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海南電影產業迎新機遇

2020-12-23 中投顧問

  初冬的三亞,氣候溫潤宜人,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近日在椰風輕拂中閉幕。今年,疫情下的電影業無奈地走進了難熬的冬季,但是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各項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吸引了大批電影業企業和人才的關注,為海南發展電影產業提供了廣闊天地和美好未來。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自貿港在稅收政策和吸引人才方面優勢明顯,隨著「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紅利逐漸釋放,給海南電影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零關稅」可能使海南成為國內影視設備、影視器材交易中心,隨著零關稅一負三正清單的落地,電影企業自用生產設備,交通工具等一定會享受零關稅政策紅利。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影視系主任鞠斐表示,影視設備、影視器材等硬體的生產和交易是電影產業的重要一環,目前我國的高端影視設備和器材還大量依靠進口,「零關稅」使得海南未來可能成為國內影視設備、器材交易中心,便於開展電影產業硬體貿易。

  「低稅率」有助於海南吸引和培育電影企業。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低稅率」優惠政策,讓國內外影視文化企業和從業者紛紛落戶海南。海南省電影局局長符宣國表示,在自貿港政策的吸引下,多位著名電影導演、製片人、演員如高群書、張一白、徐崢、沈騰、陳劍飛、張嘉益等,紛紛在海南註冊成立影視公司,並開展實質性業務。據統計,自《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省新增影視公司600餘家,20餘家為知名影視圈人士註冊成立。

  正是因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政策優勢吸引了阿里布局海南。「目前,我們有一部劇正在三亞拍攝,一部綜藝明年2月在陵水要開拍,還有兩部電影籌拍在三亞,一部在儋州。」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影業總裁李捷表示,阿里影業已經在海南布局電影產業,目前已有近300人的團隊在海南,未來還將繼續擴大規模。

  「自由便利」為海南電影注入新活力

  開放,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詞,也是電影作為文化藝術能夠產生巨大傳播力、影響力的關鍵詞。「人員進出自由便利」和「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政策讓海南電影產業引進人才和企業的視野不只局限於國內,更可以放眼全球。引進國際優秀人才及企業,做大做強電影企業的規模,為海南電影產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人員進出自由便利」政策,可解決電影產業人才匱乏問題。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成表示,海南目前正在逐步放寬外籍人士在海南的就業,包括外籍的演職人員,都可以在海南很便利地申請工作籤證。「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有外籍人員參與,『人員進出自由便利』政策會帶來很大效益。」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總裁孫恆勤說。

  「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政策,則為電影企業獲得融資提供極大便利。中國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濤表示,在投資自由便利化方面,即將落地的自貿港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將以「非禁即入」為原則,電影業投資,尤其是中外合作投資拍攝影視劇方面,也勢必會放寬投資範圍,為民資、外資等各種社會投資提供新機遇。

  此外,海南進一步對外開放,在拍攝中外合拍片上也將有所突破。在中國從事電影行業近20年的外籍人士喬青山坦言,自己在美國和香港都有註冊公司,現在海南允許境外人員擔任法人註冊公司,這在電影行業國際化道路上可以說是很大的突破,來參加第三屆海南電影節也是為了考察在海南註冊新公司,為以後開展國際合作做準備。他希望能結合自身的好萊塢資源,吸引好萊塢導演、編劇、製片人來到海南進行創作。

  用好政策優勢打造中國「海萊塢」

  海南自貿港建設是推動中國電影產業改革創新的一個機遇。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期間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海南要多措並舉把自貿港政策優勢轉化為文化優勢、經濟優勢,促進中國電影高速前進,與全球電影產業接軌,打造中國「海萊塢」。

  《總體方案》發布後,設備的進口、先進技術跟蹤、國際資本合作是影視行業在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優勢。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劉建中認為,電影技術、後期製作對電影的發展非常重要,希望海南自貿港能夠推出更多「精準」的優惠政策,匯聚新技術、新設備,吸引更多電影人到海南進行電影後期製作,打造全國電影技術基地,成為全國的電影技術中心。

