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村醫秦蕾:「螢火蟲」的逆行 點點微光照蒼穹

2020-12-26 湖南頻道

秦蕾在衛生室消毒。

紅網時刻常德 通訊員 彭薇凝 報導

2020年1月21日下午三點,農曆臘月二十七,窗外大雨滂沱。常德市鼎城區黃土店鎮錢家坪衛生院大會議室正在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會議。龍佩鳳等三位院領導正襟危坐,醫院全體職工、各村村醫齊齊到場,眉宇間神色凝重。

坐在第一排認真做著會議記錄的是八角樓村村醫秦蕾。自1999年常德衛校畢業後,他毅然回到家鄉當起了一名鄉村醫生,至今已有20餘年。從小耳濡目染外公、舅舅們懸壺濟世的他,一直堅定自己的初心:行醫一日,造福一方。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他提早投入到「戰鬥」——在這次會議之前,電視新聞剛播出武漢發生疫情後,他就第一時間在全村各網格群和自己的朋友圈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宣傳如何自我防護,如何正確使用口罩、體溫計,如何在家中消毒等防疫常識。正是他這種敏銳的專業嗅覺,使得基層防控工作得以有序開展。

秦蕾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

「爸媽,你們慢慢吃,我還有幾個湖北返鄉人員的基本情況沒有收集完,我先出去了。」大年三十,別人都沉浸在闔家團圓的氛圍裡,秦蕾卻連團年飯都沒吃好,就騎著車匆匆出門了。這次入戶排查的是湖北孝感的三個返鄉人員。因為是年三十,知道農村的習俗和忌誨,秦蕾沒有穿白大褂,只戴了一個口罩、一副手套就深入返鄉人員家裡。他知道此病傳染性極強,心裡怎會沒有壓力呢?但壓力歸壓力,做好防控、保護村民,才是他心裡最大的動力。

在詳細詢問完三人的基本情況後,秦蕾又給他們測了體溫,並認真記錄,再三交代他們:至少在家隔離14天,在此期間不能外出、不能走親訪友、不能聚餐打牌,如有低熱、咳嗽、乏力等任何異常情況第一時間與他電話聯繫。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再次表達了打擾的歉意後,他又冒著刺骨的寒風趕往需要排查的另一家……

正月初一,因為考慮到村民覺得新年第一天就跟醫生打交道不吉利,於是,在和排查對象小心翼翼地電話溝通好後,秦蕾才來到這家。這位村民是除夕夜從武漢回來的。沒有體溫槍、沒有防護服的他,就憑一個口罩和一隻水銀溫度計與排查對象「密切接觸」了。儘管如此,在給對象查體溫、詢問的時候,秦蕾依然很認真地記錄著,一如既往的交代各種注意事項,絲毫沒覺得對方是武漢回來的就敬而遠之,敷衍了事。

事後,這位村民打趣著問秦蕾:「秦醫生,你當時來我家就真的一點兒也不害怕嗎?」秦蕾淡然一笑:「雖然回到診所我會用酒精把溫度計、筆和文件袋都徹徹底底地消毒,心裡還是會繃著一根弦、捏著一把汗,怎麼能夠畏懼呢?但是確保家鄉的安全與寧靜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是的,秦蕾心裡明白:相對於專業的防護服、護目鏡、N95,他這一層薄薄的口罩和手套,與其說是「防護」,還不如說是自我安慰。他說:「沒有防護服還要接觸這些重點關注人員,有時候我心裡也會害怕,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村裡唯一的醫生,我不上誰上?」

秦蕾入戶排查登記。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很少人關注的村衛生室有很多像秦蕾這樣不計個人得失、不懼個人安危的勇士,他們就像螢火蟲一樣,散發著微弱而溫暖的光,用自己的青春踐行著自己守護一方平安的誓言。

