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耄耋歸來,依然有夢可倚

2021-02-08 央視新聞

在央視《文化十分》欄目近日的專訪中,我們遇到了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她88歲了,一如陶菊般恬淡、素雅、嫻靜。她指尖流轉的每一個音符,都像「裹著芬芳的露珠在荷葉上跳動」。一世守一琴,無關榮譽,無關年齡,那打心底裡流淌而出的「do re mi fa sol la si」,勾連起她清麗無比的一生……

《鋼琴和音樂是我的人生》

記者/梁霄 梁珊珊

她落座 敲下琴鍵的一瞬

舞臺頃刻化為一座世外小

所有嘈雜喧鬧不見了

只有樂之風拂面

 

你是否想過,80多歲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是閒賦在家,頤養天年?還是弄孫為樂,買菜做飯?

央視《經典詠流傳》第一期節目中,一位遠在新加坡的88歲老人用音樂演繹了生命的極致美感。

通過現場連線,她顫顫巍巍地走上臺,為觀眾演奏了一首如泣如訴的鋼琴曲《梁祝》,全場為之震撼。

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中國第一代世界宗師級鋼琴演奏家,88歲的巫漪麗。


 

那飛舞在黑白鍵上的雙手雖已枯槁,卻依舊靈動,尤其彈到激烈處,似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指間噴薄而出,全然沒有耄耋老人的蒼老與遲緩。

 

很多人說,在她敲下琴鍵的一瞬間,全世界都安靜了!那,是來自生命的力量對人心的衝擊。「生命觸動藝術,永遠最美」!

Re」是「

是花綻放時 對這世界的深情告白

「西洋樂器中國情」 是她吐露的真心

去年春天,一段巫漪麗演奏《梁祝》的視頻在網上走紅。

 

片中,由巫漪麗彈奏的《梁祝》猶如一泓蜿蜒的清泉,從指尖傾瀉而出;又仿若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滑落在碧綠的蓮葉上。人們驚嘆:這行雲流水般的樂音仿佛是從她的生命中流淌出來一樣。

視頻拍攝於去年2月新加坡獨立創作室「靜境鏡」舉辦的「老不得空」座談會,巫漪麗受邀演出:「我之所以接受『老不得空』的演出邀請,是因為我老來回顧我的一生,覺得確實不是一場空。」

 

上億的網絡點擊量卻是意料之外的事,對於成名她甚至有些驚恐。「以前我曾經彈過,但我覺得不夠,後來我就下了一點功夫,把它弄得比較完整了。但沒想到演出之後大家都在網上傳,傳得我都嚇壞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殊不知,《梁祝》這首樂曲已與巫漪麗相伴近六十年,苒苒歲月沉澱下無以言說的深情。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巫漪麗動情地說,「每一個音符都深深刻進了我的生命。它就是我心中的經典。」

圖/視覺中國

 

作為中國樂曲經典中的經典,巫漪麗正是《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者和首演者。

 

1959年,社會各界積極為國慶10周年獻禮,各地文藝活動蓬勃開展。巫漪麗所在的中央樂團獨唱獨奏組也在全國各地演出,觀眾對《梁祝》的呼聲尤其之高。但起初由何佔豪、陳鋼作曲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沒有鋼琴伴奏,而中央樂團獨唱獨奏組則是以鋼琴為主的伴奏。

△北京中央樂團合影(前排左三巫漪麗)

我們團長說,一定要把鋼琴譜弄出來,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結果就跟我說,你要去做。我也沒有二話,從資料室借了總譜,苦思冥想,刻苦鑽研。好在我對鋼琴比較熟悉,鋼琴各種表現手法我都很了解,所以憑著當時那一股熱情,一定要把它寫出來。

 「閉關」三天三夜,《梁祝》鋼琴伴奏譜終於完成,而後,又從紙上搬到舞臺。

 

由此,巫漪麗對這曲經典的感情尤其之深。

這是一個中國民族曲調,它有它的優美,有它的悲壯,有它的悽美,也有它的哀傷,所以真的,它深深抓住了我,我想觀眾也被抓住了,所以大家都這麼喜歡。

我對《梁祝》的改編,是一個中西音樂表達手法相糅合的過程,外國聽眾對它的接受度也很高。世界範圍內最知名的中國樂曲,《梁祝》應該算一個。它的旋律確實非常觸動人心。

巫漪麗「學貫中西」,既接受過中國傳統教育,也接受過西式教育。但她向來謹記,「要在中國作品上多下功夫,要『西洋樂器中國情』。」近些年來,巫漪麗的作品開始陸續整理面世,始終秉承著這一理念。

