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十五屆「四季漫·秋」於F518圓滿落幕
10月29日,深圳市漫想空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OSPLAY站)於F518創意園內舉辦「四季漫·秋」系列活動。
四季漫是漫想空間繼動漫遊戲嘉年華之後主推的中小型季度展會,四季漫每一年為一個完整系列,共依季節分為「春」「夏」「秋」「冬」四個主題,其內容和風格各不相同。與動漫遊戲嘉年華不同的是,四季漫希望通過增加更多的遊樂項目來讓遊客參與到整個展會的互動中,而不是讓單純的逛展、遊場,藉此讓不同喜好的人也能感受到與其他同好一起互動的樂趣。
漫想空間列出二次元公式「萬聖x秋漫=百鬼大狂歡!」將萬聖節、陰陽師元素融入本次「四季漫·秋」的活動中,活動開展當天吸引共計千名同好者到場狂歡。
「宅舞」表演
角色扮演
觀眾現場購買並穿戴二次元周邊產品
現場「砸金蛋」
一段時期以來,「二次元版權」「二次元經濟」等熱詞被廣泛流傳於人們的生活中。其中的二次元即二維世界,是寄託於平面中的世界。ACG——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電子遊戲(Game),既是構成二次元世界的主要元素,也是人們進入二次元世界的主要通道。因為二次元世界的多樣性,使得它不再是孤立的虛構故事空間,而逐漸變成了新時代人類交換思想、意見的一種形式,由此「宅文化」得以應運誕生。
《大聖歸來》海報
近年來,從《大聖歸來》依靠口碑斬獲10億元票房開始,中國動漫產業迎來近年的一個小高峰。2016年,最矚目的國產動漫非《大魚海棠》莫屬,這部「十二年磨一劍」的精良動漫電影共累計獲得5億元的票房收入。與此同時,動畫電影作品在廣電總局立項備案數量上開始爆發,據統計顯示,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中旬,廣電總局共公布184部動畫電影立項備案,數量同比增長59%。目前的二次元版權資源流動方向在「漫畫—動畫—遊戲」之間進行,當然也包括逆向或多向流動。
《大魚海棠》海報
不同於十多年前,二次元於現在的中國市場來說不僅是一個文化詞彙,而且是一個經濟模式。一些文化創意企業圍繞核心版權和通過二次元的經濟手段,最後實現自己的品牌價值。據調查顯示,二次元人群消費主體就是15-30歲的年輕人,他們恰恰伴隨著動漫長大,將來的動漫產品消費主流就是二次元的人群,表明了現下的「二次元經濟」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
縱觀「二次元產業」發展現況,許多中小公司擁有專業團隊,但偏偏缺乏資金優勢。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扶植,即使有好的創意、再精良的技術,也會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倒閉風險。而相比之下,大公司憑藉資源和資金優勢,在動漫產業上的推進反而會更徹底。
如何正確地資源配置、加強團隊間的合作,是現階段「二次元產業」迫切需要重點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
本次活動的評委黎獄Ristuki認為,千億級二次元經濟已經開始在中國市場落地,所以弘揚本土特色、扛起文化使命刻不容緩。但不難發現,一部分「二次元文化」的整體創新度並沒有走高,例如,近年來的《熊出沒之奪寶熊兵》以2.5億元創造了國產動漫電影的高票房紀錄,而後的《熊出沒》仍在延續《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模式,即「電視熱映—做電影—拍續集第二部、第三部」,長此以往的「炒冷飯」將難以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電影版《十萬個冷笑話》屬於一則優秀個例,它雖然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績,但縱觀中國動漫行業卻難以在其基礎上借鑑,不能劃到「模式成功」的範疇中。
著名國漫IP《十萬個冷笑話》
目前「二次元產業」的新形態層出不窮,受眾對於內容中文化內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張瑋認為並不是所有動漫行業的從業者都具有應對變化的能力,這需要動漫人跳出動漫圈思考問題,不再把動漫看成亞文化和小眾文化,而是讓動漫成長為大眾文化,不僅是服務於小眾,也不只是服務於孩子的群體,而是和當前中國整個文化結合起來,所以要不斷挖掘優秀的中國文化內核,培育、發展優質IP,才能逐步實現做強「二次元產業」。
更多F518精彩資訊,點擊圖片了解
德國漢諾瓦創意產業代表團來訪F518創意園
︾點擊「閱讀原文」可訪問F518創意園官方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