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2021-01-18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及招生人數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具有社會責任感,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適應工程技術發展和創新需要,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新疆生地所招收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不能進行碩博連讀。 

  研究所2021年計劃招收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植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等8個專業的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同時計劃招收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2個專業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二、招生對象 

  (一)推薦免試生 

  接收經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高等學校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為碩士生(學術型或專業學位)。預計能在所就讀高等學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edu.cn)或研究所網頁(http://www.egi.ac.cn)等途徑查看推免生招生專業目錄,了解招生信息,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並同研究生部或導師聯繫推免接收事宜。在10月8日前通過國科大招生信息網進行前期的網上初步申請(網址:http://admission.ucas.edu.cn或http://admission.ucas.ac.cn),同時於10月10日前向我所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所有被確定接收的推薦免試碩士生或直博生必須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與研究生部互動完成網上報名、複試確認、擬錄取等各項網上操作。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在2020年10月12日凌晨零點起開通推免生報名功能,所有擬接收的推免生(含推免碩士和直博生)10月25日前均須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完成志願填報、接收並確認各單位的複試及待錄取通知等程序。此後,未完成相關接收手續的推薦免試生不再保留推薦免試生資格,原有的推免擬接受資格自動失效。 

  申請攻讀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的推薦免試生,應具備如下條件: 

  1.在其所在學校獲得當年推薦免試資格,並在教育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獲得母校推薦免試資格名單備案。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科學事業,有較好的科研潛力,道德品質良好,遵紀守法。 

  3.誠實守信,品行端正,學風優良,無任何考試作弊和剽竊他人學術成果記錄,無任何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4.申請人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異,在學期間所學專業主幹課程無補考記錄。 

  5.外國語程度良好,具有較強的外國語聽、說、讀、寫應用能力。 

  6.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7.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8.符合研究所在上述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其他具體要求。 

  9.推免申請者可提交以下相關證明材料: 

  (1)前三年所修課程成績單(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課程成績單)。 

  (2)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或其他原創性工作成果的複印件或證明。 

  (3)外國語等級考試證書複印件。 

  (4)大學期間的獲獎證書複印件。 

  (5)個人簡歷、專業學習情況以及其他材料。 

  (二)全國統考生 

  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全國招生考試(含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須符合下列條件: 

  1.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 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4. 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以下考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且需符合以下具體學業要求: 

  (1)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人員; 

  (2)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同等學力身份報考還需具備的條件:已取得報考專業大學本科8門及以上主幹課程的合格成績。 

   凡符合教育部統一報考要求的人員,通過全國統一考試,且符合國家教育部當年度下達的錄取分數線,政審合格,身體健康者,經複試後擇優錄取。 

   三、報名時間和地點 

  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查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在準考、複試階段將分別進行報考資格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準考、複試和錄取,相關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所有考生一律採取網上報名方式報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考生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採集本人照片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一)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考生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逾期不再進行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報名網址為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具體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期間填寫的信息有效,正式報名期間無需重複填寫,但可以隨時修改完善。 

  考生登錄網上報名系統後,在選擇招生單位及報考點過程中彈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務必要認真閱讀,並按其要求填報。凡未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錯過網報時間、繳費時間、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考試時間等所造成的一切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報考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招生單位所在地區」應選擇「北京」,「招生單位」選擇「14430 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院系所名稱」欄中選擇「102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然後按照網報系統要求進行報考專業及考試科目等信息的填報。 

  特別提醒:考生必須牢記自己網報時的用戶名和密碼,網上列印準考證、網上調劑等均需使用此用戶登錄。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在報考前需填寫全國統一的《報考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並經原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高教處)審核蓋章同意。然後到選擇的報考點所在地省級教育考試主管部門領取網報校驗碼,方可進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和方式與全國普通碩士研究生相同。網上報名系統中「專項計劃」欄目應選擇「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二)第二階段: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確認時間:所有考生須認真查看網報時填報的報考點發布的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相關公告,確認的時間依各報考點公告為準,在所選擇報考點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參加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逾期不再補辦。 

  2.確認手續: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須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及網上報名號,按照報考點公告要求辦理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確認時應提供本人《入伍批准書》和《退出現役證》,依各報考點公告為準。 

  3.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報考費支付方式以網報時選擇的報考點公告要求為準。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須將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高教處)審核蓋章同意的《報考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直接寄送至研究生部。 

  四、考試時間與考試科目 

  初試日期:教育部規定的初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初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和不少於兩門的專業課。每門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統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數學三為國家統一命題。 

  複試階段:複試前將對複試考生的報考資格和材料再次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複試,相關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複試分數線、複試名單以及複試時間、地點、方式等複試要求將在複試前通過研究所網頁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五、錄取 

  依據本單位複試錄取辦法及考生考試成績(含初試和複試成績),並結合思想政治表現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六、收費及學習安排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度碩士研究生招生將繼續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對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及住宿費在國家有關部門核定的範圍內收取: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標準為:碩士生8000元/年·生,按學年收取。 

  碩士錄取後,持錄取通知書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完成一年的學位課課程學習,回研究所跟隨導師做兩年的研究課題並完成學位論文。 

  七、獎學金和生活待遇 

  1.2021年度研究所將完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提高優秀在學研究生的獎助力度。 

