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黎明:記者隊伍裡的「編外警察「

2020-12-27 央視網

「湖南好人」、「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編外警察」……這些榮譽都屬於一個人,那就是黃黎明。但你可能想像不到的是,黃黎明真正的職業,其實是一名記者。

黃黎明,現為婁底市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記者,他先後榮獲「湖南好人」、「湖南省最美志願者」、「第三屆婁底市道德模範」、「婁底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婁底市十佳新聞工作者」等稱號;抓獲或協助公安機關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累計600人,榮立三等功4次,是全國唯一一名因見義勇為先後6次受到國家、省、市表彰的記者。2014年9月,黃黎明勇闖傳銷窩點解救被騙女大學生的事跡,被上百家媒體重點報導,其事跡入選2015年湖南省委政法委「不得不說」的十件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位「編外警察「的故事。

事情還要從當年7月份說起。小戎是一名大學生,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打暑期工,卻不料被騙入婁底的一家傳銷組織。9月18日,小戎的父親戎大平接到女兒大學室友發的信息,知道女兒被騙後,當天就趕到婁底。由於人生地不熟,他找了10多天,都沒有尋找到女兒的半點信息。身患重感冒的他準備返回湖北時,一名的士司機告訴他,曾聽說過有記者幫助解救被困傳銷人員的事,建議他去找記者試一試。

10月4日,戎大平聯繫到了黃黎明。從10月8日開始,黃黎明開著私車與同事曾森榮帶著戎大平在婁底的大街小巷日夜尋找,逐一排查可疑地點。儘管多年的政法記者生涯讓他們對傳銷組織窩藏特點有所了解,但是,尋找的過程卻異常艱難。期間,黃黎明家樓道失火他沒管,自己重感冒也顧不上看醫生。

找了4天還是沒有結果,黃黎明勸戎大平先回家,等找到了再通知他。戎大平懇切地說:「我一定要把女兒找回去,找不到女兒我就不回家!」這句話給黃黎明極大的震撼。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小戎找到。

10月12日晚上9時左右,黃黎明駕車來到湘陽街附近的土路上,發現一個身影很像傳銷人員田某,那人很快消失在夜幕中。大家發現一棟民房的頂樓窗戶用報紙遮住,十分可疑。他們繼續蹲守了解情況,打聽到樓上住的是外地年輕人,懷疑是傳銷人員。心急如焚的3人冒險敲門進入房內,黃黎明第一個衝進去,一眼就發現傳銷人員田某,大喊一聲:「不許動!」並緊緊抓住田某,不料田某拼死反抗想逃跑,並把黃黎明的胳膊拉傷,黃黎明使出全身力氣把田某按倒使其無法動彈,其餘10多人被鎮住,不敢輕舉妄動。

戎大平終於在這裡找到了被傳銷組織控制了102天的女兒,父女抱在一起,失聲痛哭。黃黎明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最終,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6人,勸返4人,解救受害人2名。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要靠大家共同出手才行。作為新聞工作者,要宣傳,要倡導,要弘揚正氣,要見義勇為,我們不能光說,還是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加入到這個行列當中。」秉承這樣的信念,近年來,黃黎明冒著危險協助警方搗毀傳銷窩點30多個,解救被騙人員300多人。

黃黎明作為一名從基層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記者,長期紮根基層、奮鬥一線,28年來,他採寫各類新聞作品1萬多篇,曾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好新聞二等獎、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好新聞等獎項近100件。通過兩年的艱苦採訪,黃黎明全程跟蹤採訪了一起特大跨省販毒案。後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禁毒專題片《圍剿——白色危情》,反響強烈。無論酷暑嚴寒,還是節假日,甚至妻子生子、老父壽辰,黃黎明都無怨無悔和民警奔跑在打擊犯罪第一線。時任湖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胡旭曦曾多次稱讚黃黎明是位優秀的「編外警察」。

2015年12月,黃黎明被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光榮稱號,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表彰大會上接受頒獎。黃黎明用自己的新聞工作踐行為民愛民、勇擔道義的崇高理想,彰顯社會正能量。他是一名好市民、好記者,更是警察的好戰友,讓我們對這位勇於弘揚正氣的「編外警察」道聲「謝謝你」吧!