  國際化合作是影視行業的發展方向,電影將成為海南自貿港與世界聯結的紐帶。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建議,海南應在現有負面清單的基礎上探索文化影視內容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進文化與服務業領域全面開放。積極開展影視版權的跨境交易、劇本版權的跨境交易和影視衍生品跨境交易,鼓勵影視企業以項目合作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

  「電影智慧財產權如何保護?影視行業投資大,如何化解風險?」這些都是電影投資人的顧慮,也是未來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海南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總經理趙軍介紹說,海南正在建設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所,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做了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建立版權交易所,將場外交易轉換成場內交易,促進標準化體系的建成。二是實現電影版權的證券化,用版權擔保發行債券,分擔投資風險。

  作為地處世界神奇「黃金旅遊帶」,可以全年全域全時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海南正乘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加快推進文旅產業園建設、培養和引進各類電影人才、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為電影企業發展提供豐厚滋養和優質環境。相信有好的政策,海南這個天然的攝影棚會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影視創作基地之一。

相關焦點

  • 海南自貿港政策為電影行業帶來新機遇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自貿港在稅收政策和吸引人才方面優勢明顯,隨著「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紅利逐漸釋放,給海南電影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 新海南評論丨電影人和電影公司紛紛落戶海南必將產生「蝴蝶效應」
    隨著海南自貿港的快速建設,各項核心政策相繼落地,眾多電影企業、電影人紛紛落戶海南,這也是實現早期收穫的重要成果。為了推動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海南除了連續三年舉辦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還在加快推進文旅產業園建設、培養和引進各類電影人才、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正是這些舉措,為電影企業、電影人在海南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和優質環境,也最終促成了電影企業、投資人、電影人高度關注看好海南,並選擇落戶海南。電影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影企業、電影人以及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 用好政策優勢打造中國「海萊塢」 海南自貿港政策為電影行業帶來新...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自貿港在稅收政策和吸引人才方面優勢明顯,隨著「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紅利逐漸釋放,給海南電影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 海南將進一步釋放免稅購物政策效應 拉動海外消費回流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25日電 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將進一步釋放免稅購物政策效應 拉動海外消費回流  中新社海口12月15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商務廳15日介紹,截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購物店今年總銷售額突破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該省將推出多項舉措促免稅消費由「海外購」轉為「海南購」。
  • 離島免稅新政讓海南更具吸引力
    離島免稅是我國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量身打造的專屬政策。在國家大力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背景下,離島免稅力度不斷加碼,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從2011年政策實施之初的500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10萬元。海南正向著「購物天堂」、世界一流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不斷邁進。
  • 全球知名財經媒體《福布斯》關注海南自貿港免稅產業
    來源: 中國南海網記者從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了解到,該局積極利用國際平臺向全球推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投資機遇。近日,美國著名商業雜誌《福布斯》(英文名:《Forbes》)通過全球知名商務社交平臺LinkedIn與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取得聯繫並進行了線上採訪,對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進行了關注。《福布斯》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官方報導中寫道,中國正推動奢侈品消費回流,海南離島免稅額將提高至原來的三倍多。
  • 政策釋放紅利 免稅市場火熱
    中免集團總經理陳國強表示,「在全球旅遊零售業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中免集團及時調整重心,危機中抓住機遇,著重發展國內市場業務,公司業績逆勢上揚,有望衝刺2020年旅遊零售商排行榜榜首,而終其原因,合作與創新是中國免稅業務發展的核心動力。」
