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初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必會感嘆其文字大膽露骨,許多人說王小波俗不可耐,連同他的文學作品也一同批判,但只要你讀過《黃金時代》你就會明白王小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心的作家,一個敢於吶喊的文人。
明明很正常的生理需求,卻被藏著掖著、越是壓抑著、束縛著就越被人渴求,當王小波將這些事情描繪出來以後,就會出現一群道貌岸然的人,虛偽地對他群起而攻之。
王小波寫了20年的「小黃書」講了什麼?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借用王二這個身份來表達對那個年代「禁欲主義」的不滿,通過性慾的釋放來以求對精神的禁錮。
陳清揚一個被王二詆毀稱之為「破鞋」的女人,在那個年代「破鞋」可不是什麼好詞,是下賤、卑微、不守婦道的象徵,迫於言論的壓力陳清揚來找王二討個說法,說自己並不是「破鞋」。反而,被王二一頓「教育」:大家說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沒什麼道理可講。
陳清揚就這麼和王二搞在了一起,成為了真正的「破鞋」,他們在荒無人煙的大山裡盡情宣洩著,享受著,絲毫不在乎旁人的指指點點。
王小波之所以在《黃金時代》中這麼寫,就是想藉助陳清揚和王二的「搞破鞋」行為,來控訴那個年代對人性的壓抑和禁錮,用陳清揚大膽、開放的性意識來控訴那個時代強權下對女性身心的摧殘。
這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一本描繪肉體的快樂無需遮掩的「小黃書」,一本另類發聲的小說,在那個年代的王小波是個另類而現在卻被捧上了「神壇」。
王小波45歲撞頭病亡,葬禮無一同行送行
1997年4月,王小波四十五歲的王小波心臟病猝發而亡,愛人李銀河在國外接到死訊後,痛哭流涕。
在小小的四合院中,就是這樣無聲的病逝,誰也不知道病發時的王小波在思考一些什麼?至死王小波也沒有成功出版發行自己的作品,在他閉上眼的那一瞬間,心中一定充滿了遺憾……
在王小波的告別會上,幾乎沒有出現一個同行,這是因為他生前太窮困潦倒,太沒有知名度,他無人過問,也無人知曉。
最諷刺的是王小波死後,以《黃金時代》為代表的「時代三部曲」成為了「洛陽紙貴」名聲大噪賣得異常的火爆。
王小波的作品或許放在現代並沒有那麼誇張出色,但是在那個年代,是敢於人先,開創了一個時代文學的先河,在那個思想禁錮不開放的年代,王小波是另類的、他的作品是另類的!
當你開始閱讀王小波你並不會覺得他寫的是一本「小黃書」, 你會領略到數理之美滲透進文學的奇異魅力,有很美妙的閱讀體驗!
有的人曾說過如果你看完《黃金時代》你笑了,表明你還是搞不懂「人性」,如果你看完《黃金時代》,流淚了,表明你還是搞不懂「性愛」,如果你看完《黃金時代》哭笑不得的那時候,就表明你看懂了這本書。
作家王朔「懟天懟地」卻對王小波很是尊重,他曾經是這樣評價王小波的:「王小波要是還活著,我覺得他會更牛。」
作家劉心武說《黃金時代》不是一般來說的好,太棒了。高曉松說我認為王小波在全部寫白話文的小說作者裡,他就是我心中中排行第一的。魯豫被王小波揮灑自如一樣的文字內容欽佩,說:王小波的文字內容,它們具有所向披靡的那種破壞力,可是又具有極強的癒合力。因此 不必執著於書裡男女之事的大膽描繪,假如你對生活有著不盡人意,假如對將來茫然,假如對還未捨棄對未來的期望,就來看一看《黃金時代》。
一套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只需要76元,不到一頓飯的價錢,就能都帶你走進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就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