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小龍在美國人眼中是武者,在中國人眼中是演員

2020-09-03 娛史精品屋

李小龍的實戰功夫到底如何,現在的輿論兩種觀點相持不下。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認為李小龍不過如此的人,都是從影視上了解李小龍,或者稍微認識但是沒深交的,起碼他們沒有一個是跟李小龍交過手的,比如甄子丹,成龍,柳雲龍,都是沒有與李小龍交過手的人。


說李小龍功夫厲害的大明星有的少,但是他們本人往往都是武術實力派人物,比如洪金寶,陳慧敏,梁小龍,他們都是要麼親自與李小龍交過手,要麼親眼目睹李小龍實戰過。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些人的話都是出自一己之嘴,所述說的事實,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別人沒看見,別人就可以選擇不信。如果一定要公開的記錄,那麼白紙黑字的公開實戰記錄,目前只有兩次。


一次是作為李小龍跨入影業界的敲門磚。1964年李小龍在全美空手道比賽中,擊敗三界蟬聯冠軍羅禮士(後來李香凝女士澄清是兩屆蟬聯),這也是中華武術首次驚豔國際武臺,要不然到現在可能中國功夫這四個字只有我們自己自玩自樂。正因為這次比賽,才讓20世紀美國著名福布斯電影有限公司製片人威廉·杜西亞認識有個叫李小龍的中國人,1965年叫他去舊金山試鏡,李小龍從此才走上電影之路。所以我們很多人說李小龍只是一個功夫演員,其實他是根本不知道歷史,李小龍是因為出色的實戰(而不是表演)才成為演員。不像現在,懂一點武術套路表演就行,甚至什麼都不會也行,只要長得像,比如馬雲也可以演太極宗師。由於李小龍基本生活在國外,李小龍在當演員之前在外國經常踢館這樣的事,國內是不知道的,只有他身邊幾個中國人才知道,所以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比中國人更了解李小龍的生平事跡,這也是在美國還沒出現有人看低李小龍的緣故。而中國人只能看那幾部電影,然後發揮想像瞎評。


如果說,空手道本來不怎麼樣,擊敗空手道冠軍沒有含金量的話,那麼他擊敗著名華人武術家,是不是可以使一些閉嘴了呢?

李小龍在美國開武館的時候,他有教無類,不分人種。最主要的是,他在長堤武術大賽上做了表演後,對傳統武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無意之中惹怒了華人武術界。美國華人武術界起了要教訓一下這個年輕人的念頭,以讓遵守這個武術界的一些規矩。但是那時李小龍的功夫已經有目共睹,單說在那個年代踢館人多的是,能讓一個武館落地生根就要兩把刷子。所以他們要找一位有把握贏李小龍的人,並不容易,直到後來黃澤民的到來。


黃澤民可能現在人不認識,他可不是功夫演員,他的職業是武術家,百度可以輕易查到。他是名門之後,其師爺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大名鼎鼎的功夫大師顧如章,師傅是嚴尚武和馬金鳳,黃澤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少林功夫鐵砂掌十分了得,還會形意拳和太極拳。其實他也是很有武德的一個人,但是為了武術界的一些規則以及海外華人武術的利益,他最終還是接受了大家的推薦。以「不得傳授武藝於外國人」為由向李小龍發出書面挑戰。他原本以為李小龍會被自己的名氣嚇著,沒想到李小龍非常爽快答應下來。


黃澤民和他的同夥一共7個人一起出現在奧克蘭武館。賽前黃澤民提出了很多不準攻擊要害等規矩,只能點到為止,被李小龍全部否定:既然是你來挑戰,規矩就由我定。李小龍要求自由搏擊,無規則比試。李小龍原本準備一兩分鐘結束戰鬥,但是黃澤民畢竟是響噹噹高手來的,為了穩妥,黃一心專注防守,邊打邊退。其實一分鐘後,李小龍就佔了上風,當時有人提出終止比賽,嚴鏡海(李小龍的外國徒弟)不準終止。後面黃澤民基本上就是滿場跑,李小龍在後面追,鬧騰了二十分鐘左右(李小龍老婆懷孕八個月在旁邊觀戰,視頻採訪她說三分鐘,黃澤民就輸了),李小龍對他這種無道精神很不滿,最後把他打倒在地上時,高高揚起拳頭,大吼夠了沒有。黃澤民回答夠了,這才結束了戰鬥。不過,李小龍後來談到黃澤民,說他有兩把刷子。再後來,有人說,黃澤民不忍下重手,讓李小龍得逞。這個屬於事後翻盤,無論怎麼說都可以了。就像洪金寶被問跟李小龍比功夫,打得過嗎?洪金寶說,我厲害些,因為他死了嘛,隨便我怎麼說都可以。


