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的第一殺手,不是出軌,也不是分房睡,而是......

2021-02-07 凱紫



01.

分享一個讀者的故事。


讀者張彤,上個月和老公吳斌離婚了。


在決定離婚的那天,吳斌告訴張彤,自己不想再充當她的「情緒垃圾桶」。


結婚三年,他沒有一天輕鬆快樂過。


兩人結婚以來,張彤無論遇到什麼麻煩,總會選擇在第一時間和吳斌埋怨。今天和閨蜜因為一件衣服發生爭執,明天和婆婆因為家庭問題產生矛盾.


以往每一次,吳斌都會認真傾聽,而後耐心安撫張彤。

 

然而,時間一久,張彤漸漸不滿足於只是埋怨。


她開始用惡語,把對別人的怒火,轉移到吳斌身上,自私地把吳斌當成她的「情緒垃圾桶」,也不管吳斌是否願意接收她的「情緒垃圾」。


直到張彤面臨升職的那個月,吳斌終於忍無可忍。

 


張彤與公司同事,因為「升職」較量。


與此同時,吳斌也面臨著生意上的挑戰。


他每天早出晚歸處理工作,回到家還要承受張彤一而再再而三毫無理由的火氣。

 

那一刻,他突然覺得累了。


一種無力感,將他牢牢包圍。


塗磊曾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總是善於去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不愛我們的人根本傷不到。」

 

原本的他,身披「鎧甲」,無堅不摧。

 

但他遇上了張彤,愛上了張彤,心甘情願卸了「鎧甲」,賦予了張彤傷害他的能力。

 

這一次,他不想再被傷害了,於是提出了離婚。

 

張彤後知後覺,知道自己做錯了,哭著求吳斌原諒。

 

但就像《大魚海棠》裡說的那樣:

 

「我告訴你什麼最可悲,你遇見一個人,犯了一個錯,你想彌補還清,到最後才發現你根本無力回天。」

 

傷痕也許會癒合,但不代表它會消失。

 



02.

張彤和吳斌的故事,並不是特例。

 

《生活又不是熱血動漫》裡有句話,特別深刻:

 

「我討厭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自私,我討厭對親密的人肆無忌憚的出言中傷,我討厭不自覺的謊話和自我開脫。可我又知道世人皆是如此,我也是。」

 

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我們深諳,我們討厭。


但一次又一次控制不住自己,重蹈覆轍,無法避免。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人朋友該不該成為我們情緒的垃圾桶?

 

有人回答到:不應該,適度分享情緒可以,但垃圾桶,不可以,家人朋友扮演的不是這樣的角色。

 

深以為然。

 

不管是愛人,朋友還是親人,想要維繫好這些關係,需要的是溝通和傾述。

 

但這些溝通和傾訴,必須建立在「適度」的基礎上。

 

世間萬物,都忌諱過猶不及。

 

想起妹妹的一個女同事,鄭潔。


鄭潔是傳說中的「扶弟魔」,即便自己和弟弟都已經成家了,她依舊改不了為弟弟操心的毛病。

 

弟弟結婚,她要管;

弟弟家買房子,她要管;

就連弟弟生了孩子,她還是要管。

 

在此以前,老公還會由著她。


但鄭潔除了自己操心,還想讓老公跟著他一起操心。

 


每天吃飯,晚上睡前,都要跟他吐槽弟弟一家。


抱怨弟弟長大了,越來越不聽他的話,以前真是白疼他了.

 

剛開始,老公還能忍受,偶爾也會附和幾句。


時間一久,老公就受不了了。

 

某一次,鄭潔再次談到弟弟,老公生氣打斷道:

 

「到底我是娶你,還是娶了你弟弟呀?我感覺不是我們兩個人一起生活,而是和你弟弟一家一起生活,以後別在我面前提到你弟弟,再提你就跟他們一家生活去。」

 

這就是典型的,把親密愛人當成「情緒垃圾桶」。


鄭潔老公會爆發,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要知道,一個人甘願當你的「情緒垃圾桶」,這說明他愛你,但你不能因此有恃無恐,肆意揮霍。

 

正如納博科夫在《洛麗塔》裡寫到:

 

「人有三樣東西不該揮霍,身體,金錢和愛。」

 

毫無克制地發洩情緒,其實就是揮霍愛的過程。


最後的結局,自然是Bad Endding。

 


03.

