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東莞市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揭牌圓滿成功

2021-01-18 韋培敏m

2020.12.15上午10:30分,東莞市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

在志願者骨幹們的努力下,揭牌儀式正常進行,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

虎門慈善會陳國安會長、虎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朱照光副主任、虎門公共服務辦公室業務組組長劉煒鑫、虎門社工協會常務副會長鄧建忠、媒體記者代表黃浪萍記者、讓愛回家總部副會長劉漢兵、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陳偉平等,由服務隊負責人李麥香主持了此次會議,李姐介紹了虎門讓愛回家的發展歷程,繼而由虎門慈善會陳國安會長、虎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朱照光副主任、虎門公共服務辦公室業務組組長劉煒鑫分別講話,講述了對虎門讓愛回家的高度認可,表揚了這種不放棄的精神讓文明虎門增添了色彩,表示後續工作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並且加大力度的配合。

虎門讓愛回家公益組織主要是協助政府開展救助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幫助走失人員、流浪人員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於2018年8月12日成立,是一支非盈利性的公益組織。於2020.10.9正式執照為東莞市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

成立至今已幫助了410人成功回家,幫助了171人找到工作並回歸社會,幫助了98人通過救助站回家。 已有259名在冊領證志願者,核心骨幹59人.通過專業的講師培訓並在總部備案領取到「讓愛回家志願者證」的志願者達到286人 。在東莞虎門鎮範圍內開展針對流浪人員勸導進救助站,聯繫醫療機構救治,提供救助物資,確定身份信息,聯繫親屬接回家等街面救助服務。虎門讓愛回家聯合服務隊主要服務內容是協助政府開展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幫助走失人員、無家可歸乞討流浪乞討人員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隊伍還在繼續擴充,我們的救助工作每天都在進行中,隨時隨地救助,為緣尋找,讓愛回家,不拋棄,不放棄!是我們每一個志願者的行為準則。通過勸導幫助流浪乞討人員返鄉回歸社會,減少街面流浪人員數量,協助社會事務局,公安分局及救助站等部門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改善城市形象,讓廣大街友受益!

東莞市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推行反向尋親,主要幫助失散家庭團聚,呼籲社會大眾關注流浪人員失蹤人口。協助社會事務局、公安分局、救助站開展多項工作,聯合

「仁善素食館」給流浪人員送食物及衣物,目前已成功救助410名街友成功回歸家屬或回歸社會,在網際網路的大平臺下,資源整合力強,救助技能與方式多無化,經驗豐富,期待更多的人來參與。

2019年8月成功入選東莞市虎門慈善會的慈善公益創投項目,在虎門慈善會與虎門社工協會的幫助下,2020年9月再次入選第二屆的公益創投,我們正在不斷努力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路上.東莞市虎門鎮「讓愛回家-街邊流浪人員救助項目」是以街邊流浪人員為主要對象,服務內容包括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尋親、甚至返鄉過程,有個別需求的還可以提供工作介紹,聯繫當地醫療機構救治和其他身心健康服務。

所以,尋親是該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

該項目是以「主動救助+轉介尋親或救助」的模式,一方面帶領志願者開展積極的街面救助行動,另外一方面,通過多種宣傳途徑,動員社會力量轉介尋親或救助需求。我們在全國各地有400多個群,資料都是互通的。電腦存檔和手寫記錄同步,一線隊員跑活動,後臺負責登記,中間有專業聯絡員,程序環環相扣。

2012-2017年,東莞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正在或即將處於流浪乞討狀態的受助人員4.4萬人次。其中,到救助管理站求助時時無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員每年約150人。大部分無身份信息受助人員來自街面流浪群體。這類群體,由於臨時性的困難,進站前流浪在街面。在流浪前期,一般自帶身份證件,或通過簡單交流即可獲取身份線索。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願接受勸導及時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只有確實無法在街面繼續生存時,才會被動接受護送進站。由於身體、精神健康狀況惡化,記憶、交流能力降低,外貌、語言特徵改變,他們進站後,不僅要產生較多的醫療救治費用,而且為其確定身份需投入較多的人力、時間,需經歷較長的周期。部分人員還會因為最終尋親不功成,需要長期安置。

在流浪乞討人員出現在街面的初期,利用確定身份最為有利的窗口期,通過積極的街面救助行動,在街面完成大部分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尋親、甚至返鄉過程,可以減輕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員救治與尋親、滯留與安置壓力,還能減少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數量,改善城市形象。同時,通過開展救助街面流浪乞討人員,能動員全社會關心、關注街面流浪群體,發動市民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營造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

由於「讓愛回家「不接受受助人員及親屬的現金和實物酬謝,線下街面救助活動開支主要由參與志願者承擔。由於缺乏經費來源,難以在專職工作人員配備、鎮街工作室設立與維持、志願者培訓、救助活動規範、活動組織保障等方面投入必要資源,後續發展面臨嚴重困難(工作室租金及救助經費等每月開支在4500元以上),但我們繼往開來,自己堅守愛的事業同時用言行感召身邊的愛心人士們投身於讓愛回家的事業,讓更多需要救助的人,在我們的真心實意的幫助下回到了愛的港灣,所謂大愛無疆就是一顆顆無私的心凝聚到了一起,這裡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讓人感動的組織.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眾多志願者的帶領下,定能一路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更多迷失者安全回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希望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能給予更大更有力的支持,讓我們攜手共創平安虎門,共建和諧社會。

今天工作室的揭牌更是代表著新的輝煌,是虎門讓愛回家路上的裡程碑,我們繼往開來,自己堅守愛的事業同時用言行感召身邊的愛心人士們投身於讓愛回家的事業,讓更多需要救助的人,在我們的真心實意的幫助下回到了愛的港灣,所謂大愛無疆就是一顆顆無私的心凝聚到了一起,這裡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讓人感動的組織.

