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傷害它們……

2020-12-24 澎湃新聞

綠色發展理念

既要追求綠水青山

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拒絕非法狩獵、非法捕撈

保護野生動物資源

保持生態平衡

它們

也是柔軟的萌寵

請別傷害

12月18日,黑龍江高院和省林區中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公布了5起典型案例。

01

孫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基本案情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被告人孫某擅自在某林業局禁獵區域內,採用設套子、夾子等方式,非法捕獵、殺害黑熊1隻;殺害紫貂25隻、松鼠3隻、野豬4隻。2017年3月,孫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在案發後,公安機關在孫某處查獲4隻熊掌及熊膽、紫貂和松鼠皮、部分野豬肉、野豬蹄。經鑑定,紫貂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熊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孫某違反國家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規,獵捕、殺害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紫貂25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熊1隻,情節特別嚴重,構成非法捕獵、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法判決:被告人孫某犯非法捕獵、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典型意義

本案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情節特別嚴重的典型案例。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非法獵捕紫貂4隻即屬於情節特別嚴重標準。本案中,孫某非法獵捕、殺害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紫貂25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熊1隻,情節特別嚴重,主觀惡性深,社會危害性大,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十四年,有力打擊和震懾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02

於某非法狩獵案

基本案情

2020年1月,被告人於某為獵捕動物自己食用,在某林業局禁獵期間、禁獵區域內,安裝禁用工具獵套,非法獵捕1隻野豬,後在將野豬運往自己家的途中被公安機關查獲。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於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構成非法狩獵罪。依法判決:被告人於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典型意義

非法狩獵罪是指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行為。禁獵區是為保護狩獵動物或者某種瀕危動物,在法定的時間禁止狩獵的特定區域。禁獵期一般是根據不同野生動物的繁殖及生長期,而分別劃定的禁止狩獵的期間,目的在於保證野生動物能夠擁有良好的繁衍環境,使其正常發展,保持並增加種群數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禁止使用毒藥、爆炸物、電擊或者電子誘捕裝置以及獵套、獵夾等工具進行獵捕。本案中,於某狩獵的地點在禁獵區域,狩獵的時間在禁獵期間,使用的獵套為禁用工具,法院據此確定其行為符合非法狩獵罪的犯罪構成,並依法判處其承擔刑事責任。

03

張某非法狩獵案

基本案情

2020年1月,被告人張某為獵捕動物自己食用,在某林業局禁獵期間、禁獵區域內,設置了9個自製鋼絲套,非法獵捕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狍子1隻。後張某將狍子運回家中,於次日分解食用時,被公安機關抓獲。案發後,張某繳納司法生態修復賠償金1000元。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張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進行狩獵,非法獵捕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狍子1隻,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構成非法狩獵罪。張某認罪認罰,積極繳納司法生態修復賠償金,可從輕處罰。依法判決:被告人張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典型意義

「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本案中,被告人張某獵捕的狍子屬於「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狍子在林區屬於比較常見的動物。本案的處理意在告誡人們,濫食野味的陋習可能已經觸犯刑事法律,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04

羅某、呂某非法出售、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基本案情

2018年12月,被告人羅某駕車在某林業局撿柴禾時,發現一具野生雌性馬鹿屍體,遂用手鋸將馬鹿屍體開膛去內臟後,運至某居民區附近藏匿,並打電話聯繫被告人呂某商量買賣馬鹿屍體事宜。經協商,呂某支付給羅某2000元購買馬鹿屍體。後呂某在運輸馬鹿屍體途中被公安機關抓獲。經鑑定,馬鹿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羅某、呂某違反國家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出售、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分別構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二被告人到案後如實供述犯罪,可從輕處罰。依法判決:一、被告人羅某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二、被告人呂某犯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

典型意義

非法出售、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侵犯的對象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所列明的野生動物,具體行為方式表現為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其中「收購」包括以營利、自用等為目的的購買行為,「出售」包括出賣和以營利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為。本案中,羅某、呂某雖未實施獵捕、殺害行為,但二被告人出售、購買的行為仍然構成犯罪,法院據此判決二人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對提高廣大群眾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意識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05

於某盜伐林木案

基本案情

2018年一二月,被告人於某為了獲取木材鋸末子,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轄區某林業局施業區域內,使用自家油鋸盜伐柞樹274株、楓樺樹50株,共計324株,立木蓄積共計4.7211立方米。盜伐的樹木部分被粉碎成鋸末子用於培育菌類,部分用於燒柴。2018年2月,於某被公安機關傳喚到案。案發後,於某賠償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生態修復金14 750元。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於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擅自砍伐林木,數量較大,構成盜伐林木罪。於某到案後自願認罪,積極賠償生態修復金,得到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的諒解,可從輕處罰。依法判決:被告人於某犯盜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典型意義