1月28日,秦蕾在排查過程中得知本村村民胡某和湖北返鄉人員有過一次密切接觸。他馬上將胡某的情況反映給上級,並將胡某納入重點人員管理。1月31日,胡某因出現發熱症狀當即被送往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2月5日,胡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正是因為他的細緻工作,避免了胡某在確診前與其他人更多的接觸,有效地阻斷了病毒的再次傳播。

他不光是醫生,也是宣傳員。越是艱險的時候,他越是衝鋒在前,他不僅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他不管走到來,反覆叮囑鄉鄰鄉親,「不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抗疫「戰士」,卻因為「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史」,在最後退下去後,而被「掛牌隔離」14天。可是,當他的隔離期滿後,得知村裡需要疫情防控的醫生時,他又再次投入到抗疫一線戰鬥當中,守卡口、做宣傳、上門測體溫,哪裡需要去哪裡。

在基層從醫的20多年裡,秦蕾總是任勞任怨,默默地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1999年的霍亂、2003年非典,以及後來的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發生後,他都為鄉裡鄉親們撐起了保護傘,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也不例外。

時至今日,秦蕾已在防控一線堅持奮戰了四十多天。路夠黑,光才亮。正如秦蕾為抗疫寫到的詩歌《螢火蟲》中那樣:「我只是一隻螢火蟲,卻夢想著照亮整片天空!」秦蕾醫生用自己螢火蟲般的微光,努力照亮著邊遠山區的人們。我們堅信:在廣大基層衛生室,有這樣敢擔當、肯付出的村醫匯聚在一起,點點微光匯聚一起也能也能照亮蒼穹!

