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推薦老師看《嗝嗝老師》

2021-02-19 秦傑在線

老師是北極星,為你在黑夜裡照亮前行的方向,

讓你成為一顆星。

邊聽歌曲邊看吧,歌曲挺應景的:

一個備受病痛折磨,備受周圍人質疑與嘲笑拒絕的小女孩長大了,做了老師,她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內心的成長,因為——她和眼裡有人,有生命。

做什麼樣的老師呢?

瑪圖爾·納娜出場,會控制不住地發出「嗝嗝」聲,越緊張會越嚴重。她屢次去應聘,但是許多學校都不敢聘用她。就這樣一直找了五年。

最後聖蒂克學校打電話來,校長問她:「你已經被拒絕了18此,為什麼還要當老師?」她說:「就像這18所拒絕我的學校一樣,我還是學生的時候也被12所學校棄之門外……我想當老師,是因為22年前可汗先生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當時孩子們在表演莎士比亞的話劇,「嗝嗝」生從後面傳來。當可汗先生最後說:「在演出中你們有沒有聽到一些異樣的聲音?誰發出的噪音,請站到舞臺上。」她踟躇地走向舞臺中央面對著可汗,向他解釋,可汗問她「同學們如何看待?」「他們嘲笑我戲弄我」「老師呢?」「他們把我從班裡敢了出去。」「我們能幫你什麼?」「就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我就行了,求你了!」「這裡是學校,每個人來到這兒時為了學習,但你今天給我們上了一課。我代表聖蒂克學校承諾,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那樣對待你。」她在掌聲中走下舞臺。

    她回答聖蒂克校長說「一般的老師教授知識,優秀的老師教人理解。如果他更優秀,那他會告訴你如何運用它。有些老師也會激勵著我們,對我來說,可汗便是那種老師。」她競聘成功了!

「只有你的內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瑪圖爾·納娜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老師。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嗎?我們知道自己是怎樣的老師嗎?我們需要成為怎樣的老師?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如何去面對一個個豐富多彩蓬勃有力的生命?

童年的陰影

瑪圖爾·納娜小時候,上課不時發出「嗝嗝」聲,就像狗狗發出的叫聲,同學是異樣的眼光,學校勒令退學,父母因此而吵架,難過鬱悶的她自己用衛生紙填滿整個嘴巴。看到這裡時,我內心觸動很大。有多少孩子內心可能有困惑有糾結有自卑有憤怒有痛苦等等情緒,但是卻無法表達,這樣會給孩子留下怎樣的陰影?我們不得而知。在我做過的個案中,有很多來訪者都會觸及童年時留下的陰影,而那,有可能就是大人很簡單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記得幾年前有這樣一則報導,美國一個小孩子派屈克得白血病,化療後頭髮全部掉落成光頭,孩子的父親是特勤局特工,是老布希總統的保鏢,老布希總統為了鼓勵小孩戰勝病魔,他也索性將自己的頭髮剃光,小孩爸爸的幾名同事也剃了光頭,這樣大家都是光頭看著是「平等」的,小孩的心裡也就沒了自卑的陰影。為了一個小孩的心理不受影響,89歲的老總統也剃光頭,聽來很是讓人感動,這又是怎樣的貼近孩子的心呀……

作為成年人,能夠給孩子深深的看見、尊重、接納與允許,也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給不到孩子這些。相反的,倒可能是傷害。許多校園問題的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心理原因在,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常常在表面的管卡壓中錯失了教育的契機。

面對頑劣的孩子

「他們就是一群孩子,還能有多糟糕?」

話雖這麼說,然而,有時候現實的確很骨幹,可以挑戰人的底線:孩子們來了,有的抽菸,有的打撲克,有的玩老鼠,有的喝酒,有的看時尚雜誌。甚至有孩子打賭說「那個結巴活不過一天!」他們紛紛下賭注。孩子們來到教室,沒有一個人跟她打招呼。開始上課了,孩子們嬉笑玩鬧,模仿她的樣子。