如何才能夠把握好度,既能通過傾述,拉近和對方的距離,同時又不會讓對方反感呢?

 

答案是,注重對方的感受。

 

比如電視劇《小歡喜》裡的方圓。


人到中年,慘遭失業。



此後,他要面臨的是:無業無收入,高額的房租,妻子被騷擾後辭職,父母被騙80萬,孩子即將高考等等壓力.

 

按理說,一般人遇到這樣的事情,會第一時間找妻子傾述、分擔。

 

但是方圓沒有。


他在第一時間考慮到妻子的難處和感受,於是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這一切。

 

直到有一天,他瞞不住了,才對妻子童文潔說出一切。

 

此時,妻子也沒有因為方圓的傾述從而責備他,埋怨他。她只是心疼他的隱忍,同時給了他足夠的面子和鼓勵,讓他重拾信心,繼續尋找下一份工作。

 

方圓的善解人意,不僅拉近了夫妻之間的距離,還讓自己從失業的困境中走了出來。

 

此後迎接他們的,是孩子順利考上大學,夫妻關係和諧幸福。


 

方圓的經歷,讓我想到了我的大學老師。


年輕的時候,老師很愛她的丈夫,做一切事情,都會優先為丈夫考慮。


有一天,她在上課時,得知自己的母親不小心被車撞了。考慮到丈夫繁重的工作任務,老師沒有選擇告知丈夫,而是自己默默買了機票,回去照顧母親。


看著病床上疼痛難耐的母親,老師心如刀割。但當丈夫打電話來詢問她的去向時,她還是努力平復情緒,告訴丈夫,自己臨時有事需要出差。


然而就在第二天,當老師帶著早餐來到醫院時,卻看到丈夫已經出現在母親的病床前,一身風塵僕僕。在看到老師之後,第一時間走向她,給了她一個擁抱。


老師的愛人很愛她,也懂她,所以她的掩飾,可以騙過其他人,卻騙不過他。


人們常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針不扎到人身上,是感覺不到疼痛的。


如果一個人,會體諒你的感受,而你也會安撫他的感受,那你們一定很愛很愛對方。

 

這樣的愛,雖然罕見,但確實存在。



04.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寫到:

 

「我因為愛你,所以常常想跟你道歉。我的愛沉重,汙濁,裡面帶有許多令人不快的東西,比如悲傷,憂愁,自憐,絕望,我的心又這樣脆弱不堪,自己總被這些負面情緒打敗,好像在一個沼澤裡越掙扎越下沉,而我愛你,就是想把你也拖進來,卻希望你救我。」

 

像不像愛人之間,傾洩負面情緒的心路歷程?

 

以愛之名,「綁架」對方,一味地發洩負面情緒,只希望自己能被對方救贖。

 

而結局,往往是兩個人一起陷入負面的沼澤,最終無人生還。

 

這不是愛,這是自私。

 

就像童話大王鄭淵潔說的:

 

「你可以強求自己,但不要強求別人。」

 

