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腦子裡循環放歌,說不定我現在清華北大畢業了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你有沒有像我一樣數學題答到一半,腦中莫名響起了春晚不朽名曲的旋律:「咱老百姓,今兒晚上真呀真高興!嘿!」的時候?

年輕的我一時間不知如何擺脫,特別是那個手榴彈般的「嘿!」,一直迴蕩在腦海裡,一路血脈僨張,腦漿沸騰,衝向最後一道大題……

因為腦子裡循環放歌,筆者與清華北大失之交臂,一度挺懊惱。(腦子:我沒有!我不是!)直到,我看到這些評論,才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圖片來源:www.zhihu.com/question/315022429/answer/626442805知乎回答下的評論)

腦中循壞放歌是什麼原因?什麼樣的歌更容易洗腦?大腦裡有沒有暫停鍵可以stop呢? 為了保證今年的高考學子們在考場上不受影響,筆者決定好好說說腦子裡循環放歌這件事。

腦中循壞播放音樂就是耳蟲嗎?耳蟲≠幻聽

耳蟲的術語叫「不由自主的音樂意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近年關於耳蟲的研究和科普很多,不過有個區分似乎鮮被提及:耳蟲並不等於音樂幻聽(musical hallucinations)。

雖然都是腦中不由自主響起外界並沒播放的音樂,耳蟲與音樂幻聽一直被心理學界認為是不同概念。一項2018年由英國杜倫大學發起的276人參與的研究表明:

比起音樂幻聽,耳蟲的重複性高,出現頻繁,內容熟悉,常自帶歌詞,更容易跟著哼唱,可以更好地反映當下的心情。但不同的人對「耳蟲」的感受度差異很大,據說有整部交響樂在腦中轟鳴的案例。

而比起耳蟲,音樂幻聽更容易被錯認為是來自外界的刺激。極端案例是已經耳聾、住所偏遠的高齡老婦常聽到音樂巨響,甚至報警驅車,四處尋找音源。

有研究統計,99%的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耳蟲,92%的人一周至少經歷一次耳蟲,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其幹擾。

大多數人覺得耳蟲沒什麼危害,是良性的,至少是中性的,也有15%到33%的人覺得耳蟲很煩,不舒服。

而音樂幻聽則常與抑鬱症、強迫症、耳聾、酗酒、癲癇等各類疾患相關。有研究統計,1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的強迫症患者會產生音樂幻聽。

有案例記錄:一名32歲西班牙女性,整整12年,從早到晚,腦中都有音樂片段循環播放。她無法集中注意,長年生活焦慮、失眠,就算戴耳機聽別的歌也無法消除幻聽,強迫自己聽相應的歌,症狀才會有所緩解,總之痛苦萬分,最後服用了12周抗憂鬱藥,才有改善。

(圖片來源:www.arre.co.in/health/defying-depression-coping-mechanism-mental-health)

所以,如果腦中的音樂長期、嚴重影響了正常學習工作,讓你的生活不堪其擾,耳蟲長期得不到緩解,不妨去求助一下精神科醫生,看看有沒有其它更深原因。

耳蟲的解剖:洗腦歌寫作指南

一首歌成為耳蟲,本身有什麼特點嗎?2010年到2013年間,英國杜倫大學的Jakubowski博士曾發起一項3000人參與的研究,試圖從入侵他們的耳蟲中,找到這些歌曲共同點。輔以其它研究,總結大致如下:

1、音符持續時間較長,不是太細太密,讓人記不住、跟不上。

2、音高間距較小,音符在樂譜上不會「上躥下跳」。

3、旋律線較平常,不是太奇怪。最常見的是,第一句音符走向上升,第二句下降,像「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那樣。

4、速度(一分鐘多少拍)較快。

5、重複樂句較多。

  

(Lady Gaga的歌曲《Bad Romance》常在歐美研究中排名腦蟲前列。圖片來源:《Bad Romance》MV視頻截圖。)

其實,這寥寥幾個共同點,對寫出洗腦神曲,並沒有實質性的指導意義,因為誘發耳蟲的原因,並不只在歌本身。

耳蟲的培育:誘因和腦結構

在一個44人參與的小型實驗裡,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問卷和核磁共振發現,更常經歷耳蟲的人,他們的黑索氏回(與聽覺感知和音樂記憶有關)以及右側額下回(與音高記憶有關)都更厚。

另外,不易受到耳蟲影響的人,大腦右側旁海馬皮層(與記憶編碼和提取有關)更大,他們能更有效地抑制耳蟲。而覺得耳蟲很煩的人,與情緒調節有關的顳葉灰質更多。

  

(與聽覺感知和音樂記憶有關的黑索氏回(Heschl's gyrus)(圖片來源:www.fmritools.com/kdb/grey-matter/temporal-lobe/superior-temporal-heschl/index.html)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也不是斷言怎樣的大腦結構就肯定會導致耳蟲。