 

2008年,巫漪麗首張個人專輯《一代大師1》出版。專輯融匯了她一生的傳奇和成就,一經推出便受到業內外的一致推崇。

唱片公司對我說,能夠彈奏中國樂曲作品的人中,你是一代大師。這個我不敢當。說我是新中國培養出的第一代鋼琴家,倒算是符合事實。但我算不算『大師』,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標準。

2013年8月,她的第二部個人專輯《一代大師2》出版並榮獲2013年度十大發燒唱片獎。專輯中選錄《松花江上》《平湖秋月》《娛樂昇平》等樂曲,她始終踐行著當年師友對自己的教誨「西洋樂器中國情」。

 

著名錄音師楊四平在完成《一代大師2》現場演奏錄音後,激情撰文評論:「這絕不是傳教士的聲音,而分明是一顆中國心在跳動的聲音。這種聲音鮮活而純淨,每一個音符都像裹著芬芳的露珠在荷葉上跳動……」

 

 

如果不是戀那一個個美妙的音符

她怎會泛著淚花言說

「鋼琴和音樂就是我的人生啊!」

 

在巫漪麗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中,鋼琴是她生命存在的意義。

 

1931年,她出生在大上海的一個名門望族。祖父是興中會登記在冊的會員,外祖父當過上海商會會長,曾資助過孫中山辛亥革命。父親巫振英早年留學美國,學成歸國後成為當時國內一流的建築師。母親李慧英也接受過西式教育,思想開明。

1936年,6歲的巫漪麗觀看了一部叫《子夜琴聲》的美國電影。電影中一位白髮老人彈奏蕭邦《幻想即興曲》的片段,深深吸引了她。「因為他反覆演奏,所以我就記住了,然後我就哼。我就覺得鋼琴聲音很美妙,所以決心學彈鋼琴。」

那個年代,即使繁華開放如上海灘,鋼琴也是個稀罕物。開始,母親不同意巫漪麗學鋼琴。但小小的巫漪麗纏著母親,承諾定會好好練習,才得到應允。

 

「我小時候練琴從沒覺得枯燥,也沒偷過懶,一彈鋼琴就會很開心,這應該是我和鋼琴之間的緣分。」巫漪麗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天賦和能力。

△巫漪麗九歲童年照

 

1939年,9歲的巫漪麗參加上海兒童音樂比賽鋼琴組並取得第一名。「當時我拿到一個獎品是一座很大的銀杯,我搬都搬不動。」回憶起那次獲獎經歷,巫漪麗笑得像個孩子。

 

比賽結束後,未滿10歲的巫漪麗受到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再傳弟子、義大利世界級鋼琴家梅百器的賞識,而後與中國老一輩鋼琴家吳樂懿、朱工一、周廣仁、傅聰同門學藝。

日復一日,春去秋來,雙手在琴鍵上起起落落,巫漪麗的鋼琴功底日漸深厚。

 

18歲那年,她第一次登上上海蘭心大戲院的舞臺,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一戰成名。巫漪麗一夜之間紅遍上海灘,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最年輕的女鋼琴師」。

 

此後,巫漪麗的琴聲走得越來越遠。1954年,她離開上海,北上抵京,正式加入中央樂團。一年後擔任中央樂團第一任鋼琴獨奏家。1962年,她獲評國家一級鋼琴演奏家,並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巫漪麗(二排右三)與周總理等人的合影

在此期間,巫漪麗開始在全國巡迴演出,除了西藏,各個省份幾乎全部去過。此外,巫漪麗還多次代表我國到波蘭、丹麥、印尼、緬甸等國演出,或為訪問中國的外國領導人演奏。

 

她記憶最深的一次演奏,是在硝煙滾滾的朝鮮土地上慰問抗美援朝的志願軍。

當時總的領隊是賀龍,京劇方面有梅蘭芳、程硯秋、蓋叫天,有馬思聰和周小燕,我就給這些人彈伴奏,自己也彈一個中國作品。那個鋼琴他們是從地底下埋了25米挖出來的,所以那個鋼琴根本有時候按鍵都不完整,但志願軍非常熱情。