從李小龍在全美空手道比賽中擊敗三界冠軍羅禮士和打敗香港武術家黃澤民,我們可以看出,李小龍是從實戰走向影壇的。事實就是,美國人因實戰認識李小龍,中國人看電影才認識李小龍。李小龍在美國人眼裡是運動員,在中國人眼裡是演員,跟李連杰,甄子丹,成龍沒什麼兩樣。這明顯是本末倒置,是不懂歷史、不尊重客觀事實和不負責任的表現。

相關焦點

  • 李小龍: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符號"
    在華人社會,他是電影明星,也是民族英雄;在西方世界,他是格鬥家,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超級英雄」;在一些人眼中,他是一個思想者,也是一個流行符號。他就像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模樣,並且,在這個被認識、被闡釋的過程中,他獲得了新面貌。從一開始,李小龍便面臨著「身份認同」的問題。
  • 美國外教眼中的中國人:你居然不會功夫?
    在他眼中,中國人都很聰明,精明,善於精打細算。並且中國人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累,他們可以連續工作很長時間,加班到很晚,第二天一切照舊。在美國,晚上九點以後大街上幾乎就沒什麼人了,而在中國的「北上廣深」,整座城市卻仍然處在高速的運轉當中,市中心的寫字樓裡燈火通明,有些人還在緊張的工作,而有些人正擠在地鐵裡,還有些人駕駛著汽車趕往回家的路上。
  • 李小龍說過多少次我是中國人?
    先生的確是美國人,我有收藏李小龍的出生證明。很多人對《精武門》中「你們給我記住了,中國人不是病夫」以及《李小龍傳奇》中「我是中國人」這兩句臺詞印象很深,但是電影始終是電影,電視劇始終是電視劇,藝術創作和藝術人物沒有絕對關係。李小龍本人的話才有說服力。
  • 李小龍逝世47周年,為什麼再無功夫明星能超越他?
    李小龍七歲開始習武,十三歲師從詠春拳宗師葉問,並且二十三歲便在美國創建了自己的功夫學校,二十四歲更是創立自己獨門格鬥技藝「截拳道」,而後他在美國聲名鵲起,美國空手道冠軍、著名影星都是他的武術迷,很多人爭相拜他為師。李小龍,可以說是為功夫而生。當然,這和他的家庭有很深的關係。
  • 這個滿臉兇悍的大反派,竟是美國人眼中的「李小龍」
    在最近100年的所有華人電影明星中,李小龍可能是被人提及最多的一位演員,跟他相關的傳記類或模仿類影視劇,從他離世到現在,拍了不下幾十部。其擁躉和模仿者,除了我們熟悉的周星馳、甄子丹、陳國坤等人,以及早年的何宗道、呂小龍、唐龍、吳大維等人外,現在網絡上的草根模仿者更是不計其數,有些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 這個滿臉兇悍的大反派,竟是美國人眼中的「李小龍」
    在最近100年的所有華人電影明星中,李小龍可能是被人提及最多的一位演員,跟他相關的傳記類或模仿類影視劇,從他離世到現在,拍了不下幾十部。他在央視出品的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和去年的電影《葉問4》裡,對李小龍的演繹已經達到化境,每一個微小的肢體語言,都已與真人無二,不知道金像獎為什麼沒有給他一個最佳男配角獎。
  • 木村武之:終生為李小龍守靈的截拳武者!
    木村武之(左)與年輕的李小龍 木村武之出生於1924年,是一位美國籍日本人。 由於李小龍初到美國,因此木村武之為他提供了非常大的物質幫助,甚至在自家後院的空地上幫助李小龍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武術館——振藩國術館!儘管如此,李小龍並沒有放鬆對木村的要求,一直強調實戰的重要性,甚至在一次實戰中打破了木村武之的眼鏡!
  • 李小龍後繼有人!聽完嶽松對截拳道的理解,拳迷:真正的武者
    作為第一個憑藉自己在熒幕上的表現將「Kungfu」一詞寫進英語字典的黃種人,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在世界範圍內的發揚光大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令人惋惜的是,由於李小龍的英年早逝,其自創的「截拳道」並未流傳下來,而這也成了很多李小龍迷最大的遺憾。
  • 美國人眼中的《三體》
    《三體》譯者劉宇昆代表劉慈欣領取雨果獎華爾街日報 中國人開始心懷全人類《華爾街日報》援引劉慈欣本人的觀點,指出《三體》的出現,說明「中國人現在越來越多地從全人類的視角來思考世界紐約客 文化差異讓美國人覺得新鮮為什麼《三體》會讓美國人覺得新鮮?因為它呈現了一個完全不同於美國視角的故事。某種程度上,美國科幻作品「自我中心」的敘事傳統已讓讀者感到審美疲勞。比如獨立戰爭、西部荒野、60年代迷幻樂等等,都已成為「被挖爛了」的本土題材。
  • 武痴嶽松眼中的李小龍
    提到中國功夫,沒有辦法不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小龍。因為李小龍向世界推廣了中國功夫,所以他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在英語詞典中寫了「功夫」一詞。作為1970年代的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空前的。畢竟,動作演員在去世半個世紀後仍然可以引起無數人的討論。實際上,關於李小龍,每個人對他的評價都是不同的。有人說他的力量被高估了,他的功夫被神化了。
