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越自私小氣的老人,晚年生活過得越「滋潤」,原因值得深思

2020-12-23 好孕

文|好孕姐

說起對晚年生活的重視,中國人敢稱第二,怕是沒有哪個國家的老一輩敢稱第一了。在現實生活中,但凡牽涉到養老問題的新聞,點擊率總能高上幾倍,同樣的,縱觀身旁,我們也能發現人們對年齡段的危機感。

面臨老年人的焦慮,似乎只有「養兒防老」四個字可以穩定軍心。於是父母們拼了命的把一生所得砸到子女身上,為的就是求個晚年老有所依,卻沒想到把人生壓在子女的良知上面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就我觀察,越是無私奉獻的老人,晚年生活反而過得越差;反之,越是自私小氣的老人,晚年大多活得非常滋潤,這其中涉及多方利益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這句話的應用範圍之廣幾乎可以橫貫古今,現實中所有人都適用,而老年人尤其如此。

記得早先我曾接到過平臺樹洞,一位即將退休的老人表明家有一子,並不算特別孝順,所以想詢問如何讓自己的晚年幸福安康。問題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把養老金和大額儲蓄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這種行為看上去比較自私,卻是能夠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安全感的唯一方法。大多數人都知道,同樣是自己賺的錢,若是放到別人手裡,最終可能要不回來,但假如在自己手裡,老一輩的選擇權就會寬鬆很多,而子女的態度也會有所改變。

追求快樂,拒絕束縛

我老媽就屬於活的比較自私的一代老人,當年弟妹要求她帶娃的時候,她拒絕的非常果斷,直接表示「我不催婚催育,你們也不要讓我帶娃,我要晚年自由」,一句話懟的小兩口閉了嘴,雖然有些不滿,但鑑於我媽從不催婚催生,他們也只能閉嘴了。

如今七八年過去了,家裡跟我媽歲數相仿的老一輩,大多都在為子女勤勤懇懇奉獻著人生餘熱,遠離家鄉去省城幫忙帶娃的更是不在少數。只有我老媽每天過得很輕鬆,要麼去廣場跳舞,要麼就去圖書館看書,偶爾天氣合適了,還會跟老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總之看得一眾人都羨慕不已呢。

奉獻是選擇,不是義務

這句話是我父母的口頭禪,每次說到老年人晚年生活時,他們都會果斷搬出兩句話:養老是義務,不是權力;奉獻是選擇,不是義務。

話裡的意思很簡單,養老是子女應該做的,但要求父母奉獻餘生卻是錯誤的。因此,想要他們幫忙照顧孩子基本要看心情,更別說為子女洗衣做飯了,基本不存在。雖然聽上去很自私小氣,但不得不說,這樣的晚年才是讓人嚮往的。