本案是發生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轄區內的盜伐林木案件。被告人於某盜伐林木的行為,除破壞國家森林資源外,也破壞了野生動物棲息的生存環境。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提出以生態環境修復為中心,統籌適用刑事、民事、行政責任,最大限度修復生態環境。本案中,於某積極賠償生態修復金,取得了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的諒解,受案法院依法對於某從輕處罰。

來源: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原標題:《請別傷害它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請別傷害
    有句話很好,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請別傷害!是啊,現在的人,吃快餐都吃出毛病了,很多人的感情就像是吃快餐一樣。可能這段時間你看他是和一個人在一起,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換人了。殊不知,你犯下的錯終究有一天會有人找你還的。那句話一點都不錯,出來混,遲早要還 的。如果你愛他,請你就深愛,繼續愛,如果你不愛他,那也請你不要去傷害一個那麼愛你的人。
  • 流浪狗問題不是一句「不愛請別傷害」可以解決的,要有針對性舉措
    面對如何流浪狗問題,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愛請別傷害。我們說,任何傷害其它生命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那些因人類之故而朝夕不保的流浪小動物們。在流浪動物產生的問題上,人類的原因是主要的,是不可能被刻意迴避掉的。
  • 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
    也別難過,我們能把自己能夠做到的最好就行。」阿姨眼淚流出來,我拿了張紙遞給她,她難過的點點頭。貓貓奄奄一息,看著讓人難受。最後選擇安樂死,送貓貓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希望它能輕輕鬆鬆的離開這個世界,」阿姨將貓裝回袋子。走的時候,阿姨哭著說:「貓真的太可憐了.」曾經,它也是一個鮮活的記憶;被撞之後,直接被遺棄在路邊。
  • 如果愛請理智愛,如果不愛別傷害
    如果愛,請理智愛;不愛,也別傷害。每個追夢的孩子值得善待;每個認真生活的人,值得被愛。昨天,周震南發文「不知怎麼繼續下去。」疑似其家人深受私生騷擾,已經苦不堪言。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罪不及家人」自古如此,更何況現在,請讓你的愛恨遠離無關人。
  • 可以不愛 請別傷害!
    肖戰一路走來,有痛楚有心酸,不斷遇到挫折,不斷被黑粉傷害。但是肖戰一直沒有放棄與氣餒,保持本心、以德報怨!希望每個人都被善良對待,可以不愛,但別傷害!
  • 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看到這種言論,不少網友對此進行反駁並表示憤慨:不愛也請別傷害!有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相對成熟的販賣虐待動物視頻的團夥內部有著明確分工:有人專門從各個渠道領養或捕獵貓、狗,有人負責創作和實施虐待它們的劇本,更有人專門從事虐待視頻的推銷販賣。
  • 被拋棄的流浪狗都經歷了什麼,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因為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家沒有特殊情況都會選擇養一隻寵物貓或者寵物狗,但是有些人家養狗就是一時興起或跟風,但是最終傷害的還是寵物,所以可以不愛,單請別傷害。流浪狗在雨天像好心人求助:我想有個家小編在這就來總結一下寵物狗被無情的主人拋棄後的磨難和對毛孩子的傷害,小編寫完幾乎心快碎了。
  • 可愛動物合影背後的殘忍真相:別自作多情,人類是在傷害它們…
    然而事情的真相卻令人幻滅,這種人們自以為溫馨的行為,其實會給動物們帶來非常大的傷害。17年時,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曾做過統計,在2014年到2017年之間,Ins上發布的和野生動物一起自拍的照片數量增加了292%。
  • 請別讓離異後的某些行為持續傷害孩子
    但夫妻雙方在婚姻中未被滿足的私慾行為,即便在離異後,也會繼續直接或間接的投洩到孩子身上,傷害孩子的心靈。在現實中,這種傷害尤其體現在離異夫妻以下的幾種行為。這看似只詆毀對方,其實也深深地傷害著孩子。夫妻任一方的名譽都會影響著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果是人為的「汙名」,更容易擊穿孩子的心靈。(三)騷擾撫養者與孩子的生活。(撫養者:本文指與孩子共同生活的夫妻任一方。)這也是離異後常見的一種不守規則的行為。
