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的忌日,同時也是他的生日。
1942年1月16日,他赤身裸體、乾乾淨淨來到世間。
2020年1月16日,他離開人世時,身上沾滿了唾沫星子。
昨天,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別再罵趙忠祥了》
很遺憾,小編人微言輕,網絡暴力依然我行我素,我們很難去阻止這些言論。一位粉絲留言,他在微博上紀念了一下趙忠祥,居然也招來了大罵。
我真的是納悶了:這些人究竟和趙忠祥有啥深仇大恨,在他剛剛停屍太平間就開始「鞭屍」。
一種聲音說,「秦檜死後,人還要塑雕像讓他跪著呢,他趙忠祥去世了我罵幾句怎麼了?」
另一種聲音說, 「做錯了事,你就得承擔一輩子。」
我看,這已經不是讓趙忠祥承擔「一輩子」了。他的這「一輩子」,已經畫上了句號,為什麼還要在屍骨未寒時被網絡暴力「鞭屍」?
網絡上,語言已經成為暴力,一鞭又一鞭,迸濺著汙言穢語:
「這麼不乾淨的人,當然走好了,他應該走的更早。」
「這麼好的人死晚了哈哈哈。」
「去他X的死者為大,一群聖母。」
「沒死的時候就不是個好東西,可不能因為死了就乾淨。」
.這樣的聲音,在評論區裡咆哮著、奔騰著、蔓延著。
甚至,殃及饒穎。
趙忠祥去世的第二天,就有人跑到饒穎的評論區「撒野」,導致饒穎的評論區淪陷在謾罵之中。
饒穎和趙忠祥之間的是是非非,只有他們兩人清楚,我們都是旁觀的人,把矛頭再次指向饒穎,是讓饒穎也舉起鞭子「鞭屍」嗎?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鞭屍者是伍子胥,《吳越春秋》載,「吳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右踐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
這段記載頗為形象:伍子胥在朝楚平王的屍體抽了三百大鞭後,還左腳踩住其肚子,右手捏著他的眼睛,指責他為什麼聽信讒言,把他的父親、哥哥冤殺了。
對於伍子胥的辱屍行為,有不少人同情他,認為情有可原,畢竟是報仇嘛。司馬遷在《史記》中,則對伍子胥的行為進行了否定:「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
意思是,這難道不是喪天害理到極點了嗎!
看來,無論如何,對死去的人的侮辱,都是傷天害理的事。
我大致捋了捋,「鞭屍」趙忠祥的人,沒有發現一例是像伍子胥一樣為父兄報仇的,好像與自己沒有毛錢關係,大概有以下幾類:
一類是起鬨,越熱鬧越好,看熱鬧不嫌事大。
一類是腦殘,智商如流浪狗,逮著誰咬誰。
一類是跟到別人屁股後罵,人家罵,我也罵,不問原因,先過過嘴癮。
一類是槓精,沒有自己的觀點,就是好抬槓。你說太陽從東邊出來,他偏偏說陰天就沒有太陽。
一類是羨慕嫉妒恨,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只因活不成趙忠祥一樣的人生,就使勁黑他罵他磕磣他。
一類是掙口水流量,只要是名人就罵,明知違心也罵,不該罵也罵,罵的越毒蹭的熱度越高。
特別是蹭熱度掙流量者,最慣於亂帶節奏。他們像是姨媽精,「大姨媽」來了,專門吸帶血的流量。在趙忠祥去世這件事上,「姨媽精」們把「血」化成了「口水」,試圖用積攢的口水淹沒趙忠祥的靈魂。
這種「姨媽精」,擅長用文字撩撥社會情緒,符合無腦之人的閱讀興趣,專門炮製一些錯誤、偏頗的事實,製造「興奮點」,然後吸流量。
這些罵和「黑」,沿著無知之丘的屁溝流淌,淅淅瀝瀝,零零散散,羞羞答答,不合時宜.
這些人,不僅用網絡暴力「鞭屍」趙忠祥,對其他名人,也不留口德。因為,他們就是靠罵人生活,靠罵人蹭熱度。他們的眼裡,沒有好人,他們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著你身上的毛孔粗細,雞蛋裡面挑骨頭,挑不出骨頭就挑雞蛋皮。
但是,被網上炒作曾與趙忠祥「有嫌隙」的人,反而不罵了。
趙忠祥已經去世,今生已成往生。他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是一個時代的留聲機,是一代中國人坐在電視機最美好的回憶。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算是趙忠祥的人生有瑕疵,也不該用網絡暴力「鞭屍」。
故人千秋,趙忠祥一路走好!
(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別再罵趙忠祥了
24歲女大學生,體重43斤,死了.我們應該致敬,應該汗顏.
—————————
李萬卿,筆名李理,南陽人,現居鄭州,新聞策劃人,獨立評論人,專欄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有500萬字作品問世,現任河南省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商務合作及轉載公號文章請加微信LWQ666369。
請按下面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免費閱讀所有文章:
萬卿視點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