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後傳》口碑逆襲的背後|大浪淘沙之下,時代在召喚

2020-08-28 走向春天的未來君

導語

86版《西遊記》是幾代國人心中的回憶和經典,1999年楊潔導演的《西遊記續集》問世後彌補了86版的許多遺憾和劇情上的缺漏,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在唐僧師徒四人成佛後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於是在2000年,這部被網友們稱為「鬼畜鼻祖」的《西遊記後傳》就橫空出世了,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主要是圍繞著電視劇的劇情和那多次重複的打鬥場面,總體而言,負面評價佔了多數。時間過去了20年,筆者在近兩年內重溫了這部劇兩三遍,越看越有興味。

通過在各大平臺的瀏覽和交流,大家對這部劇的優質評價出現了大幅度增多的趨勢,在幾年內,這部劇在某平臺的評分從將將及格已經上升到了7.8分,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預計突破優秀線是大概率的,那為什麼這部劇能在播出十多年後,出現這樣的逆風翻盤呢?當下影視劇創作是否也可以借鑑到一些東西呢?

(劇中所有關於劇情的敘述均為簡述,以騰出篇幅做具體論述)

恰到好處的腦洞,正得其法的改編

當年,很多人認為《西遊記後傳》的腦洞太大,對中國神話體系缺乏敬畏,但是拿到今天來看,《西遊記後傳》在當時負面評價較多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觀眾沒能接受黑暗力量強大到可以一次性併吞神佛兩大體系這一設定,所謂「定數」到底是什麼,電視劇裡沒說清楚,觀眾就更不明白了。

尤其是在幾代人的腦海中,86版《西遊記》和99年播出的《西遊記續集》中各種神通廣大的神佛形象已經固化,號稱西遊世界最強三怪的金翅大鵬雕、九頭元聖(太乙天尊坐騎)和青牛(太上老君坐騎)只要主人一到也是手到擒來,怎麼會有一股勢力能把諸天神佛都困住呢?而且劇情中提到,無天和如來的法力是相當的,只要如來聯合神界、團結佛界,無天怎麼可能成事呢?電視劇把這一切歸結於一個虛無縹緲的「定數」,自然不容易被理解。但是跳脫出這個設定,《西遊記後傳》真的用了一個全新的角度解讀了西遊世界。

唐僧西天取經的起因是什麼?這源於李世民對涇河龍王的一個承諾,涇河龍王與袁守誠打賭,為了避免賭輸,他私自剋扣降水點數,結果被天庭判於斬龍臺受魏徵處斬,涇河龍王找李世民幫忙,結果魏徵來了個夢斬涇河龍王,龍王死後認為李世民失信,夜半糾纏李世民,李世民雖然最終度過此劫,但心內始終不安,聞聽天竺有大乘佛法遂遣唐僧取經。

孫悟空為涇河龍王案上天庭

可以看出,涇河龍王案是整個取經事件的開端,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西遊記後傳》的編劇錢雁秋另闢蹊徑,同樣以涇河龍王案為開篇,以孫悟空不懼強權為涇河龍王伸冤為引,塑造了劇中主人公孫悟空剛正不阿、百折不撓、堅韌不屈的人物形象,並且在這一事件中樹立了孫悟空在三界的威信,為日後拯救三界做了重要的鋪墊。

這個劇情的設定是很精巧的,而劇中的大部分劇情就是在以往大家已經形成固有認知的層面開拓創新,在宏大的世界觀之下縱橫捭闔,雖然改編大膽但是卻做到了自圓其說。這樣的改編是很精彩的,不能一味批評它踐踏經典,所謂經典也需要有推陳出新的能力,能從經典中尋得精髓,在精髓之外創作出一個全新的、能被大眾所接受的西遊故事又有何不可呢?

