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的危機,不是背叛,而是不了解自己

2020-12-27 騰訊網

文/學乃身之寶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親密關係中的危機是背叛,因為那意味著關係很可能破裂,但如果我們轉換一個角度去想—為什麼伴侶會背叛自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我相信,絕大多數伴侶都是因為愛才在一起的。

那麼,為什麼本來相愛的兩個人會走到這個地步呢?

答案是兩個人都有責任。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在為背叛者推脫責任,而是想讓我們通過反思,更好地經營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從自身找答案,才是正確的做法。因為改變自己是容易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中的危機,不是背叛,而是我們不了解自己。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

1.不了解自己,意味著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認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走進婚姻並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明白婚姻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當我們還沒有了解自己時,就走進這段親密關係,很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一對夫妻因為婆婆過度幹涉生活不斷引發矛盾(婆婆理由是,自己是好心),進而出現婚姻危機。

如果從表明上看,出現這樣的問題,肯定是婆婆做得不好,因為她控制欲太強,但如果我們進一步去想,為什麼媳婦那麼在意婆婆的「管理」,亦或兒子為什麼不去阻止媽媽,就會發現伴侶之間的感情出現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和他們各自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

情況很可能是,媳婦之所以對婆婆的做法有那麼強烈的反感,主要是因為她小時候一直被父母控制著,總是圍繞父母的感覺轉,所以她太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了;而兒子之所以不敢說媽媽,也可能是從小習慣了順從,害怕自己的拒絕讓媽媽不高興,但這些問題的深層原因,只有兩個人真正了解自己,表達出來,才有可能得到對方的理解和支持,否則情況就是,兒媳婦被認為是不識好歹,而兒子在媽媽眼裡是不懂得感恩,以及老公在老婆眼裡就是不愛自己,不懂得維護老婆。

可見,過往的經歷,尤其是傷痛,對一個人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正如知名親密專家克裡斯多福 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說的:「過去的事雖然已被我們拋在身後,卻如同魅影一般,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當然,更多時候,這些過往的痛苦會被我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很難察覺。

2.了解自己的開始,就是不斷審視自己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他認為,人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讓人生值得過。

那麼,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該怎樣認識自己呢?

答案是,親密關係中遇到困擾,我們要區分好這兩件事情:

哪些問題源於現在的關係?

哪些問題源於自己過去的陰影?

因為當一個人有遺棄、不信任、被忽視等經歷時,長大後很可能在關係中複製這樣的模式,影響關係的正常發展。

就像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從小被父母忽視,尤其是父親,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做鬼臉可以讓爸爸開心,於是她學會了這種討好方式。成人後,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親密關係中,她都是以膽怯者、卑微者的角色存在,試圖去討好他人,結果卻沒有得到他人的愛,這就是把童年的做法複製到成人後的關係中。

如果她能夠了解到自己討好的由來,或許就會轉變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進而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可見,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可以覺察到過往的經歷對自己的深遠影響。

3.在親密關係中認識自己,療愈自己

一段關係出現問題,誰痛苦,誰先改變,這是維繫好關係的關鍵法則。

但在親密關係中,這條法則很難運作,因為先改變的那個人會覺得自己很委屈,特別是對方的錯導致關係緊張的,先改變的那個人就會覺得不公平,就像被背叛者,如果有人說想要讓關係繼續下去,就要先改變自己,一定會心生不滿,但這是事實。

這裡,並不是要被背叛者縱然背叛者,而是要他們明白,關係怎樣發展,自己起主導作用。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才能做出客觀合理的選擇。

首先,時常自省。

自省,是認識自己的重要環節,比如,我們可以多問問自己: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過去的經歷,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以遭遇背叛為例,如果童年曾被忽視的人,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很可能是害怕孤獨,無法一個人生活,選擇原諒,而這時的選擇就有過去經歷的影響。所以,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選擇的真正原因,才不會形成強迫性重複。