一首歌為什麼在某些情境下成了你的耳蟲?這不只與那首歌本身更和你的狀態有關,個體差異很大。

研究表明,一首歌,如果你最近聽過而且聽得多還跟著唱,那麼它就非常容易成耳蟲。不過,聯想、記憶和心情,比如聽到了幾個其中的音符、看到了與之相關的詞語以及感到了它曾喚起的情緒同樣可以促進成蟲。

此外,最常被提到的誘因是「認知負荷」(在工作記憶中使用的心理努力的總量)。當人的認知負荷過低時,比如刷牙、愉快騎車或者百無聊賴時,耳蟲就會常來,甚至睡著的時候,也會形成耳蟲。

另一方面,人的認知負荷過高,比如做難題、答考卷、臨陣磨槍、拖拖拉拉看文獻想寫論文又想不出來怎麼寫的時候,壓力會變大,也會形成耳蟲。

其實,這是考試季學生們最常遇到的困境,雖然不太妙,但得知此乃正常現象,而且學霸也時難倖免的時候,你心頭的焦慮是不是緩和些了?

如何「滅蟲」?數獨、念經、嚼口香糖

針對以上誘因,我們可以推斷出消除耳蟲的相應方法。然而,誘因的個體差異大,滅殺方法也會因人而異,特別是許多常被提到的方法,有些並不適用於考試現場。所以這裡按照有效程度從低到高,羅列如下:

方法1:把歌聽完。

耳蟲通常很短,是音樂或歌曲的片段,而對不完整對象的記憶往往比對完整的持續時間長,即心理學所謂蔡氏效應(Zeigarnik effect)。

所以,如果一首歌的副歌或高潮成了耳蟲,打開播放器,去把整首歌聽完,有研究稱,會有「殺蟲」效果。

方法2:找個「備胎」。

如果一首歌成了耳蟲,那麼打開播放器,去聽另一首,「以暴制暴」。在多數情況下,「備胎」並不會變成新的耳蟲,即使變了,據說新蟲比老蟲讓人感覺要好些。

(在動畫片第7季第20集,章魚哥吹奏的黑管曲驅走了入侵海綿寶寶的耳蟲。圖片源:《海綿寶寶》動畫片視頻截圖)

方法3:認知負荷適中。

如前所述,認知負荷過高或過低都易誘發耳蟲,所以去從事一些認知負荷適中的活動,比如:讀小說、做數獨(千萬別太難了)、給朋友打電話聊聊天等等。

(做這種高難度數獨,可能會適得其反。圖片來源:www.telegraph.co.uk/news/science/science-news/9359579/Worlds-hardest-sudoku-can-you-crack-it.html)

以上三種方法,上考場沒法用,而監考老師才是最佳「殺蟲劑」。

方法4:不出聲的地絮絮叨叨,嚼口香糖

這可能是考場上最實用的方法。

不出聲地說歌詞、念經、背詩、自言自語,包括嚼口香糖,都要用到嘴、牙、舌頭及其它用來產生語言的發聲器官。如果讓這些器官動起來,可以阻礙大腦不自主地產生語言或音樂記憶,抑制對歌曲的想像和重現,把遭到耳蟲入侵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奪回來一些。

有研究稱,嚼口香糖,比手指敲桌子等不涉及發聲器官的小動作,「防蟲」效果好得多。

當然,真到了考場上,萬一監考老師不允許嚼口香糖就算了,如果允許,也務必小聲嚼,別吧唧嘴,影響了別人。

(儘量不出聲地大嚼!圖片來自curiosity.com/topics/how-chewing-gum-can-get-rid-of-earworms-curiosity)

方法5:心如止水

耳蟲隨你便,本人都看淡。萬事不強求,清淨心中留。有研究和高僧拾得都稱:你只需忍它、讓它、由它、避它、耐它、敬它、不要理它……

至此化境,別說耳蟲了,難題還算個啥?!人生中遇到的困難還算個啥?

在高考快要來臨之時,願辛苦的考生們在考場上都能正常或者超常發揮,門門科目考出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圖片來源: http://www.1010jiajiao.com/qx_portal/doc/131861.html)

參考文獻:

1.Moseley, P., Alderson-Day, B., Kumar, S. & Fernyhough, C. (2018). Musical hallucinations, musical imagery, and earworms: A new phonomenological surve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65, 83-94.

2.Rojas, J. M., & Rodriguez, I. L. (2018). The Stuck Song Syndrome: A Case of Musical Obsess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 1329-1333.

3.Jakubowski, K., Finkel, S., Stewart, L., & Mullensiefen, D. (2017). Dissecting an Earworm: Melodic Features and Song Popularity Predict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11(2), 122-135.