亦正亦邪的反派,塑造神話的英雄

無天和緊那羅

除了劇情,劇中對人物的塑造也極具創新性。無天作為最大反派卻有著讓人同情和理解的遭遇,他之所以墜入魔道源於信仰的崩塌,他原是佛界大護法「緊那羅」,為了在西牛賀洲南部傳教,他答應了當地大祭司解決當地的三大難事,當事情解決,但大祭司出爾反爾要處死他,阿羞為了救他自願獻身,緊那羅被釋放後,阿羞為了兌現對他的諾言自殺,佛界也因此將他逐出,從而一步步走向魔道。

這樣的設定極具傳奇色彩,也增添了無天這個反派人物的魅力,就連唐僧聽了無天的過去也表示如果自己遭遇了同樣的事應該也會做和他一樣的選擇,而從這開始,觀眾所接觸的無天不再是十惡不赦的大魔頭,而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反面人物,這樣的設定使得劇情的矛盾性更加突出,將原本簡單的正邪對立上升到了對人性的解析,人性可遠比正邪的衝突要複雜得多,無天的經歷和選擇是一個普通人在同等經歷下最可能的選擇,所以無天本質上更貼合人性,而非神性/佛性或者魔性。如來在劇中更多的表現的是佛性的一面,何為佛,老祖先造字大有深意,「佛,弗人也」,他所體現的高覺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這也是不少觀眾在劇中更喜歡無天的原因,說白了就是無天更加真實、更加像「人」。

無天、緊那羅、魔羅的飾演者黑子

在劇中,無天有三個形象,也就是無天、緊那羅、魔羅,緊那羅無疑是無天至善、至正的一面,魔羅當然是無天至惡、至邪的一面,那麼無天這個本體自然就是正邪交融的雜合體。錢雁秋是一位熟讀歷史的編劇、導演,想想那些歷史上建立赫赫大業的人物,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哪一個不是亦正亦邪的混合體呢?由此也可以看出,錢導在塑造無天形象時,刻意製造這種人性的對立和衝突,從而激發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這與許多臉譜化的反派人物決然不同。

孫悟空作為劇中的絕對主人公和正面角色在塑造時其實也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但是他與無天的「亦正亦邪」不太一樣,這主要體現在他的嫉惡如仇和明辨是非,就拿涇河龍王案來說,他哪怕上天入地也要把此事查個明白,在他的眼裡真正是藏不得邪祟。

悟空為涇河龍王伸冤觸怒佛祖

面對黑袍和巨蠍這些絕對的惡勢力,他從不吝惜如簧巧嘴,對他們進行各種戲謔和嘲弄,當然還有無情的打殺,但是面對無天時,他表現了充分的尊重,無天也是如此,這也不禁讓人想起歷史上著名的「羊陸之交」,這種對手與對手之間的惺惺相惜落在吳主孫皓眼裡,陸抗的行為就是有通敵的嫌疑。而且悟空行事往往無關對錯,他做的永遠都是心之所向,他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是非的標準,他的不羈與狂放落在某些人眼中或許就是「邪」就是「逆」。

孫悟空和無天都曾經說過,如果換個時空他們也許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我想這不是虛詞,二人有著很強的相似性,比如對理想的堅持、對對手的尊重,還有那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狂傲(據錢雁秋說,《石敢當》中很多情節是當年《西遊記後傳》沒有呈現出來的,若是算上這些遺漏的情節,無天和孫悟空的相似度更高)。

《西遊記後傳》編劇錢雁秋,代表作《神探狄仁傑》系列、《英雄》系列

錢導在創作孫悟空這個人物時,賦予了孫悟空救世主的人物設定,而在最後的劇情中,悟空為了心中的信念選擇了捨生取義,將英雄神話的悲歌描寫到了頂峰,也讓幾代人魂牽夢繞的「孫悟空」由個人英雄上升到「女媧補天」式的全方位的神話大英雄,這種境界和思想上的躍升也應證了前文所說的,《西遊記後傳》對《西遊記》的改編非但沒有踐踏經典和中國神話體系,反而讓經典生出了新芽,為中國神話體系做了查漏補缺。或許有文友認為我言過其實,但是00年代初期的錢雁秋就是那麼牛,他的很多手法和故事的鋪排是相對超前的,這一點即使是在業內也是認可的。

大浪淘沙的時代,潮水退後的海灘

上述便是《西遊記後傳》口碑逆襲的硬性條件,但一部劇歷經多年能夠被重新審視還有一些「軟條件」。在《西遊記後傳》中武打鏡頭重複多遍受到了很多詬病,該劇導演李源和編劇錢雁秋都承認這是因為當時刪減的戲份太多,又湊不足集數而選擇的無奈之法,這無形中竟然也成為它逆襲的軟條件之一。

