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探秘」電話指導產婦在家分娩,家屬剪臍帶!快來學習!

2021-01-18 北方網

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日前,一位在家中突發疾病的患者由120急救車送往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急診科監護平臺上,顯示著車輛行駛軌跡、患者基本信息、血壓、血氧、實時心電監護等數據信息以及車載視頻,醫生通過信息化手段在急診室內同步接收所有救護車內信息。

天津市急救中心調度大廳

結合相關信息,醫生考慮患者為急性腦梗塞。收到120急救車發來的信息,醫院急診科立即啟動「一鍵溶栓模式」。隨後,醫院卒中中心值班醫生先於120救護車到達急診,快速做好急診溶栓準備。120車到達急診後,導診護士為患者佩戴好電子識別手環,確保患者在檢查質量中的任一環節都可以實現身份識別。

急救人員在車內傳輸患者信息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醫生先到。120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無縫結合,實現了急診患者的快速反應,確定地點、到達、醫療救治一體化的生命急診急救支持體系。

目前,天津市胸科醫院、北辰醫院、北辰中醫院、第四中心醫院、中醫一附院五家醫院已經與120急救中心實現了「告知系統」連接。天津市急救中心副主任顧乃剛告訴津雲新聞記者:「救護車上的醫生都配備有一臺ipad,可以通過這臺終端設備通過一鍵傳輸完成患者信息的預送,讓急診科醫生能夠提前預知患者病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做好術前或溶栓準備。」

車輛到達醫院

說到搶救生命,對於最「要命」的心腦血管病來講,時間分秒必爭。按照目前天津的情況,由於車輛少、道路擁堵等原因,很少有救護車能夠在數分鐘內到達報警人所在地。在家中我們只能等待嗎?當然不是。

「仔細聽好,我現在教你怎麼做胸外按壓。」

「一定要讓他平躺在地上。」

5月23日上午11點59分,120急救中心調度員接到報警,有人在室內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徐蓓向派車人員發送派車指令後,繼續指導報警人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根據我數的節奏按壓,1、2、3、4,1、2、3、4……」

直至12點05分救護車和醫生到達報警現場,調度員才掛斷了電話。

醫院接診急救患者

2017年1月20日,天津市急救中心引進的MPDS優先分級調派系統正式上線,通過調度員程序性詢問,了解患者病情,按照初步主訴預案分等級進行調派,使有限資源能夠合理利用。同時在救護車到達前指導報警人進行有效合理的自救。

「截至目前,我們通過MPDS優先分級調派系統共電話指導報警人15萬人次,有些患者在救護車趕到前已經通過這種方法完成了自救,可以說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天津市急救中心通訊科負責人說,「我們曾遇到因『噎食』撥打120的情況,調度員就是通過在電話中指導對方配合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而讓患者轉危為安。在這套系統使用期間,除了對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指導,我們還遇到過在家分娩的情況,我們會告訴產婦用什麼樣的姿勢分娩,家屬如何接生、剪臍帶等等,順利完成分娩。」

由於資源有限,很多突發疾病的患者的最佳救治時間就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但由於急救資源有限和道路原因,也許車輛不能在幾分鐘黃金搶救期內到達現場,因此提高全民急救意識,能夠實施自救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天津市急救中心主管人員告訴津雲新聞記者,「通過告知系統和MPDS應用,將患者進入醫院救治時間前移到接到患者的那一刻,為搶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

津雲新聞記者了解到,120急救中心平均每天呼入量近2500次,其中有效呼救總數為 700餘次,出車次數為450餘次。目前除中心城區和環城四區已經納入120急救中心統一管理外,薊州區、武清區、寧河區已經實現了一鍵轉電,120急救中心接到電話後可立即轉至所屬區的急救隊伍。此外濱海新區、靜海區、寶坻區的對接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中,努力儘早實現120急救一體化。