來源:紅網

作者:彭薇凝

編輯:楊滋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07/6842014.html

相關焦點

  • 城市微光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疫情之下,我們用鏡頭記錄下許多「逆行」的身影,他們是公交司機、是快遞小哥、是值守社工,是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更是一名名普普通通、平凡又可愛的河西人,他們像點點微光,點亮城市,也給了我們越過寒冬的信心與力量。
  • 玻璃瓶成了「螢火蟲」 嘉定真新街道探索垃圾「變廢為寶」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範潔 通訊員 陳玉婷)通過創意巧思、手繪塗鴉,一隻只廢棄的玻璃瓶,變成了夏夜中閃著微光的「螢火蟲」……嘉定真新街道梅川社區創新探索,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圖說:一個個玻璃瓶在夜色中成了夏日的「螢火蟲」。
  •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月19日下午3點,武漢協和醫院隆重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重生》光影展開協和人共抗疫情的歷史畫卷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荊楚    武漢被按下「暫停」鍵    協和醫院卻啟動「加速」鍵    在抗疫的戰場中逆行而上
  • 漫天飛舞的螢火,螢光點點,臺灣螢火季
    每年的四月是螢火蟲出沒最多的季節。螢火蟲喜歡晴朗、溫暖的天氣,周遭要有乾淨的溪流與生態環境。往年的螢火蟲出現的時間點都在清明節過後,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左右,應該是螢火蟲最多的時候。漫山的螢光欣賞螢火蟲對大人小孩而言都是一種驚喜與新鮮事,尤其當看到成群壯觀場面時更是令人不由自主的想尖叫,想用手將蟲握在掌心中,看看他們發亮的可愛模樣。
  • 赴七年之約 情歌天后梁靜茹《微光》裡的溫哥華
    太陽照常升起 」時隔七年情歌天后梁靜茹帶著全新專輯歸來溫柔細膩的歌聲那些關於愛的情愫娓娓唱來茹夢初見 依舊動人心扉唱出多少人深埋心底的故事 主打歌《微光》MV中流轉的唯美畫面你是否發現那是溫哥華的倩影是的,整首歌的
  • 梁靜茹新歌微光歌詞完整版 梁靜茹微光是什麼意思
    梁靜茹新專輯主打歌《微光》4月16日上線,不少網友不知道《微光》歌詞什麼意思?分享下梁靜茹《微光》歌詞完整版集歌詞含義。  梁靜茹《微光》歌詞什麼意思  《我好嗎?——太陽如常升起》是梁靜茹時隔7年推出的全新專輯,可以聽到梁靜茹歌聲的改變,無論是聲音還是唱法都有改變,不過更加溫柔。
  • 2016「螢火蟲」再度聚集 你看到黑夜中的點點光芒了嗎
    在這裡,螢火蟲暑期支教實踐隊給你的暑假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如果,你想在假期圓一個支教夢,為山區孩子貢獻力量,如果,你想磨鍊意志,鍛鍊能力,成為那點點光芒,如螢火蟲一般給孩子帶去光明,>那麼,「螢火蟲」這支優秀的暑期實踐隊將會是你最合適的選擇!
  • 全球首播 | 等了七年,梁靜茹新專輯第一波新歌《微光》來啦.
    -太陽如常升起】我們 都是尋找愛情的螢火蟲首波詩意單曲〈微光〉用螢火蟲隱喻愛情的脆弱和稍縱即逝,梁靜茹幽微的聲音,傳達著她音樂裡永恆的命題。編曲裡有噪音和氛圍電子營造獨特氣息,是靜茹的一次音樂突破。前段靜茹的中音娓娓陳述著無奈的愛情故事,中段的強拍刻畫勉強又虛弱的堅強,到後段的歇斯底裡帶著難以言喻的詩意,整首歌聽覺上充滿豐富的層次與情緒,一段將近五分鐘的美妙旅程。
  • 新歌首發 | 梁靜茹新專輯首播主打《微光》
    -太陽如常升起】我們 都是尋找愛情的螢火蟲首波詩意單曲〈微光〉用螢火蟲隱喻愛情的脆弱和稍縱即逝,梁靜茹幽微的聲音,傳達著她音樂裡永恆的命題。編曲裡有噪音和氛圍電子營造獨特氣息,是靜茹的一次音樂突破。出道20周年 重回歌唱生涯因緣之地拍攝〈微光〉MV與專輯主視覺照片,遠赴加拿大溫哥華-靜茹錄製首張專輯【一夜長大】時的回憶之地拍攝,由影像風格詩意深邃的導演餘靜萍操刀,唯美的氛圍、令人心碎的曙光與霞光,勾勒靜茹聲音的特質。
  • 點點微光照亮希望 醫患紀錄片《雲端微光》首映