  • 海南自貿港實行零關稅!與香港一樣完全免稅!打造全球免稅購物天堂!
    舉辦第二屆海南離島免稅年終盛典,四家離島免稅店聯動,開展周年慶、滿贈積分、支付寶免單、現場抽獎、雙11、雙12等豐富多彩的促銷,打造海南免稅購物「品質至臻、價格優惠、服務到位」的口碑效應。舉辦國際知名的「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11個高級制表品牌的定製表、限量表閃耀亮相。邀請雷佳音、楊冪、李現、宋祖兒、黃聖依、董璇等明星亮相,拉動高端商品銷售和提升離島免稅知名度。
  • 乘輪船離島旅客將享受海南離島免稅政策
    記者27日從財政部了解到,為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促進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近日發布公告,會同有關部門將乘輪船離島旅客納入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適用對象範圍。
  • 海南免稅:全球免稅行業的「一匹黑馬」
    「正是中國政府對疫情的防控舉措和以離島免稅新政為代表的政策支持促進了中國免稅業的復甦,海南的成績尤其令人關注。」在近日舉行的世界免稅協會「重啟的中國」主題活動上,世界免稅協會主席艾蘭·馬恩格魯如是評價道。  如此成績,離不開離島免稅新政落地。
  • 海南十四五規劃:用足用好免稅購物政策,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點
    用足用好免稅購物政策,優化全島免稅店布局,豐富免稅商品種類,實現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形成日用消費品免稅、離境退稅、離島免稅三類免稅購物並存,不斷提升免稅購物體驗。落實全面深化改革開放「1+N」政策體系,11個重點園區同步掛牌,先後發布9批91項制度創新案例,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離島免稅購物、落地免籤等政策效應不斷放大,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優惠和原輔料「零關稅」等政策落地,推動自由貿易港政策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穫。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中國免稅產業興起 韓國同業迎來挑戰
    ][ 中國免稅產業可以從韓國的成功與失敗中,分別取得一些經驗。 ]中國本土免稅產業的進一步興起、「雲經濟」以及自貿試驗區保稅倉庫的商業模式成熟化,一方面為韓國美妝產業帶來契機,同時也為韓國免稅產業的未來蒙上了更多不確定的色彩。
  • 離島免稅業務已成為海南國際消費中心建設的名片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程暉「離島免稅政策歷經七次調整,助推離島免稅業務迅猛發展,從2012年到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預計增長13倍,海南離島免稅在全國免稅行業的市場地位也從2012年的佔比19.7%增長到57.6%。」
  • 海南這個免稅品牌為啥備受關注?背後的故事很「硬核」
    海南這個免稅品牌為啥備受關注?10月9日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雙節」期間海口海關共監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0.4億元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免稅銷售創新高不斷實現突破式增長自貿港政策優勢逐漸凸顯
  • 關於海南離島免稅新政,請收好這份買買買攻略!
    2020年6月29日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迎來了「史上最大」調整《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由財政部、海關總署這份堪稱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史上的最大調整於2020年7月1日起實施這是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2011年試點實施以來的第七次調整
  •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公告發布,免稅概念又將大熱
    昨日相關部門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從2020年7月1日起,離島的遊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的額度從3萬提高到10萬,且不限次數。商品品種也有28種提升至45種,增加了電腦和手機等單子消費類產品,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的免稅規定限額。
  • 來海南購世界 中免集團離島免稅奏凱歌
    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導下,「來海南,暢享離島免稅購物」已成為國內眾多消費者旅遊購物的共識。與此同時,中免集團作為海南離島免稅的親歷者,正在以島內四家離島免稅店為藍本,通過免稅服務向世界講述著一個厚積薄發的「海南故事」。
  • 海南將新開一批離島免稅購物商店
    海南日報記者袁琛 攝總的來看,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增速明顯加快。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自2011年實施以來,我省用了7年時間,在2018年實現免稅商品銷售100億元,僅僅過去不到2年時間,又跨越了200億元大關,年底預計免稅商品銷售將超過260億元。二是品牌更加豐富。
  • 海南免稅購物市場迅速放大 化妝品最受追捧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自7月1日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實施以來,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的市場總量不斷擴大。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透露,從7月1日至11月30日,海南離島旅客累計免稅購物296.3萬人次、購物總額159.0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79%、204%。在旅客購買的商品中,化妝品最受追捧,無論在銷售量還是銷售額上均在各項商品中排名居首。
  • 海南自貿港政策機遇(英文、俄文)
    海南自貿港政策機遇(英文、俄文) 2020-06-02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