相關焦點

  • 她通過電話指導年輕父親成功接生
    ,一名產婦即將分娩,情況非常緊急!在派出救護車的同時,調度員趙秋霞一邊安撫孕婦和家屬的情緒,一邊按照急救中心指揮平臺上的醫療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MPDS預案進行在線指導。「請不要掛斷電話,我將仔細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趙秋霞冷靜地告知對方。在快速並詳細地詢問了孕婦情況後,趙秋霞判斷產婦即將分娩。刻不容緩,趙秋霞沉著冷靜地通過電話,指導孕婦和家屬應如何進行操作。
  • 杭州產婦在家分娩無人照料,9天沒處理傷口和臍帶!
    交接好班,正準備去查房時有急診病人來住院,我跟護士小趙一起安排好了患者後,接著來了第二個,第三個……特殊就在這第三個患者,竟然是兩位病人,一大一小,大人是產後9天的產婦,而抱在懷中幼小瘦弱的竟然是出生9天的新生男嬰,沒有任何家屬陪同,而是由社區工作人員護送過來。簡單迅速地了解了病史,原來產婦是自己在家中分娩,因為沒有家人的照料,產後9天從未去任何醫療機構就醫處理自己的傷口和寶寶臍帶!
  • 驚心動魄25分鐘,她指導獨自在家產婦順利分娩
    半島記者 齊娟「快來幫幫我,我要生孩子了……」,12月6日,青島市急救中心調度員湯青接到家住李滄區虎山路產婦張女士(化名)緊張無力的電話求救。通話中,湯青得知,張女士獨自在家,宮縮嚴重,即將臨盆。面對這種情況,湯青冷靜迅速地根據相關預案指導張女士進行分娩,經過驚心動魄的25分鐘的對話指導,張女士在家順利分娩,新生嬰兒一切正常。突然孕婦獨自在家,即將臨盆上午8:27,上班不久的湯青接到一促緊急電話。「我覺得自己可能快要生了。」電話另一邊,張女士即將臨盆,緊張求救。聽到情況後,湯青迅速根據相關預案指導張女士進行分娩。
  • 分娩「剪臍帶」時,究竟是產婦疼還是寶寶疼?醫生道出事情真相
    與寶寶相處的這段日子是最為親近的一段時間,聯繫母子之間的橋梁就是臍帶了。媽媽通過臍帶為寶寶輸送營養,這樣才保證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分娩之時,需要剪斷臍帶,很多媽媽會害怕傷及到寶寶,寶寶會不會感覺到疼?這是媽媽們最大的疑問了。誰會感受到剪臍帶的疼,媽媽還是寶寶呢?
  • 寶寶出生時大哭,是因為剪臍帶太疼了嗎?大多媽媽都理解錯了
    生孩子的過程有多兇險自然不必多說,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寶媽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孩子的健康,直到聽到寶寶的啼哭,媽媽全部注意力更是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寶寶出生時大哭,是因為剪臍帶太疼了嗎?小寶寶在嬰兒床裡閉著眼睛,老公和小維說了寶寶的情況,他猜測到:「是不是給寶寶剪臍帶太疼了,所以才會哭?」小維之前沒有經驗,想著如果寶寶真有痛覺,剪斷臍帶得多疼啊。到了快出院時,小維還沒忘了剪臍帶這個事兒,結果和護士聊聊天,才發現是自己「冤枉」了醫護人員,剪臍帶根本沒有老公形容得那麼可怕。
  • 「咣當一下子,孩子就出來了」產婦車上突然分娩 山大二院電話遙控...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 近日在濟南,發生了驚險又暖心的一件事,一名懷孕7個月的孕婦在去醫院的途中突發分娩狀況,在這緊急時刻,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的醫生用電話遙控指揮,成功幫助其脫險。據孕婦家屬楊樹林稱,12月3日清晨,妻子想起床想上廁所的時候出了血。看妻子情況不對勁,他趕緊開著車載著妻子來到了慶雲縣人民醫院,由於當地的醫療條件無法處理妻子的狀況,他趕緊又開車載著妻子,直奔位於濟南的山東大學第二醫院。
  • 產婦臍帶脫垂,醫生半跪託舉,24分鐘保住兩條人命
    聽到這句話,產科主治醫生王芳立刻對產婦進行陰道內診。確診為產婦臍帶脫垂,七分鐘後,嬰兒將面臨窒息危險。王芳表示,當產婦說有硬物出來的時候,就判斷是嬰兒的腳先出來了,所以立即對孕婦進行了常規陰道內診。可我沒想到我的手進去後,竟然動不了了。
  • 臍帶繞頸真的會影響到分娩?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在孕期的每次檢查中醫生都會看看是否出現了臍帶繞頸的現象。很多準媽媽擔心臍帶繞頸會影響到分娩,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胎兒臍帶繞頸的原因臍帶繞頸是胎兒分娩時常見的情況,一般認為這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有關。
  • 初產婦深夜早產 120調度員「遠程接生」
