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素材the footage從片場set運送過來,剪輯師的第一步是製作組合剪輯an assembly cut,組合剪輯也叫初剪。
這是個非常粗糙的版本rough version,按照最基礎的方式the most basic form連接每一個鏡頭。
這個版本非常長,有時還包括一個鏡頭的多次拍攝multiple takes。
初剪的意義在於讓導演和剪輯師確定是否抓住了故事capture the story,
是否任何重要情節點缺失major plot points missing,
現有素材footage是否能達到想要的基調the desired tone,
素材本身是否存在技術問題technical problems,
角色是否說得通make sense,是否有情節漏洞the plot holes。
第一次看初剪是個既快樂joyful又痛苦painful的體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了生命,
也會看到各種死胡同dead-ends,遺漏鏡頭missed shots,節奏問題pace problem,表演問題performance problem。
下一步是再做幾個不同的粗剪rough cut 對電影結構structure進行實驗experimentation,
我們是否需要這段次情節subplot,或者這個鏡頭shot?
怎麼營造緊張情緒build the tension,怎麼讓一段平淡的場景有生氣liven a flat scene。
一旦這些問題解決了,剪輯師就開始精剪the fine cut。
這個階段關注更小的細節問題,讓表演更加協調tune performances,
最大化情感衝擊力maximize emotional impact,再剪短trim或延長extend一些鏡頭。
剪輯師會想,這個鏡頭再延長一幀one frame會好些呢?還是兩幀two frames? 兩幀的區別可能就是好片和爛片的區別。
最後到了終剪final cut,到了這個階段就是定剪locked cut。
意味著不會再調整片長duration,鏡頭順序shot order。
這個時候就開始調色color correction,做視覺和聲音效果visual and sound effects,
開始寫作和錄製配樂compose and record music,
還有錄製自動對白替換ADR(automated dialogue replacement)的時候了。
所有的東西混合在一起達到平衡proper bal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