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紅極一時的中國臺灣男歌手童安格曾經在經典專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中收錄了一首《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成為了那個年代極受歡迎的抒情單曲,在中國60-70後的男性朋友中,基本是人盡皆知的作品。不過在內地聽眾中少為人知的是,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午夜的收音機,輕輕傳來一首歌」中那首午夜電臺播放的歌曲實際上並非泛指,而是具體存在的,並且還對於這首歌的詞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童安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專輯封面
作為80年代末出生的人,筆者從小也是一直聽著父親反覆播放和哼唱這首《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長大的。而最先令筆者意識到這首歌是有所借鑑和致敬的契機,是中學時聽到了日本歌手鬆隆子所演唱的一首《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這首全英文的歌曲明明旋律上和童安格的那首歌並不一樣,但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例如段尾的那句「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兩版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而當筆者稍懂了一些樂理之後,又發現這兩首歌在副歌的和弦走向上也是非常相似。於是基本上確定了這兩首歌有著前後啟發的各種聯繫。可是,松隆子的這首單曲發布於2001年,比童安格的歌曲晚了12年之久。莫非是日方借鑑了童安格的歌曲麼?
松隆子收錄了《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的《花のように(花樣)》單曲封面
不過由於資訊的缺乏和學業的壓力,筆者當時並沒有弄清楚這兩首歌之間的具體關係。直到2011年底又再度在Amy Winehouse的逝世紀念專輯中聽到了由她演唱的英文版《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這是我第一次聽見有歐美的歌手唱這首歌。筆者猜想,畢竟在流行音樂裡一首歌曲的流通方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歐美-日韓-華語,如果說這首歌是由日本人受到童安格歌曲的啟發用英文創作,再由Amy Winehouse來翻唱,未免也太不合常理了。所以,可能性最大的情況,應該還是有一首筆者並不知道的英文原曲早於筆者聽過的所有三個版本,而童安格是受到這首原曲的影響,寫下了《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收錄了Amy版本的《Lioness: Hidden Treasures》紀念專輯封面
經過一番推理探案般的抽絲剝繭,筆者終於找到了這首歌曲的最初版本,也正是童安格在午夜的收音機裡聽到的那首歌曲——由美國黑人女子組合「The Shirelles」於1960年11月推出的經典R&B歌曲《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而許多翻唱版本歌名中的「Still」則是後來人依據歌曲中那句標誌性的歌詞想當然地添加上去的。
《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單曲封面
從40年代開始,眾多黑人歌手從美國各地漆黑逼仄的小俱樂部裡蜂擁而出,開始在美國的主流市場上嶄露頭角。他們將黑人傳統的靈魂布魯斯與搖滾、爵士、福音等音樂形式結合起來,形成了風格強烈的新一代黑人音樂。而在1947年,正是Billboard的評論人Jerry Wexler(此後成為了著名音樂人)將這種音樂定義為「節奏布魯斯(R&B)」。60年代正是R&B在美國本土主流市場上攻城略地的年代,許多黑人音樂巨擘正是在這一時期嶄露頭角,而一些著名的黑人音樂廠牌也得以建立,例如偉大的摩城和Scepter。在當時,如果你是一名黑人女孩想要在唱片工業中出人頭地,那麼加入一個R&B重唱組合將是最好的選擇。而在60年代眾多的女子R&B組合中,The Shirelles就其中得以發光發亮的一支。
The Shirelles
1957年,在新澤西帕塞伊克高中一起上學的4個黑人女孩Shirley Owens、Doris Coley、Addie Harris和Beverly Lee組成了一個演唱組來參加學校的才藝比賽。她們的作品《I Met Him On a Sunday(我在周日遇見他)》將她們的一個叫做Mary Greenberg的同學瞬間圈粉。而這位同學來頭可不小,她的媽媽Florence Greenberg恰好當時是「皇冠唱片」的老闆。在女兒的強烈推薦下,Florence和演唱組的4個女孩見了面,她們出色的實力打動了Florence,她將這4個女孩籤下,改名為「The Shirelles」並將她們的作品《I Met Him On a Sunday》錄製,通過Decca唱片發行。
不過,女孩們的出道作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而皇冠唱片也因經營不善而以4000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Decca。一開始The Shirelles的合同也一併轉到了Decca,但此後連續幾張單曲的失敗令Decca放棄了這個組合。不過Florence並沒有放棄,1959年,她再度創業開辦了新的廠牌Scepter Records,並決心要將Decca方面退還給自己的The Shirelles做成一流的藝人。她為The Shirelles找來了剛剛寫出熱門單曲《16 candles》的製作人Luther Dixon。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The Shirelles開始逐漸有一些作品出現在Billboard Hot 100上。1960年初的《Tonight’s The Night(就在今夜)》奪得了Hot 100的第39位,成為了組合最初的成名曲,算是小試牛刀。
