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在45歲撞頭病亡,葬禮無一同行送行

2021-01-18 果果職場情商課

《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初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必會感嘆其文字大膽露骨,許多人說王小波俗不可耐,連同他的文學作品也一同批判,但只要你讀過《黃金時代》你就會明白王小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心的作家,一個敢於吶喊的文人。

明明很正常的生理需求,卻被藏著掖著、越是壓抑著、束縛著就越被人渴求,當王小波將這些事情描繪出來以後,就會出現一群道貌岸然的人,虛偽地對他群起而攻之。

王小波寫了20年的「小黃書」講了什麼?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借用王二這個身份來表達對那個年代「禁欲主義」的不滿,通過性慾的釋放來以求對精神的禁錮。

陳清揚一個被王二詆毀稱之為「破鞋」的女人,在那個年代「破鞋」可不是什麼好詞,是下賤、卑微、不守婦道的象徵,迫於言論的壓力陳清揚來找王二討個說法,說自己並不是「破鞋」。反而,被王二一頓「教育」:大家說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沒什麼道理可講。

陳清揚就這麼和王二搞在了一起,成為了真正的「破鞋」,他們在荒無人煙的大山裡盡情宣洩著,享受著,絲毫不在乎旁人的指指點點。

王小波之所以在《黃金時代》中這麼寫,就是想藉助陳清揚和王二的「搞破鞋」行為,來控訴那個年代對人性的壓抑和禁錮,用陳清揚大膽、開放的性意識來控訴那個時代強權下對女性身心的摧殘。

這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一本描繪肉體的快樂無需遮掩的「小黃書」,一本另類發聲的小說,在那個年代的王小波是個另類而現在卻被捧上了「神壇」。

王小波45歲撞頭病亡,葬禮無一同行送行

1997年4月,王小波四十五歲的王小波心臟病猝發而亡,愛人李銀河在國外接到死訊後,痛哭流涕。

在小小的四合院中,就是這樣無聲的病逝,誰也不知道病發時的王小波在思考一些什麼?至死王小波也沒有成功出版發行自己的作品,在他閉上眼的那一瞬間,心中一定充滿了遺憾……

在王小波的告別會上,幾乎沒有出現一個同行,這是因為他生前太窮困潦倒,太沒有知名度,他無人過問,也無人知曉。

最諷刺的是王小波死後,以《黃金時代》為代表的「時代三部曲」成為了「洛陽紙貴」名聲大噪賣得異常的火爆。

王小波的作品或許放在現代並沒有那麼誇張出色,但是在那個年代,是敢於人先,開創了一個時代文學的先河,在那個思想禁錮不開放的年代,王小波是另類的、他的作品是另類的!

當你開始閱讀王小波你並不會覺得他寫的是一本「小黃書」, 你會領略到數理之美滲透進文學的奇異魅力,有很美妙的閱讀體驗!

有的人曾說過如果你看完《黃金時代》你笑了,表明你還是搞不懂「人性」,如果你看完《黃金時代》,流淚了,表明你還是搞不懂「性愛」,如果你看完《黃金時代》哭笑不得的那時候,就表明你看懂了這本書。

作家王朔「懟天懟地」卻對王小波很是尊重,他曾經是這樣評價王小波的:「王小波要是還活著,我覺得他會更牛。」

作家劉心武說《黃金時代》不是一般來說的好,太棒了。高曉松說我認為王小波在全部寫白話文的小說作者裡,他就是我心中中排行第一的。魯豫被王小波揮灑自如一樣的文字內容欽佩,說:王小波的文字內容,它們具有所向披靡的那種破壞力,可是又具有極強的癒合力。因此 不必執著於書裡男女之事的大膽描繪,假如你對生活有著不盡人意,假如對將來茫然,假如對還未捨棄對未來的期望,就來看一看《黃金時代》。

