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說過多少次我是中國人?

2020-09-10 不朽的東方傳奇


首先,李小龍先生的確是美國人,我有收藏李小龍的出生證明。按照美國法律,李小龍出生在美國,為合法美國公民。【1】

李小龍出生證明

那麼,李小龍先生是不是中國人呢?這點存疑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1980年9月10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根據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2】但李小龍出生於1940年11月27日,此時新中國還未成立;去世於1973年7月20日,此時國籍法還未頒布。

李小龍究竟有沒有中國籍?

不過我手上收集的證據也不充分,這篇文章就不談這個了。

很多人對《精武門》中「你們給我記住了,中國人不是病夫」以及《李小龍傳奇》中「我是中國人」這兩句臺詞印象很深,但是電影始終是電影,電視劇始終是電視劇,藝術創作和藝術人物沒有絕對關係。李小龍本人的話才有說服力。

1966年街頭採訪(英文,訪談)

你來自舊金山嗎?

不,我來自香港

1966年之後(英文,劇組採訪)

「和空手道不同的是,功夫是一種使用雙拳與雙腳的東方攻擊體系。穿上鞋,在劇集裡,我就是『青蜂俠』的武器,」李小龍說。

他很快強調,「加藤」在劇集裡將會有一個較高的地位,「『青蜂俠』和『加藤』是搭檔關係。而不是說著『是的,布立普先生』的奴僕。我是中國人,但『加藤』是個日本名字。而西方人並不明白其中有什麼區別,」,李小龍說,「製片人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能說出布萊特•瑞德(這是「青蜂俠」公開使用的名字)名字的中國人,」李小龍大笑起來。

「他們非常慶幸得到了我,」李小龍說。「再怎麼說,有多少中國人能說出布萊特•瑞德這個名字的?」香港長大的李小龍,在ABC電視臺的第一季,也是最後一季的周播冒險類劇集《青蜂俠》中扮演「加藤」。

1967年—1970年(英文,空手道大賽發言)

雖然我已經在新的領域(表演領域)發展,但在過去十年裡,中國武術基本上還是我的主要活動。我在武術方面的成就是最令人滿意的,美國三個空手道冠軍都師從於我,這使得「中國人」這個詞成了武術圈裡的代名詞。

1970年,背傷康復之後(英文,與朋友所寫的書信)

總之,我可以提醒你的是,消極情緒經常會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我們身上。但它偶爾有助於阻止所有的想法(那些出現在你腦海中沒完沒了的擔憂,期盼等),並再次精神振作地勇往直前。就好像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也許要硬著頭皮吃點苦藥,所以我們經常需要做一些我們不想做的事。記住,我的朋友,發生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對。你已經有了這些條件,我知道你一定會以這種或另一種方式勝出的。像水雷一樣,全速前進!記住這個中國人說的:「時勢?讓它見鬼去吧!時勢由我來創造!」

1970年《唐山大兄》採訪(中文,發言)

或許大家認為,國片依然還處於艱難的發展之中,回來拍國片,簡直就是受苦。對這問題,可不容易回答,我只能說:「我是中國人,當然要盡我的一份責任!」

(時間不能確定,與下文均收錄於《我與截拳道》)

1970年—1972年(中文,採訪)

我不敢說我有多大的成就,但是這是我電影生涯的開始。在《唐山大兄》與《精武門》的帶動下,我決定將我的一切全部奉獻給中國電影。我尋找到了一條真理:中國人將永遠是中國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就應該拍攝中國電影

1972年李小龍電話採訪(英文,電話採訪)

布洛克:你多大的時候開始練習武術的?

李小龍:13歲。

布洛克:你的師父很有名嗎?

李小龍:我的師父是葉問,他是我的中國武術老師。

布洛克:你學的是哪種武術?

李小龍:詠春。

布洛克:那是「中國式空手道」嗎?

李小龍:不能這麼稱呼它,因為空手道是在中國功夫之後出現的,我練的是中國功夫。

布洛克:那詠春屬於功夫嗎?

李小龍:是的。所有的武術,都是在中國功夫之後出現的。

布洛克:你在西雅圖上學,你後來是怎麼成為一名職業演員的?