4.Williamson, V. J., Liikkanen, L. A., Jakubowski, K., & Stewart, L. (2014). Sticky tunes: how do people react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LOS ONE, 9(1).

5.Hyman, I. E., Burland, N. K., Duskin, H. M., Cook, M. C., Roy, C. M., Mcgrath, J. C., & Roundhill, R. F. (2013). Going Gaga: Investigating, Creating, and Manipulating the Song Stuck in My Head.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7(2), 204-215.

6.Beaman, C. P., & Williams, T. (2010). Earworms (stuck song syndrome): Towards a natural history of intrusive though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1(4), 637-653.

7.Mocellin, R., Walterfang, M., & Velakoulis, D. (2008). Musical hallucinosis: case reports and possible neurobiological models. Acta Neuropsychiatrica, 20(2), 91-95.

8.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o-you-solve-a-problem-like-an-earworm/

9.http://mentalfloss.com/article/558659/ways-get-rid-earworms-according-science

10.https://www.gold.ac.uk/news/scientists-find-key-to-writing-catchy-pop-hits/

11.https://www.udiscovermusic.com/in-depth-features/how-to-write-an-earworm/

原標題:要不是高考時腦子裡循環放歌,說不定我現在清華北大畢業了

相關焦點

  • 娛樂圈的才子佳人,北大清華畢業的明星,撒貝寧李健上榜
    對於普通人來說,明星確實讓人羨慕,外表光鮮亮麗,再加上收入很高,導致很多人都想出道做明星,但清醒的人都知道明星不容易,所以也就安分守己的做普通的職業,不過不過也有一些才子佳人,明明都是學霸可以好好的生活,非要出道做明星,盤點娛樂圈北大清華畢業的明星,比如有撒貝寧、李健等。
  • 清華北大的本科畢業好?還是普通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好?
    前者明顯要好 我個人覺得清北的本科比普通大學的研究生要更好!首先清北的本科基本都是各省的頂尖人才,不是一般人可以考上的,在校期間,那種學習氛圍也不是一般本科擁有的,在清北那種環境裡生活四年,所培養出來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也遠遠優於其他院校!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不可否認也很厲害!研究生很多,但是清北人不多!
  • 北大、清華、人大三大高校中文系學生畢業去幹啥
    清華:天生我材必有用  就像所有孩子有出息的家長一樣,清華人文學院的黃國營老師對人很客氣,但說到清華中文系學生的畢業分配工作時,他一再為難地說:"我不太清楚,真的不太清楚。"清華中文系已經畢業三四個班了,每年30個人左右,其中70%~80%的學生都保送讀研究生了,其餘的學生也都自己早早就把工作找好了,學校只是最後辦手續。"
  • 了解一下學霸明星,除了李健撒貝寧,他們也是畢業於清華北大的
    了解一下學霸明星,除了李健撒貝寧,他們也是畢業於清華北大的如今娛樂圈中的明星不再是過去人們所說的那樣是文化程度低的了,如今娛樂圈中有著高學歷的明星也不在少數。比如最近《青春有你2》中便有著闃北大才女參賽,也是引起了很多的話題。其實娛樂圈中有著高學歷的明星並不在少數,一起來了解一下那些畢業於清華北大的明星吧。首先要說的就是李思思了,李思思是一位央視主持人,也是第一位80後的央視春晚主持人。李思思如今已經多次擔任了央視春晚的主持人,都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
  • 畢業於清華北大的五位明星,最後一位萬萬想不到
    第一位、撒貝寧撒貝寧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高中被保送到北大,大學畢業又被保送研究生。後來在央視臺主持《今日說法》,慢慢走到大眾視野。近幾年參加各種綜藝才大火。尤其是他那一句,「北大還行」,被網友各種吐槽。第二位、馬麗馬麗其實是畢業於北大的
  • 清華、北大2019屆高材生畢業去哪上班?華為是最大贏家
    清華和北大一直是中國最高等的學府,無數莘莘學子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夠進入其中求學。而從清華和北大畢業的學生也是各大企業爭相搶奪的頂級人才。據媒體報導,最近,清華北大紛紛放出畢業生就業報告,對其人才流向進行披露。根據報告來看,2019年,一共有16869名清華、北大畢業生走出校門。
  • 從清華北大走出的4位才子佳人,個個人中龍鳳,別只知道撒貝寧
    首當其衝的就是撒貝寧老師,那位最有名的「北大保送」,如今已經成為各大綜藝節目中的爛梗,也因此,奠基了撒貝寧的綜藝地位。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從清華北大走出的那麼多才子佳人,又何止撒貝寧一個,只不過剛好這位撒老師在臺前站的比較穩而已。