多多體諒、理解對方。


婚姻中,也就沒有那麼多「垃圾桶」悲劇了。



相關焦點

  • 夫妻分房睡,關係居然也會變好?
    似乎分房睡的伴侶都給人一種印象:彼此不親密,關係可能維持不了太長時間。因為在大家的眼中,夫妻哪有分房睡的,影響感情啊!有人更直言不諱,「老人家才分房睡」。分房睡,到底對伴侶的親密關係有著怎樣的影響?「親密有間」,讓關係沒那麼粘稠,反而是很多在關係中成熟智慧人士的選擇。這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叫做「刺蝟法則」,寓意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 孩子多大適合「分房睡」?決定因素不是年齡,這幾個階段是關鍵
    有些家長為了給予孩子更好的照顧,自寶寶出生起就和他們睡在一起,保持很親密的距離。但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分床睡成了家長們面對的一大難題:什麼時候分床睡?該採取什麼樣的辦法讓孩子接受分床分房?孩子不適應獨立睡覺怎麼辦?這些問題都讓家長很是頭疼。與孩子分床分房的必要性為什麼與孩子分床、分房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呢?
  • 那些有性有愛,卻喜歡分房睡的夫妻
    高中我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書裡說婚姻就是合法的長期飯票和免費性關係,那時我就覺得對事業心強的女人來說,婚姻不是必需品。如果婚姻都是可有可無,為什麼還要同居呢?明星夫妻楊子和黃聖依分房睡現在的社會結構下,兩性關係中女生總是付出多的那一方。如果住在一塊,我難免要承擔更多的家務。可是有這個時間,我去學學茶藝紅酒,去健身房運動不好嗎?
  • 【周末夜讀】親密關係中的七大殺手
    為了等這個人,好多人帶著挑剔的眼光、帶著評判的心,篩查著,以為只要找對人,找到了白馬王子,一生的幸福就只日可待了。這是一個特大的誤區。找到誰,都只是愛的開始。能否持久卻需要一生的用心和經營。事實上,一生用心,找誰都可能幸福。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會影響親密關係的七大殺手!
  • 李艾與丈夫分房而睡——幸福的婚姻沒有固定的模式
    隨後,李艾表示和丈夫結婚4年來一直都是分房睡。面對各位嘉賓驚訝的表情,她解釋說:因為丈夫打呼嚕會影響她的睡眠,加上丈夫是自己的經紀人,兩人24小時都在一起。這樣分開睡能留給彼此私密空間,使感情更好。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無數網友議論紛紛。有人驚訝,有人好奇,有人理解,有人不理解。同床共枕、相擁而眠不是所有人心中婚姻幸福的標誌嗎?
  • 親密關係中的危機,不是背叛,而是不了解自己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在為背叛者推脫責任,而是想讓我們通過反思,更好地經營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從自身找答案,才是正確的做法。因為改變自己是容易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中的危機,不是背叛,而是我們不了解自己。
  • 夫妻分房睡,男人「忍」的時間越久,越是證明一個問題
    世界上是沒有各方面都完全一致的人,調查顯示:長久的夫妻關係都是性格互補的人。所以,生活中難免會產生摩擦,有句話叫:再美滿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1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難免會磕磕絆絆。
  • 三等夫妻分房睡,二等夫妻分床睡,一等夫妻......
    伊始,要在8套房子中,挑一套作為他們在錄製節目時的居住地,陳小春挑了一套有兩張小床的房間。應採兒看了後,表示「不開心」,這樣他們夫妻就要分床睡。陳小春表示,分就分咯,這有什麼關係。應採兒無奈的調侃:「這日子沒法過了。」
  • 「分房睡」10年的夫妻,後來都怎麼樣了?看看這三對夫妻的答案!
    在按部就班、缺乏溝通的婚姻生活裡,人性本能的欲望中,是渴望刺激和新鮮感的。我們無法規避這個事實存在的問題,單純用道德力量去束縛,未必有效。畢竟在這個高度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裡,出軌的成本並不高。所承受的道德壓力,比起我們父輩們當年時,也小得太多太多。
  • 與伴侶分房睡,愛情和生活才真正開始
    分房睡了?」哎?和伴侶分房睡,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事實上,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據《2017中國居住體驗報告》,在已婚女性群體中,有82.30%的人認為即使結了婚,雙方也應該給彼此足夠的獨處空間。這種親密關係中的新型相處方式,被社會學家稱為——LAT(Living Apart Together),即「相愛但不同居」。「我愛你,但我也是人,我要睡覺的。」/維基百科「覺都睡不好,談個啥愛情?」
