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圖片為資料片
在親眼見到杜麗莎的現場之前,製片人洪濤也不知道她是誰。只是李克勤建議他請她來,李玟建議他請她來,王祖藍最後讓他在一個私人聚會上看到了杜麗莎。「她已經60歲了,但音樂裡非常有活力,讓人熱血沸騰。」
黃霑說她有絕對音感
杜麗莎在《歌手》的首場唱了約翰·列儂的《想像》,原來要唱的曲目是貝特·邁德爾的《翼下的風》,因為是母親生前最喜歡的歌,彩排時杜麗莎崩潰大哭,怕影響表演當天的狀態才臨時換歌。
表演完畢,杜麗莎用她非常不熟練的普通話向現場觀眾道謝時,又一次哭了起來。
普通話不是她的母語,她甚至不認識中文。因為她是菲律賓人。爸爸是菲律賓的爵士鼓王,媽媽是上海人,家裡五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大。
杜麗莎這個名字是在國泰戲院唱歌的時候,有人幫她改的,「臺下那些公公婆婆,聽不懂誰是Teresa Carpio,不如就叫杜麗莎啦。」
6歲去大溪地幫爸爸站臺,14歲靠唱歌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20來歲已經在TVB有自己的音樂節目《杜麗莎與你》,做足三年。2007年,拿下相當於香港樂壇終身成就獎的「金針獎」。
網上流傳最廣的,是黃霑對她的讚美,「天生有絕對音感,不必任何樂器,隨口就能唱出標準音高來。」
杜麗莎也曾開玩笑說:「我從小非常聽話,所以耳朵靈敏,聽不得走音的東西。」
電影《六樓后座》裡,杜麗莎演的是周浚偉的媽媽,出場時間非常短。電影尾聲時,為了讓逃家的愛音樂的兒子出國念書,她打開鋼琴蓋,唱了《海闊天空》。「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一開口兒子已被擊潰,乖乖跟媽回家。她演這個角色,信手拈來,又恰如其分。
那個年代的女歌星,是真的歌星,以歌為生,作不得假。夜總會,大舞臺,四處跑場。後來時代變幻,杜麗莎還感嘆過歌手越來越辛苦,又要唱又要跳還要靚,甚至只唱歌不行,還要會演戲。雖然這樣講,但話外音是,真正能把心沉下去唱歌的人就少了。
林憶蓮鄭秀文都曾求教於她
杜麗莎出身音樂世家,爺爺是爵士樂吉他手兼古典小提琴手,爸爸號稱香港鼓王,叔叔們都是樂師,弟弟弗烈玩搖滾,妹妹查寧也是歌手。
她說妹妹天賦比她好,她沒什麼天賦,只是肯努力。因此她才以十分努力的林憶蓮為起點,開班授徒。
林憶蓮還是個被人詬病「不會唱」的歌手的時候,被許願領去見了杜麗莎。在此之前,杜麗莎並沒有想要當誰的老師,但正好那時她剛經歷失聲的痛苦,知道那種孤立無援。
林憶蓮之後,杜麗莎成為香港樂壇頂級名師,大牌歌手紛紛上門求教。她說林憶蓮勤力,天天去她那裡練聲,堅持六個月;她給曾是學生的鄭秀文做監製,聊天、練唱,她眼裡的鄭秀文是不知道休息的女強人;梁詠琪用四天的時間上了十四堂課;薛凱琪一有時間就不停打電話向她請教。
香港歌手尊敬她,喜歡她,也怕她。她去做香港選秀節目《超級巨聲》的評委,大家都對小巨肺林欣彤表示讚賞,只有她說「她發聲方式有問題,我聽到好悶」。她的音樂課全港最貴,有女明星遲到45分鐘毫無交代,她會直接跟人說,「你不用再來了。」
她對人有要求,是因為對自己有要求。就算是唱同一首歌,她也要求自己每次唱都要有不同,否則「好悶」。她說唱歌最重要一個字,就是「練」,跟功夫一樣。
洪濤對她最高的褒獎是「看到有這樣的歌手在,就覺得節目一定要做下去」。當然,她早就不需要什麼額外的褒獎了。(肥西)
原標題:陌生的杜麗莎原來是香港樂壇頂級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