一套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只需要76元,不到一頓飯的價錢,就能都帶你走進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23年前的深夜,王小波撞頭病亡,葬禮上沒有一位同行肯送行
    23年前的深夜,王小波撞頭病亡,葬禮上沒有一個同行肯送行2010年的時候,其實北大圖書館曾經對於讀者借閱次數的書籍做出了排序,而結果也讓很多人都大跌眼鏡,榜首是路遙平凡的世界,榜眼竟然是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而這一個榜單更是讓中文系的教授喜憂參半
  • 王小波:寫了20年「有色」小說,45歲痛苦病亡,葬禮無一同行送行
    靈魂結合事情要回到1977年,當時的李銀河被選中成為了《光明日報》的編輯,無意中看到了王小波《綠毛水怪》這本書,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李銀河,讓她對這個素未謀面的作者暗生情愫。在朋友的安排下,二人正式見面了。
  • 寫了29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撞牆身亡,葬禮無同行肯送
    還在很小的時候王小波便展現出了自己在文學上得天獨厚的天賦,5年級時他寫的一篇作文還直接被選作了範文在校園中廣播。不過,這樣平凡又幸福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王小波上初一時,剛好遇上了那場「運動」他也因此被分配到了雲南兵團勞動。一開始日復一日的勞作讓王小波很是不適應,夜晚當別人入睡時,他想家想到難以入眠。
  • 被奉為白話文第一的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
    ——王小波王小波,「中國版梵谷」!他的作品在生前連出版都做不到,但在他去世後不久,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封神」,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的作品被誤解為「黃色小說」!他的書位列借閱榜眼2010年,北大圖書館根據年度紀錄,搞了個「讀者借閱次數排行榜」,結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鏡。
  • 作品被誤認為黃色小說無法出版,靠李銀河來養,45歲撞牆病亡
    1973年,21歲,回到北京做了一家工廠的工人。工人的生活經歷被他寫進了《革命時期的愛情》中,並創作了地下小說《綠毛水怪》,在他的朋友圈中傳閱。李銀河偶然看到了這本小說,想認識小說作者,兩人由此相識、相戀、攜手一生。這一段我們下面講。
  • 1997年深夜,王小波撞牆病亡!死後被捧上神壇,葬禮卻無同行弔唁
    據說2010年,北大圖書館曾經做了一個"借閱排行榜"的調查。結果榜單讓大家嚇了一跳,榜首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二位則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1997年4月11日凌晨,年僅44歲的王小波在北京郊區的一座家徒四壁的房子中病故,死因是心臟病突發。我們無法想像方式的場景,只是從妻子李銀河的描述中得知,王小波額頭傷痕累累,牆上有牙齒刮過的痕跡,地上落了一大片牆灰,可能是心臟病突然發作,忍不住疼痛撞牆身亡。
  • 王小波:寫20年「小黃書」無人問津,45歲暴斃,作品卻意外爆紅!
    前後花費近20年時間,瀏覽閱讀無數中西著作,《黃金時代》作品含金量極高,但由於其中涉及大量性愛描寫,出版變得一波三折。 病懨懨的王小波將書稿交給《人民文學》的編輯朱偉,朱偉讚不絕口,但並沒有留下書稿,無奈地將稿件退給王小波。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黃色小說」,內地拒絕發表,臺灣發表獲獎
    1997年4月,王小波因心臟病猝死,年僅45歲。臨終前,妻子李銀河在英國訪問不在身邊,同事聯繫到李銀河,但沒告訴她實情,只讓她速速回國。去機場接機,同事對她說了一句話,李銀河瞬間虛脫崩潰!同事說:「王小波真是詩人啊,走得也特別詩意」。本來心存僥倖的李銀河才確定王小波已經去世了。
  • 王小波寫了大半輩子「黃色小說」,有趣的靈魂把欲望寫得淋漓盡致
    ——王小波《黃金時代》中國人「談性色變」,他卻把性寫在了前端一談到性,大多數中國人都避猶不及。中國人骨子裡的刻板和封建,不允許把這個詞彙拿出來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有的時候關起來說也不行。但誰又想到,在他生前的日子裡,他寫的書一本都未曾出版,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1997年4月,45歲的王小波心臟病猝發而亡,至死王小波都沒有成功出版自己的作品,就像梵谷一樣,到死都得不到世人的賞識。
  • 在世一根草,死了是個寶,29年修一書,撞牆死後葬禮無同行肯送
    王小波,出生於1952年的北京,自幼在一個革命知識份子家庭中長大。從小他便接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這也為他之後的文學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在很小的時候王小波便展現了自己在文學上得天獨厚的天賦,五年級時他寫的一篇作文還直接被選作了範文在校園中廣播。
