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他一生風雨,卻依舊泰然處之。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
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贊三嘆。
公元1082年,蘇軾謫居黃州,憂愁無處說,他來到赤壁磯,看江水奔騰,驚濤拍岸,一時間胸懷大開,心中也漸漸釋懷。
江水悠悠,來去皆成空,人生皆如夢。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我們所追求的功和名、權和利,只不過是人生中的幻光。人生既然不過虛幻,政治失意與挫折,生活的坎坷與磨難,又算得了什麼呢?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正像到處飛的鳥類。到處飛是鳥的命運,各處奔波是人的命運,我們在哪裡留下痕跡,停留何處,都是偶然,也是必然。人生,是一系列不期然而然、期然而不然的偶然。既然如此,我們也便不必在意生活奔波。
曾經親密無間的兩人,因為命運各奔東西,這無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人生充滿了偶然,而我們則需要用一種必然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偶然。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選擇我行我素,有一種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因為人生的風雨和自然界的風雨沒有不同,都是一會晴天一會雨天,習慣就好。生活有時候,就像泰戈爾一句詩:
天空沒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社會人生中的風雨、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前半段「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是對友人高風亮節的讚賞,也是蘇軾的自我寫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過客,不管你有多麼的不舍,過客始終都是過客,總有一天會離開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放手。蘇軾從杭州被調任密州,雖然是被降職了,可蘇軾並不懊惱,因為這會離蘇轍更近,兄弟團圓也就方便些。
可不知為什麼,兩個人都在山東,這一年的中秋節,卻沒能團聚。望著天上的圓月,酒醉的蘇軾竟然埋怨月亮故意與人們過不去。
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
人這一輩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難以控制的,但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別忘了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得失了無憂,來去都隨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公元1084年,蘇軾終於結束了他的黃州團練副使生活,奉調汝州。在路過九江時,遊覽廬山,寫下若干首詩,而這一首,是最後的總結。我們看到的是非對錯其實並非真正的是非對錯,因為我們的眼界會被事物本身所遮擋,同時,又會受自己的好惡所左右。
很多時候我們身在局中,會被眾多繁雜的事務蒙蔽雙眼,走不出來,但自己作為旁觀者時,就能看出利弊來了。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從黃州遷往汝州。官場的壓力有所緩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蘇軾。蘇軾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表達出他對淺煙疏柳、香茶春蔬的喜愛,更是對人間淡然諸事的喜愛。許多不公平的經歷,我們是無法迴避,也無從選擇的。我們只能接受已經存在的事實並進行自我調整,因此,人在無法改變不公和不幸的厄運時,應放平心態,坦然接受。
總有一天峰迴路轉,一切都會好起來,平淡日子才是真。每個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頓。我們希望生活不再漂泊無定,內心不再恐懼、擔憂,一切不再讓我們如此疲憊不堪,但生活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變故。
真正的安頓,是內心的安頓。心若沒有了歸宿,到哪裡都是流浪。內心安定,波瀾不起,那麼自然可以隨遇而安,處處皆是故鄉了。
最雅致的一首詞
誰都會懷舊,誰都會思鄉,最都會苦悶,可如果只是煩惱,並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
昨日像那東流水,只可逝,不可追。與其一味感懷過去,不如珍惜當下,幸福可期。寫下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妻子王弗已經去世十年。這天是愛妻的忌日,蘇軾夜裡終於夢到了妻子,感傷之餘,寫下這首詞。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有時候,有些事,雖不經常想起,但也無法忘卻。難以忘懷的深情埋在心底,難以消除。
人生是一場輪迴,也是一場遇見與別離,既然我們無法再擁有,那便儘量不忘記。黃沙滾滾,歲月蹉跎。在蘇軾不算漫長的六十四年中,充滿了不幸與坎坷。
人生緣何少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今天放不下的煩惱,明天終會放下。說到底,人間萬事,不過如此。後臺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1.早讀丨有一種幸福,叫每天都有好心情
2.這篇《退休書》一夜間火了!建議都看看
3.「博士坐下,碩士留下,本科等下,專科讓下!」
4.詩詞丨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5.這是一位即將去養老院的老人寫的,很現實,值得人們深思!
6.詩詞丨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筆上,這個比貂嬋還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國最大的悲劇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