  2.野外補助根據參加課題情況另計。 

  3.實行科研論文成果獎勵、各類表彰和各種冠名獎學金等方面的獎勵。 

  4.現代化、賓館式的辦公環境。配備辦公室,辦公室內有中央空調、Internet網、計算機等辦公設施。 

  5.研究生公寓樓,兩人一間的標準間(含衛生間)。 

  八、其它 

  1.考生在進行網報時,請認真閱讀我所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而造成不能考試或複試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考生在網上報名填寫聯繫方式和通訊地址必須詳細、真實、有效,凡是由考生失誤造成不能按時收到準考證、成績單和複試通知書等情況的,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3.本所不提供歷年專業試題,不辦任何形式的考研輔導班。歷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統考科目樣題請登錄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edu.cn)查詢。 

  4.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統考科目以國科大指定的考試大綱和參考書目為準。 

  5.考生提供的所有報考材料均應屬實、準確,如有失實、作偽,將取消考試、入學資格。 

  6.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原所在單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務合同單位產生的糾紛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複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後果,我所不承擔責任。 

  九、招生聯絡部門 

  地  址: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 

  部  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郵政編碼: 830011 

  聯 系 人: 鄒老師 周老師   

  聯繫電話:0991-7885476  

  E - mail:zouting@ms.xjb.ac.cn 


相關焦點

  • 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
    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 相關新聞: 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的故事這是2019年9月27日拍攝的塔中植物園(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常青(中)在沙漠中的肉蓯蓉種植示範和種子基地內進行採樣(2019年9月27日攝)。
  • 考研進入中科院研究所是什麼水平?
    這個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科院研究所是一個總稱,實際上中科院一共有12個分院,下面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中科院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實力相差巨大,最好的和最差的比二本和清華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選址濟南先行區全解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中科新經濟科創園作為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樣板示範園,積極引進科研院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是引進院所之一,在濟南設立了中科核技術研究院作為濟南分部。為什麼會選擇在濟南落地?閃電新聞記者將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解析。
  • 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繪製出高精度中國溼地遙感圖
    遼河口溼地影像圖(中科院東北地理所供圖)日前,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王宗明、姜明團隊與合作者共同應用相關遙感數據,完成了2015年高精度中國國家尺度溼地分布信息提取。該成果為我國的溼地生態保護與精細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為溼地生態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毛德華表示,已有的溼地製圖受一定因素影響,在精度及時效性方面不能滿足當前溼地科學研究和溼地資源可持續管理的需求。
  • 2020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後)和項目聘用...
    2020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後)和項目聘用人員招聘公告 2020-04-26 17:33:28|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因研究工作需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
  • 【新華網】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位於懷柔科學城中心區南部,建築面積約10.8萬平方米。該研究所是北京市和中科院聯合共建的新型科研組織,於2012年開始籌建,並在2018年被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
  • 濟寧市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馬文洋)9月2日下午,濟寧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葛全勝出席並講話。傅明先首先對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長期以來對濟寧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 李榮燦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調研時表示:蘭州全力支持建設西部...
    原標題:李榮燦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調研時表示蘭州全力支持建設西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甘肅網1月2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蘭英)1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榮燦前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原標題: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研究員給自己的研究生出了一個題目,驗證一個學術假說。
  • 中科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副院長高鴻鈞,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周琪等出席揭牌儀式。白春禮、張濤、李樹深、高鴻鈞共同為中科院哲學所揭牌。李樹深主持揭牌儀式。
  • 上海交大生科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聯合建立南海珊瑚礁生態...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南海珊瑚礁生態聯合實驗室」籤約與掛牌儀式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舉辦。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院士、常務副院長馮雁、副院長李志勇,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魯佳寶、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所長吳川良及三亞市委、三亞珊瑚礁國家自然保護區、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海南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領導和代表參加了聯合實驗室籤約與啟用儀式。李志勇與吳川良代表雙方籤署聯合實驗室協議,該實驗室同時在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掛牌。
  • 中科院黨組巡視組向地理資源所反饋巡視情況
    8月2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黨政主要負責人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黨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巡視辦主任楊衛平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張家元反饋了巡視情況。會議由北京分院紀檢組組長、分黨組成員倪宏主持。
  • 中科院黨組巡視組向亞熱帶生態所反饋巡視情況
    12月1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黨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院巡視辦主任楊衛平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馬揚反饋巡視意見,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陳廣浩代表分黨組提出整改要求。會議由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克林主持。
  • AIRLOOK與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聯合發布AirlookMap,推動三維高精度...
    三維高精度地圖服務商AIRLOOK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聯合發布三維高精度地圖產品AirlookMap。
  • ...蹭中科院品牌的「神藥」竟是研究湖泊的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參股企業
    來源:「中科旗艦」蹭中科院品牌的「神藥」據媒體報導,「中科靈芝孢子油中科深圳分公司」曾在深圳多個小區推廣靈芝孢子油產品,把這款保健品說得神乎其神,許多老人不惜下重本購買,甚至有人瘋狂囤貨,一次就花費10萬元。據中國網財經記者調查,這款名為「中科牌靈芝孢子油軟膠囊」的「神藥」,在某知名電商平臺的售價高達每20克2000多元。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20考研複試線(研究生分數線)
    新東方考研網為同學們整理了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20考研複試線(研究生分數線),供考生參考。人文地理學 60 60 75 100 330 070503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濱州醫學院全面對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項目研發
    12月30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李佳、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高召兵、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所長李亞平、上海藥物研究所科研條件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張娟、上海藥物研究所國內合作處副處長張婧一行6人在煙臺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勇軍和副局長劉忠彥的陪同下來到濱州醫學院訪問交流。
  • 楊維俊與阿特斯集團蘇州國巽新投公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
    中國張掖網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 陳露 楊靜文)11月6日,市委書記楊維俊在上海與阿特斯集團總裁莊巖,蘇州國巽新投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蔣德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集傑共同座談,各方就新能源項目合作事宜進行深入交流對接。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當天,「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