還有一次特殊的經歷是用拳頭「劃」琴。1954年,印度時任總理尼赫魯訪華,巫漪麗擔任歡迎儀式的鋼琴伴奏。因天氣嚴寒,巫漪麗的雙手「凍成了胡蘿蔔顏色」,手指凍僵不能屈伸,無法連續彈出So Fa Me Re Do,只得用拳頭划過琴鍵。現在回想,巫漪麗笑談:「我可沒學過用拳頭『劃』琴,這都是急中生智。」

△巫漪麗三十歲時

 

鋼琴和音樂自始至終都是巫漪麗生活的主旋律。當記者問及鋼琴對她的意義時,她有些激動,兩眼泛著淚花,「鋼琴和音樂就是我的人生啊!」

 

巫漪麗愛琴如命。初到北京的時候,她和其他團友住在一起,有一架鋼琴供團友們練習使用。當時鋼琴就擺放在裡間屋子,人住在外間。有一次一位團友因為在琴房裡燒菜,導致鋼琴的鋼板開裂。

 

巫漪麗很心疼。所以每次練琴她乾脆不生爐子,嚴冬臘月裡,寧可穿著大衣坐在琴房。「練得熱了,就像蠶寶寶一樣一件一件脫,最後脫得只剩下一件毛衣。練完之後再把外套一件一件穿回去。」

 

Fa」是「

音樂如同詩歌 感生命 直抵人心

她交心彈奏

因而 琴鍵落在了你的心上

 

1993年,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舉辦獨唱音樂會,巫漪麗為他伴奏。新加坡女高音聲樂家蘇燕卿就在臺下,她被巫漪麗的鋼琴伴奏打動,一番交談後,兩人相見恨晚。

 

蘇燕卿熱情邀請巫漪麗去新加坡。彼時巫漪麗正好有將鋼琴教學法用於實踐的想法,於是她受邀前往新加坡,沒想到這一住就是20多年。

 

去年,憑藉《梁祝》走紅網絡後,有媒體採訪到巫漪麗。彼時,她還是一個人獨自生活,租住了一個單間,與房東一家同住一個屋簷下,以教琴為生。

生活過得有些拮据,一簞食,一瓢飲,一架琴,便是她的日常。但巫漪麗並不在乎。「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很低,只希望有一個能讓我保持彈鋼琴的環境。」雖然自稱「獨行俠」,但巫漪麗坦言一個人也會感到孤獨,會「彈一些憂鬱的曲子」排解。

 

窘迫的生活非但沒有妨礙她對鋼琴的熱愛和堅持,反而在那段日子裡,鋼琴成為她最好的依靠。

 

三個月前,某活動中巫漪麗結識了同樣旅居新加坡的華人馮女士。二人相談甚歡,久而久之結成了忘年之交。得知巫漪麗的生活狀況,馮女士堅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像侍奉自己母親一樣陪伴著她。巫漪麗好友們那顆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著了地。

圖/視覺中國

她是把她自己完全掏空,融到她的琴裡面。你想知道她現在是憂鬱的還是歡快的,從她的琴聲中就能感受到。這是我跟她生活在一起最深的感受。有時候我在家裡的走廊遠遠望著她,看著她坐在那邊彈琴,眼淚就會不自覺地掉下來。

馮女士自稱是一個不懂五線譜的人,但她依然能感覺到,每次巫漪麗一坐到鋼琴面前,整個人就會變得空靈、寧靜。

Sol」是「

她是一擺渡船

往返於川流不息的生命之河兩端

拯救了一個又一個枯槁的靈魂

除了雷打不動的每日練琴,巫漪麗還收徒教琴。她堅持「從音樂內容啟發學生」,認為感化和共鳴比固化拍子練習更重要。「我覺得音樂要靠交流,我跟我的學生就是交流,上課就是交流。」

 

在她教授的眾多學生中,不少已取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考試文憑,以及其他各類殊榮獎項。還有一位比較特殊,那是個患有嚴重自閉症的孩子。

 

馮女士曾問過巫漪麗,為什麼不去招收一些更有才華的學生,有朝一日或許也可以為老師揚名立萬。「音樂不是用來炫耀才華的,音樂是用來改變生命的。」巫漪麗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巫漪麗八十歲時照片

「誰說老年人不能學鋼琴?什麼年紀學習鋼琴都不晚。」巫漪麗倡導老年人學鋼琴,她的老人學生中年紀最大的有90歲。「20多年下來,百人可沒有,但50人應該有了。

我一輩子想的,跟音樂作伴。我們這些老知識分子,就是有一點,不求聞名於諸侯。希望我能夠繼續彈鋼琴,讓更多的音樂作品進入大家心裡。

巫漪麗的一生都獻給了鋼琴,獻給了音樂。

 

