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媒體看來,亞洲第一左後衛的頭銜絕對歸屬國際米蘭本賽季第三得分手長友佑都。而亞洲第一右後衛是誰呢?跟隨廣州恆大奪取亞冠的張琳芃,是絕對有潛力在未來打到這個高度的,可是擺在張琳芃面前的還有一位勁敵:這就是效力德甲沙爾克04隊的日本右後衛內田篤人。
內田篤人創造了日本足壇的無數奇蹟:18歲的他剛剛高中畢業,就選擇加盟職業球隊——而且不是一般弱旅,而是日本J聯賽當時的三連冠霸主鹿島鹿角。內田篤人入隊後不是打替補,而是直接就打絕對主力,並幫助球隊三連冠。結束高中生涯的1年內,他就從日本國青隊躍升至國奧隊主力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又過了一年,他已經成為成年國家隊主力。他入選國家隊後,在20歲87天的年紀取得A級賽事破門,打破了中田英壽11年前創下的日本隊最年輕破門者紀錄,須知內田篤人畢竟只是邊後衛而已。
2010年內田篤人加盟沙爾克04,當賽季就鎖定主力,此後在不受傷病困擾時一直地位穩固,第一賽季就跟隨沙爾克04淘汰新科歐冠冠軍國米等豪門殺入歐冠四強。內田篤人成為亞洲足壇迅速崛起並佔據最高舞臺的明星,勢不可擋。人們想問,究竟是什麼,能讓內田篤人在5年時間內,從一個普通的高中生變為亞洲足壇的一線明星?或許從一組數據中可以找到答案。
2010-11賽季,內田篤人在沙爾克04的第一個賽季。他出場德甲2148分鐘,有31次帶球過人,52次一對一搶斷,2次助攻。加盟德甲第一季,他平均69分鐘一次過人,平均41分鐘一次搶斷,平均1074分鐘參與一個進球。
2011-12賽季,內田篤人因傷困擾,在德甲出戰僅有1444分鐘,有25次帶球過人,39次一對一搶斷,2次助攻。加盟德甲第二季,他平均58分鐘一次過人,平均37分鐘一次搶斷,平均722分鐘參與一個進球。
2012-13賽季,內田篤人在德甲出場2034分鐘,有36次帶球過人,60次一對一搶斷,1個進球和2個助攻。第三季,他平均57分鐘一次過人,平均34分鐘一次搶斷,平均678分鐘參與一個進球。
本賽季激戰至今,內田篤人出場德甲990分鐘,完成22次過人,36次搶斷,貢獻2次助攻。加盟德甲第四季,內田篤人的數據是平均45分鐘一次過人,平均27.5分鐘一次搶斷,平均495分鐘參與一個進球。
可見,內田篤人旅歐的四年每一年都在進步,甚至可以說,每多踢一場比賽,他都會進步一點,量變最終積累成了質變:本賽季激戰了不到1/3,內田篤人已經打入1球助攻2次,參與3個進球,超越自己保持的旅歐賽季最高紀錄(上賽季雙線29戰1個進球3個助攻)希望極大。
可見,對於25歲的內田篤人而言,他仍然在高速進步的上升期內。這個亞洲球員在世界足壇的中心地區歐洲五大聯賽立足,靠的不僅僅是出色的天賦,更是勤奮好學的上進心。
在日本媒體的民意調查裡,民眾支持率最高的三名球星是曼聯前鋒香川真司、即將加盟AC米蘭的本田圭佑,在意甲豪門國米出任絕對主力的長友佑都。不妨比對一下內田篤人與長友佑都這兩名日本左右飛翼的數據。
長友佑都徵戰意甲,本賽季12輪聯賽打入3球,助攻3次,傳球402次,過人25次,一對一搶斷19次,攔截對方傳球12次,解圍10次。內田篤人徵戰德甲,本賽季11輪聯賽助攻2次,傳球526次,過人14次,一對一搶斷36次,攔截對方傳球23次,解圍24次。
需要指出,長友佑都本賽季多出任352體系的左邊衛,相對位置更為靠前,而內田篤人出任的是442體系的右後衛,相對位置更加靠後。因此長友佑都在進球、突破次數方面要領先於內田篤人。可是相比起日本左路邊煞,內田篤人的搶斷、攔截、傳控球、解圍次數都處於上風。考慮到邊後衛位置防守、策應的重要性往往要重於進攻,因此內田篤人的表現和能力也從這組數據中得到了證明,他與長友佑都一樣出色,他有可能在更高級別的球隊立足。
綜上所述,如果說長友佑都是公認的亞洲第一左後衛,那麼內田篤人也將是競爭亞洲第一右後衛的人選。如果張琳芃志在挑戰這一王座,那麼中國國腳需要加倍努力——如此出色的對手,不正是鞭策自己繼續進步的一面鏡子?!
(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