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在微博上看到過Blondey Mccoy的搞笑滑板撞車視頻,如果你像月亮組一樣喜歡扒人,你會發現Blondey Mccoy竟然也做藝術,還在倫敦搞得風生水起。
接著可以由他的採訪得到他的靈感來源和創作方式,以及他的參考來源,像是馬丁·斯科塞斯、史密斯樂團、以及戲劇《Ealing comedies》。
《華爾街之狼》馬丁·斯科塞斯執導作品
為什麼開篇會列舉這樣一位奇怪滑板手?不知道同學們會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一些我們平時看似不太正經的人或事,其實只要深究一下,我們能夠發現大量寶貴的知識,意外的關聯與驚喜,以及足以啟發我們創作作品集的珍貴素材。下面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三位「不正經」藝術家身上,看一看他們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發。
*Tip:本文會特別適合一些厭倦傳統創作思路,腦洞極大的同學食用...
#1
五木田智央
五木田智央是一位非常懂得忙裡偷閒的、個人審美趣味和作品高度結合的插畫家。在創作上他深受美國60-70年代復古文化的影響,因此我們總能在作品中察覺到音樂、電影、藝術等地下文化的元素與氛圍。
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大概是與試驗電子樂隊METAFIVE的同名專輯封套設計。 畫面中黑暗陰冷的金屬基調和經過精確計算的灰色漸變與音樂相得益彰地呈現出冷靜的超現實色調。
五木田智央 2015
在他的展覽《Come Play with Me》中,我們同樣能非常明顯的看到五木田智央的作品裡60-70年代美國地下文化的影子。在這裡他回歸自己的創作原點,大量運用了復古照片、報紙和雜誌中的人物元素,以拼貼似的質感和自由的構成進行了呈現。簡潔的勾線造型和微妙的過渡陰影、自由往來與抽象具象之間的怪誕的人物、是對黑色幽默與復古文化多樣性的玩味和探討。
《Holiday Flight》
《Come Play with Me》
*Tip:眾所周知METAFIVE有六個人,分別是高橋幸宏、小山田圭吾、砂原良徳、TOWA TEI 、Tomohiko Gondo、LEO今井,對試驗音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再跟進這六位的音樂視覺化作品。
#2
彭德爾頓·沃德
彭德爾頓·沃德的名字大家聽起來可能比較陌生,但一提起他的作品《探險活寶》大家說不定會立刻彈跳起立,集體致敬。
2020年4月,彭德爾頓·沃德帶領《探險活寶》的主創團隊在Netflix發布了超現實主義動畫新作《午夜福音》。《午夜福音》在畫面和敘事上都有著不輸插畫的質量。故事講述了時空穿梭者Clancy用宇宙模擬器探訪生活在不同宇宙中的生物,動畫採用了單元劇的模式,Clancy在每一集中都會化身為不同的形象探索光陸怪離的宇宙空間。在畫面效果上《午夜福音》不同於傳統美國卡通,保留了大量手繪感筆觸和畫面肌理效果,同時用了高對比的明亮顏色,加重了畫面的恍惚狀態和迷幻色彩。 看過第一話的同學可能會因為嚴重分裂的對話和劇情畫面感到頭禿,關於這一點主創彭德爾頓·沃德在後續作出了解答。《午夜福音》大部分臺詞和故事走向來自於喜劇演員Duncan Trussell的podcast談話內容,創作團隊在300篇中挑選出8個段落,包含藥物依賴問題、神秘學、冥想的效果、佛教輪迴等神秘主義主題,在這點上會與許多同學的作品集主題不謀而合。這部動畫作品的創作手法非常值得在插畫中借鑑,在作品的前期構思中我們可以儘可能的完善並細緻調研資料,這都會使我們的在保證了嚴密性的同時呈現獨特氣質。如果有同學們正好在嘗試迷幻現實類主題的創作,可以聽聽這幾張專輯:CREAM《Disraeli Gears》、Jimi Hendrix《Axis:Bold As Love》、Iron Butterfly《In-A-Gadda-Da-Vida》、The Rolling Stones《Their Satanic Majesties》,可能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幫助。CREAM《Disraeli Gears》
如果大家順著「太空冒險單元劇」這條線索深入調研,還會發現諸如《太空丹迪》這一類非常值得學習的作品,每集根據導演的不同都會展現出各異的風格,其中不乏押山清高、渡邊信一郎、湯淺政明等一線監督負責畫面把控。
如果你受困於畫風問題,《Space Dandy》將是個合適的參考案例。Gosha Rubchinskiy的興起使人們將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俄羅斯,讓大家明白過來俄羅斯不僅有熊還有年輕藝術家。如果大家好奇後蘇維埃青年都在做什麼,可以關注一下街頭出身的紋身師Nicholas Koshkosh。他的繪畫作品和人一樣朋克,我們可以看到高飽和的明亮色彩、兒童般稚拙放鬆的線條造型,以及畫面隨處可見的符號以及文字注釋。大眾形象和流行符號的應用使人想到巴斯奎特和安迪沃霍爾80年代的聯展。Nicholas Koshkosh作品
你可能會認為Nicholas Koshkosh的作品呈現不夠高級,但可以啟發我們抓住廉價的、轉瞬即逝的靈感,再用詼諧惡搞的輕鬆形式呈現出來。讓畫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或個人表達,而不是為了一個商業項目、為了交作業。basquiat andy warhol collaboration 1984-1985我們可以看到,調研靈感可能來自於一張唱片、一系列podcast或者一個街頭塗鴉。不用擔心這會使我們的主題膚淺,每個微小的創作都存在意義。我們需要的是找到一個靈感切入點並對作品和藝術家深入了解,這些日常中最常見或最平易近人的事物也會使調研過程不那麼枯燥難以推進。在我們身邊有無數這種靈感碎片,需要我們對周邊信息保持敏感並有意識的進行知識積累。目前在調研階段難以入手的同學可以嘗試一下今天的方法,或許能找到適合自己且相對有趣的創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