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5億元向股東轉讓資產,華映科技「保殼」加速

2020-12-24 高工LED

【原創】近25億元向股東轉讓資產,華映科技「保殼”加速

華映光電| 科立視| 華映科技 文章來源自:高工新型顯示

2020-08-17 09:35:06 閱讀:11629

摘要2020年,華映科技以扭虧為盈為首要目標。

自披露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將通過以股抵債方式實現對公司的收購,且該事項已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決定不實施進一步審查的情況下,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開始逐步接管華映科技。  

據華映科技8月13日晚間公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以約24.97億元的價格受讓華映科技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100%股權。  

華映光電主要從事進料加工業務,即向客戶採購液晶面板等原材料,加工成液晶顯示模組後再銷售給客戶,主要為生產中小尺寸液晶模組,公司收取成品款。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華映光電實現合併營收為1.47億元,淨利潤虧損約2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合併營收為1189.82萬元,淨利潤虧損1227.74萬元。  

經評估華映光電的評估值為24.97億元,本次交易以評估值為依據。華映科技表示,此舉有利於盤活公司存量資產、降低負債,將集中優勢發展核心業務,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在轉讓華映光電之前,華映科技在6月曾發布公告披露,擬受讓華映光電持有的福州視訊100%股權、科立視96.75%股權,合計交易價格約為1.30億元。  

福州視訊主要生產背光模組,實質上屬於華映科技、華映光電的內部生產線,而科立視主營高鋁蓋板玻璃、3D蓋板玻璃及抗菌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據華映科技介紹,科立視是全世界少數採用溢流法生產鋁矽酸鹽類蓋板玻璃的廠商之一,公司累計已持有科立視96.75%的股權。在6月的公告中,華映科技指出,受讓華映光電所持福州視訊及科立視股權,將有利於公司後續資產盤活規劃的實施。  

高工新型顯示了解到,華映科技已連續兩年虧損,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6.5億元-7.5億元,同比下降5.40%-增長8.65%。如果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將被暫停上市。  

作為華映科技股東,且華映科技為福建省實施「增芯強屏”的重要企業,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計劃通過以股抵債等方式承接華映科技被質押且拍賣流拍的股票,以成為華映科技控股股東,而福建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成為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  

截至目前,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已持有華映科技25.16%的股權,將助力改善華映科技的經營業績,提升管理能力。華映科技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變更將增強經營的穩定性,為提升資信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2020年,華映科技以扭虧為盈為首要目標。公司採用「大面板”+「小模組”業務模式,提高自有模組業務在華佳彩面板的銷售佔比,並加速華佳彩IGZO產品推向市場,以進入中高端市場。


