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1日供應商說明會的現場,有供應商向網易財經表示,他們的與華堂商場北苑店籤訂的合同本身就是8月底到期,按照以往的流程他們將與門店進行續籤,「但由於關店,華堂方面給出了幾個選擇,在北苑店撤店的品牌可以入駐包括十里舖、亞運村在內的幾個門店。如果不願與華堂再合作,則按流程拉走貨架和尾貨」。
但是對於那些合同並未到期的供應商,情況則有些複雜。據另一位供應商王先生介紹,他是歐洲某散裝糖果品牌的供應商,去年下半年才與華堂北苑店籤訂了兩年的合同,目前合同並未到期。
對於此次北苑店關閉,王先生向華堂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合同還未到期,北苑店就關閉了,華堂方面是不是算違約,是否有相應的補償或者賠付?」但王先生得到的答案是只有一句:「關於這個問題,會有法務部門聯繫你,回去等電話吧」。
據網易財經此前報導,去年王府井洋華堂勁松店關閉的時候,店方曾與供應商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多家商戶表示,按照合同撤店至少要提前一個月告知商戶,但那時華堂方面是提前一周才通知,以至於幾乎所有的三層商戶和超市供應商大量囤積的貨物無法清理,有一位商戶因接受不了停業打擊,爬上三層窗臺欲跳樓,被隨後趕來消防解救。
網易財經7月11日在現場看到,在關店供應商說明會結束後,華堂方面召集了包括稻香村、御食園、同仁堂等規模較大、且在華堂北京剩餘門店也有合作的部分供應商進行了「二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華堂方面一位吳姓負責人介紹,華堂位於北京的亞運村店和十里舖店將進行門店改造,「改造後的門店將顛覆以往的賣場形式,變為店中店形式,新的門店形式將主打日式卡通玩偶風格」。
令人意外的是,該負責人向在座的二十餘家供應商通報稱:如果供應商想在上述門店繼續經營,必須無條件配合華堂方面的店面升級改造,且供應商所在品牌的展位、貨架以及鋪口必須符合華堂方面提出的包括裝飾物、裝飾風格在內的所有要求。「我的領導讓我轉告大家,不管你賣幾千萬,如果達不到華堂方面的要求,就不要做」。
但這種改造後的新模式也遭到了部分供應商的抵制,上述負責經銷歐洲進口糖果銷售的王先生表示,自己所銷售的糖果本身就帶有濃鬱的北歐風格,「如果加上華堂要求的日式卡通玩偶風格,豈不是不倫不類?」同樣的疑問也集中在稻香村、御食園、同仁堂等傳統中式品牌供應商的身上。
對於他們的質疑,華堂吳女士也給出了華堂方面的答案,「還是之前那句話,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要做了」。網易財經發現,在吳女士宣布會議結束並離開後,供應商們也聚在一起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這簡直就是霸王條款,要求我們做的必須做到,可華堂應該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