其次,承認痛苦。

了解自己,需要正視自己,即坦誠看待自己曾經的痛苦。

童年缺愛的人,就是因為不能接受父母不愛自己這件事,所以才會有討好的行為。一個人只有接受了痛苦的存在,才會有心力去創造美好,否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一直在「拒絕」痛苦上。

認識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的過往,目的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生活,只是接受自己曾是一個不被愛的人,是困難的。

但如果承認了過往的痛苦,就會相信現在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以前自己曾不被人喜歡,但現在的自己至少可以做到自己愛自己,這就是成長。

再次,在關係中努力做到自圓滿。

演員海清在一次採訪中回答過「理想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她說,愛首先是自圓滿,自己愛自己。愛本身是兩個自圓滿的人碰到一起,分開也好,在一起也好,愛是彼此都好。

對於這樣的說法,很多人或許不理解,覺得愛情應該是一種互補,「我缺什麼,你應該給我什麼」,其實這是親密關係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也是彼此不清楚「了解自己」重要性的表現。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怎樣通過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是以遭遇背叛為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會清楚明白自己接下來要怎麼做,或是選擇離開,或是選擇原諒,而這個選擇是忠於自己的內心,和過去的痛苦無關。

總之,親密關係中,我們只有足夠了解自己,才能從容應對一些列問題,而不了解自己,才是親密關係中真正的危機。

寫在最後:

走進親密關係前,如果我們足夠了解自己,就會避免很多危機,這是前面內容一直在闡釋的觀點,但那些沒有準備好的人,還沒有意識到「認識自己」重要性的人,他們走進親密關係後,該怎麼了解自己呢?

