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個悅己,ID:yuejiww】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開頭想分享個大事,最近幹的一件蠻有突破的事情基本收尾了,會在這幾天告訴大家,要保持期待哦。
中午隨手拍了幾張很低很低的雲,是不是很美呢?
生活慢慢步入正軌,在學校的時間上課、聽網課、值班、看書,時間仿佛也加快了腳步。
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是忍不住要勤奮的。對於我來說,這一年都是飛快的,快到疫情在家度過的時間,現在想想仿佛還在眼前。這一年,這一件事就牽動了多少人的心,也讓多少人改變了自己很多不成熟的想法,我真的有。
前一陣看李欣頻老師的一本書,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那些嘗過寫作真髓的人,永遠不會放棄寫作的。讀到的瞬間,深深感覺被擊中了一下。
想到今天綠枳中午說在她們那邊的圖書館看到了我的書,心裡真的小小開心了一下,因為我自己從來沒有在任何線下的場合看到過自己的書,甚至出版之後過多的宣傳也沒有,覺得它還有一絲幼稚,需要沉澱沉澱。
但每當別人發來看到書店裡擺著它的時候,作為作者,我又會有開心的感覺,一本書出版之後,會遇到哪些人是作者無法掌握的事情,寫作者的本意只是記錄,當記錄能夠給陌生人鼓勵、慰藉、收穫時,這本身就是附加意義了。
尤其這種附加意義還能夠被傳遞知曉,真的是意外的驚喜了。
但,我更知道,自己還沒有那麼好。
晚上的時候,我抬頭看了一下自己的書架,好多曾經欣喜買來的書還沒有拆封,好多做過選題的筆記,還掛在電腦的桌面上,甚至很多碎片化的內容還沒有整理成合適的表達,雖然這些都在日常的瑣碎中被遺忘,但是我心裡很清楚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我還是會拆開那些書,帶著學習的心情看完,我也會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一一整理寫成文,很多想法也會在合適的時間加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我著急過,才知道原來不急也可以。
心態上的自我清晰認知,讓我心安。
這段時間我的朋友圈也不似上半年那般熱鬧,其實想熱鬧,想積極,想上進,我也可以做,但是自己覺得狀態不對,很多事情不是盲目堅持就是對的,也不一定越努力越對,所以我在朋友圈消失了。
以前很焦慮的時候,會因為一天沒有看幾頁書,而覺得自己落後別人,深夜不敢睡去;也會因為沒有真實的進步和反饋,一直做簡單重複的事情,而質疑自己;也會因為自己沒有嘗試過的新事情而畏手畏腳,事後又後悔不已。
這些我都經歷過,所以很清楚:傷心是真實的,後悔也是真實的,焦慮更是。但我也很慶幸自己失敗過,多了一些應該經歷的磨難,更珍惜一些隨之而來的驚喜或驚嚇。
學會認清自己,每一次遇到問題的時候,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標準,可能是根據既往學習的知識,可能是基於自己常有的認知思維,都沒錯,但是更應該的是要學會聽人勸,甄別信息,選擇補充的正確內容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然後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
不熱鬧,恰恰是給了自己冷靜思考的機會。遠離人群,才更清楚自己是誰,要去哪裡。想明白了更要融入人群,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太像了,都迫切地想要一個標準的人生答案,好像這樣自己就真的安全了,其實啊,安全是其中的一個考量,也許你還有更多「可能」可以去探索,所以別讓暫時看到的小世界圈住了你的腳步。
越往前走,越會有很多顛覆你認知的事情,教給你什麼道理,這些都是進步的標誌。
昨天看到一段話,就是很啟發我:有一種人,他們的知識儲備和信息密度都遠高於我,可還是願意聽我說那些沒有營養的廢話。溫柔博學浪漫的人身上最難得的特質就是懂得向下兼容。
想想自己,以前覺得和很多人都有共鳴,原來是人家懂得俯下身來傾聽我,真的是恍然大悟,所以呀,現在知道了,也要努力追上去。
回到今天的話題來說,其實更多想表達的是一種心境,什麼東西都會有改變,那就讓自己迭代更新的速度也快一些吧,想看的書,想做的事,想問的話,想見的人,趁早。
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