  • 王小波用20年寫成的《黃金時代》,為何會被說成是「黃色小說」?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再也不更新了,所以我也只能一次次重讀他的作品,尤其他那本《黃金時代》,更是讓我愛不釋手。但讀過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一向「黃」得厲害,特別是《黃金時代》一書中,關於「兩性關係」的描寫更是非常之多。以至於有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後,都將其定義為「黃色小說」。
  • 23年前,王小波慘叫2聲後離世,無一同行送行,哥哥說出了隱情
    生前,他寂寂無名,一場非正常死亡後,他的書一版再版,儘管他一生致力解構權威,但死後,他卻被捧成了一代權威、文學教父,自稱「王小波門下走狗」者,成群結隊。1997年,也就是23年前,那是一個深夜,王小波家裡突然傳出了2聲非常慘痛的叫聲。
  • 王小波:寫了29年的「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1980年1月,王小波與李銀河正式成為夫妻,二人的命運從此刻被緊緊的拴在一起,3年的愛情長跑中,有很多情詩寫的太美了。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王小波的起步是比較晚的,40歲開始寫作,45歲卻離世了,而且去世時是死在了寫作臺上,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王小波的作品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被裡面的欲望搞的暈頭轉向,他的作品以「欲望」為主題,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小黃書,但他宣揚的卻是精英化的價值理論。
  • 王小波:寫了29年「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01、《黃金時代》:面熱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斑駁陸離的人性世界王小波足足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期》,能夠說是他的「驕子」,當初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把它當做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在中上的男人和女人的情況細節王小波這部小說描寫的時間,以示「人性化」。
  • 王小波:不想當程式設計師的「黃色小說」作家,不是一位好的撩妹高手
    王小波:不想當程式設計師的「黃色小說」作家,不是一位好的撩妹高手1997年4月11日凌晨,時年方44歲的王小波,在北京郊外一個家徒四壁的小寫字間,心臟病突發猝死時,孤獨地一個人含恨而終。他的意外離世,也跟他的人一樣很不尋常。他是一個人靜悄悄地走的,而深愛的妻子李銀河,當時在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
  • 王小波用幽默寫肉慾,凡人當「黃色小說」,高曉松卻稱他為「神」
    這本書中,王小波對男女情事的細節描寫,都是為「人性」的呈現。大膽直接,一點也不含蓄的,一看就是王小波的風格,別人根本不敢這麼寫,也寫不出來這樣的文學!故事中王二對性是「饑渴」的,但他「飢」的原因是人性被扭曲和壓抑,他「渴」的原因是對夢想、自由熱切的期望。看過《黃金時代》的讀者,把他們二人這段男女情事,稱做「屁股上拍出的愛情」。
  • 王小波:憑藉「黃色小說」一戰成名!被高曉松捧為神一般的存在
    主持人魯豫在演講中感慨道:「王小波的文字,什麼時候讀起來都特別解渴。在我心中,王小波不僅只是位作家,還是我的一種親切的喚醒」。王小波,「中國版梵谷」!,他曾在香港出版了一本書,獲得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因此獲得了250000的獎勵。沒過多久,這本書竟被改名為《王小二風流史》!
  • 性描寫太直白,小說沒人敢出版,45歲英年身亡的王小波意外火了
    別人去雲南插隊,一個個都垂頭喪氣、愁眉不展,王小波卻巴不得離開家,還安慰大家:「人就像一滴滴在桌布上的墨水,到了哪裡都可以向四周慢慢擴散」。1969年,王小波踏上了去雲南的列車,而這也成了他一生中「夢開始的地方」。一、雲南往事王小波到雲南下鄉時,才剛剛16歲,正處於對世界剛剛懵懂的年紀,他並不知道嚮往的雲南會是什麼樣子。
  • 王小波:一個被寫小說耽誤的IT天才,他的情書至今仍在流傳
    十九歲的時候,他從雲南兵團轉到山東牟平縣插隊做知青,後來又當了民辦教師。二十一歲那年,他回到北京,先去教學儀器廠做工人,之後又改在半導體廠打工。十年的動蕩期間,王小波持續漂泊的狀態,頻繁換工作,直到文革結束。1978年,中國恢復高考的第二年,這名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的青年工人,第一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高考恢復,勞動知識青年和應屆高中畢業生皆可報名。
  •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怎麼能這麼醜?王小波一句話,讓她淪陷了餘生
    1997年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當時很多人並不了解王小波,因此他的死就像滴進大海的一滴水,沒有翻起任何浪花。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書一版再版,他的話被反覆引用,他的思想有人專門研究,他的文風成為一種流派,他的追隨者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