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崩壞3的世界裡
那些在悠久的歷史長河裡
與崩壞抗爭的英魂們
將自己的力量傳承下來
而接受了傳承的證明
就是銘刻在少女背上的血紅色印記
這個印記就被稱之為聖痕
談起今天的主人公,很多人肯定是不陌生的,即便有人只聞其名,我只要一說他的成名作,大部分人一定會恍然大悟。不信?來,咱們走一個,《變形記》!怎麼樣?都知道了他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
王!
境!
澤!
別打我,我不皮了,是《變形記》不是《變形計》,真不皮了,別打了——!awsl!
咳咳,大家好我是黎明,剛才那個冒牌貨已經被我打趴下了,我們趕緊進入正題,今天咱們聖痕小劇場的主角其實已經昭然若揭了,他就是弗蘭茲·卡夫卡!
1.卡夫卡:奧匈終末的文學之光
2.上位聖痕:星空下的彷徨
3.中位聖痕:萬象異化
4.下位聖痕:寂寥的寒鴉
5.審判與幻幕
6.結語:求索一生卻無名,身後萬家自隨行
從第一感覺來說,捷克這個地方看起來好像不怎麼樣,在歐洲的知名度肯定不如英法德意這樣的國家,甚至連西班牙一類的第二梯隊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可能有人說起「捷克」的時候,你會想起來:「哦,我記得是有這麼一個歐洲國家」,僅此而已。但要說起歐洲的文學,捷克還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而這個地位則是由卡夫卡等多名捷克文學巨匠所帶來的。
卡夫卡出生在一個猶太商人家庭,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注意啊,這個布拉格大學要劃重點,等一下到後面是要提到的。他生活在奧匈帝國的最後時刻,也正是在一戰前後。當時的社會經濟蕭條,政府腐敗,人民窮苦。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卡夫卡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之路。
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儘管奧匈帝國風雨飄搖,但卡夫卡卻能將自身對社會國家的痛苦和矛盾映射到自己的小說中,從而創作出了超越時代甚至開創未來的文學作品。他被後世尊為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和宗師、表現主義作家中創作上最有成就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卡夫卡,走進這樣一位奧匈終末的文學之光吧!
不得不說,卡夫卡的聖痕一經現世,就抓住了廣大崩壞3玩家的眼球。之前在我心裡,僅有古斯塔夫、王爾德、金聖歎(葉採章)這三個聖痕能將立繪美顏和內涵的平衡把握的如此之好。如米開朗琪羅確實極美,但卻難以從聖痕中發掘很多有趣的內涵;而部分聖痕確實將很多意象展現了出來,可卻給人以堆砌之感,整體觀感上打了折扣。但這一次美工顯然又爆發了一次,話不多說,咱們來看一看這個聖痕的立繪特點。
還是老規矩,第一眼看到卡夫卡聖痕的時候,第一個映入我們眼睛的毫無疑問是紫色。這其實很特別,當你回想一下一些聖痕立繪的時候,能以發色作為第一映像的其實不多。像葉採章,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她衣服的綠色而不是頭髮的黑色。為什麼這個紫色會如此顯眼呢?答案就在於這個聖痕立繪中的其它輔色:黑白兩色針尖對麥芒,相互抵消了存在感,而背景的星空又是漸變色,且為冷色調,這樣一來,最突出的就來到了紫色身上。
紫色的特點在哪裡呢?有人說是尊貴,沒錯,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的貴族,都把紫色的地位抬得很高,但我想在這裡,紫色並不是象徵神聖的,相反,美工應該用的是另一個象徵意義——孤獨。寂寥的星空、盤繞的寒鴉、黑色的紙頁、獨步的卡夫卡,還有在我看來最點睛的這把傘。
一流與超一流的聖痕立繪差距在哪裡?就在這裡。正常的設計師可能會讓卡夫卡一手捧書一手背後,或者一手捧書一手挽發,但是更高級別的設計師就選擇讓她拄一把黑色的雨傘,這一下子就進一步強化了對卡夫卡彷徨、孤寂的烘託。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一樣的意境,一樣的惆悵,甚至是一樣的顏色(丁香也是紫色)。這,或許就是聖痕設計師和美工對東西方文化所保有的那一份獨特的平衡吧。
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是這個世界卡夫卡創作的永恆主題,而在屬於崩壞3的那一片星空之下,卡夫卡的悵惘又是為誰呢?