答案是伴侶。

也就是說,伴侶是一面鏡子,可以讓我們看見引發自己關注的不舒服感,進而深入了解,治癒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也是一趟探尋彼此生命真相的旅程。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那個陪伴自己一段生命旅程的伴侶。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談戀愛時,可怕的不是分手,而是這件事
    說到底就是,假性親密關係裡沒有真正的愛。2.真愛參假的原因,多數源於不了解當真正的愛參了假,就出現了假性親密關係,而之所以會這樣,多數是因為不了解:其一,不了解自己。也就是說,很多人並沒有真正了解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戀愛、結婚,也不確定自己希望從感情中獲得什麼。正如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或許他們更多的是在考慮父母、外在的評價,並沒有真正想過自己的感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所以才會走進假性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中的第一殺手,不是出軌,也不是分房睡,而是......
    張彤和吳斌的故事,並不是特例。 《生活又不是熱血動漫》裡有句話,特別深刻: 「我討厭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自私,我討厭對親密的人肆無忌憚的出言中傷,我討厭不自覺的謊話和自我開脫。可我又知道世人皆是如此,我也是。」
  • 羅志祥混亂的私生活,從跟媽媽「過分親密」的關係中早露端倪
    一個男人處理不好和自己媽媽的關係,就不會處理好和其他女人的關係,這個規律已經被無數次驗證過。像《囧媽》中的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因為無法正確處理和媽媽的關係,不良的親密關係模式延伸到了新的親密關係之中,他給對方的愛和媽媽給自己的一樣,是控制的、強迫的愛,最終導致了感情的分崩離析。
  • 親密關係太痛苦:親密關係不是「變相傷害」,別讓愛「過度激情」
    其實有很多人明明相愛,是卻沒有走到最後,並不是因為相處難,而是這段親密關系所帶來的感覺太痛苦了,相處成為了一種傷害。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親密關係,明明是這世界上最為安全的一種關係,為什麼最終形成了互相傷害的局面,難道一段親密關係當中就必然要有傷害嗎?其實並不是必然!
  • 戀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不是秒回消息,而是……
    感情這個東西勉強不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再怎麼強求都沒用。戀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不是秒回消息,而是你沒有秒回我消息,我依舊堅定你是在意我的。最舒服,最自在的關係,就是你給足對方安全感,並且這種安全感,是經過長時間的信任和相處,才形成現在這樣的關係。在你的一生中,有沒有那麼一個人是讓你覺得安心的呢?他的存在,給你帶來了很多歡樂,也讓你感覺很舒心。
  • 《親密關係》值得讀兩遍:尋找永恆的親密關係,就是尋找自我
    「月暈現象」這個詞代表不真實的光環和色彩,使人分心而看不到真正的光源。月亮就是如此,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芒。在這個階段,你會把對方幻想成你的夢中情人,那種完美到極致的理想中的愛人。同時,你會對愛人或戀人產生很多期望。希望對方如你自己一樣了解和理解你(其實也許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期望對方能處處對你「特別對待」,甚至期望對方可以拋開一切只是為了圍著你轉。
  • 令人失望的,並不是背叛,而是背叛後面的人性
    你堅信人性是真善美的,所以你善良地對待每個人;你堅信感情是真誠的,所以你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而最終的結果,卻事與願違,這當然不是生活中一點破爛糟心的事情那麼簡單,而是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世間萬事萬物,你,經歷了感情的背叛後,開始懷疑乃至質疑人性。
  • 破壞親密關係的不是吵架,而是不知道為什麼吵,還永遠吵不完
    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鍾書輸了,當然也不開心。常言:「小夫妻船頭上相罵,船杪上講和。」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定規。我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當在爭吵中加入一些理性因素,既解決了問題,也避免了以後為同樣的原因而吵架,你會發現,吵架其實只是平淡生活中的一劑調味料。
  • PUA大流行的時代,你需要了解親密關係中的這9種隱形攻擊.
    Gottman(2000)「愛情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很多伴侶分手的原因,都不是什麼大困難,也不是雙方不夠相愛,而是生活的瑣碎。在一段感情中,我們總會有不滿或衝突,但如何去表達和接受負面評價,關係到我們能和另一半走多久。
  • 戀情中最大的傷害:不是背叛與拋棄,而是他不不夠愛你
    如果有人問你:情感中最大的傷害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些許,有人說是背叛;有人說是拋棄;有人說是冷暴力;也有人說……那些不好的經歷,回憶起來都是傷害。相比背叛、拋棄而言,最折磨人的確是對方不夠愛你。她意識到對方不愛她,只是覺得還不錯而已。有時候,最傷人的不是拋棄、背叛,而是苦苦等待,卻無果;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就像演了一場獨角戲一樣,所有的努力沒有人看到,沒有人會疼惜你,也沒有人會理解你。
