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一詞曾經更多是用在時尚界而並非餐飲業,然而現在也會經常從飲食評論家、媒體和餐廳老闆口中聽到。
在香港,如果一間餐廳符合潮流趨勢、新潮、時尚,還有海外分店的話,那麼它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什麼樣的餐廳才能符合今年的潮流趨勢呢?今年香港的流行趨勢又是怎樣的?
南早香港指南特意請來4位烹飪專業人士,分享了一些由去年延續至今年的主流趨勢,提出了一些新潮流,還清晰地表達了他們希望保留的部分。
不潮不歡的你怎麼可以錯過?
David Lai是OnLot 10和Neighborhood兩間餐廳的主廚和合伙人。
他指出, 2014年的一個顯著潮流就是新式中餐/亞洲菜餚,而且他預測這還將延續到2015年。
這種類型的料理可以在很多餐廳見到,例如Fatty Crab、福祿壽( Fu Lu Shou )、口利福( Ho Lee Fook )、都爹利會館( Duddell's )、卅二公館( Mott 32 )和料理農務( Sohofama )等。
Fatty Crab的炒貴刁
福祿壽的左宗棠雞
口利福的媽媽餃子
都爹利會館的毛蟹宴
卅二會館的椒鹽田雞腿
料理農務的青蟹焗糯米飯
「雖然一些點心坊的裝潢很豪華,但是仍有許多香港的亞洲餐廳,特別是中國餐廳,缺乏西方同行的精密製作、友好服務和創新意識。」David Lai說。
「但是這些新式餐廳改變了這種狀況。除了在菜品外觀上增添的美學元素,它們還極力對傳統菜餚加以重新構思,嘗試現代主義技巧、非傳統元素及各種新穎的組合。」
美食博主丹尼爾•哈達德(Daniel Haddad ,hungryhk.blogspot.com )認為加勒比美食將在今年流行起來。
「 Rummin'Tings餐廳自去年年末開業以來一直很受食客歡迎,我認為有著活躍氣氛、辛辣食物的加勒比美食正在香港流行開來。」
Rummin'Tings的牙買加挺舉雞
他還預測臺灣菜將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我注意到許多香港美食家都十分痴迷於臺灣,並且在城市遍布著一些熱門臺灣餐廳,例如Check-InTaipei 。我認為將有更多傑出的臺灣餐廳開業,這也將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
Check-In Taipei的窩夫鹽酥雞
天空龍吟日本料理( RyuGin )的主廚Hideaki Sato推測說將會繼續有專門餐廳開業。「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特色餐廳開張,它們將只專注於日料的某一個方面,比如只供應天婦羅或日式燒肉串。」
天空龍吟日料的黑毛和牛裡脊壽喜燒配溫泉蛋
餐廳老闆黃佩茵( YennWong ,經營餐廳包括22 Ships 、 Aberdeen Street Social和Chachawan ),認為「隱匿餐廳」將成為2015年的一個趨勢,這也極為符合香港空間緊張的城市特點。
她說,目前像街道後巷等諸多區域還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隱匿的餐廳不僅有神秘感和趣味,它還能勾起食客的好奇心。」
這些餐廳將建立在2014年「跳出思維慣式」的流行概念之上。
「企業家們越來越大膽地嘗試新東西,並更加專注於之前從未試驗過的新理念。」她覺得Mrs Pound和料理農務( Sohofama )正是這樣的餐廳。
Mrs.Pound的炒辣蟹
Mrs.Pound的韓式拌喇沙
黃佩茵說, 2015年還將會有更多名廚來到香港。「我認為將繼續有越來越多的知名廚師被香港繁華的市場吸引過來。」
David Lai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說:「引進廚師將延續到今年,並成為一個主流趨勢。」
丹尼爾•哈達德也這樣認為:「我覺得名廚戈登•拉姆齊( Gordon Ramsay )和傑米•奧利弗( Jamie Oliver )把他們的餐廳帶到香港僅僅是這一趨勢的開端,還將會有大量海外名廚來這裡擴展他們的事業。」
戈登•拉姆齊( Gordon Ramsay )
傑米•奧利弗(Jamie Oliver)餐廳的名菜大蝦義大利麵
天空龍吟日料的Hideaki Sato還深入說到,戈登•拉姆齊和傑米•奧利弗開啟了一個雙向(英國和香港)趨勢。
「 2015年我們將看到有更多著名英國廚師來港開店,這也將成為今年的一個重要趨向。」
David Lai認為基於本地、以廚師為導向的餐廳將在2015年大放異彩。
例如Philippe Orrico主廚的Upper Modern Bistro和On餐廳、 Shane Osborn主廚的Arcane餐廳、 Erik Idos主廚的Chino餐廳、Olivier Elzer主廚的Seasons餐廳以及Frederic Chabbert主廚的Mano餐廳。
Upper Modern Bistro的63℃蛋
Arcane的黑椒烤吞拿
Chino的酸醃白魚
Seasons的烤小龍蝦配維內爾黑米義大利飯
Mano的韃靼牛肉配溫泉蛋
「除了Seasons餐廳,其餘大多數較新的餐廳規模都比較小。而且除了ShaneOsborn主廚已經享有國際盛譽,其餘主廚都來自當地旗艦酒店餐廳,」他說道。
「大廚們變得更加自信,他們熱衷於對自由不羈的探索,更願意為每道菜貼上自己的標籤。希望隨著這個潮流,我們能看到更多獨一無二、具有個人化色彩的美食佳餚。」
Hideaki Sato相信小型餐廳的隊伍將在2015年壯大起來。
David Lai認為「低端」餐廳將成為今年的主流,以Bread Street Kitchen和Jamie's Italian為例,這兩間餐廳的主廚都可以引入高端概念,但是他們並沒有選擇那樣做。
「由於經濟的影響,餐飲行業可能將更傾向於低端市場。由於(新)餐廳龐大的數量和行業的轉型,在一段時間內,我們甚至可能會目睹餐廳合併之潮。」
Bread Street Kitchen的蒙特雷傑克芝士牛小排漢堡
Jamie's Italian的肉類頭盤
黃佩茵也表示同意:「我也認為將有更多成熟的餐廳打入大眾市場,因為這裡的潛在經濟規模十分巨大。」
這一趨勢也受到了香港目前餐飲環境的驅動。
「在高檔餐廳界,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喘息空間了。去年,有幾間這樣的新增餐廳,其開業費用高昂且需要大量員工才能正常運轉,」David Lai說。
大廚們最不願看到的是…黃佩茵希望今年不再持續有「融合」潮流。「沒有什麼能比得上正宗的美食,」她說。
她還希望今年能終結「餐廳老闆只將名廚和名牌帶到香港,而不努力提高品質」的趨勢,她認為:「這樣對顧客、廚師和整個行業都是極不公平的。」
同時, David Lai說:「今年我不想再繼續看到的趨勢是對於名廚的盲目引進。如果這一點做得正確,名廚的確可以給這個城市帶來世界級的知識、經驗、標準和視角。但如果做得不好,他們將成為純粹的賺錢噱頭來掠奪樸實天真的食客。」
丹尼爾•哈達德比較寬宏大量。「我熱愛所有的食物,開放接受一切。所以對於任何趨勢的延續我都感到歡喜。」
點圖並「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
南早中文網 是專為中文讀者服務的
南華早報新聞及信息內容平臺
《南華早報》創刊於1903年
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英文報章
www.nanzao.com
世界在此 讀懂中國
「喲,不錯哦」—— 求分享!
點擊左上角…即可分享此文到朋友圈!
眾樂樂,才是真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