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一讀】人文丨林清玄: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2021-02-08 襄陽市圖書館



忍受那不能忍受的苦痛,

跋涉那不堪跋涉的泥濘,

負擔那負擔不了的風雨,

探索那探索不及的晨星。

——塞萬提斯


四個詩人得到一瓶珍貴的陳年葡萄酒。他們打開酒瓶塞,讓那已經沉睡百年的酒,在琥珀中清醒。酒香溢出的時候,詩人的內心開始騷動。


第一個詩人說:「我用內在的眼睛,就能看見酒的芬芳在空間徘徊,像是一群鳥飛入充滿精靈的森林。」


第二個詩人說:「我用內在的耳朵,就能聽見酒的香氣,像是霧鳥的歌唱,又像是蜜蜂飛入了白玫瑰的花瓣。」


第三個詩人閉上了眼睛,高舉一隻手,說:「我用手就可以摸到這酒的芳香,我感覺到香氣的翅膀像花仙子碰到我的手指。」


三位詩人全閉起眼睛,伸手去觸摸空中的香氣。


第四位詩人拿起了酒瓶,喝到一滴不剩。其他三位詩人張開眼睛,吃驚地望著他。第四位詩人說:「我太遲鈍了,沒有那樣的境界,我看不見酒的芬芳,聽不見香的歌唱,也感覺不到翅膀的拍動,我只有用嘴喝它,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靈敏,把我提升到你們的境界。」




這是紀伯倫在《先驅》裡的一則寓言,嘲諷沉醉於空想而不切實際的詩人。


詩人確實不是平常人,他們是「超凡之人」,使我想起青原惟信禪師說的話: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詩人與平常人相比,大約是在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界,他們的見解、體會與眾不同;他們繁複、瑰麗、文明,繁複能使簡單的變為多姿,瑰麗能使平淡的變成多彩,文明能使素樸的化成優雅。


由於詩人的巧奪天工、創造奇境,善者使平常的本質益為華麗,惡者驅紫奪朱,使人忘記了本質。


喝葡萄酒,使用的是舌頭與鼻子,虛華的詩人卻用了眼睛、耳朵和手,那最後一飲而盡的詩人,才是懂得喝酒的人呀!


因為,他活在當下,活在美麗的當下。


不只喝一杯葡萄酒,實際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在青春少年時代,依恃著單純的意志,有著天真而遠大的理想,鼓琴當歌、有酒當醉,在愛情與友情裡都能刺血立誓,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熱情與勇氣。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然後我們掉入紅塵的大河,受到波浪的撞擊、瀑布的捶打,或載沉載浮,或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汙。我們知道:人生不是那麼單純!生活不是那麼簡易!情感不是那麼清澈!我們穿著名牌的服飾,談著不著邊際的話題,與所有的人寒暄、擦身而過,再也沒有什麼熱情了。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有一天,我們從漂流的河中醒來,驚覺到小舟穿行於兩岸,如果抬眼看岸,會發現風景在移動;如果回觀身處的小船,會知覺小舟在移動。不論是舟行岸移,在生命的河流裡,不動乃不可能;在歲月的漂泊中,岸上的人看船,或船上的人觀岸,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做自己吧!回到質樸、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別人怎麼看!你管別人怎麼想!你管別人怎麼說!你只在乎自己的純心,甚至連在乎也無。


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我用眼睛看美麗的風景,我用耳朵聽遠方的鳥聲,我用雙手觸摸清涼的河水,我用鼻子嗅聞幽微的花香。


我的舌頭只用來,品嘗生命的美好滋味。


我要做第四個詩人!

