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與英國變體無關。
英國近日發現的變異病毒影響波及多國,而南非出現的變異病毒也正引發關注。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加拿大環球新聞21日報導,在當天世衛組織舉行的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證實,南非發現了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但它是單獨的變體,與英國的新冠病毒變體無關。
21日發布會上的範·科霍夫 來源:視頻截圖
上周五(18日),南非科學家和衛生官員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被命名為「501.V2」的新冠病毒變體,並認為這種變異病毒可能是引發南非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紐約時報》援引發現該病毒的科學家話表示,這種病毒與英國的變種中看到的一種突變相同。自11月中旬以來,南非對樣本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在90%的樣本中都發現了該病毒。
《紐約時報》18日報導:南非發現新冠病毒變體
範·科霍夫在21日發布會上證實了南非發現變異病毒的消息。她表示儘管這種病毒與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存在一個相同的突變,但它與英國的變異病毒並不相同。
「它們是同時出現的,所以聽起來似乎有關聯,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單獨的變體。」範·科霍夫補充道,南非的科學家正在對這種病毒進行更多的研究。
據「商業內幕」網站實時更新的統計,截至發稿,已有以色列、土耳其、德國、沙烏地阿拉伯、瑞士及模里西斯六個國家對南非的旅客關閉了邊境。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上午9時22分,南非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為930711例,累計死亡24907例。其中19日單日新增10939例,創下8月以來新高。
近日,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影響波及多國,世衛組織在發布會上透露了關於這種病毒的更多信息。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儘管這種病毒更具傳染性,但還沒有證據表明它更具致命性。他說,控制病毒的傳播是關鍵,病毒傳播的機會越多,變異的機會就會越多。
範·科霍夫提到,英國研究人員在研究時發現,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傳播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她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會加重病情並導致更多的死亡,研究人員同時也在對這種變異病毒的抗體反應進行研究。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她還透露,英國新冠病毒變體今年9月已在當地傳播。英國研究人員在11月末至12月初發現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病毒傳播增多,通過調查研究人員發現了被命名為「B117」的這一變體,並對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病例展開了回溯性分析,發現9月的病例就已出現這種變體。
《紐約時報》:病毒突變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英國、南非相繼發現新冠變異病毒引發多方關注。
鑑於新冠疫情在包括倫敦在內的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擴散,英國自12月20日起再次開始實施限制外出等嚴厲的防疫措施。
在英國,據信,新冠病毒的變異體正在包括倫敦在內的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傳播。鑑於此,英國政府自20日起開始在該地區收緊防疫限制措施,內容包括:民眾沒有正當理由儘量不要外出;「非必需品」零售店原則上停止營業等。
這是自今年春季以來倫敦第三次採取如此嚴厲的防疫措施。20日,在倫敦市中心可以看到,與前一天到處擠滿聖誕購物人群的景象大不相同,街頭變得空空曠曠。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0日在出演一個電視節目時說,「新冠病毒的變異體已經失去控制」,尋求民眾對實施嚴厲防控措施的理解。英國政府雖然承認變異的新冠病毒傳染力很強,但認為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其會造成更多重症。
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開始採取相應防控措施,荷蘭已禁止英國客機入境,法國和德國也決定從21日起採取同樣措施,在聖誕節即將來臨之際,對疫情反彈加強了警惕。
英國伯明罕大學醫學專家艾倫·麥克納利(Alan McNally)教授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面對變異病毒「我們不要歇斯底裡,變異並不意味著它的傳染性更強或更危險。這是需要關注的事情......對毒株保持冷靜和理性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正常的病毒進化,我們預計新的變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
「這是真正的警報,我們必須予以關注。」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進化生物學家傑西·布魯姆(Jesse Bloom)說,「毫無疑問,科學界——也就是我們,需要及時監測這些突變,並研究這些突變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但布魯姆也表達了和麥克納利相同的看法,他認為不必擔心病毒會出現單一的災難性的突變,使得所有的抗體和免疫系統突然失效。病毒需要數年的突變積累,才有可能達到使現有疫苗失效的程度。
「這跟按下開關不一樣。」布魯姆說。
剛剛過去的周末,英國首相鮑裡斯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英國東南部發現了一種傳染性高出常見毒株70%的新冠病毒新變株,可能使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不堪重負。衛生大臣漢考克表示,英國對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新變種「已經失去控制」。
消息引起市場強烈恐慌,時至年末、又值冬季,各路疫苗頻頻取得進展讓市場對這場拉鋸戰的告終充滿希望。這一背景下,新變種的宣布顯然為疫情發展又添一重變數。周一全球市場遭到重挫,歐洲股市、美股期貨全線下挫,歐元區斯託克50指數收跌2.7%,黃金及油價崩跌。
為遏制新變種傳播,目前英國政府已推出最新的第4等級防疫政策,並取消了英國東南部多地聖誕聚會解封計劃。法國也從12月20日暫時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列車和輪渡運輸入境48小時,另有多個歐盟以及南美國家宣布對英國斷航。
但也有專家提出質疑,指出「傳播性提高70%」依據不足,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不必過度恐慌。另一些專家表示,新變種的毒性未必增強,預計疫苗仍有免疫效果。
英國變種病毒究竟意味著什麼?以下是全球投資者需要了解的幾個關鍵問題。
新變種是否確實傳染性更強?
