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你正舒心地喝著可樂唱著歌,突然跑出個小夥伴對你說:喲,喝這個會殺精哦!頓時讓你的樂趣全無,變成了恐懼或者是無奈。喝可樂都喝出自宮的氣勢,你是開心呢?還是開心呢? 正所謂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朋友圈幾乎成為謠言圈,今天就來打臉這個一直流傳的謠言吧:可樂=殺精水?
謠言要有說服力傳得遠,當然不能空口白說,可樂殺精的說法是有些看起來好像很靠譜的起源的。傳說上世紀50年代,南美人發明了用可樂衝洗陰道的避孕措施。而後1985年,美國哈佛醫學院婦產科曾實驗在體外混合精子和可樂,檢測存活精子數量,得出可樂具有一定的殺精作用的結論佐證了這個說法。
首先,這個實驗確實是存在的。不過在1987年,臺北榮民總醫院通過實驗檢驗了可樂存在下,精子是否還具有跨膜遷移活性,卻得出可樂不影響精子活性的結論。然後,這兩項結論相反的研究共同獲得了2008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呵呵。
因此實驗並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因為這種體外的研究價值實在有限。精子本身在體外的存活能力就很弱,丟進碳酸飲料裡會死完全不稀奇。而且喝進去的可樂是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的,並不會跟你蛋蛋裡的孩子們接觸,喝可樂肯定起不到跟把精子放進可樂裡一樣的效果。如果這樣成立,那麼精子丟湯裡一樣會死,是不是喝湯也是在殺精了?哎呀,好可憐的精子啊,你爹吃啥都能殺了你呢…… 至於說既然體外殺精有效,那是不是可樂衝洗陰道避孕是可行的?我說妹紙你只是想體驗可樂衝刷的快感的吧……好吧,說正事,可樂洗陰道避孕然而也不靠譜。因為洗之前,估計已經有10萬左右的精子已經到達子宮了,你去洗掉殘留在陰道的那些精子並沒有什麼卵用。相反,可樂裡的糖分會容易引起生殖器的細菌感染……所以還是醒醒吧親。不過還有不少人認為:可樂不是好東西,喝可樂不是會直接殺死精子,而是會間接造成身體變弱,精子減少。關於這個,2001年-2006年間,丹麥有實驗對2554名年輕男子的精子質量和咖啡因攝入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每日飲用咖啡(咖啡因總量低於800mg)、飲用可樂(每天兩瓶500ml裝)壓根不影響精子的數量、活力與形態——也就是你不是每天喝兩大瓶可樂或者至少喝7杯咖啡,你就根本不用擔心可樂或者咖啡對你蛋蛋裡的孩子們有什麼影響。而那些真就喝這麼多的個別筒子,實驗中雖然精子總數下降了30%,但其實還在正常範圍內的——而且還不排除是其他原因導致的數量下降,因為這種人一般其他方面的生活習慣也挺糟糕的。
所以,可樂殺精的說法完全屬於無稽之談,那些想買兩瓶可樂可以省下TT錢的,你就等著鬧出人命吧。 除了殺精,還有個說法也讓可樂躺槍變妖魔,那就是傳聞美國一家民間環保組織曾發布消息稱,可樂飲料中含有一種可能致癌的化學物——4-甲基咪唑。可樂不但殺精,這回還能直接殺人了——好可怕啊呵呵。 首先,我們不去討論這家美國民間組織是否真的發布過這個消息,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吧。可樂裡有4-甲基咪唑麼?有,確實有!不過可樂裡的4-甲基咪唑不是直接添加的,因為它本身就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食品添加劑在生產過程的副產品。可樂當中含有焦糖色,是一種食品領域裡應用十分廣泛的天然著色劑。不光可樂,醬油、醋、黃酒以及醃製食品等,都含有焦糖色。焦糖色素的製作工藝中,就容易產生4-甲基咪唑。
那麼4-甲基咪唑會致癌麼?請回頭看看那個消息裡對4-甲基咪唑的定義——可能致癌物。也就是說,4-甲基咪唑是一種目前還無法確定是否致癌的物質,只是存疑。它的安全性質疑主要來源自2007年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中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稱發現4-甲基咪唑對小白鼠和母鼠有致癌作用。因此,2011年美國加州把4-甲基咪唑列入可能致癌的化學物名單,並規定每天攝入量為16微克。
不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卻公開否定了上述說法。其發言人表示:「不認為這種物質能給人體健康帶來任何直接危險,只有當一個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樂時,才能引發研究中類似的致癌風險。每天喝1000罐意味著,即便是不吃不睡、每分鐘喝1罐,也要17個小時才能喝完。這對普通人喝可樂,顯然沒有任何參考意義。」歐洲食品安全局在2011年也曾發表過一份「科學觀點」,認為焦糖色素中的4-甲基咪唑「不是問題」。
查閱我國的相關食品標準和規定,我國對可樂中焦糖色素並沒有限量標準,只規定「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當然這屬於我國對這類食品標準管理的滯後,咱們這裡就不多談論了。
所以,如果僅憑這一個物質就要說可樂致癌,實在是牽強附會了。雖然可樂有諸多的不是,但用子虛烏有的謠言來奉勸別人少喝,在下只能說這真的「黑」得不夠高明。搞得闢謠都帶著濃濃廣告味,造謠的人其實你是在打廣告呢還是打廣告呢? 好了,家醫君可不是來給可樂打廣告的,只是不想冤枉了可樂,可樂真正的功與過,不如一起看看下一篇文章吧~編輯:範昶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fd.lyan@jtys.cn
《家庭醫生》版權所有,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