學生們將她說話的樣子編成了一段說唱,大家嘻嘻哈哈地不把她放在眼裡。「看來比起點名,你們對我的抽搐更感興趣,我們不妨以此開始——我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當我們大腦中的神經信號傳導異常時,便會像這樣來點小驚喜。」納娜非但沒有生氣惱怒,而是跟著一起舞動,還稱讚學生們描述的很形象,學生見狀很驚愕,都悄然停了下來。「你們可以隨時停止,但是我卻不能。你們為我下了賭局,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我來這裡沒有想到放棄。」她掏出100元給了那個孩子:「這是我的,我也下個注。」孩子們很吃驚她的行為,但是,馬上戲劇化的一幕又來了。她坐下上課,椅子忽然散架了,孩子們哄堂大笑,顯然這只是惡作劇的開始。

她是7個月來換的第8個老師。

他們上課吹泡泡糖,在大街上貼她的信息,在粉筆中放入可以燃出火花的物質,在她的摩託車上做文章——這群叛逆的孩子每天給她製造「驚喜」,在一次小爆炸中,許多小球四濺,玻璃被震碎,校長要開除這些孩子,嗝嗝老師謊稱是自己要教他們製造液氮如何爆炸才發生的。她跟校長據理力爭:「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把這種能量正確的使用,他們總有一天會使聖蒂克學校自豪。」說的多好——「把這種能量正確使用」。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貝,很多時候可能破損了,殘缺了,但是他依然是圓滿具足,只是我們沒有看到而已。或許我們不單單是沒有看到,而更多時候是雪上加霜,在我們不斷的強化與打擊下,做了孩子走向歧途的助推器。

她說,「就算是惡作劇,也能看出他們擁有計劃、遠見和智慧。」一位老師,能這樣看待學生,能擺脫非黑即白的兩元化思維去看待一個生命,這本身就是值得敬仰的。

「一小塊,一個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和『為什麼不』的區別。」她對孩子們說:「如果願意改變,那就在第二天來學校上課,如果不願意改變,那就退學,自己向校長提交辭呈。」當我看到孩子們走進教室,男孩子把她下賭注的錢還給她時,我的淚水盈滿了眼眶。有不少的孩子,在經歷長久的漠視打擊挫折後,可能自卑失落可能玩世不恭可能充滿攻擊,我們能走近他們的內心,看到他們糟糕的外殼下也有一顆溫柔脆弱的心嗎?

課堂可以是這樣的

有一天,納娜將學生們拉到戶外上課,每人都給分發了一個雞蛋,將其滲透到學習的知識當中,為此引發孩子們激烈的討論。她用扔雞蛋來教學生數學裡的拋物線,用一個學生躲避雞蛋的例子來講物理裡的牛頓運動定律。她還帶孩子們一起測定籃球的質量、溫度、彈跳的高度,去驗證能量守恆定律。看到這裡我也是服了,如果課堂都如此的生動有趣,怎能不引發學生學習的渴望與樂趣?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一個老師能做到這樣上課,除了需要知識的儲備,還需要什麼呢?有多少時候,我們更習慣於把孩子禁錮在課堂裡,讓他們小手背後閉上嘴,讓他們遵規守紀埋頭刷題?我們缺少了怎樣的勇氣?我們缺少了怎樣的方法?照本宣科墨守成規的我們獲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當納娜開了一個沒有一個家長的家長會後,沒有抱怨指責家長的不負責任,而是進入到了孩子們的家庭中,去了解孩子們的生活現狀,她看到孩子們生活在貧民窟:接水需要排長隊、父母擺攤賣菜、為飛機運貨、孩子們在船上幫忙、修理自行車……父母掙扎在溫飽線上,孩子們也都跟著做工幹活。其實,真的做不到每個家庭都能那樣給力,陪伴孩子輔導功課都做不到,有的甚至直接把孩子放在了服務中心託管,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該如何是好?想過嗎?

