團,一生經歷無數劫難,卻都能全身而退;朱開山老婆雖然是個沒有姓名的婦道人家,卻有韌勁又識大體;朱家的三個兒子,雖然性格迥異,卻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有的創辦家業,有的為家爭光。和朱家滿門相比,有這樣一位女子,似乎沒有大作為,她貴為格格,自幼精通琴棋書畫,幾乎是十指不沾陽春水,若生在太平盛世,她的一生必定是幸福而安逸的。

無奈,生不逢時,待她長大成人,大清朝氣數已盡,她和眾多的王公貴族之女一樣,從高貴的格格,淪為平民百姓。那個年代,大多貴族後裔,無法接受命運的轉變,人生多半以悲劇為收場,但這位女子,卻能認清現狀,她活得清醒又明白。所以,在別人整日自怨自艾時,她卻憑藉自己的智慧,贏得了幸福的人生。她就是朱家的大兒媳婦——那文。
接下來小編來聊聊從那文身上可以悟出這麼一個道理「樂觀的女人最好命」在朱家的三個兒媳婦裡,那文的出身最為高貴,她是位養尊處優、備受寵溺的滿清格格。在世人眼裡,王府裡的格格,都是溫室裡的花朵,她們經受不起世事風雨的打擊,稍微遇到點挫折,或怨天尤人,或悲觀度日。但那文不同,她骨子裡就很樂觀,雖然王府遇難,自己從格格淪落為平民百姓,但她從未對生活抱怨過,更沒有對未來喪失信心。正如瞿秋白所說:「如果人是樂觀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會增強抵抗力」。所以,即便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那文依舊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和傳文的婚姻,看似門不當戶不對,她滿腹才華,傳文卻大字不識幾個,如若是旁人,大概會覺得滿腹委屈。然而那文卻沒有絲毫的怨言,她遇事懂得看陽光的一面,她覺得傳文為人忠厚老實,而且肯吃苦,這樣的男人,或許不會說花言巧語,但他能給你現世安穩。
婚後的那文,也是將樂觀的心態發揮到了極致,雖然她精通琴棋書畫,但在婆婆的眼裡,她著實不是一個「好媳婦」,她不會做飯,不會幹農活,婆婆時不時地就說她幾句。那文很聰明,雖然活幹得不漂亮,但也搶著幹。大家庭生活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但那文全然不在乎,她知道:「人這輩子,沒什麼過去不去的坎兒,生活中那些小事,都不叫事兒。」在整部電視劇中,無論遇到什麼大風大浪,都很少見到那文有愁眉苦臉的時候,她永遠都是笑盈盈的樣子。當元寶鎮的房子被燒,全家要搬去齊齊哈爾時,大家都很傷感,唯有她樂呵呵地說:「好啊,好啊,那地兒可繁華了。」

當全家人和燒毀的房子合影留念時,別人都哭喪著臉,唯有那文開心地擺出一個漂亮的姿勢。和其他人相比,那文的經歷頗為坎坷,但她卻是活得最舒心的一個,這一切都源於她有一個樂觀的心態。汪國真曾說過:「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真正有智慧的女人,都懂得樂觀地生活,在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時,不過分傷感,不傷春悲秋,唯有這樣,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本次小編就分享到這,喜歡並看過《闖關東》這部電視劇的小粉們,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們感悟哦!動動小指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