  • 教師月薪2萬以上,會不會教出更多的清華、北大的學生?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一位中學教師。 在我的觀點裡面,清華北大的學生並不是依靠老師教出來的,老師頂多只能起到點撥的作用。
  • 留學生學成不歸,清華北大作何解釋,兩大高校校長畢業典禮吐心聲
    這幾年,關於我們國家高校人才流失的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特別是被譽為天之驕子們的清華北大學子,這些高水平人才的流失也讓清華北大承受不不小的爭議,特別是今年美國發動對我國高校的人才制裁清單,其中獨獨沒有清華北大的名字,一時間,清華北大成了「漢奸的搖籃」,憤怒的網友們請求國家削減兩所高校的經費
  • 高考狂人張非:復旦、北大、清華考個遍,畢業卻沒人要,後來呢?
    他曾拒絕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考入夢想的北大,但又因為沉迷網路遊戲被北大勸退。隨後不甘心的他又再次參加高考,兩次考入清華並順利畢業。然而最終的他沒有因為清華的「金招牌」找到優越的工作,反而一畢業就等於失業,並且過得有點意外。
  • 我是李雪琴:北大畢業,百萬網紅,脫口秀黑馬,但我不快樂
    李雪琴確實是靠吳亦凡火起來的,但在此之前,她已經靠著自己的幽默在抖音積累了100多萬粉絲,成了「李雪琴體」、「我盤你」等流行語的代言人。有一天李雪琴經過清華大學的校門,看到很多人在拍照。她想起自己前一天在北大校門前拍的視頻發出去後瀏覽量很大,於是就想在清華門前也拍一段,內容就是和一個人說清華校門真白。「這個人是誰呢?
  • 「高考瘋子」拒絕上北大,10次高考只為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了
    清華大學是每個高考學子的畢生夢想,因為在傳統家庭觀念裡,父母教育我們的就是你一定要考上清華,不考清華你這輩子就完了。就算不考清華北大也不錯呀,也算是學子中的佼佼者了,然而他考上了北大卻拒絕上北大,誓要上清華,就這樣考了10次,有點範進中舉的勁頭,給人印象深刻他就是被大家稱為高考瘋子的吳善柳。
  • 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有行業機構統計過,那些P2P平臺,清華北大出身的人當高管,待收規模基本都過億。81家待收過億的P2P平臺,清華北大高管就有38人。學霸就是學霸,割起韭菜來都是頂呱呱。但是,為什麼會是清華北大?為什麼他們搞的P2P特別大?顯然,北大清華畢業生的身份,可以給這些人帶來大量豐厚與便利的資源,尤其是融資和獲取用戶的投資。
  • 女孩藝考清華被拒,決定高考再戰清華,卻中途被北大「截胡」
    文/小佳兒說 清華北大應該是很多學子的嚮往的目標了,每年都有無數考生為了能夠考上清北而努力拼搏。考生們也都希望能夠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價值。
  • 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華北大畢業生?!
    這兩天一張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在朋友圈裡傳播開來很多人在群裡討論的很激烈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八個街道辦事處的崗位>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中泰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五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生物學博士不少網友咋舌,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會不會大材小用了?
  • 高校熱搜大盤點:15所高校承包六成話題,清華北大武大最常上榜
    結果發現,「畢業」在高校話題中佔據絕對C位,無論是各大高校花樣翻新的畢業典禮、畢業活動,還是大人物的畢業寄語、新奇的畢業論文等都上過熱搜。「教授」也是高校上榜話題的熱門詞,除那些引發全網關注的負面事件,各大高校的網紅教授、明星教授也常引起熱烈圍觀。
  • 為什麼「國防七子」被美國列入黑名單,清華北大卻沒有?
    這7所大學,現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全部入選了「雙一流」學校。由此可見,這七所學校已經被美國看成了「眼中釘」,但也因此有很多網友表示,這七所學校的確厲害,但和清華、北大相比可能還差一點,那為什麼清華、北大沒有被列入制裁清單,而是這七所學校呢?
  • 北大清華畢業生,正在「遠離」北京
    像京城四大會所裡,在中國會、京城俱樂部、長安俱樂部、美洲俱樂部的宴席之上擺酒言歡的,非富即貴。 這些面孔,很多牆外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在新聞裡看到。 我見過一些優秀的年輕人,會因為親近權力而感到欣喜不已。言必稱,「我一位在部裡的朋友」。
  • 從清華北大出來的明星,你不會只知道撒貝寧吧,還有主演《夏洛特...
    大家可能對娛樂圈裡明星的印象就是「文化水平低」、「很早沒上學」等等印象,其實不然,還是有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今天豬欣就要給你們介紹幾位明星,他們不僅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更是從清華北大裡走出來的。
  • 王德民: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後來怎麼樣了
    王德民初中畢業後被保送上了重點高中,在高校裡他不僅各科成績拔尖,還不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運動的他還是學校的短跑健將,年紀輕輕就如此優秀。1955年的高考,王德民以各科接近滿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石油大學,此後便就讀於採油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