次日,納娜再次帶著孩子們離開了教室,來到了娛樂室,用凳子圍成一個圈讓大家分頭坐下,叫出了擅長玩撲克的拉文德,讓他坐在中間給大家上課。通過對玩牌賺錢的詢問,納娜發現拉文德對算數的能力超強,甚至超過了計算器。納娜鼓勵拉文德不該只是滿足現在賺的這點小錢,應該有更好的未來,通過學習將來成為經濟學家,銀行家,拉文德被觸動的同時也激勵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納娜因材施教,讓他們有針對性的學習,並且讓孩子們都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未來夢想,帶著他們來到學校的最高處放飛夢想:寫出你自己害怕討厭的事,你的生活停留在寫滿你的恐懼的這一頁,但如果能忍受他們,這些現實,會為你的飛翔助力!一個個紙飛機飛走的時候,我的心也跟著飛走了,那是承載著孩子們的希望與夢想的飛機,那是給每個孩子帶來動力的飛機!納娜簡直就是是懂心理的專家,她可以讓孩子釋放情緒,也可幫孩子們重拾信心。

在以後的時間裡,納娜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所有學生不管生活多艱難,隨時都在學習著,到處都是他們學習的地方,燈光下、公交車上、她家裡、船艙上……家長們也都給了孩子們最大的支持,儘量早回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學習。

當看到這裡時,我們內心都會無比的感動,沒有哪一個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更好的他自己,也許這些父母沒有時間,也許他們不會方法,但是,作為老師,除了抱怨,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呢?我們能影響一點是一點,能助力一個是一個。

包庇還是包容?

沙母拉爾主動找阿提什給自行車充氣,並且告訴他們自己有明天考試的試卷,阿提什和克拉姆從沙母拉爾那裡買來了明天考試的卷子拿給同學們,希望能都考出一個好成績,可是卻遭到了大家抵制。次日,考試來臨,納娜焦急的等待著大家考試的結果。發榜之後9F班所有人都通過了考試,奧露還成為了尖子生,因此都非常開心。瓦迪亞向校長狀告納娜班的學生都參與了作弊行為,因為有些卷子上的答案只是寫對了答案,解方程的過程卻和教科書上的不一樣,校長將她和學生們都趕出了學校。

次日,當瓦迪亞來到9F班推開門看時候,發現這裡空無一人,有些失落。此時,9A班的阿克謝來到瓦迪亞身邊,慶幸終於趕走了F班所有的人,並且認為這是瓦迪亞一直以來都想做的事情。瓦迪亞吃驚地詢問阿克謝究竟是怎麼回事,阿克謝如實說出他讓沙母拉爾拿著卷子給了阿提什他們,而且還附上了錯誤的答案,所以才能讓他們離開學校的。此時,教室的鈴聲響起,阿克謝離去,瓦迪亞站在那裡良久。

後來他的一個決定也讓我看到了他作為老師的那種寬容與接納。他在開會時,沒有指出阿克謝的錯誤。瓦迪亞說:「我年輕的時候,覺得當老師是一件最難的事,教了20年學,我知道了,做一個學生,甚至更加困難。一個學生如果學到了錯誤的知識,便不可能得分。老師教錯了,卻不可能失分。教起來容易,學起來卻很難。我們總想教別人一點東西,不管知識有多難教,總有老師會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學生。」

他也和納娜一樣,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位老師對於學生的尊重與包容。然而從阿克謝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內心的觸動,而那種觸動也一定會影響他的一生。

感動之餘

看著影片,幾度落淚。當納娜一個人坐在角落裡一邊打嗝一邊哭泣時;當納娜一次次被捉弄然而卻執意用愛去化解時;當一個個頑劣的甚至是充滿戾氣的孩子柔軟下來時;當孩子們內心的興趣被喚醒時;當孩子們在夜晚的樓頂相擁而泣時;當孩子們來找她對她說「我最怕的是我信任的一個人會有一天會離開我們」時;當孩子們說「我寫下來了,我想把它放飛,但她不知道方向,你是我們的北極星,你是我人生的燈塔」時……