李小龍:這可真是太戲劇性了。我回到美國的時候,真的沒想過繼續我的演藝生涯。我的意思是,我,一個中國人,呃——我並不是有什麼偏見,但是——想想吧,很殘酷的一點,有多少西方電影中需要中國人呢?當中國人出現的時候,總是那種千篇一律的出場音。真見鬼!1964年,我在長堤舉辦的國際空手道錦標賽中示範了我的功夫,威廉杜西亞看到了這次表演的錄像,他那時正在製作《蝙蝠俠》系列電視劇。他和我籤了約,我拍攝了《青蜂俠》,後來又拍攝了《盲人追兇》。

1972年6月李小龍親筆文章《我與截拳道》(日記文章)

事實上,我是一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我是中國人,這是毫無疑問的。至少,我留在美國那麼多年,我是這樣看自己。而在西方人眼中,我當然是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少不了我必須具備有有中國人的基本條件。所謂的條件,我指的是關羽文化的、感情的,以及在具體行動的表現上。

我作為一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是一個意外,或許是先父有意的安排。那時,美國的華僑社會裡,來自廣東省的人最多,他們非常懷念家鄉,想念家鄉的一切。在這種環境下,那有著濃鬱家鄉特色的粵劇便順理成章的大獲成功。先父是著名的粵劇演員,很受群眾歡迎。於是,他有許多時間留在美國登臺表演。我出生的時候,也正好是先父帶著母親留在美國演出的時候。

但是,先父並不讓我在美國接受美式教育,在我三個月大的時候,他送我回到了他的第二個故鄉——香港,和他的親屬生活在一起。

這在我一生中,可以說是很重要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中國文化,我非常喜歡,我強烈地意識到我是其中一份子。在那是我當然不了解,也不知道環境對於一個人人格和個性的完成,會有那麼巨大的影響。然而,「我是中國人」的這一概念正是那時候萌芽的。

1973年《龍爭虎鬥》導演採訪(英文,導演詢問回憶)

看我的手,這是一雙瘦小的中國人的手,(拳王阿里)會殺了我的

1973年(英文,與朋友書信)

親愛的泰德,

寫這封信只是要提醒你,「18歲的我」已然安全抵港。

請仔細考慮一下ENTER THE DRAGON這個片名。

1.這條「獨特」的龍(龍代表了中國人,神明等)可不是那些香港那些流於表面的垃圾功夫電影。

2.只要宣傳得當,我們可以說,這條龍能不斷地在銀幕內外打破紀錄——就像你所說的「極具說服力」。

我說了,我完全認為這是個極好的片名,請認真考慮一下,因為「ENTER THE DRAGON」意味著一個極具才能的人出現了。

時間很緊迫,泰德。

請給我寄2份劇本來,這樣我可以研究起來了。【3】

所以,泰德,如何從一個人變成另一個人,簡單回答就是:「我真的覺得勤奮訓練,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有踏實的信念」,就最終一定能實現目標。你們眼中的這個中國人一定能得到大家公正的認可。

未知

哲學固然把我的「截拳道」帶進一個武術的新境界,而我的「截拳道」也帶我走進電影界新的領域。童年時代,我對拍電影純屬消遣,後來,好萊塢的製片人,認為我的武術很有吸引力,希望我在他們的影片中扮演角色。電視片集《青蜂俠》就是一個例子。這時,我意識到這樣拍片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些角色不適合我,這並不是說我自己不能勝任片中的角色,事實是:因為我是黃皮膚的中國人,我不可能成為白種人的偶像,更不能振奮起同胞們的情緒。因此,我決心回來為中國電影的發展盡一份責任。

但是,儘管他隨時準備讚揚他的妻子,李小龍堅持把他的家庭生活和他的事業分開。一旦他完成了他的工作,他更喜歡和琳達以及他們兩個活潑的孩子,7歲的國豪和3歲的香凝一起度過他的閒暇時光。他自豪地說:「琳達第一次懷孕的時候,我很有信心是個男孩。 我們只給未出生的孩子取了一個男孩的名字。我們甚至連想一個女孩的名字都懶得想。」果然,琳達有一個男孩,81磅11盎司的國豪。「第二次我決定是女孩,所以我們只選了一個女孩的名字。我們有了香凝。「他對自己得到的兩束快樂感到非常高興,而且不打算再得到更多。和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一樣,李小龍也為他的兩個孩子感到無比驕傲,尤其是國豪,他被描述為「金髮灰眼的中國人」。