    醫患紀錄片《雲端微光》開篇的三句旁白引人深思。        醫患紀錄片《雲端微光》12月19日在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進行首映。據悉,該片由C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與上海電視臺紀錄片頻道共同發起,恆瑞醫藥支持,《人間世》拍攝組原班人馬打造,聚焦腫瘤患者的治療與生活。        據介紹,《雲端微光》自2019年8月18日開機,歷時一年時間持續跟蹤拍攝。
  • 中國螢火蟲指南(一)
    一直致力於螢火蟲考察與研究的付新華在《螢火蟲在中國》序言裡說:「每個晚上,螢火蟲都在跳無聲的舞,而我便是那唯一的觀眾。螢火蟲跳得暢快,我看得也痴迷。我們在無休止地追求富足的物質生活時,螢火蟲卻不知在什麼時候被遺忘,被放逐了。曾在黑夜中御風而行的微光,如今已被霓虹市光所取替。
  • 螢火蟲「博物館」|拾愛十城
    >稀釋歲月痕跡,尋找童真之美新的一年,註定載入人類史冊的2020,由walkingmedia與中國家博會(廣州)共同發起的螢火蟲「博物館」與「我的爸爸是設計師」兒童主題活動到了第三年。三年前我們默默無聞,螢火之微光偏於一隅無人知。而今,我們因高舉致力於改善兒童成長環境之旗幟而和者眾,點點螢火有匯聚成星河之勢。2019,武漢、濟南、西安、長沙、杭州,張燦、吳巍、覃思、唐忠漢、邵唯晏五位「設計師爸爸」應螢火蟲「博物館」之邀,燃情創作,激情發聲;與五城設計力量一起,點亮五城螢火!
  • 除了九龍溼地,麗水哪些地方還可觀賞螢火蟲?
    田舍旁的空地變成了野鹿的活動場所,但這並不可怕,因為還有閃閃發光的螢火蟲,這倒反而讓,人懷念。 隋代,隋煬帝夜遊山川放飛螢火蟲,便有了「光遍巖谷」的壯觀景象。 我們似乎已習慣了抬頭望不見漫天繁星,低頭看不見點點螢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卻越來越壞,螢火蟲對周邊生活的環境要求也十分的嚴苛。
  • 夏夜螢光——螢火蟲拍攝技巧
    7月中旬正是拍攝螢火蟲的最佳時期,準備親臨現場拍攝點點螢光的你,先來研究下拍攝攻略及注意事項吧!
  • 螢火微光,世界在希望中閃爍
    059期/螢火微光,世界在希望中閃爍2020年特殊的春節,註定要留在歷史和個體的記憶中。當肺炎疫情讓我們迫不得已宅在家中,往常室外的廣闊世界難以踏足,但精神空間的充盈性卻開始凸顯。此時,一篇好文,一首好詩,一部好電影……它們就象一束光,照進日趨焦慮與疲憊的心靈,也常常喚醒沉睡很久的塵封記憶,把你帶回往昔,讓思緒與情懷一起流動起來。「日常生活的卡帶被按下了暫停鍵,在難得的寂靜中,心裡的行板如歌。」
  • 「記者日記」點點微光也能聚成燦爛星河
    凝聚點點微光,也能聚成燦爛星河。
  • 億萬螢火蟲驚豔全城! 史上最全澳洲7大螢火蟲觀賞聖地! 每一處都美如仙境! 路線, 攻略全在這了
    每年11-12月底,當季節來臨,成千上萬的螢火蟲聚集在寧靜森林。每天晚上7點以後,這片雨林會被螢火蟲點亮,猶如夢幻一般的童話世界降臨在澳洲!在澳大利亞"Forest of Tranquility"裡的螢火蟲季,在藍光螢火蟲的藍白色微光下是無數條半透明細絲,從樹頂傾瀉而下。每條絲上有許多水滴,像極了晶瑩剔透的「一簾幽夢」。
  • 用「手電筒」點亮人性美好的微光
    用「手電筒」點亮人性美好的微光 時間:2020-11-09 11:56
  • 現實版「螢火蟲之墓」——為何我們越來越難見到螢火蟲?
    螢火蟲屬於完全變態,一生經過卵幼蟲一蛹成蟲4個階段。水棲螢火蟲幼蟲吃螺類,貝類和水中的小動物,而陸棲的螢火蟲幼蟲則以蝸牛、蛤蝙為食物。螢火蟲成蟲多數種類只喝水或吃花粉和花蜜,或者利用幼蟲期貯藏的脂肪。幾年來,由於城市的擴張、及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螢火蟲這種原本常見的小昆蟲也越來越稀少,變得珍貴起來。螢火蟲減少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說法:城市的發展,荒野的開發,導致螢火蟲棲息地分崩離析,水環境的汙染也會影響螢火蟲和其食物的生存狀況。
  • 全國10個看螢火蟲的地方,給孩子一個夏夜美夢┃奇育自然記
    都說沒有螢火蟲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仔細想來,確實好多年沒有見過螢火蟲了。還記得小時候的夏天傍晚,微風,蟬鳴,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還有悄悄飛過的螢火蟲,這樣溫馨的記憶,仿佛躲過了時間,一直都在腦海。天台山,號稱「中國的螢火蟲地標」,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螢火蟲觀賞基地,也是全國螢火蟲種群最多的地區之一。