一位老師,就是一顆北極星,他可以照亮一個孩子前行的方向,讓孩子自己也成為一顆閃亮的星。

一位老師,就是一個創造者,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創造著學習的道場。

一位老師,就是一個心理諮詢師,他可以看到頑劣行為背後的巨大天賦,他可以潤物無聲地塑造孩子的靈魂。

教學方法、教育藝術、心理溝通……是我們時刻需要學習並反思的。

問問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有沒有最喜歡的教師?」

問問自己的學生:「你在學校裡有沒有最喜歡的教師?」

問問曾經的自己:「兒時在學校裡有沒有最喜歡的教師?」

問問現在的自己:「在學校裡是孩子喜歡的老師嗎?」

(學生們用納娜教他們辨別北極星的手勢對著納娜,告訴她「你就是我們的北極星。」而此時的他們,也已然成為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

往期回顧:

☆【原創】壞了,還能修嗎?

☆【原創】《千與千尋》帶給你什麼?

☆【原創】吸菸的女孩

☆【原創】成績?負累?

☆【原創】由點到面到立體

☆【原創】你看誰不順眼?

☆【原創】一鳥一世界

☆【原創】揶揄中的傷害

☆【原創】過去 →當下→ 未來

☆【原創】事件→認知→結果

☆【原創】情緒宣洩↔情緒管理

☆【原創】改變自己↔改變他人

☆【原創】誤解↔理解

☆【原創】完美↔不完美

☆【原創】那隻討厭的蒼蠅

☆【原創】那個哭泣的男孩

☆【原創】媽媽說了什麼?孩子如此下策!

☆【原創】讓閱讀之樂慢慢發酵——談教師讀書

☆【原創】誰是你的貴人?

☆【原創】此刻讀書正當時——百班千人共讀記

☆【原創】你是一盞燈

☆【原創】領異標新二月花

☆【原創】愛他如他所是

☆【原創】在春天的世界裡相遇

☆【原創】我喜歡——心底語言的流淌

☆【原創】是金子總會花光的

☆【原創】改變wife?改變life?改變myself?