相關焦點

  • 晚年過得舒心的老人,大多有自私貪財等特點,說的句句在理
    01「自私」的老人,晚年過得更舒坦在人們傳統印象裡,提起自私都知道它是個不好的詞彙,生活中誰也不喜歡與這樣的人相處去年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大強可謂是人間極品,把人到晚年老人的自私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很多人還是挺喜歡這個可愛的老頭。電視劇中倪大紅飾演的老頭很自私「自私」,正是因為自私,他才讓自己過了幾年的舒心日子。說真的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火,他很大程度代表了很多中老年觀眾的心聲。
  • 自私小氣的八字特徵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的人天生大方慷慨,重情重義,光明磊落,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絕不要;有的人小氣自私,像鐵公雞一毛不拔,貪小便宜,遇到便宜都佔
  • 越「小氣」的女人,越有男人疼
    在情感的世界裡,愛情像雨又像霧,有些人被愛滋潤著,有些人卻不知不覺的迷失在了深霧裡。愛一個人最怕越陷越深最後身不由己,女人卻總在愛情中情不自禁扮演著迷失者的角色。女人嫁的男人往往決定了她下半輩子的生活質量,所以我覺得在選擇結婚對象這個問題上該謹慎而嚴肅,真的不能太過倉促。
  • 84歲老人坦言:自從給子女日結工資,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舒心
    現在有的父母覺得子女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過得也是不容易,自己能夠幫扶的儘量多幫扶一下,真的等到自己老的哪裡也去不了,再找子女養老。 養兒防老是我們的美德,是我們的優良傳承,多數老人老了都會被子女接到身邊贍養。也有的老人喜歡自己獨立居住,請住家保姆照顧伺候,不麻煩子女。
  • 65歲老人自述:自從給兒孫發紅包後,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幸福
    現在很多老人都是等著兒女為自己花錢,或者給自己買禮物,收到女兒的心意時就會很高興。可是現在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也許兒女拿不出多餘的錢孝敬老人。沒有了金錢來往,沒有了表達心意的途徑,就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都會顯得冷漠。 其實,現在很多老人都有自己的退休金,也積攢有存款。只是他們不再願意為兒女花錢,生怕花一分少一分,晚年沒有保障。
  • 老祖宗智慧:真正聰明的人,會在3方面很小氣,越小氣越容易成功
    在某些方面,該小氣還是要小氣,而越小氣越容易成功。老祖宗告誡我們,真正聰明的人,會在這3個方面很小氣,越小氣越容易成功對待時間要小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唯一公平的就是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一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都是有限度,而知識是無限的。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自然要在時間上有所取捨。
  • 七旬老人坦言:找老伴,做到「四不要」晚年越過越美滿
    正如一位七旬老人坦言:找老伴,做到「四不要」晚年就會越過越美滿。 找老伴,不貪圖錢財,是晚年生活美滿的基礎。 三不要:不要隱瞞身體狀況 坦誠相待是體現一個人為人處事的良好品質,特別是老人,如果在找老伴時不坦誠,有所隱瞞,那麼,晚年註定要孤獨。
  • 俗語「越窮越大方,越富越小氣」,原來是這麼來的
    一、「窮大方,富摳門」,該怎麼理解「越窮越大方,越富越小氣」這句話現在頻頻被提及,也暗含看一種社會期待,即當今富人們大方的行為太少了。如富有的老闆拖欠、剋扣農民工的工資,此類現象最容易刺激起以偏概全乃至偏激的道德評判。
  • 有這兩種特徵的老人,晚年通常過得更加幸福,過來人都知道
    老年人應該有自己的晚年生活,每個老人都希望自己老了之後能夠衣食無憂,兒孫環繞好不愜意。但是有些老人在辛苦了一輩子之後,依然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要幫助帶孫子,或是就算是年輕時候努力工作,存在了不少的錢財,在心裡上依然是空空撈撈的。因此,要想過得好,在心態上需要正確,為什麼晚年老人會過得不幸福,大多時候和「自私」「貪財」有關係。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都有這3個特點,孤獨終老怨不了別人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每個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孝順,自己的晚年能夠幸福,可是,固然人們的知識水平越來越高,道德素質也越來越高,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有各種各樣的不孝子女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孝事件發生,令人十分寒心
  • 73歲老人感慨:晚年日子想要幸福,在這幾方面保持「清醒」是關鍵
    前幾天舅舅給我婆婆打電話,說他和表哥吵架了,婆婆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表哥家老二馬上3歲了,表哥想著過了年就把老二送去幼兒園,可因為是插班生再加上其他原因,表哥如果把家裡老二送去他心儀的幼兒園就要花些錢,可舅舅認為沒必要,說表哥亂花錢。大概就是這事爺倆觀點不一致就吵了起來。表哥的立場是孩子的教育是大事,自然要儘自己的能力從小就給孩子上更好的學校。
  • 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都是如何「活出精彩」?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縱觀隔壁有著「長壽」之稱的日本老人們,在高齡的人生之中,都是如何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並且打造出精彩。第一,活到老,學到老。即使從生理年齡上已經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但是從心理年齡上來講,日本的老人們從來都是不服老的。
  • 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值得深思)
    想想老年階段,正常可能就是60歲到80多歲這樣幾十年的光景,但老人要學會的事情有很多:1、認識到自己是真的老了,吃飯要慢——防噎,走路要慢——防跌。2、不要再去管這管那,管兒管女,該自私一點,管管自己啦。3、身體不好,要人照顧了。這時心情要調整好,子女照顧,進養老院,用人居家養老,量力而行,酌情而辦。
  • 「我20多萬養老錢被孫子取出來花光了」老人晚年悽涼,讓人心疼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好多都在「啃老」。子女啃老還說得過去,如果孫輩啃老,老人會是什麼感受呢?可能就是一直幫襯兒子一家,孫子也理直氣壯地啃老,被發現取老人錢之後,竟然大言不慚地說:「我奶奶的錢不就是留給我的嗎?我現在花了怎麼了?」遇見這樣的孫輩,老人難免晚年悽涼,太讓人心疼了。
  • 思念充斥著鏡頭中那個逝去的人 | 姥姥的晚年生活
    這組關於姥姥晚年生活的照片,時間跨度16年。
  • 性格開朗,為人處事大方的五位星座,對人仗義,不會小氣
    我們在生活上可以遇到不同的人,遇到大方的兩個相處起來就很簡單,要是遇到小氣的人,那相處起來很煩人,因為對於小氣的人是不可能老是請你,一般處事大方的人,人品都比較好,他們不喜歡跟別人計較太多,只是想請你吃飯,對朋友也是很仗義,讓你覺得很安心。
  • 日本老人的「精緻」晚年生活:學會善待自己,保持優雅老去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這些老人的「精緻」晚年生活,你會發現,在變老的道路上,學會善待自己,保持優雅老去,也可以是一件多麼「酷」的事情。每個人都曾經來到過這個世界上,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好好生活」,年輕的時候,為了房子車子奔波,好不容易等還完了房貸車貸,也到了該住進養老院的時候。
  • 日本77歲老人,堅持15年製作高達,晚年生活如此精彩
    你憧憬的晚年生活是怎麼樣的呢?和兒孫一起生活?還是待在養老院與同齡老人一起度過晚年?
  • 為啥年輕人婚後不願跟老人同住?先別怪他們自私,以下原因是重點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跟老人一起住了呢?跟自私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多是以下兩方面的原因:兩代人生活習慣不一樣,溝通起來有困難現在當婆婆或者是丈母娘的人,大多是50後或者是60後,都是吃過很多苦的一代人,而在他們養兒育女的時候,因為大家的生活條件大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也就沒有好跟歹之分,大家都是一樣的情況,所以即使是老人一起住也大都不會有太大的生活觀念差別。
  • 蕾娜範康養中心多元化養老服務 讓入住老人找到晚年生活幸福感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個老年人的心願。如今,隨著養老業的不斷發展,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從「基本養老」向「品質養老」到「醫養結合」跨越發展……這些多元化養老服務不僅提升了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也讓老年人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