相關焦點

  • 盤活資產、整合業務,華映科技保殼進行時
    【原創】盤活資產、整合業務,華映科技保殼進行時 摘要除一邊向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追討超30億元的業績補償款外,華映科技也在積極自救。
  • 華映科技斷臂求生、扣非淨利仍為負 董事長坦言首要任務保殼摘帽
    其中非經常性損益15.18億元,扣非淨利仍為-9.32億元。  華映科技8月以盤活資產、降低負債為由,向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和格實業轉讓了華映光電100%股權,總價24.97億元,截至11月3日,華映科技已收到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20.7億元股權轉讓價款,這也是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
  • *ST華映擬24.97億元轉讓華映科技100%股權
    集微網消息 8月14日,*ST華映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福建省和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格實業」)籤訂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轉讓合同》,將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光電」或
  • 「大面板+小模組」戰略顯成效 華映科技業績扭虧多款產品亮相高交會
    圖為深圳高交會華映科技展臺中國網財經11月11日訊(記者陳娟娟)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稱「高交會」)11日在深圳舉行。據悉,今年共有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近萬個項目參展。作為全球重要的面板顯示部件專業製造商華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華映,以下簡稱華映科技)本次作為參展商帶來了公司多款產品,公司董事長林俊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高交會展示的項目,以金屬氧化物的產品為主,涵蓋小尺寸以及中尺寸。
  • 控股股東「生變」「甩賣資本」迎3天3連板×ST華映動作不斷「保...
    *ST華映午間公告顯示,華映百慕達因司法變賣,將持有佔*ST華映總股本4.69%的股份交付於渤海信託抵償債務,信託受益人為福建電子。上述權益變動後,福建電子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擁有華映科技總股本的 25.16%,福建電子將成為*ST華映控股股東,福建省國資委將成為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
  • 尋求自救的華映科技 現在怎麼樣了?
    原控股股東破產公司尋求自救   華映科技的主營業務是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顯示模組及蓋板玻璃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最終導致華映科技2018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虧損49.66億元、25.87億元。   深陷泥潭的華映科技開始尋求出路。
  • 華映科技重大資產重組 TCL或入局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536.SZ,下稱「華映科技」)昨天宣布,因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業內猜測,華映科技重組的可能性之一,就是被TCL或者友達收購。
  • 福建國資委成實控人,ST華映或將重生
    公告顯示,華映科技於2020年8月12日披露了《關於公司股東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變賣的進展公告》。公司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下稱「電子信息集團」)及其相關方收到寧德中院的《執行裁定書》[(2019)閩09執152號之三],將被執行人華映百慕達名下持有的華映科技1.296億股股份(佔華映科技總股本的4.69%)交付渤海信託抵償債務。
  • 瀕臨退市的華映科技經營回暖 下半年殊死一搏能否絕地反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宋婕 陳鋒 北京報導自去年9月大股東臺灣企業中華映管破產後,華映科技(*ST華映,000536.SZ)至今仍深陷債務泥潭中。就目前形勢來看,福建省國資委擬接盤,或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半年公司虧損收窄,似乎形勢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 華映百慕達持有華映科技股份流拍,市場各方似乎無意入主華映科技
    據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此次二度拍賣,華映百慕達所持華映科技股份的拍賣價格均有所下降。在首度拍賣時,華映科技8300萬股股份的拍賣價格為2.2825億元,7000萬股股份的拍賣價格為1.925億元。經計算,在首次拍賣時,華映科技1.53億股的拍賣價格合計為4.2075億元,二度拍賣時華映科技1.53億股的拍賣價格合計為3.366億元,二度拍賣的價格較首次拍賣的價格降價8415萬元。
  • 「親爹」宣布破產,華映科技被「賴帳」近60億!
    據華映科技2019年半年報顯示,中華映管是華映科技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的母公司,華映百慕達持有上市公司華映科技26.37%的股權。截至2019年6月底,儘管持有華映科技26.37%股份,為第一大股東,但中華映管卻不承認這一關係。
  • 華映科技被指「護盤式重組」
    (以下簡稱「中華映管」)旗下3家虧損資產,由於在華映科技大股東百慕達深陷股權質押爆倉危機的敏感時間點,華映科技的停牌讓百慕達巧合地躲過了爆倉危機,讓投資者不免質疑,華映科技的重組是否是一場為控股股東避免爆倉的「遊戲」。
  • 負債77.6億元熬不過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
  • 中華映管正式進入破產重整,華映科技30億元業績補償或「打水漂」
    根據2014年9月公司大股東華映百慕達向上市公司作出的業績承諾,2018年,華映科技與中華映管及其相關方發生的日常經營涉及的原材料採購、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關聯交易金額佔同期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未降至30%以下,2018年度模擬合併計算的淨資產收益率低於10%,華映百慕達應以現金向公司補足30.29億元。
  • 誰來接手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華映科技陷「無主」困局 主營業務受創福建國資「輸血」子公司
    從股權結構看,海絲股權投資的最終控股股東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福建國資委),而華映科技的第二大股東信息集團股權穿透後,實控股東也是福建國資委,故而,海絲股權投資為信息集團關聯方。
  • 拖欠1842員工近2億元工資,面板大廠華映正式破產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不論是墊償人數還是金額,都創新高,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前完成。
  • 華映科技重組方案出爐
    ■本報首席記者 楊劍峰  本報訊 去年頻陷重組傳聞的華映科技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終於水落石出。公司昨公告稱,擬出資7億元再度收購華映光電35%股權以解決同業競爭。受此利好影響昨日華映科技復牌交易強勢漲停。
  • 創立47年熬不過這個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負債高達77.6億元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
  • 華映科技債臺高築 TCL承認業務合作否認參與重組
    業內人士稱,華映科技大股東中華映管或將我國臺灣地區的面板企業注入上市公司,將面板主力移至內地  因重大重組事宜,華映科技停牌已近一周,而關於此次神秘重組方或是TCL的傳聞不斷,但是雙方均對此進行了否認。華映科技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停牌皆因籌劃資產重組,不便透露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