在箱底的心事 不曾輕易說起

她的「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鋼琴,不僅一直陪伴著巫漪麗,一度帶給她無上的榮耀,也讓她結識了一生的摯愛,中央樂團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楊秉蓀。

 

「我們是在上海樂團認識的。後來我調到北京,在中央樂團,他剛好是這裡的小提琴家,他的聲音特別吸引人,他在音樂學院也很優秀。」提到楊秉蓀,巫漪麗眼神裡依舊散發著少女般崇拜的目光。

共同的藝術追求讓他們走到一起。在北京成家後,雖然生活過得並不寬裕,但兩人琴瑟和鳴,夫唱婦隨,日子過得很幸福。當時有人說,巫漪麗在跟楊秉蓀一起合作的時候,在舞臺上完全是作為綠葉去襯託了丈夫那朵紅花。巫漪麗很坦然,她甘願做綠葉。

 

十年浩劫,一朝夢碎。在那場歷史洪流中,巫漪麗被迫離開了心愛的愛人,從此,輾轉美國和新加坡,顛沛流離,半生漂泊。後來重獲自由的楊秉蓀移居美國,重新組建家庭,但巫漪麗卻一直單身。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巫漪麗出版第二張個人專輯後,特意託朋友從新加坡給身在美國的前夫楊秉蓀帶去。即使隔山跨海,人生中的樂事還是想跟最在乎的人一同分享。多年來,兩人雖然天各一方,但在音樂裡,他們的靈魂始終相通。

2017年5月,巫漪麗榮獲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大獎。然而,與喜訊同時傳來的還有楊秉蓀病逝的噩耗。

 

獎盃被放在了角落,巫漪麗默默換上白色上衣,把自己關進錄音棚裡,再次彈起《梁祝》,不用曲譜,一氣呵成。

彈到「哭墳」,她似乎把全身的力氣都集中在指尖,悲傷在琴鍵上四濺;轉到「化蝶」,她柔情似水,像是告別,又似傾訴。

巫漪麗的幾位知心朋友在錄音棚外默默傾聽:這是不可複製的《梁祝》,也是她在彈奏自己的一生。

圖/視覺中國

 

楊秉蓀的病逝對巫漪麗打擊很大,精神狀態由此大不如前。

「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臺。」《梁祝》中,梁山伯和祝英臺從相識、相知、相戀,到被迫分離,天人永隔,最終化蝶,與愛共舞。他們的故事宿命般地映照了巫漪麗與楊秉蓀的真摯愛情。



Si」是「

願你 惜時惜春惜芳華

願你 耄耋歸來 如她似曲 耐人尋味

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巫漪麗最愛辛棄疾和杜甫,喜歡他們的「豪放胸懷和家國情懷」。

雖然遠在異國他鄉,但巫漪麗依舊懷揣一顆赤誠的中國心。除了繼續演奏鋼琴之外,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落葉歸根,希望在中國這片故土上長居一段時間。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歲月無聲無息地,在這位老人身上鑄刻下深深的印痕。

圖/視覺中國

 

88歲的巫漪麗聽力已有些減退,但八十餘年堅持練琴,讓她依舊保持著清晰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尤其在音樂面前,宛若少女。她的藝術青春從未因年邁而凋零,反而愈加芬芳。

 

採訪過程中,巫漪麗自始至終眼含熱淚。那被採訪燈映照得閃閃發光的淚珠,凝結著她不變的初心和厚重的深情。

幸福,從來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物質生活的豐裕或匱乏,而在於心靈是否富足,是否寧靜。 因為有鋼琴,有音樂終生相伴,巫漪麗無疑是幸福的。

