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下一個人類星球

2020-11-24 大科技雜誌社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依靠這種天性,人類不僅想將地球探索個遍,也把浩瀚的宇宙當成了目標。人類一方面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生命,另一方面也希望發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像幾百年前探索新大陸一樣。經過評估,目前科學家們認為下面這些星球可以入圍「候選之星」。

擁有磁場的衛星——木衛三

地球正因為有磁場的保護,大氣層和生命體才免受太陽風暴的破壞和輻射。而同時具備液態水、大氣和磁場的太陽系內星球,除了地球,竟然是一顆衛星——木衛三,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已知的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它擁有以氧為主要成分的稀薄大氣以及含水量遠超地球幾十倍的液態海洋,可以滿足人類對氧氣和水的需求。不過因為距離太陽較遠,木衛三地表的平均溫度在-163℃左右,人類要想在上面生活,就得想辦法對抗低溫了。

地球大表哥——克卜勒452b

這顆行星於2015年被發現,在當時被稱為「地球大表哥」,因為它不僅圍繞著與太陽同類型的恆星旋轉,而且它到恆星之間的距離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幾乎相同,它本身的大小也與地球很相近。因為克卜勒452b處於宜居帶上,所以很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和大氣。不過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1402光年,即使是當前地球上最快的飛行器,也需要上千萬年才能到達。加上目前觀測技術的限制,它是否具有磁場、是否屬於巖石星球(而不是氣態星球等)還有待科學家考察。

長壽恆星的孩子——TOI 700d

2020年1月3日,美國宇航局又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很相似的行星,它被稱為TOI 700d,距離地球約100光年遠。這顆行星是距離其恆星第三遠的行星,處於恆星宜居帶上,所以很可能存在合適的大氣層和液態水;而且它所圍繞的恆星是一顆紅矮星,一種溫度更低、質量更小,但壽命更長的恆星,能給周圍的行星提供持續、穩定的能量。但這顆恆星的質量和大小只有太陽的40%左右,周圍的行星若想保持合適的溫度,就得離恆星更近,但這可能會導致潮汐鎖定,使行星永遠只有一面對著恆星,就像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比鄰星b

這顆行星是目前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它距離我們僅4.23光年,並且處於恆星比鄰星的宜居帶上,因此科學家認為它有可能具備液態水和適宜的大氣。它與恆星比鄰星的距離只有700萬千米,是日地距離的5%,即使是太陽系最內圈的水星,與太陽的距離也是比鄰星b與其恆星距離的8倍左右。還好,比鄰星的質量僅為太陽的12.3%,表面溫度只有約2500℃,能使比鄰星b具備液態水和適宜的溫度。但是由於距離太近,來自恆星的紫外線照射強度比較大,如果行星大氣層的厚度不夠,生物就無法生存。

