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北極星,為你在黑夜裡照亮前行的方向,
讓你成為一顆星。
邊聽歌曲邊看吧,歌曲挺應景的:
一個備受病痛折磨,備受周圍人質疑與嘲笑拒絕的小女孩長大了,做了老師,她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內心的成長,因為——她和眼裡有人,有生命。
做什麼樣的老師呢?
瑪圖爾·納娜出場,會控制不住地發出「嗝嗝」聲,越緊張會越嚴重。她屢次去應聘,但是許多學校都不敢聘用她。就這樣一直找了五年。
最後聖蒂克學校打電話來,校長問她:「你已經被拒絕了18此,為什麼還要當老師?」她說:「就像這18所拒絕我的學校一樣,我還是學生的時候也被12所學校棄之門外……我想當老師,是因為22年前可汗先生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當時孩子們在表演莎士比亞的話劇,「嗝嗝」生從後面傳來。當可汗先生最後說:「在演出中你們有沒有聽到一些異樣的聲音?誰發出的噪音,請站到舞臺上。」她踟躇地走向舞臺中央面對著可汗,向他解釋,可汗問她「同學們如何看待?」「他們嘲笑我戲弄我」「老師呢?」「他們把我從班裡敢了出去。」「我們能幫你什麼?」「就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我就行了,求你了!」「這裡是學校,每個人來到這兒時為了學習,但你今天給我們上了一課。我代表聖蒂克學校承諾,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那樣對待你。」她在掌聲中走下舞臺。
她回答聖蒂克校長說「一般的老師教授知識,優秀的老師教人理解。如果他更優秀,那他會告訴你如何運用它。有些老師也會激勵著我們,對我來說,可汗便是那種老師。」她競聘成功了!
「只有你的內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瑪圖爾·納娜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老師。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嗎?我們知道自己是怎樣的老師嗎?我們需要成為怎樣的老師?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如何去面對一個個豐富多彩蓬勃有力的生命?
童年的陰影
瑪圖爾·納娜小時候,上課不時發出「嗝嗝」聲,就像狗狗發出的叫聲,同學是異樣的眼光,學校勒令退學,父母因此而吵架,難過鬱悶的她自己用衛生紙填滿整個嘴巴。看到這裡時,我內心觸動很大。有多少孩子內心可能有困惑有糾結有自卑有憤怒有痛苦等等情緒,但是卻無法表達,這樣會給孩子留下怎樣的陰影?我們不得而知。在我做過的個案中,有很多來訪者都會觸及童年時留下的陰影,而那,有可能就是大人很簡單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記得幾年前有這樣一則報導,美國一個小孩子派屈克得白血病,化療後頭髮全部掉落成光頭,孩子的父親是特勤局特工,是老布希總統的保鏢,老布希總統為了鼓勵小孩戰勝病魔,他也索性將自己的頭髮剃光,小孩爸爸的幾名同事也剃了光頭,這樣大家都是光頭看著是「平等」的,小孩的心裡也就沒了自卑的陰影。為了一個小孩的心理不受影響,89歲的老總統也剃光頭,聽來很是讓人感動,這又是怎樣的貼近孩子的心呀……
作為成年人,能夠給孩子深深的看見、尊重、接納與允許,也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給不到孩子這些。相反的,倒可能是傷害。許多校園問題的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心理原因在,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常常在表面的管卡壓中錯失了教育的契機。
面對頑劣的孩子
「他們就是一群孩子,還能有多糟糕?」
話雖這麼說,然而,有時候現實的確很骨幹,可以挑戰人的底線:孩子們來了,有的抽菸,有的打撲克,有的玩老鼠,有的喝酒,有的看時尚雜誌。甚至有孩子打賭說「那個結巴活不過一天!」他們紛紛下賭注。孩子們來到教室,沒有一個人跟她打招呼。開始上課了,孩子們嬉笑玩鬧,模仿她的樣子。
學生們將她說話的樣子編成了一段說唱,大家嘻嘻哈哈地不把她放在眼裡。「看來比起點名,你們對我的抽搐更感興趣,我們不妨以此開始——我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當我們大腦中的神經信號傳導異常時,便會像這樣來點小驚喜。」納娜非但沒有生氣惱怒,而是跟著一起舞動,還稱讚學生們描述的很形象,學生見狀很驚愕,都悄然停了下來。「你們可以隨時停止,但是我卻不能。你們為我下了賭局,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我來這裡沒有想到放棄。」她掏出100元給了那個孩子:「這是我的,我也下個注。」孩子們很吃驚她的行為,但是,馬上戲劇化的一幕又來了。她坐下上課,椅子忽然散架了,孩子們哄堂大笑,顯然這只是惡作劇的開始。