願你耄耋歸來,也依舊有夢可倚,依舊擁有自己的幸福。

🎹

點擊「寫留言」分享感悟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李浙 編輯/王若璐

相關焦點

  • 古風:願你踏破百丈紅塵,歸來仍是翩翩少年
    來世你渡我,可願?3.空有回憶,打亂纏綿。 笑容不見,落寞萬千。4.秋來春去,誰憐曲院風荷,韶華白首,不過浮生一闕。5.「心動是什麼?」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窺見了一種平淡致遠的處世態度,淡罷,淡罷,絕不為萬物所主宰,我獨逍遙於濯濁之外,蟬蛻去拖累,只願抱明月而長終。江邊一蓑菸草,一片縞素。9.願你漂泊萬裡河山,歸來依舊一汪碧泉。願你閱覽千態人間,歸來不改眉目清淺。
  • 願你我的孩子,應試歸來,依然翩翩少年。
    這張圖片在朋友圈傳瘋了,有沒有戳中你的日常呢?而考試臨近,作為小學高年級的家長,你是否焦慮了嗎? 我耐心聆聽,然後打趣地說:你家兒子尚且如此,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可怎麼辦呀? 這下「學霸」媽媽更來勁了,她說:你還真不能這樣下去,你要=@《+——%#… 她又嘰裡呱啦教了一大堆。最後還補充到:我已經給兒子下了死命,若是這次考試有失分,罰取消整個假期的平板遊戲!
  • 《願你道路漫長》: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道路漫長》這本書是《智族GQ》總監王鋒的首部文集,話題涵蓋廣闊,關注人的身體、精神,愛物之心,城市雜記,時尚美學等。印象最深的是書裡的一個片段。2013年年底,編輯部年終考核,有個年輕的編輯交上了《2013年影響我的七件事》:通過一首歌、一雙皮鞋、一本書、一個手術、一場話劇、一個旅行、一次英文採訪記錄了自己的成長。一般情況,在年終總結裡,都會敘述自己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為了讓老闆看到自己的能力,以便加薪升職。這個編輯,卻從幾件關乎自身的事情來總結自己一年中的成長。但是,誰不是在一件件記憶深刻的事情中慢慢變得成熟起來的呢?
  • 願你笑靨如花,不負韶華
    願你如陽光般燦爛,願你眉眼中帶著笑言,願你的每次流淚都是喜極而泣,願你精疲力盡時有樹可倚。願你可以走過長長的路,有豐盈的時間發生故事,若沒人陪你顛沛流離,便以夢為馬,隨處而棲。願所有付出都會有收穫,願所有期許都不負初心,願歲月靜好,你亦無恙,願流年匆匆,不負韶華,願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願時光靜好你眉眼帶笑,願時光能暖願故人不散。
  • 願你有夢為馬,隨處可棲
    浪蕩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願你有夢為馬,隨處可棲。——《以夢為馬》像我們這種做廣播的,天天要說很多話,天天還要在各色各樣的聲音裡面度過。所以每當下班回家之後,我就會把自己放到一個特別安靜的環境裡,最好一點聲音也不要出現。
  • 兒童節|願你走出半生,依然童心未泯
    記得當時年紀小,我愛談天你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睏覺了,夢裡花兒落多少。——盧前豐子愷說:小時候真傻,居然盼著長大。人最懷念的,永遠是小時候。五彩的星星,刻著少年時的夢。
  • 三十而立,最可愛的林宥嘉,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三十而立,最可愛的林宥嘉,願你歸來仍是少年林宥嘉,一位31歲的臺灣男歌手,最近剛剛獲得了一個新的身份--孩子的爸爸。像很多新手爸爸一樣,面對新到來的小生命,他是既有一點點的驚慌,又有甚至更多的是一種為人父親的興奮感。
  • 《夢裡依然還是她》上線 穿越時空依然愛你
    近日,《夢裡依然還是她》這首國風歌曲伴隨著盛夏火熱上線了。歌手丁珊珊感情拿捏準確,隨旋律層層推進,用頗具穿透力的嗓音演繹出一曲愛情悲歌。「百年的輪迴,一生的牽掛,斷了三千年的香藕,夢裡依然還是她。」歌詞穿越亙古時空,深深叩擊著聽者的心靈,響遏行雲、穿金裂石。
  • 《心靈捕手》——願你遠行歸來,仍有赤子之心
    也許,這樣做在現實治療中是不負責任的,但是在電影的藝術表達上有特別優勢,它讓我想起了精神分析家、心理治療師李孟潮說過:「高速高效是一件危險而悲哀的事情,做心理治療的雙方,都需要有耐心地享受時光,等待結果的浮現。無論成敗,坦然接受,如同兩個垂釣溪邊的老者。」
  • 《蜘蛛俠:英雄歸來》線上跑 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英雄歸來》在IMDB和番茄網均是好評爆表,9日8日的公映也吊足了國內影迷的胃口。目前幾個版本的蜘蛛俠電影都賺足票房,《蜘蛛俠:英雄歸來》更攬下7億美元,進入全球票房百強,還沒有算上中國大陸這個大票倉。這場線上跑,能提振網絡工作者的信心,少年彼得-帕克的不屈不撓,雙重身份的執著和進取,鼓舞著無數碼農和攻城獅孜孜以求、奮勇突進。高樓大廈的紐約,見證一名15歲高中男孩成長為超級英雄的心路歷程。命運的不凡被重新定義,能力和責任同樣巨大。