《Tonight’s The Night》的單曲唱片
《Tonight’s The Night》的突破開始讓The Shirelles接到不少大明星的暖場演出的邀請。這支單曲的利潤也幫助Scepter公司搬進了一間更大的辦公室。FLorence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為The Shirelles製作一首能在主流市場上激起更大反響的歌曲。於是她想到了把歌曲做得更「白人化」這樣的主意。於是她找來了一對夫妻檔組合:Gerry Goffin和他的妻子——日後的「美國陳綺貞」Carole King。當時的Gerry在實驗室當化學助教,而Carole在做秘書,創作只是他們下班後的兼職。但正是這對在業餘時間創作的夫妻,最終寫出了這首極為觸動人心的《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
Carole King
不過,這首由一對白人夫妻創作的歌曲一開始並沒有得到The Shirelles姑娘們的喜愛。主唱Shirley直接指出她覺得這首歌詞中那種憂心戀人未來會離開自己的情愫太像白人音樂了,並不想唱它。Florence對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並按組合的喜好在編曲中加入了弦樂,最終The Shirelles最終才「勉為其難」地錄下了這首歌。
不過《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推出後,卻拿下了出乎歌手本人意料的好成績。1961年1月30日,這首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上成功登頂並停留兩周,而這首歌的B面單曲,由Luther Dixon創作的《Soldier Boy(兵哥哥)》也借著這一波東風在1961年5月5日再次拿下Hot 100冠軍。
《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的登頂在Hot 100上的歷史意義可謂非同小可,因為它不只是The Shirelles的第一首Hot 100冠軍單曲這麼簡單,同時,它還是黑人女子組合(甚至有可能是所有女子組合)第一次在Hot 100上登頂。在這首歌之後,女子R&B組合才作為一股極具能量的勢力登上了美國主流的音樂舞臺。如果沒有The Shirelles打開了美國聽眾對於這種音樂形式的視野,也就不會有此後The Supremes連拿12首冠單的輝煌戰績,更不用說此後的T.L.C、Destiny’s Child等女子R&B組合的成功了。
這首單曲的成功很快吸引了眾多的歌手前來翻唱。從它奪冠的1961年開始,就有Brenda Lee、Helen Shapiro、Little Eva、Dusty Springfield等歌手陸續翻唱過這首歌。1966年,傳奇歌后Cher在她的第三張,也是同名專輯《Cher》中也翻唱了這首歌。這張專輯助推她在60年代後期逐漸成為了美國一線明星。
《Cher》專輯封面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寫出《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之後,Gerry Goffin和Carole King也開始作為創作者名聲大噪。此後的8年間,他們繼續合作創作了不少好歌,直到1968年兩人離婚。分手後,Carole決心成為一名歌手。在1970年通過出道專《Winter》試水之後,1971年,她將自己最得意的歌曲作品集結在了二專《Tapestry(掛毯)》中,而其中就包括了這首《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的一個現場版本,與The Shirelles節奏歡快的版本相比。Carole自己演繹的版本則是一首典型的白人抒情歌。她這個版本的格調現在看來對於此後的翻唱者們更具指導性。在諸多優質作品的影響下,《Tapestry》專輯最終大獲成功,在Billboard 200取得了15連冠,在榜308周。迄今全球銷量達到2500萬張,2004年被滾石雜誌評為史上最偉大的女聲專輯第二位。
《Tapestry》專輯封面
《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在漫長的歲月中持續散發著魅力。事實上在童安格之前,美國就已經有不少歌手推出過和這首歌相互對照的作品。例如一位叫做Bertell Dache的歌手就唱過一首《Not Just Tomorrow,But Always(不只是明天,而是永遠)》的回應歌曲。而黑人唱片廠牌的領軍者摩城也讓旗下的組合The Satintones推出過一首《Tomorrow And Always(明天到永遠)》。
1985年,童安格受到飛碟唱片的邀請,為女歌手王芷蕾寫一首新歌。此時的童安格打開收音機,聽到了這首《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在這首歌給予的靈感下,華語歌壇的一代經典就此誕生。在英語世界,《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有著Cher、Joe Walsh、The Bee Gees、Amy Winehouse等數十個翻唱版本,而《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在華語歌壇也陸續被譚詠麟、蔡琴、韓寶儀等歌星翻唱,成為東西方共享的經典作品。
與眾多名氣響亮的的翻唱歌手相較之下,《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最初的原唱The Shirelles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如今幾乎已經無人知曉。事實上與同樣身為60年代黑人女團的The Supremes相比,她們僅有的兩首Hot 100冠單也並不太夠看,可以說如果把The Supremes比喻為S.H.E的話,The Shirelles就相當於4 In Love這樣的存在。不過,正如《一千零一個願望》至今依然能夠掀起人們的思緒,《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在每一個時代、每一種語言裡,都敲打著人們的心弦。畢竟誰不希望愛情能夠長久甜蜜,誰又不想問一句自己的愛人:「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