相關焦點

  • 一個關於「嗝嗝老師」的故事
    前幾天刷抖音,看到一個電影片段,便點進去看了完整版,很感動,接著又去搜了完整版,含著淚看完的,看完以後心裡很感慨,作為老師有時候還是不夠好,自己也要努力變成「嗝嗝老師」。因為上課的時候總發出嗝嗝的叫聲,從小受到同學的嘲笑,老師也不願意接受她,讓媽媽送她去特殊學校,因為影響其他同學上課,當時還被12所學校拒之門外,媽媽也一直堅持說她應該去普通學校,有一次開全校大會,她還是發出了嗝嗝的聲音,所有人都看向她,校長把她請上了臺,問她:"我們能為你做什麼?我們能幫助你什麼?「小女孩就說了一句:「請大家像對正常學生一樣對待我...."
  • 觀電影《嗝嗝老師》有感
    電影《嗝嗝老師》講述了,印度女孩奈娜患有妥瑞氏綜合症,並時不時地伴有響亮的打嗝聲,這種無法自我控制,無法根治的疾病使奈娜本人及家人都遭受到周圍人很多異樣的眼光
  • 《嗝嗝老師》:有些理想主義,但勝在真誠
    《放牛班的春天》找到的師生溝通之道,是合唱團;《大師兄》依靠教師陳俠的一身拳腳功夫,「鎮服」學生;《嗝嗝老師》則是靠「嗝嗝老師」奈娜寓教於樂的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說,三部影片在打造教師角色時所設定的教師人格魅力,儘管各有不同,但都能做到鮮明生動。
  • 《嗝嗝老師》影評:一個嗝,差學生灰飛煙滅
    今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比以往都要多得多,從年初的《神秘巨星》,再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2》、《起跑線》、《廁所英雄》、《蘇丹》,以及剛上映的《嗝嗝老師》,還有即將上映的《護墊俠》。有人就納悶了,廣電總局這二狗子變了?變大度了?竟然打開國門,放印度阿三來圈錢了?真真不是那樣的,打鐵還得自身硬。
  • 《嗝嗝老師》:春風化雨,點石成金
    文/深圳市龍華區啟明星社工服務中心 劉宇最近一部《嗝嗝老師》電影令我深受感動,該片講述一位女孩奈娜有著優秀的資歷
  • 《嗝嗝老師》雖有缺陷,但在灰燼中奮力燃燒
    不不不,光棍節前後幹嘛提這些傷心事……當然不是愛情片,咳咳咳,敲黑板,劃重點,是講老師的!以愛情中的死灰復燃為開頭,是想問大家,一段已經看似結束的灰燼都有復燃的可能,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吶,潛力總是無限,不信就往下看。妥瑞氏症是貫穿本片的一個關鍵詞。這個病什麼啊?「它是一種神經性的疾病,會不受控制的發出一樣的聲音,會有不定時的抽動。」
  • 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火了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正在熱映中,電影延續了近一兩年印度電影的上佳口碑,印度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屢屢創下佳績,《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起跑線》等每部都值得二刷,這次的《嗝嗝老師》也是如此,勵志溫情,又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中國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 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是印度電一篇對反思教育體制的一部電影。電影的劇情說起來大家可能在國產電影中見過。其講的就是一位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全校墊底的班逆風翻盤的故事。但是在情節上卻又很細膩,首先這位老師是一位圖雷特綜合症患者,圖雷特綜合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會讓人不受控制地發出怪聲,尤其是緊張的時候,發病的頻率更高。大家都知道作為老師更多的是需要通過自己的表達吧知識傳達給學生們,而劇中的這位老師所患的這種疾症導致了他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其中有個鏡頭也說到她已經被十二所學校勸退過了。
  • 看《嗝嗝老師》,悟我為人師.
    你是讓自己像嗝嗝老師,執著、創造又不放棄?其實,我們還要學會做觀眾,在每天投入的備講批改中,在每天投入的判斷對錯中,在每天的執著成績中,抽出身來,看自己看學生看教育。當我們如此抽身出來,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視野逐漸的擴大。
  • 《嗝嗝老師》:好的老師終將給我們好的教育
    然而今天小編也要來講一講一部最近新上映的印度電音《嗝嗝老師》。其實這部電影與之前的幾部電影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於其中的歌舞片段,相反的裡面加入了許許多多的說唱,一改往常的面貌讓人耳目一新。今天小編便來帶大家進入一部印度歌舞劇,《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奈娜是一個患有抽動穢語症候群的人。