她是7個月來換的第8個老師。
他們上課吹泡泡糖,在大街上貼她的信息,在粉筆中放入可以燃出火花的物質,在她的摩託車上做文章——這群叛逆的孩子每天給她製造「驚喜」,在一次小爆炸中,許多小球四濺,玻璃被震碎,校長要開除這些孩子,嗝嗝老師謊稱是自己要教他們製造液氮如何爆炸才發生的。她跟校長據理力爭:「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把這種能量正確的使用,他們總有一天會使聖蒂克學校自豪。」說的多好——「把這種能量正確使用」。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貝,很多時候可能破損了,殘缺了,但是他依然是圓滿具足,只是我們沒有看到而已。或許我們不單單是沒有看到,而更多時候是雪上加霜,在我們不斷的強化與打擊下,做了孩子走向歧途的助推器。
她說,「就算是惡作劇,也能看出他們擁有計劃、遠見和智慧。」一位老師,能這樣看待學生,能擺脫非黑即白的兩元化思維去看待一個生命,這本身就是值得敬仰的。
「一小塊,一個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和『為什麼不』的區別。」她對孩子們說:「如果願意改變,那就在第二天來學校上課,如果不願意改變,那就退學,自己向校長提交辭呈。」當我看到孩子們走進教室,男孩子把她下賭注的錢還給她時,我的淚水盈滿了眼眶。有不少的孩子,在經歷長久的漠視打擊挫折後,可能自卑失落可能玩世不恭可能充滿攻擊,我們能走近他們的內心,看到他們糟糕的外殼下也有一顆溫柔脆弱的心嗎?
課堂可以是這樣的
有一天,納娜將學生們拉到戶外上課,每人都給分發了一個雞蛋,將其滲透到學習的知識當中,為此引發孩子們激烈的討論。她用扔雞蛋來教學生數學裡的拋物線,用一個學生躲避雞蛋的例子來講物理裡的牛頓運動定律。她還帶孩子們一起測定籃球的質量、溫度、彈跳的高度,去驗證能量守恆定律。看到這裡我也是服了,如果課堂都如此的生動有趣,怎能不引發學生學習的渴望與樂趣?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一個老師能做到這樣上課,除了需要知識的儲備,還需要什麼呢?有多少時候,我們更習慣於把孩子禁錮在課堂裡,讓他們小手背後閉上嘴,讓他們遵規守紀埋頭刷題?我們缺少了怎樣的勇氣?我們缺少了怎樣的方法?照本宣科墨守成規的我們獲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當納娜開了一個沒有一個家長的家長會後,沒有抱怨指責家長的不負責任,而是進入到了孩子們的家庭中,去了解孩子們的生活現狀,她看到孩子們生活在貧民窟:接水需要排長隊、父母擺攤賣菜、為飛機運貨、孩子們在船上幫忙、修理自行車……父母掙扎在溫飽線上,孩子們也都跟著做工幹活。其實,真的做不到每個家庭都能那樣給力,陪伴孩子輔導功課都做不到,有的甚至直接把孩子放在了服務中心託管,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該如何是好?想過嗎?
次日,納娜再次帶著孩子們離開了教室,來到了娛樂室,用凳子圍成一個圈讓大家分頭坐下,叫出了擅長玩撲克的拉文德,讓他坐在中間給大家上課。通過對玩牌賺錢的詢問,納娜發現拉文德對算數的能力超強,甚至超過了計算器。納娜鼓勵拉文德不該只是滿足現在賺的這點小錢,應該有更好的未來,通過學習將來成為經濟學家,銀行家,拉文德被觸動的同時也激勵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納娜因材施教,讓他們有針對性的學習,並且讓孩子們都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未來夢想,帶著他們來到學校的最高處放飛夢想:寫出你自己害怕討厭的事,你的生活停留在寫滿你的恐懼的這一頁,但如果能忍受他們,這些現實,會為你的飛翔助力!一個個紙飛機飛走的時候,我的心也跟著飛走了,那是承載著孩子們的希望與夢想的飛機,那是給每個孩子帶來動力的飛機!納娜簡直就是是懂心理的專家,她可以讓孩子釋放情緒,也可幫孩子們重拾信心。
在以後的時間裡,納娜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所有學生不管生活多艱難,隨時都在學習著,到處都是他們學習的地方,燈光下、公交車上、她家裡、船艙上……家長們也都給了孩子們最大的支持,儘量早回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學習。
當看到這裡時,我們內心都會無比的感動,沒有哪一個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更好的他自己,也許這些父母沒有時間,也許他們不會方法,但是,作為老師,除了抱怨,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呢?我們能影響一點是一點,能助力一個是一個。
包庇還是包容?