    產婦:我起不來,我起不來……       由於產婦身材比較瘦小,又是初產婦,分娩的疼痛和緊張讓她的情緒非常激動。而此時,嬰兒仍然只有頭部娩出,如果產婦不能正確地去用力,不僅對分娩沒有幫助,還會導致體力快速消耗。
  • 凌晨5點產婦家中分娩 「接生婆」丈夫向民警求助
    凌晨5點產婦家中分娩 「接生婆」丈夫向民警求助 2018-12-25 14:43: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揭秘「導樂師」:產婦分娩止痛針 全國僅67名
    昨日,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攜各省市訪問團一行來渝,學習和觀摩導樂分娩的重慶經驗,計劃年內在國內全面推廣導樂分娩,幫助更多產婦放心選擇順產。  重慶是全國第一個試點導樂分娩的城市。目前,國內首批10家導樂分娩示範醫院,分布在我市的江津、永川、黔江、墊江、榮昌、銅梁、潼南和北碚。  產婦待產時,醫院會首先向沒有特殊情況的產婦推薦順產,並介紹導樂分娩。
  • 25歲產婦分娩,丈夫全程記錄,5張圖告訴你,分娩的「痛」在哪裡
    一提到分娩,很多沒有經歷過的人都很恐慌,因為懼怕分娩,所以一直拖著不要孩子的年輕人大有人在。對於過來人說,大多數也有後怕。分娩的過程非常痛苦,這一點顯而易見,可是究竟痛苦在什麼地方?今天小編就結合一位年輕媽媽分娩的過程跟大家一起詳細了解這個過程。
  • 6步驟預防準媽在家急產|經產婦|初產婦|子宮頸_網易親子
    一旦在家裡,出現急產不要措手不及,一定要保持鎮定,跟著文章的步驟走,準媽媽就可以順利分娩了。什麼是急產?從有產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於3小時就稱為「急產」。醫學上對急產的界定則為: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大於5釐米;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大於10釐米。
  • 企鵝專家課丨分娩前出現何種情況需緊急就醫?產婦如何用力才生得快?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令人悲痛的事故,但也警醒了各位準媽媽們,千萬不要自行在家分娩,無論是對產婦還是新生兒,在家分娩都是十分危險的。陣發性腹痛也就是宮縮,只是宮縮規律的時候,才是進入產程的開始,往往在臨產前一到兩天,會有不規則宮縮痛,當宮縮變為有規律而且持續時間較前次宮縮延長、痛感較強、持續30秒或以上、間隔5到6分鐘一次時就意味著產程開始了,這個時候如果仍在家的話,需要立即到醫院待產。 分娩的三大產程是怎樣的?產婦會經歷什麼過程?
  • 產婦在家裡水中分娩,過程輕鬆,網友:生娃這麼簡單
    孕育島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雖然每個女人都有懷孕生子的經歷,不過對於女人來說,分娩確實是一個非常緊張而又艱險的過程,我們常聽人說,把女人生孩子比作從鬼門關繞了一圈,可謂是既耗費女人的全部精力,還會有存在一些生命危險,不禁讓人覺得女人分娩過程實在是太偉大了。
  • 「地表最強產婦」買菜路上當街分娩,生完孩子後,抱娃瀟灑走人
    醫護人員火速到達了現場,他們幫忙胎兒剪去了臍帶,並且做好護理工作。醫護人員再仔細為寶媽檢查了一下,檢查後並無大礙,這才讓孕媽和路人們鬆了一口氣。這位孕媽一一感謝了幫助她的路人和醫護人員。然後,她一手抱起剛出生的寶寶,一手提起剛買的東西,瀟灑地往回家的路上去走。
  • 網友記錄妻子分娩全過程:這7張圖,詮釋了女人承受的痛苦和不易
    都說母親是最偉大的人,她們經歷十月懷胎的痛苦,在分娩時還要忍受一次死去活來的折磨,即便是這樣,每個母親都會堅持到最後,看到孩子出生後內心就知足了很多。
  • 產婦分娩後在醫院死亡:特殊給藥竟讓患者自己籤字,醫院對死因判斷...
    圖片來源/家屬供圖  產婦生二胎後死亡  2020年11月中旬,津雲記者在江蘇省徐州市見到了楊建國。  37歲的楊建國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粗糙的雙手上殘留著油汙,一個邊角破爛的牛皮紙文件袋被楊建國牢牢抱在懷裡,文件袋裡是妻子盧春姐生前的就醫資料。
  • 生命天使 溫暖如春——東昌婦幼分娩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為了讓產婦在東昌婦幼有更舒適、安心、快樂的分娩體驗,分娩室助產士團隊一直不斷完善自我,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通過多個舉措拓展優質護理工作內涵,提升服務質量。為產婦編髮辮,便是其中一個暖心措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