審核人:韋培敏

相關焦點

  • 3年為415名流浪者找到家 虎門這支公益服務隊讓愛回家
    「感謝大家幫我找到兒子,感謝大家······」今天(1月9日)下午,在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成立3年的慶典大會上,一位來自四川的70多歲老伯,見到自己在外流浪多年的兒子,泣不成聲地感謝虎門「讓愛回家」的志願者為自己找到兒子鄭傑強。
  • 嵐風清揚名家文化公益文化中心揭牌儀式
    ,致力文化傳承和文化傳播,過往成功舉辦了近百場大型高端文化雅集,有近千萬讀者,擁有良好的社會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嵐風清揚名家文化公益文化中心揭牌儀式1月8日上午,嵐風清揚名家文化公益文化中心揭牌儀式在品質豪宅華遠·大一山莊舉行,省人大原副秘書長姚澤源、華遠地產廣州城市公司副總經理李洪軍、嵐風清揚名家文化的聯合發起人著名主持人竺宇、巨慧文化董事長閔樂曉博士
  • 源城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揭牌
    12月2日上午,源城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區文體中心舉行,標誌著源城區婦女兒童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肖麗花,副區長範志君出席活動並為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揭牌。肖麗花對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的啟用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好婦女兒童服務中心這個新陣地的作用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引領,把中心建設成為思想引領的新陣地;二是始終牢記囑託,服務中心大局,把中心建設成為婦聯工作的新品牌;三是加強日常管理,充分發揮作用,把中心建設成為聯繫服務婦女兒童的新橋梁。
  • 【企業推送】東莞市虎門寶佳五金電鍍廠
    點擊↑↑↑「藍字」關注公眾號小編安安私號:dianduquan公司簡介寶佳電鍍廠簡介(www.dongguandianduchang.com): 東莞市寶佳五金電鍍廠以掛鍍另經過多年的電鍍行業人才積累,擁有一批技術力量雄厚、經驗豐富的電鍍業技術骨幹,為寶佳公司的快捷電鍍服務,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與人力資源保障。「顧客滿意」是我們寶佳電鍍人服務宗旨,優良的品質、誠信的服務、快捷準時是我們的經營理念。我們將本著專業、專注的精神,竭誠為您高品質的加工服務。
  • 進一扇門 享全服務 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揭牌
    日前,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在位於海澱區吳家場路55號的新址揭牌。據悉,這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公服中心)是北京市司法局傾力打造的綜合性、一站式、示範性為民服務窗口,涵蓋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服務、人民調解服務、律師公益服務、司法鑑定服務、聽證服務、憲法宣傳展覽八大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了一站式全業務覆蓋。從此,群眾進「一扇門」能享受公共法律事務「全服務」。市公服中心通過實體平臺、網絡平臺、熱線平臺為群眾提供公共法律諮詢服務。
  • 東莞市人民醫院全力打造「六大中心」
    在試運行一周後,5月7日上午,東莞市人民醫院骨科萬江三區正式揭牌,骨科萬江三區的重點接診病種是骨與軟組織腫瘤、小兒骨科、骨病、創傷骨科,是東莞市人民醫院骨科亞專科建設的重要支撐。東莞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等參加揭牌儀式。他表示,骨科萬江三區的成立,不僅能更好地滿足骨與軟組織腫瘤患者的就診需求,更有助於骨科專業化發展,是骨科服務能力、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新發展和新提升。而更重要的,或許是為東莞及周邊地區群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 東莞寮步「讓愛回家」公益組織助力失聯二十年的流浪漢平安回家
    記者從東莞市寮步鎮獲悉,12月12日下午,失聯二十年的李某先在讓愛回家公益組織的幫助下,在弟弟李東先的陪伴下踏上了奔赴四川南充的火車,流浪了二十年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12月9日下午,讓愛回家公益組織寮步服務隊接寮步派出所通知,要求該組織協助溝通聯繫一位流浪漢的家人,志願者封錦雄、劉秋華在大群裡接到信息後,馬上趕來與隊長賴玉強一起前往派出所了解情況。
  • 東莞市瓦藍棧公益基金會曬帳本,去年公益事業支出大於收入!
    【相關】 瓦藍棧公益服務中心帳本:去年支出佔收入105.24% 東莞市瓦藍棧公益服務中心跟東莞市瓦藍棧公益基金會同屬一個品牌,近日也曬出了去年的帳本。
  • 王志偉:從草根NGO走來,致力於社會服務│人物
    2009年,王志偉進入東莞市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東莞首批社工之一,先後歷任機構項目部主任、機構副總幹事及總幹事。09年從一線社工做起,在東莞虎門鎮從事青少年服務期間,成效得到肯定,2010年即獲評「市優秀社工」,所撰寫的調查報告獲得「全市社工徵文比賽」一等獎。 2011年,成功策劃「莞香青年農舍」公益服務項目,獲政府30多萬實施經費的支持,並在多次評比中表現優秀。
  • 溫州國際服務中心揭牌