  • 「兄弟夫妻」離婚:殺死婚姻的不是分床睡,而是……
    思文曾經從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從女性獨立到個人成長都演繹得如此精彩,程璐也樂於把自己當作她的背景板,無論是吃軟飯也好還是贊她獨立也好,他都不在意,也往往拿自己是思文的老公自居,這樣一對看上去讓人羨慕的夫妻最終也走向破裂。有人把他們的婚姻破碎歸結為分床睡,我不是很贊同。
  • 中年夫妻長期分房睡,女人心裡有了別的男人,會有這些「變化」
    事實上,夫妻關係的好壞在於人,而不在於時間,時間會讓我們發現對方身上越來越多的缺點,但是真正決定我們去包容對方還是苛刻對方的是人,同樣地,分房睡並不是所有中年夫妻的必經之路,只是每個人在面對夫妻問題時所採取的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已。
  • 和寶寶分床睡,有哪些好處?什麼時候分房睡,要考慮這幾個因素
    寶寶出生之後,一般來說都是陪媽媽一起睡的。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建立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而且也方便哺乳。時間久了,不只寶寶捨不得和媽媽分開睡,媽媽也捨不得寶寶。但是到有一定的階段,家長需要適時地跟寶寶進行分床睡,然後再過渡到分房睡。有的寶寶2、3歲就已經獨立睡一間房。
  • 一個41歲女人直言:看見老公就心煩,懶得和他離婚,只想分房睡
    —選自《增廣賢文》茫茫人海中,能找到那個和自己相知相戀,然後步入婚姻的愛人,也算是千百年修來的緣分。夫妻之間應當同甘共苦、不離不棄,彼此都要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福分。當一對新人隨著婚禮的結束,親密的夫妻關係也隨即建立。每當提到親密關係,想必很多人最快想到的是兩性肉體上的結合。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中年夫妻分房睡,結果會怎樣?三封過來人的來信,給出了答案
    文|仙仙中年夫妻分房睡和分居是兩碼事。分居是因為矛盾。分房睡原因就比較多,矛盾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因為作息不同步,不願意打擾對方;也可能是中年壓力過大,睡眠質量不好,希望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再者有小孩,一方需要連夜帶孩子,所以不得不分房睡。
  • 李佳航被曝出軌後正面回應,與李晟已分房一年多?夫妻感情受挑戰
    近日,網絡上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已經有李佳航出軌的證據,並且和第三者將在周六一起放出出軌的視頻,直言這段視頻長達15分鐘,立刻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並且熱議
  • 李艾:婚後與丈夫分房睡,兩人卻情比金堅,活得太通透了
    之前她參加的綜藝節目《新生日記》裡自爆與丈夫結婚後,一直分房睡,驚呆了眾人,還在網上掀起一番熱議。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分房睡就是夫妻之間感情不和,甚至是破裂,才會選擇分房睡。節目播出之後,她還發動態說分房睡有哪些好處,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贊同。
  • 人到中年,女人為什麼拒絕跟丈夫「分房睡」?聽聽已婚女人的實話
    可是的那個她們想辦法維持這個家的時候,男人卻越來越冷漠,完全一副事不關已的態度,甚至很多男人,到了中年,會主動提出分房睡,就算不主動,也會使用冷漠的態度逼迫女人主動提出。「分房睡」是很多中年夫妻都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很多時候,女人是不得不接受,是被迫接受的,她們大多不願意跟丈夫分房睡,因為她們深知這樣做,會影響夫妻之間的親密感,感情會越來越糟。
  • 我和已婚女人在網上曖昧了,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夫妻絕不能分房睡
    所以很多夫妻會選擇分房睡,互不影響,分房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睡眠有好處,可是對於夫妻之間的關係則是弊大於利。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不夠親密引起的,分房睡還可能引起夫妻間的大危機。張先生的妻子因為工作的原因要出差一個月左右,孩子也被送到了奶奶家照顧,諾大的家中只有張先生一個人,每天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張先生都覺得十分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