在華盛頓大學主修心理學的李小龍覺得自己是一個美國化了的中國人。5英尺7英寸高(約1米7),140磅,李小龍對於英語以及功夫技巧都很精通。

「他們給了我一個名字,」活潑的李小龍幽默地說,「叫我溫斯洛•黃,好吧,我是一個在香港長大的中國人。但是7億中國人不是都姓黃的。」

相關焦點

  • 李小龍真的說過自己可以打敗阿里嗎?
    去年大家期待已久的大導演昆汀的影片《好萊塢往事》在中國撤檔,安邦早就說過,被人打的李小龍沒人看,不光中國人不願意看,全世界都沒有人願意看,不管再大的好萊塢導演都不行,現在看到的片段就是《好萊塢往事中》李小龍被打的片段,今天我們好好聊聊這部跟李小龍相關的電影;沒有在中國公映的原因就是片中將李小龍演繹為一個「傲慢、愛吹牛的蠢貨」,這不但讓龍迷極度不適,也激起了李小龍女兒李香凝的不滿,她聯繫國家電影局
  • 陳慧敏怒扇李小龍兒子,只因李國豪說他不是中國人
    宗師,作為第一個憑藉自己的努力將「Kung fu」一詞寫進英語詞典的華人,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將中國傳統功夫發揚光大,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固有印象和思維。,談到了李國豪曾因為說過一句話,竟惹得他怒扇李國豪一個大耳刮子。
  • 李小龍一生拍過的電影你知道多少?
    1972年出品的,在各大平臺的評分也是非常高的,在劇中李小龍飾演的陳真,賴jiang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部劇中有一段劇情是難以忘懷的,李小龍說了一句話,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是病夫,確實中國人不可以能是病夫,以前不是 現在不是 未來也不會是,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現在我們說說這部劇,精武門裡的李小龍把陳真這個角色演得淋漓盡致,雖然劇情的最後陳真犧牲在警察的槍下,但是他留給中國人敬佩的史記。
  •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寶寶聽到這句話時,他們在想什麼?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穩佔孩子最討厭的話前五可能很多家長並沒有注意過自己的說話方式,因為口頭禪一般都是通過自己的習慣說出來的,自己並不注意,但是孩子聽的卻是很在意的。就比如現在很多家長經常會把「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掛在嘴邊,每次孩子玩玩玩具的時候,你就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具玩完之後要自己放進玩具筐裡」。當孩子洗手很快的時候,你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洗手要好好洗,你洗的那麼快能幹淨嗎?」。
  • 馬雲與任正非,郭德綱與李小龍,周杰倫與張學友:中國人的驕傲!
    李小龍、郭德綱:李小龍把中國功夫推廣到了全世界,郭德綱把中國相聲推廣到了全世界;李小龍是武術泰鬥、武學奇才,郭德綱是相聲泰鬥、相聲奇才;李小龍改變了中國人的世界形象,郭德綱讓全世界相擁在歡樂的海洋。張學友、周杰倫:歌神張學友,無出其右;曲神周杰倫,無與倫比。
  • 為什麼李小龍在美國人眼中是武者,在中國人眼中是演員
    1964年李小龍在全美空手道比賽中,擊敗三界蟬聯冠軍羅禮士(後來李香凝女士澄清是兩屆蟬聯),這也是中華武術首次驚豔國際武臺,要不然到現在可能中國功夫這四個字只有我們自己自玩自樂。正因為這次比賽,才讓20世紀美國著名福布斯電影有限公司製片人威廉·杜西亞認識有個叫李小龍的中國人,1965年叫他去舊金山試鏡,李小龍從此才走上電影之路。
  •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為什麼孩子特別反感這句話?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過的玩具要整理好哦~」  喝完果汁後,媽媽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杯子不要亂放。」  侄兒和小夥伴追趕打鬧,卻聽到:「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具槍不能對著人打……」  那天傍晚,等小夥伴們離開後,趁媽媽出門買菜,侄兒就收拾起自己的小書包「離家出走」,投奔到同住一個小區的我家來了。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心裡想,如果我是小孩,估計也想立馬逃離。
  • 爆笑段子: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我不要上女廁所
    別的孩子挨打的時候,喊的都是什麼再也不敢啦,我錯了之類。這貨每次挨揍都大喊:「求求你們放我一條生路吧!」;「打死我了,18年後我又是一條好漢!」;「你們打的不是我,是寂寞!」然後每次都把他爹媽逗樂了…
  • 李小龍和林正英,一個是我「死」也打不過,一個是我死也打不過
    李小龍原名李振潘,出生於美國舊金山,所以每當有人對李小龍大肆宣揚時,總會遭到一些人的反駁,認為李小龍其實個美國人,功夫再俊,名氣再大,也是為美國效力,和中國人沒有半毛錢關係。是他獨自一人挑起大梁,在美國弘揚中國的武術文化,讓許多外國人都以為中國人是飛簷走壁,從來不坐車,而且不好惹的。李小龍也作為一個華人能夠進入全世界最著名的電影中心好萊塢,並且將中國傳統的武術電影帶入了全世界,讓全世界為此矚目。
  • 被過度神化的李小龍
    還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泰森曾經說過自己打不過李小龍,近日泰森也通過網絡視頻澄清了這個謠言,泰森說:「我怎麼可能說過自己打不過李小龍?不考慮規則,在街鬥中我會把他打死!」李小龍在國內確實已經被過度吹捧過度神話了。
  • 「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孩子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在想什麼?