大家都知道現在稱這種多次重複同一片段的視頻為「鬼畜」,在某些平臺,「鬼畜視頻」被做成了一個專區,瀏覽量是相當高,這種視頻往往是以多次重複達到搞笑的效果,當「鬼畜」大行其道以後,很多人突然發現了《西遊記後傳》這部國內最早具有「鬼畜精神」的電視劇,當不少觀眾抱著探尋「鬼畜」的想法去看這部片時,發現這部片在「鬼畜」之外所具有的深切內涵,一傳十十傳百。劇還是那個劇,只是大家對「鬼畜」的接受程度不一樣了,當年雷人的缺點竟然成了當代一部分觀眾追劇的賣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引子,當然這是針對一些年紀較輕的新觀眾。

對於一些早年就看過這部劇的觀眾來說,當年看這部劇是看個熱鬧,對劇情具體的內涵和隱伏的深意未能理解,當重新審視這部片時,發現了這部劇的閃光點,也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理解了這部劇。更為重要的是,當今人的頭腦對接受新鮮事物的包容度是很高的,相比於2000年,這方面的進步不言而喻,當我們不再以「歪曲經典」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審視《西遊記後傳》時就能感受到創新帶來的審美愉悅。

除了這些之外,神話劇創作的大環境也使得這部當年被輕視的電視劇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國是一個擁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的國家,這些底蘊和文化中當然也包含著那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在10年前,我們也曾拍攝過不少優秀的神話劇,央視版的《西遊記》自不必說,《寶蓮燈》、《新白娘子傳奇》、《封神榜》、《白蛇傳》、《精衛填海》、《歡天喜地七仙女》等是幾代人共同的回憶,隨著科技的發展,按理說神話劇應該更好拍,更容易拿捏,為什麼我們現在很難在近年找出幾部優質的神話劇呢?我想缺乏對傳統的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傳統固然可貴,但是創新同樣重要,能夠做到傳統與創新的有機結合就顯得尤為難得。所以,當時代在自動進行著大浪淘沙時,真正優秀的作品絕對還在沙灘上,它不會因為時間而被遺忘,能做到這一點,《西遊記後傳》已經算是成功了。