  • 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願你路上有良人相伴。一江明月,回首少了誰;一杯濁酒,相逢醉了誰;一年春事,桃花紅了誰;一眼回眸,塵緣遇了誰。閒來風雅,詩意無瑕,嫋嫋墨香沏清茶。萬千情話,落筆生花,朵朵驚豔只為她。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烏雲蔽月,人跡蹤絕,念你,說不出如斯寂寞。
  • 音樂人大星推出《唐山少年》,願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在茫茫人海中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大星在開始唱歌之前是個單純的文藝青年,學過電子工程,做過娛樂記者,開過文化公司……像很多人一樣以夢為馬,直到有一天,終於下定決心把未完成的夢用歌曲形式完成。在他的作品裡,你或許可以聽到不同於一般創作者的味道,有一絲詩人的糾結和溫存。
  • 曲譜-《山海》願你願你飽覽山海,歸來仍是少年.
    華晨宇《山海》:願你願你飽覽山海,歸來仍是少年。草東的《山海》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關於愛情,一種關於理想與自我的救贖。關於愛情,華晨宇給的答案是:「管他什麼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這山海平不了也要平。」
  • 願你前程似錦,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前程似錦,歸來仍是少年!(河池消防救援支隊)半生戎馬今朝卸甲從此踏上新徵程願你們一帆風順前程似錦向你們致敬願你前程似錦,歸來仍是少年!》
  • 動漫情侶頭像:如果夢裡有你,我一輩子都願沉睡夢裡,不再醒來
    人生如夢,夢也似人生,據說你的夢便是你的另一個世界,在另一個世界,或許你過得如意,生活幸福,和那個愛而不得的人在一起。有人說,夢是相反的,當你做了噩夢,總有人這樣安慰你,而我希望所有的噩夢都是反夢,所有的好夢都如願以償。有人說,你夢到的一個人,說明他也在想你。
  • 胡歌: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所以,他也沒覺得有什麼成就感去小熒星上課時非常消極總是坐在最後一排,「每次去就像去受刑一樣」但這依然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改變比如一進小學就被歸為了「文藝骨幹」爭論的結果是各退一步胡歌接下了《如夢之夢》和上海話話劇《永遠的尹雪豔》
  • 願餘生不懼世俗、有夢可依
    01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請用一句話形容一下你想要活成什麼樣子。我想了想,用一句話來形容太難了,想要活成什麼樣子,那可太多了。可,理想中的自己概念又太大,不經意看到一個回答:不懼世俗、有夢可依。仔細想想,確實如此。02今天同事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雞湯,她說: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活下去。
  • 《付巖洞復仇者們》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並不,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那你有什麼好的對策了嗎?」「現在想想也不遲啊?」     所有才有了往壞蛋的衛生間內潑了一桶水;在家長會上給壞蛋校長的水裡下瀉藥,並在校長的座位上塗上強力膠;聚會時給丈夫們的菜裡放奇怪的調料;在美淑丈夫演講遊說時,用鬥雞的方式讓白選手骨折等等一系列看似幼稚又讓人捧腹大笑的復仇計劃。
  • 願你所遇皆善良,所求都如願
    願你此生,終遇一人, 免你驚,免你苦, 免你四下流離,免你無枝可依。 願你有肉有酒,活的自由。 願你往後餘生全是玫瑰和喝彩 9願你從今往後知世故而不世故 9願你冷暖自知卻依舊天真爛漫 願你的善良不會辜負你的夢想 願你自強到無需有人寵有人慣,卻依然幸運到有人寵有人慣。
  • 四本豪門總裁文,《願你歸來有星光》又甜又虐,好評不斷,強推!
    四本豪門總裁文,《願你歸來有星光》又甜又虐,好評不斷,強推!一本好的小說就是每當想起他的時候你的內心總會不自覺的出現各種情感,比如高興,比如甜蜜,比如傷心甚至痛苦!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本網上超火的言情類小說,這本公子衍的《願你歸來有星光》口碑和文筆都很棒,在網上點擊量,知名度,曝光度在各大網站的榜單中都佔據重要位置。好了廢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本小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