  • 嗝嗝老師影評:一個老師對一個孩子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嗝嗝老師》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患有一種叫圖雷特症候群的老師,就是不停的打嗝,控制不住的打嗝,一緊張,打嗝就特別明顯。長大以後的嗝嗝老師,才知道:一個老師對一個孩子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她就想當這樣的老師,後來她來到那個9F班,學生特別調皮搗蛋,嗝嗝老師受盡了惡作劇的各種苦啊,學生公然對老師的打嗝作為笑料,老師的椅子角偷偷被學生拆鬆了,嗝嗝老師一坐下去,「啪」摔地上了……他們打賭,不過一個星期,嗝嗝老師也會走的,但是後來嗝嗝老師沒有走,後來嗝嗝老師了解到這些學生,其實家裡是很貧苦的
  • 影評:《我的嗝嗝老師》從心改變一個人,而不是從腦袋
    影評:《我的嗝嗝老師》 從心改變一個人,而不是從腦袋文 / 雁峰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我的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教育這個題材,好像蠻硬的?但電影用輕鬆幽默又帶著溫馨的方式,從一個自己有無法控制的抽蓄問題的老師帶一個放牛班,來讓觀眾對「教」與「學」有不同的感受。說到印度的教育電影,就會想到《三個傻瓜》,《我的嗝嗝老師》雖然沒有到那麼感人,但還是兼顧商業性跟很好的訊息,蠻容易消化,看完也可以帶走一些想法。
  • 印度的高分教育電影《嗝嗝老師》,看了開頭就停不下來!
    「嗝嗝老師」這個電影,下載到電腦裡有相不短時間了,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看,直到前幾天給看了,禁不住讓人驚呼電影的高質量與優秀,直接就把它收藏了。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印度電影,有《三傻大鬧寶萊塢》珠玉在前,印度的教育電影都是高口碑。
  • 透過《嗝嗝老師》探討教育的本質
    老師的厭煩,同學的鄙視,加上他們自己,從調皮搗蛋到自我放棄,可以說是學校裡的最不和諧的存在。直到主人公「嗝嗝老師」—奈娜的出現。奈娜為什麼會被叫做「嗝嗝老師」呢?因為她患有一種不可治癒的遺傳性疾病:圖雷特綜合症,導致她會不由自主的、頻繁的、運動性抽動和聲帶抽動。這在別人眼中就成了不停在「打嗝」。
  • 《嗝嗝老師》裡的好老師,你遇到過嗎
    「沒有失敗的學生,只有失敗的老師。」這是哥哥老師裡讓我很感動的一句話,由於刻板印象,可能大家眼中的印度就是貧窮落後,那火車窗裡塞人,火車門上掛人的情景。可最近看過的一些印度電影讓我對這個泱泱大國刮目相看,我看過的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調音師》何以為家等不論哪一部都大獲好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2018年10月12日上映的《嗝嗝老師》關於老師的電影我看過好多不比如《全城高考》還有《老師好》《放牛班的春天》,而《嗝嗝老師》是我看過最令我感動的,如果所有的老師都像奈娜老師,這樣,我感覺教育事業將會達到頂峰吧。
  • 嗝嗝老師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嗝嗝老師」奈娜老師奈娜和9F班都是天生被有色目光看待的弱勢群體,生活中遭遇著種種不公平對待。比起簡單的師生關係,他們更像是互相取暖,照亮彼此的人生軌跡。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讓人感慨最深的,莫過於片中的一句臺詞:"沒有壞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這是影片的女主角納娜說的。
  • 永不言棄---電影《嗝嗝老師》觀後感
    永不言棄---電影《嗝嗝老師》觀後感 2020-09-28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嗝嗝老師》將話題聚焦在了教學或教學方法本身
    《嗝嗝老師》將話題聚焦在了教學或教學方法本身《嗝嗝老師》將話題聚焦在了教學或教學方法本身。影片的人物設置很有趣,一群所謂的差生,以及一位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症的老師,前者基本被學校放棄,後者在常人看來甚至難以勝任教師這一崗位的工作,然後就是這樣的一組搭配,卻因此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嗝嗝老師」自身的缺陷與這幫「問題學生」,某種程度上的共情和互補,形成了一種此次激勵的動力,這份缺陷和不完美,卻構建裡了最堅實的信任關係。
  • 一名教師眼中的《嗝嗝老師》電影影評
    說實話,剛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有一點不適應,因為女主角奈娜(即嗝嗝老師)患有妥瑞氏症(即不能自制地發出怪叫),她在整部電影中都會時不時地發出
  • 《嗝嗝老師》高分治癒電影,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老師改變學生一生
    最近一直在看治癒系的電影,經一個妹子推薦,據說她看完後哭得稀裡譁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高分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影片改編自小說《叫我第一名》,而且美國也翻拍過《叫我第一名》的同名作品。《嗝嗝老師》則將故事融入到了印度本土,對印度的教育體制進行批判。影片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老師奈娜改變了學校問題學生的勵志故事。雖然說類似的情節比較老套,但依然不失精彩,主要原因是電影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