ハンバート ハンバート,即HUMBERT HUMBERT是日本男女雙人組民謠團體,成立於1998年,其曲風輕鬆歡快,充滿了對生活的幸福感。佐藤良成,出生於神奈川縣,擅長聲樂、吉他、小提琴、曼陀林、作詞、作曲;妻子佐野遊穂在組合中負責聲樂、口琴、錫哨笛、作詞。
一個平常的午後聽到《今晚月色真好》
想到了夏目漱石「今晚月色真好」的來源
也想到了夏目漱石的《心》與《少爺》
「山の向こう日が落ちて 夕闇が影を隠す
太陽落山了 黃昏把影子藏得不見了
街の燈が道に落ちて 影をつくる
街燈照在馬路上 影子出來了
人気のない小さな店 片隅に腰をおろす
坐在門可羅雀的小店角落
グラス越にロウソクの 火が揺れている」
窗外的燭光 搖搖晃晃
簡直就是為《少爺》中軟弱可憐的「青南瓜」量身定做一般
而後每一次聽到這首《今晩はお月さん》
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少爺》故事的那個小鎮
那一家門可羅雀的小店角落坐著的男子
那個被迫調任九州、與心愛之人永隔的「青南瓜」先生
由此,我想起來一個名詞:物哀。
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觸景、感物生情,心為之所動,有所感觸,或喜悅,或憤怒,或恐懼,或悲傷,或低徊婉轉,或思戀憧憬。有這樣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百度「物哀」
可以說,物哀精神即可視為日本「菊與刀」中菊的集大成者;和魯迅先生的將「最美好的事物捏碎」有異曲同工之妙,美好的事物是最為安靜和珍貴的,所以失去的時候才顯得極其的悸動和不舍。
而物哀美學也被廣泛利用在了各個藝術領域,形成了日本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音樂便是其中之一。
Humbert Humbert音樂主要分為日式與混合式(日式旋律+鄉村編曲,參照《長いこと待っていたんだ》)。其中相當一部分的純日式歌曲體現了這種物哀精神,即便音樂的旋律聽起來較為歡快閒適,但凡稍稍細細品味,Humbert的歌總是充滿著一絲一縷的憂傷和遺憾,又不乏治癒。
《日が落ちるまで》等歌曲無不描寫了同種悲傷,不同的是Humbert Humbert採用了多種演繹方式好讓聽眾不會對此產生審美疲勞。他們不全代表物哀美學,但憑藉著與豪夏目漱石的「隔空合作」,物哀美學的歷史發展上也該有他們的一頁。
當然,物哀不能簡單地與「悲傷」捆綁,它也有積極的一面。用通俗的方式來解釋,物哀應當就是「入心」的溫情思想。
在日常中事物中將「物哀」呈現得極致的,除了Humbert外,毛毛的歌詞和旋律展現的也是極致的,《平凡的一天》從旋律開始慢悠悠的敘述日常的日子。
「曬好的衣服味道很安心
一切都是柔軟又寧靜
每個路口花都開在陽光裡
小店門前傳來好聽的戀曲
不用太久就能走到目的地
人來人往裡滿是善意」
日子那麼平常,我也想一切我所珍惜的事物都在我的身邊。哪怕是虛度年華也沒關係。不用早起不用熬夜,周圍有很多朋友,晚上互相去對方家裡,晴天比雨天多。開滿花的院子,柔風暖陽,家人在旁,笑語繞梁。這就是平凡的一天呀。
Humbert Humbert也好,毛毛也好。希望這些充滿人情味的「物哀」創作家,在給你柔軟深處一記重拳後可以稍稍撫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