據彭博報導,這種被稱為「B.1.1.7」的新病毒株較最初發現的新冠病毒已變異了將近12代,變異程度超出通常觀察到的水平。英國的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毒株的傳播性可能比其他的常見毒株高出70%,或將導致英國病例數量激增。
英國政府首席醫療官克裡斯·惠蒂表示,初步模型數據和英國東南部發病率的迅速上升證明新毒株可以更快地傳播。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上周六在發布會上稱,對這一病毒變種進行了基因構成、統計和實驗室試驗這三種類型的研究,這三種研究的綜合結果同樣表明,這一變種比之前的毒株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他表示,9月起英國就已發現了這一新變種的存在,要麼在倫敦,要麼在附近的肯特郡,前者是在9月21日發現的,後者是9月20日發現的。到11月中旬,倫敦28%的病例與這一新變種有關,12月9日當周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62%。
這一新變種正在成為主要毒株;它在傳播方面超過了所有其他毒株。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在12月20日表示,新病毒株傳播地區的感染人數增幅大於預期,而且進一步分析發現此類病毒株的傳播率高於其他變異病毒。
與英國追蹤新冠病毒遺傳變異計劃有關的科學家在網上發表了對這一變種的初步描述,表明該新變種可能是在患有慢性感染的人身上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被削弱。
「傳播性提高70%」靠不靠譜?
儘管專家普遍認為,新的毒株確實會增強病毒的傳播性,但是否真如英國官方公布的「傳播性提高70%」仍然受到質疑。
牛津大學循證醫學教授Carl Heneghan認為,變異病毒「傳播性提高70%」依據不足。他表示,這一數據的公布已經引起了巨大的社會恐慌,但這應當建立在「有可量化的明確證據」的基礎上,而不是「我們認為它更容易傳播」。
Heneghan稱,現在做出這樣的推論還為時過早:
我從事這項工作已有25年了,我可以告訴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可能建立一個可量化的數字。
他甚至提出,英國政府企圖用數據塑造某種證據——他們看到病例數不斷上漲,試圖找出一個證據來對此做出解釋。
會否加重病情或提高死亡率?
傳染性加強確實帶來了額外的風險,但惠蒂上周六強調:「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毒株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也沒有證據表明它會影響疫苗和治療。」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副總幹事尤恩·伯尼認為,如果新變種毒性變化明顯,會對疾病的嚴重程度產生重大影響,我們現在應該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即「住院病例在感染人數中所佔的比例可能會大幅上升,也可能會大幅下降」。但他表示:
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新變種)對重症病例數量的影響可能不大。
是否影響疫苗效果?
關於新變種是否會影響疫苗效果,英國專家還在深入研究中,尚未得出正式結論。
目前,英國衛生專家普遍認為新變種不會影響到疫苗有效性,詹森也曾公開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變種病毒會削弱疫苗效果。衛生大臣漢考克援引最新的臨床建議稱,這種變種導致疫苗無效的可能性很低。
瑞士巴塞爾大學生物中心的奈爾(Richard Neher)和維也納奧地利科學院(CeMM)的Andreas Bergthaler曾表示,疫苗會同時針對好幾種病毒特徵誘發免疫反應。因此,即使病毒的其中一個特徵發生變化,免疫系統仍然能夠識別病原體並保護疫苗接種者。
卡迪夫大學傳染病學教授Andrew Freedman表示,變異的新毒株很可能已經被目前已由疫苗的免疫能力所覆蓋。他還表示,鑑於疫苗提供了對棘突蛋白不同區域的免疫力,而不僅僅是突變區域,因此一點點突變無傷大雅。
另一方面,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專家傑西·布魯姆介紹說,即使是流感病毒也需要五到七年的時間才能發生足夠的變異完全逃脫人體免疫識別,冠狀病毒也類似。這意味著就算變種可能使得疫苗免疫效果減弱,但也不會突然就讓疫苗完全失效,並且像流感疫苗一樣,通過多次接種或許可以重新加強免疫。
不過即便如此,衛生專家對過於樂觀的結論仍然保持謹慎態度。Freedman補充稱,他認為隨著病毒的進一步突變,疫苗的有效性可能會降低。
瓦倫斯表示:
合理的假設是,疫苗所激發的免疫反應應該足以應付這種病毒,但我們需要對此保持警惕。
瑞士伯爾尼大學分子流行病學家Emma Hodcroft表示,在大約一年之內為約60%的人群進行免疫接種,在此期間降低病例數,將有助於最大程度地減少病毒突變的機會。
別的國家有沒有?
病毒變異並不罕見。目前為止,專家已經找到上千種新冠病毒的變種,大部分的病毒突變對病毒的傳染力、症狀的嚴重程度都沒有影響。
美聯社援引英國劍橋大學病毒學者Ravi Gupta表示,四月時瑞典研究員發現一種有兩項遺傳變異的病毒株,大約讓病毒的傳染力增強了兩倍。全世界約有6000個病例是受到這種病毒株感染,大部份聚集在丹麥和英國。
而後,這種病毒株的其他變種陸續出現,例如有些人在丹麥水貂農場被感染;在南非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的多項突變當中,也存在過去看過的這兩項遺傳變異。
Gupta稱,這次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病毒除了這兩項變異,還有其他變異,包括八個棘狀蛋白的變異。這被稱作是「還在被調查的變異」,因為目前還未知這些變異的重要性。
義大利衛生部周日(12月20日)表示,義大利發現一名患者感染了英國的病毒新變種。這名患者在前幾天從英國乘飛機抵達羅馬,目前處於隔離狀態。監測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組的NextStrain網站數據稱,澳大利亞也出現了類似變種病毒。
來源:華爾街見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