如果說上位聖痕是給我們建立一個卡夫卡的初步印象的話,中位聖痕則是非常典型的「作品躲迷藏」環節了。這也是個好機會,黎明也就在此給大家科普一下卡夫卡的一些著名作品。
這第一個我覺得都不用說了,它象徵的就是卡夫卡的中篇小說代表作——《變形記》。《變形記》大致講的是主人公格裡高爾·薩姆沙有一天忽然變成了一隻甲蟲,他的家庭也喪失了他這個最大的經濟來源,家人自此後一反之前對他尊敬、愛戴的態度,逐漸對他表現出冷漠、嫌棄的面孔。逐漸的,薩姆沙遠離了社會,最後孤獨痛苦地在飢餓中默默地死去。
如果還沒有讀過這篇小說的小夥伴們,強烈推薦你們去好好看一看哦,其中對社會中人的異化的描寫和剖析已經深刻到冷酷的地步了。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甚至已經成為主人公抑或是主人公的家人很久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從現在開始改變也不遲哦。
而第二個,可能了解的人就會少很多了,它象徵的則是卡夫卡的長篇小說——《城堡》。《城堡》大概講的是主人公K應聘來城堡當土地測量員,他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半夜抵達城堡管轄下的一個村落。城堡雖近在咫尺,但他費盡周折到最後卻怎麼也進不去,小說至此戛然而止。
光看這個介紹,大家可能就有一點貝克特《等待戈多》的荒誕感覺了。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一本未完之作,它是卡夫卡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最長的一部小說。這一篇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試圖探討的一個問題:面對諸神已死的信仰缺失的現代,人類將要何去何從?這一個問題在當今的神州大地同樣存在,經歷新文化運動乃至「破四舊」等等思想變革的華夏子孫,到底應該將什麼作為心靈的支柱?同時,我們每個孤獨的個體,面對社會這個森嚴的城堡又當如何?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去進行閱讀,但必須要說在前面的是,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傳統小說,閱讀起來就如同意識流小說一般讓人難以捉摸,執意要看就必須沉下來、讀進去才能有所收穫。
中位聖痕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了,但是我卻想留給有心人一個課後問題,問題就是這個聖痕中的兩張局域截圖,看看你們能不能從中發掘一些玄機。
其實早在上位聖痕的時候我就可以拿出來說它了,但是奈何那個聖痕裡很明顯並沒有把它作為主角。但在下位聖痕的簡素襯託之下,作為唯一顯眼的意象,它就無比突出了,它正是在上位聖痕便已經出現的、如今立於卡夫卡左手上的寒鴉。這也正好對應了卡夫卡聖痕套裝的名字:布拉格寒鴉。
其實咱們可能都對寒鴉有些誤解,認為它如同烏鴉一般不是什麼很好的象徵,但事實上恰好相反。《辭源》對「慈烏」和「烏鴉」作了區別解釋:
「慈烏(寒鴉),烏之別稱,似鴉而體稍小,嘴之尖端較細,體色黑而有紫綠色光澤,多鳴於早晨,好食田圃之農產物,亦食害蟲。烏知反哺,故稱慈烏。」
「烏鴉,俗稱老鴰,較慈烏為大,全體色黑,有綠色光澤。嘴大而堅,其端甚粗,有剛毛蔽鼻,喜晨鳴,食穀類腐肉等物,為家圃之害。」
從《辭源》的比較中我們就明白,寒鴉並不受人討厭,相反還被認為是孝鳥。除此之外,寒鴉還是富貴的象徵。《詩經·小雅·正月》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屋?」《毛傳》說:「富家之屋,烏所集也。」
但是,是不是說這裡取的也是這個含義呢,那也不是,卡夫卡無論如何是不算孝順的。相反,由於卡夫卡的父親只關心他的生意,對兒子的寫作事業並不理解,更談不上支持,加上他對子女的家長制管教方法,使卡夫卡在心理上從小就籠罩著威權的壓力,這也是他小說中一切權威和代溝意象的源頭和原型。
要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所寫的一首散曲: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在此處,「寒鴉」成了孤寂和悲涼的意象,我猜想設計師取的應當是這裡的意義。孤寂和悲涼其實是卡夫卡內心的映射,他就是那一隻把灰暗的現實和夢魔般的孤獨、恐懼、悲苦的情緒表現在創作中的寒鴉吧。
在前面我有提到,卡夫卡的作品其實很多都是他自己內心的一種映射,其實說的還不夠完全,應該這樣來說,卡夫卡是個自傳色彩很強的作家,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寫他自己,他的小說是他生存體驗的總結和內心世界的外化。
這一點外化的最明顯的就是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名字,我們可以看到《審判》的主角名叫約瑟夫·K,而《城堡》的主角甚至直接就叫K,這個「K」象徵著誰我們不難猜測,這個兩件套技能名字也就十分恰當了。
相對於兩件套,三件套名稱就顯得有些晦澀難懂了。但其實拋卻一些無端的聯想,抓住卡夫卡的核心,倒也能理解一二。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題是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孤獨感,但它並非通過傳統的寫實或典型化的手法展現的,而是突破了表象的或細節的真實,採用鮮明的象徵、淡化的情節和寓言性質的人物,通過象徵、暗示、誇張等手法予以呈現,他的小說往往沒有起始,沒有結尾,沒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沒有明確的方向,這也就是他小說的不確定性。
在種種幻想的包裹下,拉開一次次思想與精神的帷幕,這就是卡夫卡和他的小說!
卡夫卡生前一直默默無聞,孤獨求索,直到他死後,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並在形成了一股「卡夫卡」熱,經久不衰。他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極為深遠。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餘黨視之為同仁,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以之為先驅,20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黑色幽默」奉之為典範。除此之外,在中國也有許多的作家受他的影響,比如我們熟知的,寫出了《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的餘華。(黎明自語:我說怎麼都是悲劇,原來源頭在卡夫卡那裡!)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並且附贈一個與崩壞3有關的小彩蛋:卡夫卡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作者),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作者)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理之律者瓦爾特·喬伊斯的姓氏正是來自於《尤利西斯》的作者詹姆斯·喬伊斯的姓。
卡夫卡對人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英國詩人 奧登
希望大家能夠藉由本次小劇場,熟悉和了解卡夫卡,理解這樣一位一方面用冷峻的語言劈開蒙蔽人們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這冷峻的語言下又跳躍著一顆灼熱之心的文學大家!這裡是黎明,我們下期再見!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崩壞3情報姬 獲得更多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