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向來是操弄臺灣民意的高手,從當年「兩顆子彈」開始,他們就無所不用其極地收買和控制當地媒體,創造對自己有利的輿論氛圍。同時打壓、扼殺不利於自己的聲音。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琳琳表示,臺灣目前經濟發展下滑,媒體生存環境越發艱難。傳統的廣告收入來源由於廠商本身經濟效益不好被大量壓縮,民進黨當局憑藉行政機構投放廣告的優勢,成為媒體重要金主。
吳琳琳指出,陳水扁執政時期便開始透過臺當局標案控制媒體,宣傳政績和利己言論,媒體立場明顯有偏向,為其執政製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隨後,民進黨不斷加大力度來投放廣告。2019年,民進黨網絡投放廣告總金額多達27億元新臺幣,相比2018年增長64%,致使一些綠色媒體的言論更加迎合民進黨需求。
據臺灣媒體爆料,民進黨當局同時培養了大量網軍帶風向。這些網軍潛伏在臺灣民眾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上,發布有利於民進黨的言論,通過推廣設置熱門頭條,把支持蔡英文的人打造成為所謂的「意見領袖」,帶輿論風向,為蔡英文增加人氣。
最近,中天新聞臺被關停,引發臺媒受政治操控的激烈討論。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提出「黨政軍退出媒體」,在其壓力下,當時國民黨的執政力量逐漸退出媒體,如今民進黨執政了,反而大肆進軍媒體,為經營控制媒體不遺餘力。至於臺灣所謂的「新聞自由」,早已淪為一句空話。
不只是媒體,臺灣民眾發言的權利也受到限制。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美牛和「日本核食」入臺,引起社會憂慮,民眾在網上發表抗議言論竟遭刪帖。吳琳琳表示,民進黨當局過度介入,審查民眾言論,勢必引起更大反彈和爭議。
此外,對於在大陸發展的臺灣網紅被綠營下手一事,吳琳琳分析指出,民進黨當局通過強硬手段來管控網絡言論會引起兩方面的反彈。首先,對於臺灣青年來說,正常的發言得不到有效渠道的表達,甚至還可能被壓制刪帖,除了不利於他們本身的發展,也不利於民進黨爭取這部分族群的選票。另外,對於臺灣民眾而言,他們也想聽聽來自對岸的、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的想法,但是卻連真實的聲音都聽不到,這對於臺灣所謂的「言論自由」是極大諷刺。(記者 程莎莎 李瑞)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琳琳(你好臺灣網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