結語

其實仔細想想,作品和人生一樣,或許當時不被人理解,但只要秉持本心做好自己總有一日可以守得雲開見月明,既然選擇了優秀就註定要經受最嚴苛的考驗,這個考驗不僅是優秀的高標準,還有時間,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時代,不想被輕易帶回大海,就要推陳出新,唯有如此才能在洗盡鉛華後,依舊明豔動人。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後傳》口碑逆襲的背後|大浪淘沙之下,時代在召喚
    (劇中所有關於劇情的敘述均為簡述,以騰出篇幅做具體論述)恰到好處的腦洞,正得其法的改編當年,很多人認為《西遊記後傳》的腦洞太大,對中國神話體系缺乏敬畏,但是拿到今天來看,《西遊記後傳》在當時負面評價較多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觀眾沒能接受黑暗力量強大到可以一次性併吞神佛兩大體系這一設定,所謂「定數」到底是什麼,電視劇裡沒說清楚,觀眾就更不明白了。
  • 西遊記後傳完整版
    西遊記後傳完整版遊戲玩法:1、經典的FC系列遊戲;2、以西遊記為背景打造;3、充滿趣味的玩法內容。西遊記後傳完整版遊戲資料:是一款畫面精緻的以西遊記我題材打造的卡牌對戰手遊,採用的是Q版的人物形象,玩家可以選擇孫悟空、玉皇大帝、觀音等人物進行戰鬥,需要更具羈絆等來合理上陣角色。西遊記後傳完整版背景故事:「仙界要選人拯救世界啦!仙界要選人拯救世界啦!」
  • 《西遊記後傳》:首播被吐槽20年後卻成經典,這才是成功的衍生劇
    從每年暑假必上熱搜的《還珠格格》、《家有兒女》,到疫情期間被推上視頻搜索第一的周星馳電影,似乎大家都在用為老劇貢獻流量的方式,對抗如今「大流量低口碑」的電視劇市場。如今升到7.8分,B站上架的「無鬼畜版」也引來無數人圍觀,也算得上是一種「逆襲」了。
  • 演員吳健:撿黃曉明漏出演《西遊記後傳》不紅背後的經歷堪比小說
    相信很多80後90後,對2000年播出的《西遊記後傳》一定印象深刻。雖然該劇後來被追譽為「鬼畜」鼻祖,但當年我們可是守在電視機前看得津津有味,除了想窺探一下《西遊記》後來的故事情節,很大一個原因是劇中的演員們都長得太漂亮,尤其是「喬靈兒」一角至今都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 西遊記後傳:被罵了19年的爛片,憑啥現在「封神」?
    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 / 86年版《西遊記》《西遊記後傳》中,他搖身一變,會武功懂法術,成為了降妖除魔的主力軍。長大之後,再回首這部電視劇,感覺世間沒有純粹的正與邪,這才是世間本來的面目。」《西遊記後傳》中,圓寂的如來轉世投胎,變成凡人喬靈兒,在人間「歷劫」。他先是用善心感化了山賊頭目白蓮花,兩人結為未婚夫婦。
  • 重溫Cult神劇《西遊記後傳》
    在他們看來,一切辣眼睛的外表都另有深意……比如,《西遊記後傳》這部經典改編,怎麼就變成了面癱大戰死金樂手的鬼畜故事呢?如果說《西遊記》是國產影視最大的IP之一,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西遊故事改編的影視作品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數不過來。
  • 《西遊記後傳》早年不火,多年後才被認可,為什麼?
    西遊記後傳(中國大陸,30集)《西遊記後傳》是陝西省電視節目交流中心在2000年出品的一部古裝歷史神話劇,改編自吳承恩所著古典小說《西遊記》,由李源執導,錢雁秋編劇,曹榮、黑子、黃海冰、吳健、馬雅舒等主演。
  • 時隔二十年,《西遊記後傳》再起波瀾。
    最近,《西遊記後傳》再起波瀾,孫悟空的扮演者曹榮就與編劇錢雁秋在網絡上開始了瘋狂的互撕。《西遊記後傳》是陝西省在2000年出品的古裝神話劇,改編自吳承恩的《西遊記》。該劇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之後,魔頭無天在如來佛祖圓寂後大鬧三界,孫悟空帶領三界幫助如來轉世靈童喬靈兒重返靈山的故事,該劇已於2000年播出,並獲得第18屆金鷹獎電視美術片內最佳獎。
  • 《西遊記後傳》:經典劇和垃圾劇之間,還有一種「梗王劇」
    骨骼清奇、宜嗔宜喜《西遊記後傳》,這部問世於2000年的「跨世紀古裝歷史神話大作」,素來飽含爭議。有人說它荒誕不經、故事離奇、製作粗糲、不值一提。有人說它領先於時代,集先鋒、前衛、鬼畜、實驗、cult等諸多元素於一體。
  • 曾被視為爛劇的《西遊記後傳》, 如今被封神了,評分一路飆升
    相信對於在座的不少朋友們來說,提起童年神劇《西遊記》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吧,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給我們的童年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神話世界,而在當時,也因為《西遊記》的熱播,不少剛入行的導演也對這部劇進行了翻拍和改版,比如說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們肯定都看過這樣的一部神劇,那就是《西遊記後傳》