    上周末,邀請了幾個小朋友來家裡玩,本來很開心的,但是:玩完樂高后,她提醒:「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過的玩具要整理好哦~」喝完果汁後,她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杯子不要亂放。」「跟你說過多少次」,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每位家長都會掛在嘴邊。在一期《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走上天台大聲宣稱:「我媽媽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嘮叨了!」女孩很懂事,理解媽媽是為了她好,但還是想對媽媽的「嘮叨」提出限制。當著老師同學的面,媽媽有點不好意思,滿口答應,「如果你表現得好,我就不嘮叨。」
  • 「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孩子聽到這句話,心裡在想什麼?
    ,媽媽提醒:「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過的玩具要整理好哦~」喝完果汁後,媽媽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杯子不要亂放。」侄兒和小夥伴追趕打鬧,卻聽到:「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具槍不能對著人打……」那天傍晚,等小夥伴們離開後,趁媽媽出門買菜,侄兒就收拾起自己的小書包「離家出走」,投奔到同住一個小區的我家來了。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心裡想,如果我是小孩,估計也想立馬逃離。侄兒會生氣,表面上是在小夥伴面前被媽媽耳提面命,丟了面子,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媽媽的那些「友情提醒」,是一種責備。
  • 李小龍女兒不滿《好萊塢往事》:我父親不是一個傲慢的蠢貨!
    面對種種爭議,昆汀也在近日的電影宣傳會上給出回應:「李小龍就是一個傲慢的人,包括他說話的方式,我不是憑空捏造,我聽說過他說過這類話。」此話一出,再次引起更多人不滿,有網友認為昆汀這樣的回應「還不如不回應」。也有人指出,電影對李小龍這樣的處理方式,已經不僅僅是不尊重李小龍個人的行為。
  • 成龍在《精武門》中充當替身,被李小龍踢飛。這個動作重複了三次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成龍擅長表演喜劇和冒險動作片,如《十二生肖》和《紅番區》。除了有趣的元素,成龍的動作片。1973歲的李小龍意外死亡後,香港動作片五年保持沉默。1978年,成龍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成為武術巨星。現在我們都知道,成龍十幾歲的時候就在劇團學藝。
  • 「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孩子聽到這句話,心裡在想什麼? | 共同體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過的玩具要整理好哦~喝完果汁後,媽媽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杯子不要亂放。侄兒和小夥伴追趕打鬧,卻聽到: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具槍不能對著人打……那天傍晚,等小夥伴們離開後,趁媽媽出門買菜,侄兒就收拾起自己的小書包「離家出走」,投奔到同住一個小區的我家來了。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心裡想,如果我是小孩,估計也想立馬逃離。侄兒會生氣,表面上是在小夥伴面前被媽媽耳提面命,丟了面子,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媽媽的那些「友情提醒」,是一種責備。
  • 他曾和李小龍多次合作,在國外大受歡迎,是中國人的驕傲!
    他曾和李小龍多次合作,在國外大受歡迎,是中國人的驕傲!楊斯在一次廣告的拍攝中,和李小龍相識。兩人都是不相上下的功夫大師。兩人一見如故,於是在一次電影中,李小龍邀請到了楊斯合作。給大家帶來非常經典的作品。而楊斯一直在美國發展,漸漸打響了自己的名氣。
  • 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中國禁映,原因不僅是侮辱李小龍
    迪卡普裡奧扮演的角色和以往不同,以前他一般都飾演相對正面而且簡單的角色,除了在《禁閉島》中演過一回神經病患者,那次的表演雖然可圈可點,但是缺點還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他在《禁閉島》中的形象和精神病患者有不小的區別,不管怎樣,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人在外形上還是可以看出端倪的,但是
  • 陳國坤《葉問4》演活李小龍,神演技再現經典揚我國威
    《葉問4》中看到迄今以來最還原的一版李小龍。不僅可以看到李小龍招牌的雙節棍武打場面,看到各種暢快淋漓的肘膝、掃腿、連環腿,還能看到百分百還原的李小龍寸勁拳。 對於華人的抗議,該片導演拒絕承認錯誤,甚至在各大公開場合表示李小龍本人就是這樣驕傲自大的人。 明明連前UFC輕重量級冠軍瓊斯都說過,美國現在所有綜合格鬥選手今天運用的理念,都是來源李小龍。
  • 成龍的影響力真的比李小龍大嗎?
    李小龍一代功夫大師,截拳道創始人,他創下的世界紀錄至今還沒有人打破。李小龍能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能用雙截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還可以在1秒鐘內可以打出9拳,1秒鐘踢腿6次,真是無法想像的速度。李小龍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打出6米遠的距離。
  • 李小龍最出色的接班人,應該是周星馳和成龍
    對於這句話,我只認同後半句,因為李小龍在好萊塢混不出名堂,這的確是事實!但要了解李小龍,一定要站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環境去思考。同樣的道理,從李小龍所在的時代去思考,我們才會了解到李小龍的了不起!現在這個時代,和李小龍那個時代,是完全不同的!現在就算中國的演員不去找好萊塢,好萊塢的劇組都會來中國找演員參演他們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