相關焦點

  • 湖南好人·黃黎明:「編外警察」是記者
    今天的湖南好人,我們給您講述的是一位新聞同行的故事,他是婁底電視臺一名政法記者,每次抓捕現場,他總是扛起攝像機衝在前面,還曾闖入傳銷窩點,取得第一手證據,熟悉他的人稱他為「編外警察」。2014年10月,湖北荊州市民戎先生打電話向婁底電視臺求助,希望尋找可能在婁底陷入傳銷組織的女兒。五天後,黃黎明終於發現了一處疑似傳銷的窩點。
  • 編外警察」黃黎明:先人後己 勇擔道義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黃黎明,先人後己、勇擔道義的他,是全國唯一一名因見義勇為先後6次受到表彰的記者,2015年,被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稱號,2016年入選見義勇為中國好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他的故事。黃黎明是婁底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從事新聞工作28年,2010年因見義勇為致四級傷殘。
  • 奔跑在一線的好記者黃黎明
    在鏡頭外,他身體力行,詮釋著一名記者的正義與擔當。在遇到急難險阻的採訪時,他總是挺身而出,和民警一起跟蹤、守候、駕車、押解。在民警眼中,他是一名「編外警察」。在市民眼中他更是一名有責任的好記者。《全省新聞聯播》特別報導《湖南好人》每周一星,今天請聽《好記者黃黎明》,記者康行佳採寫:     2010年1月1日,黃黎明因事從黑龍江牡丹江返回哈爾濱。
  • 「編外警察」並肩戰「疫」保家鄉
    返鄉與親人團聚的遊子、尚未畢業的學警、辭職的人民警察……當春節遇上疫情,無上級指令、他人要求,像王飛一樣的外省在鄂「編外警察」們主動請戰,與家鄉公安民警並肩奮戰抗疫一線,助力驅散疫情的陰霾。記者2月18日從湖北省公安廳獲悉,目前至少有7個省、近20名返鄂民警在湖北上崗執勤,全省調集了1200名學警協助工作,還有曾在警隊工作過的社會人員返崗支持。
  • 記者近距離探訪這支特殊警察隊伍
    記者 聶冬晗 攝  相比於公安民警,大家對國家安全機關人民警察知之甚少,感到比較神秘。國安警察,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隊伍呢?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1月9日,記者走進這支特殊隊伍,近距離探訪。  在省國家安全廳見到吳銘,他正在忙著手頭的工作。開朗陽光,說話乾脆利落,這是記者對吳銘的第一印象。
  • 光明乳業3名副總經理辭職 2019年黃黎明薪酬76萬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5月3日消息,近日光明乳業(600597)董事會收到副總經理賁敏、唐新仁、黃黎明的書面辭呈。賁敏、唐新仁、黃黎明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根據相關規定,賁敏、唐新仁、黃黎明的辭呈自送達本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 我們特邀請微眾銀行副行長黃黎明、騰訊...
    我們特邀請微眾銀行副行長黃黎明、騰訊財付通助理總經理鄭浩劍,共同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創新之路。 微眾銀行副行長黃黎明表示,真正的金融創新要在風險上創新,風險上的創新要有足夠的數據,而不是面對面。
  • 抗疫戰場無「編外」,致敬勇敢付出的輔警兄弟!
    抗疫戰場無「編外」,致敬勇敢付出的輔警兄弟!在喀什公安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肩章不同於警察,卻有著和警察相同的責任與擔當。無論是在大雪紛飛的寒風中,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還是在危險重重的醫學觀察點,有警察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
  • 香港警察隊伍的藍帽子部隊,訓練有素,到底是什麼隊伍?
    在一部影視劇中,黑惡勢力的馬仔報告「外邊有一群警察,」黑老大問了一句「什麼警察?」,馬仔的回答是「一群藍帽子。」黑老大心裡明白「自己完了。」那麼,藍帽子到底是什麼隊伍,為何讓黑惡勢力這麼恐懼呢?因為,藍帽子部隊屬於應急機動部隊。
  • 李易峰為神秘警察隊伍發聲!
    李易峰為神秘警察隊伍發聲!原標題:《李易峰為神秘警察隊伍發聲!》
  • 記者手記:香港警察值得港人全力相挺!
    香港警隊已從成立初期的百餘人,發展到今天包括正規警察、輔警及文職人員在內的超過3.65萬人的隊伍。香港警隊不僅警力規模大,專業執法程度高,更憑藉著維持香港較低的犯罪率和較高的破案率,令香港成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2018年,香港全年整體罪案數字為54225宗,比前年的歷史低位再下跌3.2%,創造1974年以來的新低。
  • ——區人民法院裡有這樣一支特殊的警察隊伍
    說到警察,大家可能習以為常地想起治安警、刑警…… 但在我們的人民警察隊伍中,有這樣一個警種—— 審判秩序需由他們維護,安保工作須他們一絲不苟地對待,強制措施需要他們協助執行…… 有他們的地方就有「妥妥的安全感」,他們的名字,叫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 中國的警察隊伍,1984年,為何開始推行身份證制度?