    人民網溫州12月17日電 (王蕭蕭)16日,溫州國際服務中心揭牌,這也是浙江省首個融合移民事務、為僑服務、法律服務等涉外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服務中心,是浙江政務服務2.0建設的溫州亮點。據介紹,溫州國際服務中心入駐出入境管理局、市司法局、市科技局(外專局)、市外辦、市僑辦、仲裁公證等部門(單位),服務區面積達2300平方米。中心以溫州為僑服務「全球通」平臺為基礎,融合了移民事務和為僑服務功能,服務在外的250萬溫商、70多萬華僑以及7000多在溫常住外國人。
  • 東莞沙田的東莞好人王本軍及東莞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的視頻
    東莞市中心血站首頁>> 血站概況 >> 大事記2015年底,成功拍攝《東莞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十年回顧片》和《東莞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形象片》http://www.dgblood.org.cn/index_new.asp?
  • 疫情推動「虎門服裝」再出發
    戰疫發揮優勢支援疫情防控疫情面前,一向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虎門服裝人也行動起來,成為抗疫隊伍中的一股堅實力量,以切實行動為戰疫作出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防護服等物資一度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短板。針對這一情況,虎門不少愛心企業紛紛捐贈防護物資,支援疫情防控。
  • 市公共法律服務廣場(多元化解糾紛中心)和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揭牌...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12月22日,市公共法律服務廣場(多元化解糾紛中心)和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揭牌運行,這標誌著我市訴前矛盾糾紛調處工作進入了規範化、專業化、科學化發展軌道。
  • 東莞市茶文化促進會禪茶分會成立
    1月17日下午,東莞市茶文化促進會禪茶分會正式揭牌成立。成立大會上,東莞夥伴創展有限公司蘭鶴亭受聘為東莞市茶文化促進會禪茶分會會長。經由東莞市茶文化促進會考察調研,東莞現有茶莊大大小小近7000多家,許多家庭和企業單位基本都配置茶臺茶席,經常品茶飲茶的茶愛好者超過5萬人,可謂「路路有茶館,處處聞茶香」,已具備成立禪茶分會的條件。
  • 虎門火了!鵬瑞、萬科、華潤、保利、富力、招商搶著來了
    經濟重鎮虎門,土地之爭從未停歇。繼5月8日,東莞市自然資源局發布《東莞市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預告》,東土地交易(預告)[2020]4號,宣布包含虎門2宗地在內的9宗地擬於近期出讓後,5月9日,東莞農村集體官網又公布鵬瑞中標虎門黃村社區城市更新前期服務商。一時間,虎門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 「持證上崗」廣州康浚服務旗艦店&老友匯區域運營中心揭牌儀式
    「持證上崗」廣州康浚服務旗艦店&老友匯區域運營中心揭牌儀式 2020年10月23日,廣州康浚服務旗艦店&老友匯區域運營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康浚圓滿落下帷幕。
  • 虎門TOD掛牌後將巨變!
    或許不少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規劃部門和設計師們一定懂:TOD這種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將推動虎門迎來大蛻變,「車站+產業+文化「的整合,將令當地形成新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和生活中心。宗地權利人須配建虎門站站房改擴建工程和交通換乘中心,建成驗收後無償移交給東莞市人民政府或東莞市人民政府指定接收單位,並籤訂《配建交通換乘中心移交協議》。
  • 南寧市青秀區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啦!
    12月25日上午,陽光明媚,南寧市青秀區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儀式隆重舉行。他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意見,要求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真正落實居民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更好地服務百姓健康。
  • 東莞虎門原創音樂作品《雨巷》獲金獎
    今天上午,記者從東莞市虎門鎮獲悉,10月30日至11月2日,2020年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音樂舞蹈類)決賽在深圳市龍崗區文化中心舉行,經過激烈角逐,代表東莞市參與角逐的虎門鎮原創音樂作品《雨巷》於10月31日晚登臺亮相。11月2日晚上,主辦方舉辦頒獎晚會,該作品榮獲金獎。
  • 慶祝蘇州站—公益紀錄片《渴望》首映圓滿成功
    馮剛老師與觀眾們的合影1月11日當天,聾人公益紀錄片《渴望》首映式活動獲得圓滿成功,吸引了廣大聽障朋友來觀影。本次首映式活動是由北京手語胡同、蘇州市殘疾人活動中心主辦,由蘇州市聾人協會、蘇州市善愛手語公益服務中心、蘇州工業園區湖藍蒲公英手語發展中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