  • 深度 土星入天蠍:你的親密關係經得起四重考驗嗎?
    換句話說,土星行進天蠍座,要發生的不是「獨行俠」的活計,不是「孤膽英雄」的故事,而是「驚心動魄」的「雙雄會」。之所以驚心動魄,因為天蠍座要求的關係從來不是膚淺的關係,而是基於赤裸的真實性的關係,哪怕在職場上,在生意合作夥伴之間,在投資人和被投資人的關係中也是如此。要達到這種真實性,需要極大的冒險。而這個冒險基本上是以四部曲組成。
  • 【周末夜讀】親密關係中的七大殺手
    為了等這個人,好多人帶著挑剔的眼光、帶著評判的心,篩查著,以為只要找對人,找到了白馬王子,一生的幸福就只日可待了。這是一個特大的誤區。找到誰,都只是愛的開始。能否持久卻需要一生的用心和經營。事實上,一生用心,找誰都可能幸福。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會影響親密關係的七大殺手!
  • 深情解讀《媽媽再愛我一次》:忍讓和犧牲,不是背叛的藉口
    三、 如何在困境中建立不背叛的親密關係?1、 不能背叛自己1)、不要讓自己承擔不必要的虧像電影中的母親,其實也是一個十足的"傻"女人,因為她吃了很多沒必要的虧,這裡特指親情虧。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首先就不能學林母甘願吃這種啞巴虧,要學會在親密關係中保護自己,當再親的人觸及到你的原則是,要主動去拒絕。2)、不要輕易屈從於困境我們也不能學林母,在困境中一次次地不加考慮地屈服了。
  • 《了不起的我》:親密關係為何會傷害人?如何在關係中找到自我?
    甚至連我們都很痛恨的拖延症,也可能是你關係的產物。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和老闆關係融洽,你很認同老闆的經驗和見解,那麼,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很高,而如果你不認同你老闆,他交代的工作你就一定會拖延,甚至牴觸,拖拖拉拉,不想去完成。這就說明,這種拖延不是你自己造成的,而是關係造成的。我們說:社會角色決定社會關係,而在社會關係中我們的角色,又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 心聲|親密關係的真相
    摘自克裡斯多福·孟《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希望老師的分享可以讓您為自己的心靈駐足片刻,開啟一段成長之旅。幾乎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很棒的親密關係,我們希望從親密關係中得到能滿足身、心、靈三方面渴望的東西,表面上看來,我們似乎只是孤單,或渴望能有人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但事實上,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慰藉與陪伴,我們需要的是能鼓勵我們超越自我的伴侶;我們在追尋的是能激發人生意義與方向,並在我們受到考驗時,給我們幫助的人際關係
  • 《親密關係》: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是在尋找自我
    《親密關係》這本書,我兩年前看過,最近重讀,感受又不一樣。就像張德芬老師說的,這是值得反覆閱讀的書,因為我們生活中總是會遇到許多問題,但我們又那麼健忘,所以需要常常閱讀,提醒自己。(1)親密關係的目的是幫你了解自己伴侶就像鏡子,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清自我。其實所有的關係,都能起到鏡子的作用。只是親密關係,更容易觸碰到我們內心深處,將問題暴露出來。克裡斯多福·孟說: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的真正動機,在於需求。
  • 在親密關係中,什麼才是女人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不是一個具體某項技能,而是正好在一段關係中最能hold住這段關係的能力。我一個同事,平時和大家相處起來大大咧咧,有人還跟她開玩笑說,「你老公把你當哥們吧?」其實仔細相處下來才發現,她才是真正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人。她從來不秀恩愛,偶爾和大家交流時,無意中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可以發現,她老公很寵她。
  • 大S的幸福神話被質疑:如何才能在親密關係中真正袒露脆弱?
    《幸福三重奏》裡有這樣一段對話,大S對汪小菲說:我不是說你娶到我會命變好,而是你的品格可以變得比較好。在書中,汪小菲談到了這樣一個細節,大S和汪小菲結婚三年沒有小孩,大S好不容易懷孕了,卻不敢第一時間告訴汪小菲,自己偷偷跑去醫院檢查。汪小菲在書裡這樣描寫,「她說,其實就在小鳥飛來那天晚上,她想起自己好像有一陣沒來月事了,就拿試紙測了一下,發現竟然懷上了!
  • 親密關係中的錯誤行為,才是你婚姻不幸福的原因
    好的婚姻不是互相挑剔和嫌棄,而是兩個人們互相的關心體諒和共同成長。如果在一段婚姻中,彼此都是冷漠的,根本不關心對方的自尊心,包括小小的虛榮心,那這段婚姻也就失去了意義。其實啊,"維繫親密"和"保持邊界"不是兩個對立的概念,而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只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呈現出來的結果導致不同名字而已。
  • 兒時和父母的關係,影響著長大後自己和愛人的關係
    有時候每段婚姻,每個家庭之所以夫妻間不幸福,無法真正掌握親密相處的要領,並不是智商不夠,而是從小耳濡目染下已經習慣了本能的應對方式,那是父母間相處的模式。 每個人對愛人態度的不同,其實和自己原生態家庭下,父母感情關係有直接的影響,說穿了,我們的婚姻大多由於父母感情潛移默化的結果,也因自己和父母關係最終出現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