  • 不愛請別傷害?釘釘一圖回應大規模1星好評
    今天釘釘在官微放出了一個表情包圖片表示自己的無奈:「相識是一場緣,不愛請別傷害」、「我知道,你們只是不愛上課,但別傷害我,拜託、拜託」……傳言稱,「一個APP如果評分低於1分,就會被強制下架」。但事實上,行業通行的評分區間是1-5分,並無0分的選項,評分低於1分不可能實現。根據各大應用市場的規制來看,下架理由包括違法、侵權、低俗、刷量等,但與用戶評分高低無關。
  • 狗狗的7種常見行為,請理解它們,善待它們!
    狗狗是智力很高動物,不僅通人性,還能預知危險,它們能感覺到我們察覺不到的事情!ScienceAlert的專欄作家Erim Brodwin從許多科學論文中整理出一些關於狗狗行為的研究,這項研究會讓我們更加了解狗狗!1. 狗狗聽得懂人話。狗狗能聽懂1000多個詞彙,它們的處理語言的機制就和人類一樣。
  • 拜託你,不要傷害它!
    我們經常說「可以不愛,請別傷害」,但是這句話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很難做到。流浪狗在外生存,最難的不是尋找食物,而是躲避人類的傷害和驅趕,它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不是每個人都能對它們溫柔以待……鏟屎哥發過很多關於救助流浪狗的故事,雖然有些狗狗最終都選擇重新相信人類,但事實上,大部分狗狗很難再次打開心扉。前不久,韓國一隻叫做Sookmyung的流浪狗被收養了,但是因為從小受盡大人的欺負,它只願意和小朋友玩。
  • 流浪狗救助站被人投毒: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沒有辦法對它們進行約束才是最大的隱患。我們並沒有太完備的收容所,所以有的時候,很多人就自己自費建立這樣的收容站。另外有一些陰暗的人要麼就是投毒殺害,要麼就是選擇虐殺,或者狗販子拿到手裡,做了狗肉。只不過傷害的是狗而不是人,這主要還是看法院的判決,當然目前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找到兇手。因為誰也不知道,現在是對狗,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對人。有些人確實被狗傷害過而造成陰影,需要治癒,方法和尺度需要自己把控。
  • 德雲社因女性話題翻車,嶽雲鵬醜態百出,不愛就請別傷害
    希望德雲社能夠發現這一點並改正,如果不愛請別傷害,請尊重女性,尊重生命,不要輕易拿別人開玩笑。
  • 新傷感情歌《不愛我就別傷害我》
    當生命陷落的時候請記得:必須跌到自己從未經歷過的谷底,才能站上自己從未到達過的高峰。不愛我就別傷害我 - 帽哥詞:餘良曲:餘良編曲:劉文後期:重歌和聲:蘇效音製作人:餘良Co.毫無疑問你當作遊戲又再一次默默的逃避我不是男友而是玩偶我很清楚為什麼能走這麼久是因為我太過愛你但我心痛真的好難受愛過傷過一錯再錯我的真心依然如昨可能是我太過愛你了才會換來這種結果你若不愛我就別傷害我
  • 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三、 如果不愛,請別傷害對於那些敢於在相聲舞臺上一再突破底線的演員,筆者可以撂下一句簡單判斷,他們根本不愛相聲,他們只是想出名而已如果你不愛相聲,請別打著相聲演員的旗號去傷害相聲。
  • 分手後,別糾纏,別傷害
    分手後,別糾纏,別傷害,好好說再見,是對曾經相愛的最好祭奠。4大多數時候,很少有人會在故事結尾,像開頭一樣真誠。可,即使最後結局不夠完美,也應該有一個認真的告別。曾經全心全意、義無反顧地愛過,哪怕最終,只能成為彼此的過客,也請,好好說再見。感恩他曾經的好,也不詬病他現在的壞,愛也好,不愛也罷,尊重自己的過去,以及過去的自己,體面分手,重新開始。好好說再見,再相見,也坦然。
  • 實拍廣西玉林狗肉一條街 網友: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我反對6·21玉林狗肉節,請取消狗肉節。可以不愛,請別傷害!」近日,微博、微信、論壇等隨處可見類似的內容。
  • 狗狗年紀太大,鏟屎官別總是逗它們,它們需要特殊的照顧
    它們的生命比人類要短上很多,大部分的貓咪和狗狗都只有十幾年的壽命。和人類一樣,當它們老去以後,身體機能也會出現下降,鏟屎官在照顧年紀大了的狗狗時候,必須要知道怎麼對待。這些年邁的狗狗已經如風中殘燭一般,已經經不起歲月的摧殘了,如果鏟屎官還不好好照顧它們,那它們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 流產只對媽媽有傷害?胎兒承受得更多,請別在有心跳後打掉TA
    流產只對媽媽有傷害?胎兒承受得更多,請別在胎兒有心跳後打掉他西方一位從業30多年的婦科醫生在晚年時懺悔:「我的手上沾滿血腥,人流手術其實就是在謀殺。」人們都知道流產對媽媽傷害很大,殊不知胎兒需要承擔的痛楚更多,他們是還沒有出生,即便是有同感也無從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