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Barber Shop,大家可能比較陌生,第一個反應該就是美式理髮店,然後就是油頭。近兩年隨著人們的審美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己的造型,那麼對髮型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Barber Shop 近兩年在國內迅速發展。
「Barber」一詞最早是來自於拉丁文的 Barba(鬍鬚),平時我們理解的 Hairdresser 指的是髮廊小哥,Barber 則更多的是男士理髮師的意思。
在國外的 Barber shop 是一個男人聚會的天堂,從美劇《盧克凱奇》中可以看出,社區的 Barber Shop 是社區中不可割捨的場所。人們在這裡這裡可以談論政治、生活、家庭、球賽聯盟等一切,言論自由。Barber Shop 不僅僅是理髮店,更像是大家日常溝通的活動社區。
在 Barber Shop 裡,只提供純手工理髮,沒有燙髮染髮服務 ,一個看似簡單的男士髮型,需要花費一小時來進行精雕細琢的打理。當給到顧客滿意的髮型時,Barber 會比你更加興奮。
今天我們來到了這家在上海潮流店鋪 KAFFIEND 裡的 Barber Shop,由 LuLu 和 Keiko 兩位女 Barber 經營。
Barber Shop 在這裡到底是以一種怎樣的存在方式呢,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解答。
LuLu:我做理髮做了七年了,做 Barber 是做了三年的樣子。
為什麼會選在 Kaffeind 做 Barber?
LuLu: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對於我來說比較自由一點的地方,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的是在為我自己做事情。這裡是一個很舒服的地方,有很多各種不一樣的人都在這裡,我自己也比較喜歡這裡。
Keiko:如果潮流能和 Barber 能做在一起,我覺得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吧。
我們可以從這邊買了自己喜歡的衣服,然後再剪一個很好看的頭髮,出去整體看上去是很 OK 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想在這邊工作,想帶給所有人不一樣的體驗,不一樣的這種 Lifestyle 吧。
大家好像都覺得 Barber Shop 就是剪油頭的,一進來看到我們就是「噢 這是一個剪油頭的店!」。
其實 Barber Shop 是男士理髮,我們只剪男孩子(頭髮)。然後剪男士髮型,有些人他們可能會剪女孩子,有些人可能就是都接,但是主要的是男士髮型。
Barber Shop 就是一個生活化,其實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對於我們的客人,我們都是真實的去對待人家。
我們的客人都是老客人比較多,各種各行各業的都有。上班的、自由職業的、打歌的、玩音樂的什麼都有,聊得來的客人比較多。
我比較喜歡是想要跟客人的交流,我的客人一般都是老客人。跟客人交流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會比較好像是我們是朋友一樣的那種感覺,我很享受這樣的理髮的感覺。
LuLu 和 Keiko 平時會在自己社交平臺上分享一些自己的作品,從她們理髮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為 Barber 的她們更在於享受創作的過程,將理髮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與 LuLu 的對話中她也提到,她們更希望更多的人去做這樣的東西,把這個文化提升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