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電影院看完《我和我的家鄉》之後,我再次確定範偉就是一個被小品耽誤的金馬獎影帝!
範偉在其中飾演範老師,與子女居住在瑞士,但是卻因腦梗塞不幸引發了老年痴呆,只記得二十多年前在小村子支教的回憶,很多早已長大成人的學生們為了報答他當年的師恩,全力以赴的還原了在那所破舊教室裡的最後一課。
範偉用精湛的演技成功刻畫了一位鞠躬盡瘁的老師形象,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然而,對於範偉來說,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央視春晚的《賣拐》三部曲時期,或者是《天下無賊》裡那個磕磕巴巴說著「打…打…打劫」的劫匪,無論是舞臺上那個嘻嘻哈哈的小品演員,或是電影中裝傻充楞的配角,範偉確實已經奪得了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主的桂冠。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範偉和金馬獎,似乎並不在同一個次元。
1962年,範偉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因為從小就喜歡相聲,16歲的時候就跟著相聲表演藝術家陳連仲學習表演,考入瀋陽曲藝團之後就開始自己創作相聲,很快就成為骨幹,他自編自演的很多作品都曾獲獎,如果不是跟趙本山上春晚,應該大機率的會成為一位相聲演員。
範偉曾親口承認,沒有趙本山就沒有自己在演藝圈的「大好前途」,但是在2005年春晚小品《功夫》過後兩人就分道揚鑣,範偉再也沒上過春晚,於是關於兩個人「反目成仇」的傳言也是此起彼伏。
1990年,趙本山已經是名聲大振的民間表演藝術家,在東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無意間在遼寧藝術節上看到範偉表演的一個相聲作品,隨後趙本山就找到他去春晚表演一個小品,但是沒想到在辛苦排練一個月後,趙本山實在說不通導演換人,範偉沒有一句怨言,獨自在風雪夜回到老家。
正是範偉身上這一份寵辱不驚,趙本山在心中暗自決定:範偉就是我想要的搭檔!
事實證明,趙本山的選人眼光非常獨到,1995年是範偉第一次跟趙本山登臺,他們一起表演了《牛大叔提幹》,收穫滿堂喝彩,但是不搶戲的範偉並沒有給大家留下很多印象。
之後又加入了高秀敏,三人的鐵三角組合成為春晚的常駐嘉賓,《三鞭子》、《紅高粱模特隊》和《拜年》等部部經典,七八年間總是默默陪在趙本山的身邊配合演出,他時刻都明白自己的定位。
直到2001年的《賣拐》,觀眾才對範偉這個名字有了記憶,「腦袋大,脖子粗」的廚師形象深入人心,趙本山也因為《賣拐》三部擁有了喜劇之王的地位,至今都是很多小品難以超越的經典。
兩人最後一次合作的《功夫》,範偉口誤將「非常六加一」說成了「非常六加七」,沒想到這次失誤就成了經典,但是在範偉和趙本山的心裡就是一次重大舞臺事故,事後範偉自責不已,甚至留下了心理陰影,就有了不上春晚的念頭。
春晚是很多明星夢寐以求的舞臺,但是他們卻越演越害怕,壓力越來越大,後來趙本山也曾在《魯豫有約》中回應自己在有一年特別想退出春晚,那就是賣拐之後,不光是範偉,就連久經沙場的趙本山也有巨大的心理衝擊,他笑著說:
很難平《賣拐》那坑,我就覺著不好平這坑。
此後十多年,兩人都未曾有過合作,但是範偉大火後,依然面對媒體回應「謝天、謝地、謝人」,人自然就是說的趙本山,期間有人說他們是因為掙戲份、掙利益、或是孩子上學等矛盾,到底真相如何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如今,趙本山範偉再次合體出現在《劉老根3》的舞臺上,力破不和傳言,範偉已成影帝,他開心的回應:
本山大哥前不久給我打電話,讓我再演藥匣子。本山大哥一句話,我很高興,就立即回來了。
不管鬧的多兇,他們的感情不會說散就散!對此,你怎麼看?
——END——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