沙母拉爾主動找阿提什給自行車充氣,並且告訴他們自己有明天考試的試卷,阿提什和克拉姆從沙母拉爾那裡買來了明天考試的卷子拿給同學們,希望能都考出一個好成績,可是卻遭到了大家抵制。次日,考試來臨,納娜焦急的等待著大家考試的結果。發榜之後9F班所有人都通過了考試,奧露還成為了尖子生,因此都非常開心。瓦迪亞向校長狀告納娜班的學生都參與了作弊行為,因為有些卷子上的答案只是寫對了答案,解方程的過程卻和教科書上的不一樣,校長將她和學生們都趕出了學校。
次日,當瓦迪亞來到9F班推開門看時候,發現這裡空無一人,有些失落。此時,9A班的阿克謝來到瓦迪亞身邊,慶幸終於趕走了F班所有的人,並且認為這是瓦迪亞一直以來都想做的事情。瓦迪亞吃驚地詢問阿克謝究竟是怎麼回事,阿克謝如實說出他讓沙母拉爾拿著卷子給了阿提什他們,而且還附上了錯誤的答案,所以才能讓他們離開學校的。此時,教室的鈴聲響起,阿克謝離去,瓦迪亞站在那裡良久。
後來他的一個決定也讓我看到了他作為老師的那種寬容與接納。他在開會時,沒有指出阿克謝的錯誤。瓦迪亞說:「我年輕的時候,覺得當老師是一件最難的事,教了20年學,我知道了,做一個學生,甚至更加困難。一個學生如果學到了錯誤的知識,便不可能得分。老師教錯了,卻不可能失分。教起來容易,學起來卻很難。我們總想教別人一點東西,不管知識有多難教,總有老師會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學生。」
他也和納娜一樣,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位老師對於學生的尊重與包容。然而從阿克謝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內心的觸動,而那種觸動也一定會影響他的一生。
感動之餘
看著影片,幾度落淚。當納娜一個人坐在角落裡一邊打嗝一邊哭泣時;當納娜一次次被捉弄然而卻執意用愛去化解時;當一個個頑劣的甚至是充滿戾氣的孩子柔軟下來時;當孩子們內心的興趣被喚醒時;當孩子們在夜晚的樓頂相擁而泣時;當孩子們來找她對她說「我最怕的是我信任的一個人會有一天會離開我們」時;當孩子們說「我寫下來了,我想把它放飛,但她不知道方向,你是我們的北極星,你是我人生的燈塔」時……
一位老師,就是一顆北極星,他可以照亮一個孩子前行的方向,讓孩子自己也成為一顆閃亮的星。
一位老師,就是一個創造者,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創造著學習的道場。
一位老師,就是一個心理諮詢師,他可以看到頑劣行為背後的巨大天賦,他可以潤物無聲地塑造孩子的靈魂。
教學方法、教育藝術、心理溝通……是我們時刻需要學習並反思的。
問問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有沒有最喜歡的教師?」
問問自己的學生:「你在學校裡有沒有最喜歡的教師?」
問問曾經的自己:「兒時在學校裡有沒有最喜歡的教師?」
問問現在的自己:「在學校裡是孩子喜歡的老師嗎?」
(學生們用納娜教他們辨別北極星的手勢對著納娜,告訴她「你就是我們的北極星。」而此時的他們,也已然成為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
往期回顧:
☆【原創】壞了,還能修嗎?
☆【原創】《千與千尋》帶給你什麼?
☆【原創】吸菸的女孩
☆【原創】成績?負累?
☆【原創】由點到面到立體
☆【原創】你看誰不順眼?
☆【原創】一鳥一世界
☆【原創】揶揄中的傷害
☆【原創】過去 →當下→ 未來
☆【原創】事件→認知→結果
☆【原創】情緒宣洩↔情緒管理
☆【原創】改變自己↔改變他人
☆【原創】誤解↔理解
☆【原創】完美↔不完美
☆【原創】那隻討厭的蒼蠅
☆【原創】那個哭泣的男孩
☆【原創】媽媽說了什麼?孩子如此下策!
☆【原創】讓閱讀之樂慢慢發酵——談教師讀書
☆【原創】誰是你的貴人?
☆【原創】此刻讀書正當時——百班千人共讀記
☆【原創】你是一盞燈
☆【原創】領異標新二月花
☆【原創】愛他如他所是
☆【原創】在春天的世界裡相遇
☆【原創】我喜歡——心底語言的流淌
☆【原創】是金子總會花光的
☆【原創】改變wife?改變life?改變m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