▌摘自《鹹也好,淡也好》  林清玄(著)



相關焦點

  • 銅梁:望山見水寄情原鄉 市民樂享公園福利
    1月6日晚,當夜幕降臨,位於重慶銅梁區城區淮遠河畔、白龍大道側的望山公園、見水公園和原鄉中央公園華燈齊放,七彩燈組和樹上的燈籠交相輝映,璀璨的夜景吸引了大批市民走出家門前去觀賞。望山公園一景望山公園、見水公園、原鄉中央公園,是銅梁在城區南郊建起的城市市民公園。這些公園的建設不僅提升了銅梁城市品質,而且也為遊客和市民提供了休閒健身觀景的好去處。它們在元旦春節期間投用,為龍鄉群眾送上了一份「節日大禮」,受到大家的一致歡迎和讚嘆。
  • 鏡子法則丨見人,見山,見水……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見人,見山,見水,不過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不,他只是幫你把「發黴的陰影」拿出來曬曬太陽。所以,以後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樣,立刻去攻擊或反擊。你要開始反問自己,因為他們說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麼「當真」,對嗎?
  • 一山分二水,黃北嶺別記
    黃北嶺,樅陽縣境內陳瑤湖流域與白蕩湖流域的界山,一山分二水,具有特殊地理意義。嶺,字典的釋義之一是「山嶺上險要的隘口」,對於西連橫嶺,東接山嶺的黃北嶺,更像是一根扁擔,挑起兩個籮筐。於這兩座大山而言,黃北嶺其實就是一個埡口,不過這個埡口很特別,兼有地理方面的和文化方面的。
  • 林清玄:黛玉葬花矯情?可能只是你不懂
    十二歲的時候,第一次讀《紅樓夢》似懂非懂,讀到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段,以及她的葬花詞,裡面有這樣幾句:爾今
  • 品讀丨現實行走、「新感性」培植和山靈水魂擷取
    ——讀李自國詩集《2018—2019我的靈魂書》文丨楊四平李自國的現實行走,與行吟詩人的邊走邊唱、先哲們的東遊西蕩、受難詩人的顛沛流離、觀光客的應景淺唱均不同。總之,李自國每到一處「文旅景點」,就總是「痴心妄想」地與之通靈,試圖與自己的靈魂去感知山靈水魂!即使是行走在千年古鎮上,詩人亦是「老街亦老,人心卻不古/用宋詞下飯,以唐詩佐酒」(《上清古鎮》)。
  • 解卦《水山蹇》
    (此後不再作此說明)       卦辭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爻辭初六,往蹇,來譽。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今)之故。九三,往蹇,來反。六四,往蹇,來連。九五,大蹇,朋來。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 成都最美書店系列「肆」見山書局
    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有仁德者喜愛開門見山據說這就是「見山書局」名字的由來2016年4月25日晚,在成都考察的李克強總理夜訪寬窄巷子,曾在見山書局裡逛了十多分鐘,並掏錢買下了一本書、兩套明信片。書局背後是鬧中取靜的見山書院見山書局讓匆匆而來的遊客放慢腳步,讓內心跟了上來小小的周邊產品讓書店趣味橫生裝幀古樸的經典閱讀
  • 山,可靜心;水,可洗塵
    楚予微茫每天七點,為你讀詩詩詞曲賦 · 名著散文……關注山可以靜心,水可以洗塵。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博大精深,高聳仁愛、智慧與肅穆;水,浩瀚奔流,交融流動、深邃與靈動。山與水,一齊演繹著山河的瑰麗錦繡,銘刻著天地的不朽與傳奇。山與水,寄予天地間,多少人嚮往著歸於山水,隱於林間。
  • 我們去看山,見見心愛的「四姑娘」,「一日見四季」的神奇風光
    四姑娘,這樣一個俏皮又貼心的名字,被放在四川四座被冰雪覆蓋多年的山峰上,我一直知道四姑娘山的雪很美,但是你知道四姑娘山夏天也值得一去嗎?夏天,四姑娘山有「一日見四季」的神奇風光,在山被雪覆蓋的同時,山下的山花又盛開了。四姑娘山是夏季高溫烤焦城市的好避暑勝地。
  • 朗誦:見山 見水 見佛
    你看,那巖是巖,樹是樹,水是水。它們分分合合,又相依相親,既體現著自然的和諧,又保持著各自的秉性。巖似男子,堅韌不撥;樹像老者,盤根錯結;水如女人,柔潤包容。巖因了樹,少了枯燥,多了清意;樹因了水,少了乾涸,多了滋潤;水因了巖,少了輕淺,多了風骨。落葉紛紛而來,躍上水面,被水載向遠方。
  • 三都雪花湖社區: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掙得了錢
    近日,記者來到三都縣中和鎮移民安置點雪花湖社區,薄霧濃雲的籠罩下,雪花湖岸邊的149棟房屋鱗次櫛比,青瓦白牆間依稀可見水書文字,扶貧車間裡傳來移民群眾的歡聲笑語,在這裡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還掙得了錢。