    在辦理第一代身份證的時候,需要前往警察機關辦理,警察隊伍主導了辦理身份證的過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我國警察隊伍在1984年為何要推行身份證制度?一、人口流動開始逐步增多,我國缺乏戶籍管理制度在眾多的影視劇中,大俠帶著武器能夠從東北走到西南。認真的說,這種情況在真實的歷史中是不會發生的。在中國古代社會,主要是以農業為主,普通的農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立刻過自己的家鄉。
  • 中國警察隊伍的警銜,樣式和等級,為何與軍銜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看一下世界警察隊伍的發展。 1826年,警察隊伍出現在英格蘭。在警察隊伍建設方面,英國曾經是向世界其他國家學習的基準。當時,我國仍處於清朝統治之下,只有傳統的官僚和官僚,根本沒有警察。英國建立了警官等級制度和現代警服後,西方國家開始效仿並進行改進。由於不同國家的情況不同,警察的軍銜和制服也完全不同。隨著時間的流逝,警察軍銜和制服被分為大陸系統和海洋系統。
  • 「編外氣象信息員」老潘
    在這個關鍵時刻,石佛鄉峰塘山村「編外信息員」老潘每天都要向縣氣象局和農業局了解情況,並向兩部門科技人員諮詢水稻搶收時間。在確定天氣情況後,老潘和村民們趕在「燦鴻」颱風影響前搶收了水稻,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這裡說的「編外信息員」老潘叫潘志鴻,今年80歲。這位老人早年家庭遭遇不幸:30多年前,小女兒因車禍癱瘓;20多年前,大女婿也因車禍成為植物人。
  • 警察先生和記者小姐的故事
    他是警察先生,她是記者小姐,時光飛逝,日月如梭,不知不覺警察先生和記者小姐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結婚已經近二十個年頭了。三月一日,記者小姐在微信說「第一次這樣依偎著他坐在羊城街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和車流,年輕時拍拖的感覺又回來了。希望就這樣,我們依偎著,不離不棄,一起到白頭!」這一天是警察先生被確診頸椎惡性腫瘤後,來到廣州治療的第一天。警察先生,在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上班,先後在巡特警、治安、戒毒所等部門工作近20年,立三等功三次。
  • 中國警察隊伍換發新警服,1955年,為何沒有能使用警銜?
    首先,我們聊聊我國的警察隊伍建設。在古代歷史上,我們並沒有標準的警察隊伍,只有傳統的官差和衙役,這些人兼任了維護社會治安的工作,但是與標準的警察隊伍有很大的區別。在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英國出現了新現代化的警察,警服、警銜等配套物品也隨後出現。隨後,歐洲的法國、普魯士、沙俄等國家陸陸續續建立了自己的警察隊伍。
  • 中國警察隊伍,追捕二王兄弟,如何確認二王的真實身份?
    最後,被警察、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圍殲在廣昌縣。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警察隊伍追捕二王兄弟期間,如何確認了二王兄弟的真實身份呢?其實,這和王宗瑋的一張出入證有很大的關係。一、二王兄弟的作案是早有預謀的1983年2月,二王兄弟前往瀋陽一所醫院的小賣部盜竊,並且盜竊了大量的香菸、味精等物品。可隨後就被醫院職工們發現,二王兄弟被先後擒拿。
  • 時代楷模——鄧州編外雷鋒團走進鎮平宣講雷鋒精神
    12月18日,在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之際,曾獲得「時代楷模」稱號的鄧州編外雷鋒團王建新政委和雷鋒生前戰友孫紹顯攜鎮平春雷雷鋒營一行來到鎮平縣玉都街道安國小學宣講雷鋒精神,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尚。孫紹顯呼籲並告訴記者:「我們千千萬萬的普通大眾,特別是我們少年兒童,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小善為大善、積涓涓細流而成江海,用心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可愛!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讓傳承雷鋒精神在鎮平大地蔚然成風!」宣講結束後,孫老先生又為安國小學捐贈了有關雷鋒的書籍。
  • 永遠的「第12位隊員」:最美足球記者:唐彧璇
    一場比賽裡,一支隊伍應該有多少個隊員?11個嗎?不,應該有12個。今天,小編就要帶你見識一下,北方民族大學足球隊的「第12個隊員」——最美足球記者:唐彧璇。一開始,璇哥並不太明白球隊記者的意義在哪裡,也不太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只是圖個新鮮——直到第一次隨隊出徵,璇哥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