  • 我們為什麼忘不了李小龍?
    他將Kung Fu(功夫)一詞帶入英文詞典,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尊稱他為武之聖者,泰國人稱他為武打至尊,電影界稱他為功夫影帝——他一生參演33部電影、6部電視劇,影迷遍布全球,榮獲過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以及中國武術協會頒發的「武術電影巨星獎」等獎項,1999年被《時代周刊》
  • 美國人眼中的「亞洲美女」都有誰?為什麼和中國人的審美如此不同?!
    有幾位常居榜單前幾位.她們有的人代表了中國的「古典美」,有的代表了區別於現在主流「網紅審美」的「非傳統意義」美女。比如呂燕,一個被外國人稱為「東方美女」的模特,在西方人眼中一直最「理想型」。許多西方人認為她是一個超級美女,也許就因為她典型的東方古典美,讓她看起來充滿異國情調,很「新」很「不同」。而中國人就會覺得這樣的大臉,組合上大嘴和細窄的眼睛有點「醜」和「奇怪」。
  • 如今的李小龍再也不是李振藩了!
    1940年11月27日按中國傳統曆法,這一年是龍年一個男嬰在美國舊金山降生父親為他取名:李振藩但多數中國人更熟悉的是他的另一個名字李小龍一直以來對於李小龍,我都不願意多談,因為太過敏感。無論從哪個角度說,總會遭到很多人的嗤之以鼻,最近李小龍又再度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為什麼45年過去了,李小龍三個字依然能掀起如此大的爭議。當然,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他足夠的偉大。對於李小龍的成就,我想莫過於集百家之所長,融百家之所思,揚百家之所名。概括一下就是三個領域。
  • 甄子丹接班人嶽松談李小龍:全球武林逆天改命第一人
    嶽松原話摘錄:李小龍的影響力之大,滲透力之強,如果你不走出國門,你根本感受不到,無論有多少大數據都不能反映這個問題的存在。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在一個不屬於他的時代,一個不屬於中國人的時代,一個不屬於黃種人的時代,逆天改命,開創了中國人的時代,開創了他自己的時代。
  • 甄子丹接班人嶽松談李小龍:全球武林逆天改命第一人
    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在一個不屬於他的時代,一個不屬於中國人的時代,一個不屬於黃種人的時代,逆天改命,開創了中國人的時代,開創了他自己的時代。1970年,李小龍接受了一家美國電視臺的專訪,該節目主持人「挖坑」問他,你覺得你更像美國人,還是中國人?
  • 這部關於李小龍的電影,真地沒有弄明白什麼才是「李小龍」!
    「全片抹黑李小龍,抬高美國人。伍允龍本來應該是不錯的演員,也有功夫底子,但那浮誇的表現,將李小龍演成一個輕浮自大的人,簡直看不下去。導演和編劇是故意要抹黑李小龍吧。還是他們眼中的中國人就是這麼蠢?」伍允龍扮演的李小龍,變成了只會嗷嗷傻叫的愣頭青。夏雨扮演的少林高手黃澤民,也是叫人大跌眼鏡。
  • 中國人眼中的美麗日本
    「中國人遊日本攝影大賽」頒獎典禮現場本次大賽面向長居國內的中國人,以「絢爛四季、深度日本」為主題,設有攝影組和攝像組兩個組別。此外,大賽還特別設立手機作品獎項,鼓勵更多的參賽者將旅途見聞和所思所感通過圖文、影像進行展現。
  • 1973年為李小龍扶靈的6個神秘人:均來自外國,且來頭不簡單
    李小龍是我國著名的功夫演員,他原名李振藩,曾經師承葉問,於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他的祖籍是在中國廣東省佛山,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他是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同時他也是一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是中國功夫的首位全球推廣者。
  • 昆汀,你在《好萊塢往事》中誹謗李小龍,感謝全國人民
    武道職業生涯被評為「粵劇四大名醜生」的演員李海泉在美國加州舊金山中華醫院的產房外焦急地等待著。這是他第二個兒子的作品,在確認了母子平安並給兒子取名「李振藩」後,他趕回了戲劇舞臺。李振藩,即未來的李小龍。
  • 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八大名將,第一名竟然是中國人,韓國無一人上榜
    據說,日本人因看不慣韓國人自吹自擂,也做了個亞洲名將排行榜,結果前八位沒有一個韓國人入榜。今天,筆者就來為大家盤點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八大名將。TOP8:精忠報國:嶽飛關羽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絲毫不遜於他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在日本人看來,關羽可以和孔子並駕齊驅,一個是文聖人,一個是武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