  • 禪宗的三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三種境界的意思呢?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句話說的是,人們對看到事物的初步感受,因為這時候人沒有太多複雜的觀念在裡面,可謂初識世界,純潔無瑕。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沒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說,山水蟲魚,萬事萬物都是它自己本身。
  • 「易境設計」見山探水覓庭 景熙引蝶來|朗詩汴京·熙華府
    設計概念以尋跡山水和人文為出發點,提取開封極具代表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元素,層層遞進的景觀場景加深對空間雅、奢的極致體驗和感受,通過雅致感的形象展示、體驗式的景觀感受、搭配多層次的品質格調,打造多元的主題景觀空間。
  • 福建下黨舊貌換新顏: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下黨鄉積極推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對古村明清古民居和鸞峰橋進行保護性修復和開發,著力打造「紅色下黨」旅遊品牌,先後完成滴水穿石主題公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遊客服務中心、露天藝術廣場、修竹溪安全生態水系、濱河棧道、夜景工程等27個項目建設。 如今的下黨鄉商鋪雲集,遊人如織,已有下黨人家、百口食堂等8家農家樂、10多家民宿。
  • 從集句詩般的《山一程水一程》說起
    網上流行著許多關於瓊瑤小說「三觀不正」的段子,比如「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紫菱失去的是她的愛情」,比如「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庭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確實有點天雷滾滾。拋開所謂「不正」的三觀,不得不說,瓊瑤的小說和電視劇火了幾十年是有她的原因的。瓊瑤天馬行空的想像,優美的文筆,生死相許的愛情,確實能打動無數少男少女的心。
  • 王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書為王徵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遇見了又一個世界,慢慢進入了學術研究的狀態。面壁的九年時間裡,王徵臨摹了三百餘幅龜茲石窟壁畫,中國權威美術核心刊物《美術》雜誌在2003年1月刊用18個頁面展示了他的作品,這引起了美術界的轟動。大家忽然意識到,在中國大西北荒漠的邊遠文化中還深藏著絕不遜色於敦煌的驚世輝煌。
  •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貧窮山村到美麗鄉村的華麗轉型
    如何從一個人心渙散、環境髒、亂、差的落後窮山村,一躍變為一個和諧美麗、文明溫馨的新農村的呢?帶著好奇我們在去唐山的路上順道來到了河北遵化市團瓢莊鄉山裡各莊村。走進山裡各莊村,進入人們眼帘的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金字招牌」。
  • 詩詞:抖落浮華山見骨,孤峰遙對斜陽。於真源處水無香
    抖落浮華山見骨,孤峰遙對斜陽。於真源處水無香。飛流來蘸筆,得句自清涼。【風鈴14】主題突出且有詩味;【青天攬月14】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詩人筆底好個金秋!只是一「孤」字稍顯蕭瑟。【冷眼看花 14號】「於真源處水無香」,好句。【一江春水評14號】仙風道骨的感覺。投一票!【雪花 14號】抖落浮華山見骨;於真源處水無香【紫邏樵客:14號】喜歡尾句,有詩意。
  • 我懂得了一種感恩的心情,叫林清玄
    「柔軟心並不是和稀泥一樣的泥巴,柔軟心是有著包容的見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柔軟心是蓮花,因慈悲為水,智慧做泥而開放。蘇軾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如同一場艱難的旅途,風雨走過,怎會沒有煩惱。
  • 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閃著智慧的光
    也正是孔子能把小孩子當成師傅,所以才增長了洞察天地萬物的智慧,成為了一代「聖人」。孔子相對於項來說,剛開始有些輕視,也就是「半瓶子水亂晃」,但認識到自己知識有限後,馬上變成了「一瓶子水不響」的狀態,所以後面通過努力,不斷學習,不斷思考,知識不斷精進,對後世產生了無限的影響。孔子對後世的影響可以說是無聲的,但他的「水」足夠滿,因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