  • 曹榮重剪《西遊記後傳》無人捧場?新劇口碑撲街被嘲吃老本
    曹榮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太熟悉,不過說起他主演的神劇《西遊記後傳》,很多人一下子就想起來了。是的他就是劇中孫悟空的扮演者。這部《西遊記後傳》是2000年播出的歷史神話劇,由曹榮、黃海冰、吳健、黑子、馬雅舒等主演。
  • 曹榮重剪《西遊記後傳》,捧場人數寥寥無幾
    20年後,《西遊記後傳》中「面癱孫悟空」曹榮再度營業,一方面,親自剪輯無鬼畜精簡版《西遊記後傳》,一方面,頂著57歲的身體自導自演網絡電影《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針》,再度飾演孫悟空,甚至在自己宣發的幕後花絮中,用到了「中國第一鬥戰勝佛」的名頭……然而,結果是讓他心涼的。
  • 《西遊記後傳》:被群嘲「鬼畜鼻祖」,卻是至今無人超越的神作
    當年才上小學二年級的我,西遊記十級愛好者,瘋狂迷上了這部後傳,至今能把兩首歌詞記得一字不差。可能真的因為年紀小,對魔性的鬼畜三連,一開始並未意識到不妥。直到聽到大人嘲笑,才注意到,不管什麼動作都來回放三次,好像是有點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承認自己喜歡《西遊記後傳》。
  • 《西遊記後傳》:最具潛力翻拍的劇本,為何無人願意下手?
    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作品,例如TVB版《西遊記》、《西遊記後傳》、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動漫版《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等。那就是李源執導的《西遊記後傳》。相比那些無邏輯的改編來說,《西遊記後傳》的不足完全可以接受,甚至能將那些網絡大電影甩開幾條街。其中最大的亮點在於故事情節。大家對它的評價是:一流的劇本,二流的演技,三流的剪輯。
  • 老來俏的《西遊記後傳》,到底該誇誰?
    昨天下午,對於曹榮1月13日接受娛理採訪時,稱其放棄《西遊記後傳》導演署名,並編寫了該劇大部分劇本一事,錢雁秋在微博發文回應,表示曹榮所說與實際不符。文中,錢雁秋開篇便以四大點表明觀點。總結來講,曹榮非《西遊記後傳》總導演,導演並非個人,這部劇是大家合力完成拍攝的,錢雁秋本人是這部劇的編劇,且他寫作的劇本和體量沒有任何問題。
  • 《西遊記後傳》曹榮版孫悟空的這句經典口頭禪,還有多少人記得?
    《西遊記後傳》最早的劇本最多只能拍20集,但是投資人卻要求至少30集,編劇表示沒辦法改,導演曹榮只好讓每個動作戲重複3遍,才勉強達到要求,觀眾們對其眾說紛紜,而最有爭議的就當屬他的「鬼畜」動作,視覺上相當辣眼睛。
  • 被嚴重低估20年的《西遊記後傳》,真正的文體兩開花
    如今在豆瓣上,《西遊記後傳》的評分已經慢慢上升到了7.6分。 因為那是2000年,處於我國影視劇百花齊放的時代,《大明宮詞》《康熙王朝》《永不瞑目》……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而且,有86版的《西遊記》珠玉在前,相比之下,《西遊記後傳》的內容、劇情等方面實在是過於大膽和出挑,再加上令人詬病的鬼畜和特效,因此人們當時接受不了、一頓吐槽也不足為奇。
  • 六小齡童拒演孫悟空,《西遊記後傳》,如今成為了經典
    由曹榮執導的電視劇《西遊記後傳》中孫悟空的角色原定是由六小齡童來飾演,沒想到六小齡童到快開機時才告知拒絕出演孫悟空,由於時間的緊迫,已經沒法再去找合適的人選了,無奈之下,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來演孫悟空。該劇播出後也一直被大家吐槽,吐槽劇中的一些不足,還被稱為神劇,還好這部戲在當時成了收視率亞軍,多年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戲也慢慢的被大家接受,口碑也越來越好
  • 曹榮自稱《西遊記後傳》總導演和編劇,錢雁秋:他是文盲和流氓!
    提到《西遊記後傳》,浮現在腦中的就是那重複的武打動作,也因此它被稱為鬼畜的鼻祖。至於為什麼會有這些重複的動作,「孫悟空」的扮演者曹榮曾解釋說是因為劇本太短,自己不得不用「導演技術」剪輯成重複動作來加時長。對此,觀眾們一度對曹榮導演肅然起敬,也漸漸開始理解《西遊記後傳》的不足。
  • 全面解析《西遊記後傳》到底有多牛掰
    「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了」,在我腦海裡又不斷複製黏貼,這引發了我的一個世紀迷思—— 《西遊記後傳》的鬼畜明明很雷,但兒時的我們為什麼還屁顛兒屁顛兒追著看?除了鬼畜,這部劇還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