相關焦點

  • 霍金:人類必須到宇宙中尋找適合生存的第二星球,網友表示懷疑
    人類要移居其他星球的計劃,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去外面的世界旅遊一下,看看外面的星球如何,更重要的是對外星人的崇拜,想了解外星人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這些最初級的夢想,讓熱衷的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為人類移居其他星球做準備。
  • 紀錄片 | 人類星球 Human Planet
    人類星球 Human Planet紀錄片簡介: 人類是終極動物——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物種。
  • 人類已經有了一個地球,為何還要尋找另外的一個「地球」?
    如果比我們更高級文明的話,那麼我們的人類是有可能受到威脅的。這樣的一個想法不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一天我們找到了一個可以讓生命賴以生存的星球,那麼就代表著我們找到了另外一個地球。因為另外一個地球是可以讓生命賴以生存的,所以極有可能在我們沒有發現之前,已經到達了很高級的文明,而在我們發現之後,就沒有辦法挽回了,所以說尋找另外一個地球,也是有著一定的風險。其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疑惑,我們人類已經有了一個地球。
  • BBC紀錄片《人類星球》(1—3)
    從冰封萬裡的北極,到雲霧氤氳的雨林,從浩瀚大海上的小島,到烈日炙烤的沙漠,人類在最嚴酷的條件下也找到了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徑。
  • 這顆星球就是最好的證據,人類或不再孤單!
    人類對所有的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正是這種好奇心。才支撐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夢想,長大當一名科學家,這加深了人類對宇宙的嚮往,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相差太多。金星的氣體這幾年來,人類開始對地球附近星球進行探索,其中火星作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星球,飽受眾人爭議,除了火星之外,今年在金星這顆星球上發現了磷化氫,這種氣體是一種易燃氣體,所以它的出現讓科學家們認為金星有可能出現過生命,可是金星距離太陽太遠,常年溫度下500攝氏度以上,外星生命又是怎樣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的?
  • 一定要看的紀錄片《人類星球》
    《人類星球》總共描繪了八個激勵人心的故事,其中多數從未在電視螢屏上披露,採用獲獎作曲家尼汀·索尼充滿世界風元素的配樂。每集節目集中講述一個居住地,揭示當地居民如何創造出令人吃驚的方法,來應對極端不利的情況。
  • 為了尋找地外生命,科學家對星球進行分類,更快找到外星人!
    地球之外是否還存在地外生命,這一問題加快了人類去往外太空的探索,截止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找到任何和外星人有關的痕跡,儘管人類已經探索外太空接近半個世紀時間,想要發現外星人為時過早,宇宙中真的存在高級文明嗎?想要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必須要找到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 泰坦——目前人類已知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水星的體積還大,同樣也是復仇者聯盟滅霸的故鄉因為其不僅有著穩固的大氣層,而且也是除地球以外,唯一在表面上擁有液態湖泊和海洋的星球但與地球不同的是,它的海洋結構比較奇怪,上層是由雲層中降下的甲烷和乙烷液體,所構成的油狀海洋,存在很多液態烴類的有機物,而下層卻是由液態水所構成的正常海洋
  • BBC神級片《人類星球》(可下載)
    《人類星球》講述了80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多數還從未在電視螢屏上出現過。從冰封萬裡的北極到烈日炙烤的沙漠,從充滿力量與野性的草原到神秘莫測的熱帶雨林,攝製組歷時四年,走遍七大洲、六十二個國家,用鏡頭探尋人類在最嚴酷的條件下尋找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徑,探討人類與自然間複雜深刻的關係。
  •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人類放過這個星球吧love&peace
    自然界所有的主題都是 覓食 生存 繁殖 撫育後代 幾乎如此 人類如果在人類擁堵的世界裡掙扎,生存 動物又何嘗不是呢 只是可能他們有更大的智慧 與這個星球和平相處 而人類更像個躁動期的孩子 但是也不能否認人類改變了這個星球 太多 從這個紀錄片來看 the earth 很多還是非常岌岌可危的糟糕狀態 肉眼可見的一個又一個物種的滅絕 真的不好玩!
  • 《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人類的繁盛與星球的衰落
    五十年前,人類登月成功,這是人類史上往前一大步的象徵。而在另一個象限裡,我們在急速的走下坡路——近50年中,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下降了60%。我們在開闢宇宙的同時,正在毀滅我們自己的星球。《Our Planet》的開場就在這個意象當中展開,上山下海,從北極的冰川到熱帶雨林。
  • 紀錄片——《人類星球》
    從冰封萬裡的北極,到雲霧氤氳的雨林從浩瀚大海上的小島,到烈日炙烤的沙漠人類在最嚴酷的條件下也找到了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徑
  • 除了地球,它是唯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卻被科學家無情排除
    隨著對宇宙深入了解後,人類越來越好奇除了地球外,宇宙中是否還存在著其它的宜居星球。特別是人類進入近現代社會後,在工業文明和信息化的推動下,各個國家對能源的消耗產生了巨大依賴。但地球現有的儲備資源是有限的,儘管目前人類還不會面臨能源枯竭的問題,可是過了幾十年或者一百年,能源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和迫切。所以,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的星球,成為了科學家們目前比較重要的任務。首先,科學家們想到的是地球的近鄰——火星,為此,荷蘭在2013年啟動了「火星一號」的探測任務,而這個探測器目的是計劃在2023年前能啟動火星移民計劃。
  •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人類需要對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歷時4年製作,訪問41個國家,92次拍攝1500多人參與凝結成了這部精心巨作頂級製作+頂級配樂+頂級配音甚至有人說「這是BBC有史以來最棒的野生動物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就是——《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它呈現了一個精彩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生物,與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而不論環境多麼惡劣,生命依然堅強綻放。
  • 【經典重溫】BBC神級紀錄片: 《人類星球 Human Planet》
    《人類星球》講述了80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多數還從未在電視螢屏上出現過。從冰封萬裡的北極到烈日炙烤的沙漠,從充滿力量與野性的草原到神秘莫測的熱帶雨林,攝製組歷時四年,走遍七大洲、六十二個國家,用鏡頭探尋人類在最嚴酷的條件下尋找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徑,探討人類與自然間複雜深刻的關係。
  • BBC紀錄片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人類需要對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它呈現了一個精彩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生物,與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而不論環境多麼惡劣,生命依然堅強綻放。我們看到生命的堅韌從鬱鬱蔥蔥的南美洲叢林深處到冰雪覆蓋的亞洲山巒之巔,從歐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廣袤平原,《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開啟一次七大洲之旅,呈現匪夷所思的動物行為,講述鮮為人知的動物故事。
  • 超級地球,克卜勒22B星球,無數年後或可成為人類的第二故鄉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一個生態和地球相似的星球——克卜勒22B星球,在遙遠的將來或許可以成為人類的第二故鄉。 當然了,關於太陽基本上可以不用考慮,以人類的發展速度來說,這麼多年的時間足夠人類掌握宇宙超遠距離航行了,移民到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並不是難事。
  • 如果人類發現了一顆擁有地等生物的宜居星球,人類會怎麼辦?
    這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星球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因此,能夠找到一顆宜居星球,一定能夠佔據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且許多國家一定會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展拳腳。那麼,假如人們發現了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球,且存在低級生物,人們會消滅它們嗎?
  •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我們經常看到有關於超級地球的報導,被冠以超級地球稱號的星球也不在少數,比如火星,穀神星等等。可是看起來科學家們並沒有登錄這些星球的打算,既然這些星球被稱為超級地球,環境比地球還要優秀,為什麼我們不起身前往這些星球呢?
  • 未來,人類會被猩猩統治嗎?評極致諷刺的《人猿星球》
    《猩球崛起》三部曲差,《猩球崛起》偏向於迎合市場和觀眾,本質上是娛樂爽片(尤其前兩部),傳達出來的思想性有所欠缺,猩猩被動服下基因藥物後智力猛增,在凱撒的領導下才聯合起來反抗人類壓迫,某個角度來看與主流美國個人英雄主義大片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