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時許,當晨光透過窗簾照進來時,小陳習慣性地跳下床,想著要去洗漱、複習,這才發現這是自己熟悉的房間。小陳恍然醒悟:高考已經結束。「接下來,這個完全屬於自己的長假要怎麼安排呢?」小陳開始在心裡琢磨。
記者採訪了數名應屆和去年的考生發現,高考結束後,考駕照、旅行成了大部分考生的兩大主題;主題之外,他們還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了不少「小插曲」,這些「插曲」讓人不由感嘆,現在的學生在學習之外,越來越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高考剛結束,他們心裡就有整套計劃
記者採訪發現,雖然高考剛結束,但很多學子都有了整套的「假期計劃」:先回家好好休息幾天,然後估分、填志願;有的已和同學約好,準備來一場畢業旅遊;有的則準備報名學車,利用假期考到駕駛證……此外,他們更多的還想利用這個長假期去做一些「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
「高考結束後,這個長假怎麼安排?」面對記者的採訪,身穿玉高紅色「戰袍」的林佳琪從容地答道,「小學學過五六年鋼琴,後來因為學業緊張,沒有繼續學,也沒來得及考級,對此一直覺得很遺憾。」林佳琪這個假期的目標很明確,「準備從五級考起,拿到鋼琴十級證書。」林佳琪說,一直忙著學習、考試,高考結束後,時間終於屬於自己,可以趁機完成這個小願望,雖然考過鋼琴十級這個過程會很艱難。
與林佳琪相類似,小楊表示「準備線上報班學習日語」。小楊喜歡語言,在她看來,多掌握一門語言,不僅僅是擁有一門特長,更能通過語言學習,了解更多國家的文化,而且這對自己的未來也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
成長、掙錢兩不誤,學長們的經驗值得借鑑
在玉林高中校門口外,記者遇到了一群身穿玉高紅色「戰袍」的學子,他們2019年參加了高考,大多考上了心儀的學校,眼下因為疫情還未返校;恰逢高考,人在玉林,心念母校,他們不約而同地趕來了。聊起自己去年高考後的安排,他們更是侃侃而談。
「真的要好好利用這個長假,學一門自己喜歡卻一直沒時間學的東西,看看高三沒時間看的閒書,別老是玩手機,因為上到大學比高中還忙,課程更多。」小彭去年參加高考,目前就讀於中國刑事警察大學,高考後他對答案估分,感覺考得還行,便馬上安排起自己的假期:上午學車,下午做家教,晚上學吉他。
小彭說,有學習積累,又有高考經歷,假期時他成了三個高一、高二學生的老師,「一對一輔導,一個輔導五六天,一小時100元。」小彭笑著說,「掙到1800多元,算是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小彭用這筆錢和八九個同學去成都旅行。在四川圖書館獨自閒逛時,小彭看到一名學生正在複習,所做的試題就是自己曾做過的,他才真正地意識到,原來自己真的高中畢業了。
「我有個同學,絕對稱得上是『利用屬於自己的假期,做了一件最對的事』。」小彭興奮地說,這位同學跟著車隊騎行西藏,回來後整個人都變了,顯得更成熟,更有主見。
朱泓霖目前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去年高考後,他在長假裡考到了駕駛證,隨後便來了一場畢業旅遊,還做了4個星期的輔導班老師,掙到了2000元。在他們看來,做家教不僅僅是掙到了錢,更重要的是教學相長,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要為填志願做好充分的準備。」長假在即,朱泓霖還是向學弟學妹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多和老師溝通,問問學長,結合自己的分數,把能報讀的學校全列出來,然後根據喜歡的專業篩選目標院校。」
(記者 龐獻)
原標題:高考後的長假很精彩 學車、旅行成兩大主題,諸多「小插曲」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